大学生性取向包容度调查报告
黑龙江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性取向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键 词: 大学生性观念 性行 为 性 取向研 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4 ) 0 7 ( a ) - 0 1 8 3 — 0 2
管 理 创 新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n n o v a t i o n H : ! er a l d
黑龙江 高校 大学生性观念 性 行为 性取向的 调 查 分析 报 告 ① ②
( 佳木斯大学保卫处 卢连 波 黑龙 江佳木 斯 1 5 4 0 0 7 )
1 课 题 研 究背 景
熟之 后 的 群 体 , 个人行 为 受 传统 道德 观 念 、 社 会 文化 氛 围的影 响 和 制 约 , 性 道德 观 念 、
的阶 段 , 9 0 年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开 设 “ 性 健 康 教 响 , 1 8 . 9 %认 为 恋 爱 影 响 学 习 ; 3 0 . 1 %的 人
生存、 延续、 是本能, 2 0 世 纪6 0 年代 人类 开 化 和 群 体意 识 规 范制 约 , 使 人类 的性 意 识 和 人类 的 文 明 发 展 与 性 意 识 形 态 发 展 是 始 意 识 到 了性 教 育 的 重要 性 , 美国、 瑞典 、 性 需 要、 性行 为更趋 向于健 康和 文 明。 相一致 的, 人们 长 期 以 来 , 受 传 统 观 念 的 制 日本 是 典 型的 最早 重 视性 教 育的 国 家, 而 我 4 . 1 . 2 高校 学 生 对恋 爱 、 婚 姻 的态 度 严 约 与支配 , 世 界 各 国性 教 育 工 作 者 态 度 冷 国 对 性 还 犹 抱琵 琶 半 遮 面 的 时 候 , 铺 天 盖 肃 、 谨慎 程 度 较 高
大学生对性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性观念调查报告前言性观念作为一个社会中关乎个体自由和道德规范的话题,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尤为重要。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本报告将从性教育的重要性、性观念的多元性以及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等方面进行探讨。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地区的大学生中选取了600名受访者,进行了半结构化的面对面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对于性教育的接触程度、对性观念的态度以及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等问题。
性教育的接触程度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是在高中阶段接触到性教育的。
其中约有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接受过性教育,而剩余的30%则表示没有接触过性教育。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更加开放和理性,对性的认识更为全面。
性观念的多元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性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多元性。
对于性的认知和看法,有学生认为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应该被尊重和满足;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性是一种禁忌,不能随意谈论或行使。
此外,大学生对于性行为的态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有学生认为性行为仅适合于婚姻关系中进行,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性行为是个人行为,可以由个体自主选择。
对性别平等的认知性别平等作为性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查中关注的焦点。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性别平等非常重要,并对此持支持态度。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受访者中仍然存在对于性别歧视的观念。
有一部分受访者仍然认为男性在性方面应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被视为配合者。
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性别平等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性观念的影响因素在对性观念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媒体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自开放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加包容和接受性的多样性,而来自保守家庭背景的学生则更容易接受传统性观念。
此外,受过较好性教育的学生更能够理智看待性问题,而对于未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观念则更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的左右。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元性取向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对于多元性取向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LGBTQ群体在社会中遭受到不公平对待。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多元性取向在网络世界中得到更多的讨论和关注。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代,他们的态度和看法对于多元性取向的接受与认同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水平、态度倾向以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多元性取向的理解与尊重提供参考和倡导,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因素,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多元性取向的看法与态度,可以帮助相关机构和组织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多元性取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理解和接受。
本研究也旨在为社会提供有关大学生群体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和看法的参考,增进社会对多元性取向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社会的包容与进步。
2. 正文2.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多元性取向态度的影响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多样化使得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包括对多元性取向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到关于LGBT群体的信息和故事,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和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使得多元性取向的讨论更加频繁和广泛。
大学生在新媒体上可以参与到各种讨论和话题中,从而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这也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偏见和成见。
新媒体环境的匿名性和隐私保护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可以更加坦然地讨论多元性取向话题,而不用担心被歧视或排斥。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性取向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多样,这也会对他们的态度和观念产生影响。
为了解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目的:1. 了解山东高校大学生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和认识;2. 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态度的影响;3. 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多元性取向理念的传播和接纳。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山东地区的大学生,共计1000人。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和认知、接触新媒体的情况等。
调查结果分析:1. 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和认知问卷结果显示,86%的受访者表示对多元性取向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性取向,不应受到歧视和排斥。
而有5%的受访者表示对多元性取向持反感和排斥的态度,对同性恋、双性恋等性取向表示不理解甚至憎恨。
其余9%的受访者则表示对多元性取向持中立态度,认为这是个人选择,不需要过多关注。
2. 新媒体对态度的影响在接触新媒体的情况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通过微博、抖音、知乎等平台接触到关于多元性取向的信息,其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这些信息对他们的态度产生了影响,使他们更加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性取向。
而另外30%的受访者则表示对这些信息持冷漠态度,认为这些信息并不会改变他们的原有观念。
3. 提出改进建议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多元性取向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多元性取向的普及宣传,提高人们对多元性取向的认知。
(2)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多元性取向理念。
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渠道,传播多元性取向的理念,促进社会对性取向的理解和接纳。
(3)倡导包容和尊重。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倡导包容和尊重的理念,不再歧视和排斥不同的性取向。
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山东高校大学生对多元性取向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但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受访者对多元性取向持有排斥和反感的态度。
性取向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性取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和接纳程度的提高,对性取向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实验旨在通过性取向测试,了解受试者的性取向类型,并探讨不同性取向类型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受试者的性取向类型;2. 分析不同性取向类型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3. 为性取向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某高校10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
2. 实验工具:采用性取向综合评估专业版测试,该测试包含119个题目,涵盖性别角色、性别认同和性倾向三个方面。
3. 实验程序:(1)受试者填写基本信息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2)受试者进行性取向综合评估专业版测试;(3)受试者完成测试后,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性取向类型分布:根据测试结果,受试者性取向类型分布如下:(1)异性恋:70人;(2)同性恋:15人;(3)双性恋:5人;(4)无性恋:5人;(5)其他:5人。
2. 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1)性别:异性恋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同性恋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双性恋、无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类型中,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
(2)年龄:异性恋者年龄分布较广,同性恋者年龄相对较年轻,双性恋、无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类型中,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
(3)年级:异性恋者各年级分布较均衡,同性恋者以低年级为主,双性恋、无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类型中,年级分布无明显差异。
3. 心理特征差异:(1)性别角色:异性恋者在性别角色认同上,男性更倾向于传统男性角色,女性更倾向于传统女性角色;同性恋者在性别角色认同上,男性更倾向于女性化角色,女性更倾向于男性化角色;双性恋、无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类型中,性别角色认同无明显差异。
(2)性别认同:异性恋者在性别认同上,男性更倾向于男性身份,女性更倾向于女性身份;同性恋者在性别认同上,男性更倾向于女性身份,女性更倾向于男性身份;双性恋、无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类型中,性别认同无明显差异。
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报告范文调查目的大学生的性生理及整个身体的发育已根本成熟,但性心理的开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所谓的“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大量涌入,传统的性观念与开放的性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冲突,使大学生性心理的开展处于多种矛盾相互作用中。
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中已受到冲击和挑战,但摒弃与维护贞操观的对峙状态,还将较长时期地维持下去。
研究他们的恋爱观与性观念对更好地进行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联大局部在校生以及其他高校学生,女生占46%,男生占57%。
调查方法本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情况、性教育和性知识等,均为选择题。
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第1题你的性别选项小计比例男2156.76%女1643.24%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2题你对性话题谈论程度选项小计比例经常1437.84%一般1848.65%几乎不谈410.81%从来不谈12.7%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选项小计比例1129.73%家长616.22%同学朋友之间交谈2772.97%3081.08%其他25.41%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4题你对婚前性行为认同与否选项小计比例很不赞同1027.03%说不准1848.65%非常赞同924.32%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5题你对在校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看法选项小计比例不道德,伤风败俗924.32%正常生理需求2567.57%其他38.11%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6题你对同居的看法选项小计比例正常的生活方式1540.54%坚决反对513.51%最好不要1745.95%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7题你对未来伴侣发生过性行为关系后的态度选项小计比例毫不介意410.81%不太介意1437.84%介意,但会继续1540.54%立即分手410.81%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第8题你是否清楚避孕措施选项小计比例十分了解1437.84%听说过一些2362.16%不太了解0%此题有效填写人次37调查分析〔一〕对性知识的关注程度对性话题的讨论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性话题呈现一般关注和比较关注,毫不关注或很少关注的仅占13.5%。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

山东高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态度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多元性取向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对多元性取向的认知也更加全面。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及认知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多元性取向教育和宣传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调查和关于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及认知的问题,旨在了解受调查者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对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频率。
三、研究结果1. 受调查者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在调查中,受调查者对多元性取向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接受程度、支持程度、尊重程度。
大部分受调查者表示可以接受不同性取向的人并愿意与其交往,部分受调查者表示支持多元性取向的宣传和教育,而尊重程度则在不同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
2. 受调查者对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在调查中,受调查者对性取向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较为普遍,但也存在一些误解和混淆。
部分受调查者将性取向与性别认同混淆,或将同性恋与变性人混为一谈。
这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受调查者对多元性取向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不足。
3. 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频率在调查中,受调查者表示通过新媒体获取关于多元性取向的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网络直播等,获取频率因人而异。
大部分受调查者表示通过新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频率较高,这说明新媒体在推动多元性取向教育和宣传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研究结论通过对山东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受调查者对多元性取向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能够接受和支持多元性取向的人,但在细节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尊重不足和歧视行为。
2. 受调查者对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普遍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工作。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一、概述本次《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道德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性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观念、性知识来源以及性教育需求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相对开放,多数学生能够理性看待性行为和性关系。
他们也普遍重视性道德,认为在性行为中应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性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对性健康、性权利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高校性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本报告将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影响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的因素。
我们还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高校性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观念与性道德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性观念日趋开放,性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引导,一些大学生在性观念与性道德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2. 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道德现状。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我们精心设计了调查范围与对象。
在调查范围方面,我们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同类型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院校以及艺术类院校等。
我们还考虑了地域因素,选择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高校作为调查样本,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在调查对象方面,我们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考虑到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性取向等因素可能对性观念与性道德产生影响,我们在抽样过程中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性取向包容度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性取向包容度的调查
课程名称:魅力女性的12项自我提升修炼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2013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
姓名学号:江璐 1315212017
廖涵 1315212022 指导老师:叶荔辉老师
时间: 20150611--20150625
关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本科学生性取向包容度的调查报告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调查目的 (3)
三: 调查方式 (3)
四:关于调查问卷分析 (3)
五:附录:调查问卷 (6)
六:心得体会 (7)
一:任务书
问卷设计:江璐、廖涵
问卷调查:廖涵、江璐
问卷统计分析:廖涵
书写调查报告:江璐
调查人数:100人
有效问卷:98份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全中国的面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受到了国内外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他们对同性恋的看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我们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普遍看法,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为大学生的思想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以此来提出相关对大学生思想起促进作用的建议,旨在为高校的思想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这正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所在。
三: 调查方式
1.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2.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3.调查方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认可或歧视;二是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做法,接受或排斥。
四:关于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人数:100 男:51 女:49 大三: 1 大二: 79 大一:20
有效问卷:98份
※※由调查数据可知,女生对于性取向的包容程度大大超过男性。
大约80%的女生完全赞同同性婚姻。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包容度还是比较高的,完全赞同大约58%,无所谓20%。
有同性恋倾向的大约1~2%。
1.请问您觉得同性恋是什么性质的呢?()男选比例女选比例
A.违背道德法律,应该制裁 6 6% 2 2%
B. 并非罪大恶极,但不能接受他们作为朋友 6 6% 4 4%
C.如果身边朋友有,能接受,但需要过程21 21% 21 21%
D.更加真挚纯粹,是崇高的精神恋爱 4 4% 1 1%
E.完全正常,不会感到异样,愿意与他们共事12 12% 21 21%
2.如果有同性朋友向你表达爱意,您会:()
A.不予理睬,断绝交往12 12% 4 4%
B.委婉拒绝,继续做朋友18 18% 23 23%
C.严格审查,满意则开始交往 4 4% 1 1%
D.一般没有人会爱上我14 14% 12 12%
E.其他 2 2% 10 10%
3.在您心目中,男同性恋这是一个什么形象?()
A.性格软弱温顺羞涩内向,自闭8 8% 5 5%
B. 娘娘腔,脾气古怪,挑剔18 18% 6 6%
C.比常人更细致,有耐心,是好朋友的最佳选择7 7% 28 28%
D.与常人无异11 11% 9 9%
E.其他 5 5% 5 5%
4.在您心目中,女同性恋这是一个什么形象?
A.帅气,强悍,中性,或者男性化17 17% 19 19%
B.自卑,内向 1 1% 0 0%
C.相貌出众或能力出众11 11% 4 4%
D.温柔可爱,很讨人喜欢 3 3% 3 3%
E.与常人无异16 16% 23 23%
F.其他 2 2% 7 7%
5.您认为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A.基因决定,不可逆转8 8% 18 18%
B.家庭生长环境影响12 12% 22 22%
C.受到异性情感打击7 7% 9 9%
D.受同性恋或同性恋支持者引导 4 4% 14 14%
E. 偶然因素13 13% 12 12%
F.追赶潮流 1 1% 3 3%
G.其他8 8% 11 11%
6.如果您的朋友中有同性恋者,您会如何对待他
男选比例女选比例们?()
A.坚决与其断绝朋友关系,自此不相往来 3 3% 11%
B. 尽可能劝解,使其不再是同性恋7 7% 22%
C.心里会不舒服,但不会表现出来16 16% 55%
D.与其他人无异20 20% 2929%
E.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 2% 1010%
F.其他 3 3% 44%
7.你会主动和一个同性恋成为朋友吗?()
A.会 6 6% 2525%
B.不会46 46% 2323%
8.您幻想过与同性发生一段浪漫的爱情吗?()
A.是 3 3% 22%
B.否46 46% 4646%
9.您与同性发生过哪些亲密行为(多选题):()
A.长时间拥抱0 0% 1616%
B.爱抚 1 1% 55%
C.亲亲 1 1% 1111%
D.舌吻 2 2% 11%
E.共寝14 14% 2828%
F.性行为 1 1% 11%
G.无34 34% 1313%
10.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吗?()
A.完全不支持,明明该是违法的 5 5% 00%
B.不支持,但并不认为其犯法13 13% 77%
C.可以接受15 15% 2828%
D.无所谓15 15% 44%
E.非常接受,早该这样了 3 3% 1111%
11.如果在您的身边,存在歧视同性恋的行为和恐
同现象,你会怎么做?()
A.不断的说服他们,直至成功 2 2% 44%
B.仅仅表明自己不歧视的立场18 18% 1717%
C.自己不歧视,对身边的人的想法不干预24 24% 2929%
D.同性恋本身就是不适宜的 5 5% 22%
五:附录:调查问卷
大学生性取向包容度调查问卷
您的性别为:____ ;年级为:大____ 。
您所在学校的男女比例(大概)________
1.请问您觉得同性恋是什么性质的呢?()
A.违背道德法律,应该制裁
B. 并非罪大恶极,但不能接受他们作为朋友
C.如果身边朋友有,能接受,但需要过程
D.更加真挚纯粹,是崇高的精神恋爱
E.完全正常,不会感到异样,愿意与他们共事
2. 如果有同性朋友向你表达爱意,您会:()
A.不予理睬,断绝交往
B.委婉拒绝,继续做朋友
C.严格审查,满意则开始交往
D.一般没有人会爱上我
E.其他
4.在您心目中,男同性恋这是一个什么形象?()
B.性格软弱温顺羞涩内向,自闭 B. 娘娘腔,脾气古怪,挑剔
C.比常人更细致,有耐心,是好朋友的最佳选择
D.与常人无异
E.其他
4.在您心目中,女同性恋这是一个什么形象?()
B.帅气,强悍,中性,或者男性化 B.自卑,内向
C.相貌出众或能力出众
D.温柔可爱,很讨人喜欢
E.与常人无异
F.其他
6.您认为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B.基因决定,不可逆转 B.家庭生长环境影响
C.受到异性情感打击
D.受同性恋或同性恋支持者引导
E. 偶然因素
F.追赶潮流
G.其他
6.如果您的朋友中有同性恋者,您会如何对待他们?()
B.坚决与其断绝朋友关系,自此不相往来 B. 尽可能劝解,使其不再是同性恋
C.心里会不舒服,但不会表现出来
D.与其他人无异
E.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F.其他
7.你会主动和一个同性恋成为朋友吗?() A.会 B.不会
8.您幻想过与同性发生一段浪漫的爱情吗?() A.是 B.否
9.您与同性发生过哪些亲密行为(多选题):()
A.长时间拥抱
B.爱抚
C.亲亲
D.舌吻
E.共寝
F.性行为
G.无
10.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吗?()
B.完全不支持,明明该是违法的 B.不支持,但并不认为其犯法
C.可以接受
D.无所谓
E.非常接受,早该这样了
11.如果在您的身边,存在歧视同性恋的行为和恐同现象,你会怎么做?()
A.不断的说服他们,直至成功
B.仅仅表明自己不歧视的立场
C.自己不歧视,对身边的人的想法不干预
D.同性恋本身就是不适宜的
12.问卷至此结束,如果您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请写在下面,(选答)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爱你哦 (*^__^*)
六:心得体会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问卷调查,从中收获了很多。
从前考虑事情都是只考虑大概流程,但是这次必须每个细节都自己留心自己注意,要站在被提问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否有针对性,是否不会引起反感,如何发放如何回收等等,每一步都那么的新鲜那么有趣。
不仅如此,这次问卷调查还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人的多样性。
其实在发放问卷之前,我就觉得结果肯定就那样,差不了多少,因为我潜意识觉得大家应该都跟我想的一样,但统计结果出来却大相径庭,真的好有趣。
能了解大家的想法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做类似的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