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微课程设计方案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四年级科技活动实践课程)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课程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在本校科学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本校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课程具体指导思想 1.校本教材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要根据本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条件和需要设计开发教材。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4.积极倡导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 6.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教学内容介绍

五、课程具体设计思路: 该册校本课程一共分为3个模块:趣味化学,身边的力和晴天娃娃。这三个模块涉及到简单化学、常见的力以及电学知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对能力的要求都成递进关系,三个模块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的,需要学生动手探索或探究去完成。在“趣味化学”模块中,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来完成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身边的力”模块中,重力、大气压力、离心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都会被介绍和探究到,在这一模块中,探究过程会被强调,比如,探究如何使竹签陀螺稳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竹签陀螺的稳定性等等,通过学习,学生会自主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晴天娃娃”模块中,“项目式”和“任务式”被突出出来,这个模块的最终任务是要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下雨报警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前4次课的知识积累,学生应该可以自主设计完成一个报警器的制作,通过最终作品的呈现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课程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加强"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注重基础知识应用中逐步渗透,不需要太强调学科系统性。 4.遵循科学实践教育规律,注重基于课程整合理念的"任务驱动"。 5.以"动手实践"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7.注重教材内容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8.注重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或者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样本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专业方向: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姓名:郑梨红 准考证号:

课程开发类课程(让学生快乐成长)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本方案重点针对我校初 一、初二年级。 一、课程开设的情境分析 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五大步骤,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景,然后依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拟订适切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的课程方案,最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并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因此在情境分析时,我们应考虑到校内及校外两部分的因素。 我校现有资源的现场评估表 项目优势劣势 地理环境城市中心社区人员素质复杂、绿地少、 学校规模规模较大,全校26个班。教师敬业精神强班级间联系不足,场地缺乏

师资年轻、活力强,经验不足,对学校不熟悉 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态度较好部分学习习惯较差,创新弱 行政人员有热情、关系和睦编制不足,教师需兼行政职务 家长望子成龙,对教育投入热情较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态度 社区参与愿意参与学校事务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硬件设施基本设施齐全设备数量不足 地方资源较丰富社区与学校未有效建立信任合作机制 课程资源已开始实施学校学科小组等活动课程活动水平与质量不高 (1)在校内因素方面,我们应分析: A.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能力与需求 B. 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验 C. 课程现状与优缺点 D. 学校气氛与权利结构的关系 E. 校内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合作 (2)在校外因素中,我们应考虑: A.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家长的期望,与社区的价值观 B. 教育系统中教育政策的变革,考试制度的改变,教育研究的发现 C. 学科知识内在内容与教材教法的革新 D. 教师支持系统,如教师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的可能贡献 E. 社会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word版本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 (一)微课资源设计思路 微课的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对一门课进行微课程设计,首先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整体的任务和目标后,再搭建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框架,框架搭设完成后,就需要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教学设计完成后,再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脚本设计,最后再根据脚本设计开发和制作出微课资源,并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微课资源。设计过程如下图微课资源总体设计图所示。

1)每一个知识单元以主题的形式组织,每个文件夹存放一个知识单元,包括3节微课及其教学设计,每节微课各一个文件夹。 2)每节微课包括教学微视频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分为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包括文字资料、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作业等。 PPT中插入或链接的,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录像、声音、Flash、word文件等多媒体内容,应与PPT一起提交。建议将多媒体文件存放在与PPT文件共同保存在“教师资源”文件夹中。 教学资源文件夹结构如图所示:

(2)资源准备与交接 1)项目组与任课教师须在课程录制前3天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准备,确保课程按计划录制。 2)所有必须提交的教学资源须在课前进行预先演示,保证录课时正常播放。 3)课程录制结束时,将所有教学资料以U盘形式交课程制作人员。U盘加贴标注有课程编码、学科、适用年级、主题名称、授课教师等信息的盘贴。 4)一课时以3个微课为单位提交。 (3)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在考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网络传播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2)教学形式:明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讲授、演示、实验、解题、答疑、活动等。 3)教学过程:写明各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手段(如实物展台、教学课件)对应的PPT页码及拍摄技术要求(如中景、近景、特写)。 4)必备条件:列出教学过程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如学科教具、实验器材、投影、视频展台等。 (二)拍摄脚本撰写策略 教学设计是针对微课的实施,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微课教学的过程和手段,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个人简历范文】 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无疑是当今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问题。下面是有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欢迎参阅。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特举办xxxx 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要求:

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 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 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 四、活动对象: 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五、时间安排: 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 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

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各校的作品数量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 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 学校姓名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课型 5、6月xxxx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组织评选,评出等第奖。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doc

光明小学《翠鸟》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 名 学科语文教龄 翠鸟外形特 11分 17秒2016 年 10 微课名称视频长度录制时间 点描写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 鸟 知识点描述讲解如何按顺序进行观察并抓住事物的外形特点描写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了解翠鸟 教学类型 讲授型启发型问答型 (待定) 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他们对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来品析课文缺乏比较 系统的认识。同时,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为了 让学生能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描写事物的外形特 设计思路 点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鉴于在教学 中融入习作方法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翠鸟的外形,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按顺序抓 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翠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时 内容

一、片头 25秒 二、正文讲 解 11分 17秒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翠鸟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 是如何按顺序描写翠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放一段音乐,想想你听出了 什么?(放音乐) 听出来了吗?是什么声音?你说,哦,是鸟叫声。 对,好听吧?那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的鸟类朋友 吧! (出示翠鸟课题图片),这种漂亮的鸟叫翠鸟,)我们一 起和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再亲切一点。 师:读完课题,你们觉得翠鸟长得怎样?想不想知道课文 中是怎样描写翠鸟的?(想) 是呀!既然同学们这么想了解它,那就请我们一起来走进 课文来了解翠鸟吧! 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文美 师: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 然段写了翠鸟的什么?(你说吧,外形 ---- 板书) 又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呢?(爪子,羽毛,眼 睛,嘴 ------ 板书)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翠鸟的爪子、羽 毛、眼睛和嘴的呢? (爪子红色,羽毛鲜艳,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好,太棒了!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翠鸟外形 图)。 师:好了,孩子们,下面请孩子们思考一下: 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颜色的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头巾, 外衣、衬衫”来打比方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是按照从头,背,腹部这样的顺序把翠鸟的颜色写 具体的,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 的喜爱之情。 师:说的真好!孩子们,在这段里你共发现了几种颜色 呢?从这些颜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呀,这里有橄榄色,浅绿色,赤褐色,红色等。你 发现了没有,今后我们要把一件东西写漂亮也可以用这些 55 秒 9 分

课程设计模板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学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课程设计模板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班级:??嵌入式?班 组长: 组员姓名:

说明 一、设计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情况 姓名学号任务分配 软件工程课程总体设计报告、????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系统测试文档、????

目录 1. 开发目的和意义 (3) 1.1 开发背景和意义 (3) 1.2 完成情况 (3) 2. 开发相关技术及方法 (2) 2.1 开发环境 (2) 2.2 相关技术及方法 (2) 3. 系统分析 (3) 3.1 可行性分析 (3) 3.2 需求分析 (3) 3.2.1 性能需求 (3) 3.2.2 功能分析 (3) 3.2.3 行为模型 (4) 4. 系统设计 (6) 4.1 总体设计 (6) 4.2 详细设计 (6) 4.2.1 用户登录控制模块的设计 (6) 4.2.2 网络管理模块的设计 (7) 4.2.3 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 (7) 4.3 数据库设计 (8) 4.3.1 概念结构设计 (8) 4.3.2 逻辑结构设计 (8) 4.3.3 数据表设计 (8) 5. 系统实现 (10) 5.1 用户注册界面 (10) 5.2 用户登录界面 (10) 5.3 手机端远程桌面控制实现界面 (10) 6. 系统测试 (11) 6.1 测试方法 (11) 6.2 测试用例及结果 (11) 6.3 测试记录和结果反馈 (11) 7.实践总结 (13) 7.1 小结 (13) 7.2 实践感想 (13) 附录1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15) 附录2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20) 附录3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24)

“微课设计方案”模板

选题描述题目: 教学目标: 大纲 :

讲义( 500-1000 字)

策划脚本 总体设计: 课件的颜色力求鲜艳,通过对色块的使用来区分并强化知识点。 环节旁白内容音效画面描述素材来源 片头音效炫目片头,推出课件标题“ 服装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AE制作 导入服装的色彩究竟是从何而来的?真的是设计师胡编乱旁白(女)配合旁白,逐一叠加呈现服装展示的图片PPT录屏造设计来的么? 错!服装的色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旁白(女)老师形象从右侧进入,以上图片变模糊变灰,在此PPT录屏 背景上呈现醒目对话框,其中显示:“ 服装的色彩, 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讲解知识点:常常,我们看着某件新衣服,不知怎么的就是特别喜旁白(女)老师形象、对话框、图片都消失。PPT录屏采集欢,有时候,还会觉得这件衣服似曾相识。其实,这配合旁白,呈现各种鲜艳漂亮的衣服,左侧进入一 重构就是我们常说的由物引发的联想。个欣喜的女孩形象。并且适时出现字幕:“ 由物引 发的联想” 我们身边充满丰富的色彩资源,今天我们要学习色彩旁白(女)以上画面清空。AE 制作 设计的一种方式——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设计法。画面中呈现四个区域,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并纷纷在这些框中呈同色系的自然界的物体。 之后,画面融合转场换为醒目标题:“ 色彩的采集 与重构设计法” 什么叫做采集?采集是从色彩搭配和谐的各种视觉材标题中其他字淡化,“采集”两字高亮,并在其下 料中获得服装色彩设计的灵感。显示文字:“采集是从色彩搭配和谐的各种视觉材 料中获得服装色彩设计的灵感。” 比如, kenzo 从海洋中获得蓝色和白色。 画面的空白处依次出现两张图片:海洋;KENZO的 产品 旁白(女)图片消失,“采集”两字淡化,“重构”两字高亮,AE 制作

课程教学方案模板

“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 一、课程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两个就业方向,即旅行社方向和景区方向。相应的职业岗位有:旅行社导游;…… 因而,可以确定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传统背景下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状况及其缺陷与弊端分析 1、本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传统教材内容体系注重学科的完整性、知识的逻辑性,理论性比较强,如下表…… 2、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与弊端 (1)以知识目标为中心,与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不相称。…… (2)以讲授法为主,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却…… (3)教学手段简单,…… (4)考核方式单一,…… 三、本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 2、以能力模块为核心的原则。…… 3、以项目驱动为原则。…… 4、知识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 四、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学分: 学时: ……

(二)课程目标 1、课程能力目标 1)总体目标 …… 2)具体目标(1)…… (2)…… 2、课程知识目标 (1)…… (2)…… (3)…… (4)……(三)教学内容模块

(五)教学进度表(一般以2学时为一单元) (六)考核方案 1、考核要求 …… 2、评价标准 …… (七)教学参考资料 (1)…… (2)…… …… 五、课程整体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 1、课程整体设计的主要特点 (1)…… (2)…… (3)…… 2、课程整体设计的创新之处 (1)…… (2)…… (3)…… 六、课程整体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1、可行性:…… 2、实施效果:……

微课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fan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Dinner’s ready 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称: 在情景中学习5个食物词汇学科类型: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8分钟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and vegetable词义并进一步学习其发音和句子。 2.能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了解及介绍物品。 教学资源与环境:PPT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warm-up 预备铃响后播放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用情景让学生进入学习主题氛围。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 二.New knowledge 课件出示一个baby哇哇大哭的图片,让学生猜,这个宝宝怎么了?引出He is hungry, What would the baby like?----(复习)milk water juice…接着转换到学生中,Are you hungry?---Yes. What would you like? 1.出示实物,导出词汇beef chicken noodles soup vegetables,让学生建立词组音义之间的对应。 2.出示图片,同时说Would you like beef?反复说,beef beef Would you like beef?学生自然就会跟着老师说beef,词不离句,通过实物引导学生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3.板书单词,规范书写,大家一起拼读单词。 4.以此学习chicken noodles soup and vegetable 三.总结今天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设计理念与特色: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语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再通过有趣图片吸引学生的同时渗透词汇的音形意,并初步感知理解本课的句子将词汇自然而然引入句型。让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学得灵活,运用自如。本课适合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为课堂上的练习进一步奠定基础。一节课下来,让学生能听会运用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课程设计模板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步进电机 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2 姓名

摘要 (居中,黑体小三字体,段前17磅,段后0磅,行距1.25)具有体积小、转矩大和速度范围宽的步进电机,在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被广泛应在在各种领域中。在本文中,使用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语言,编写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使用C语言编写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下位机软件。然后通过USB转串口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从而达到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步进电机控制的目的。本设计的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模块、L298N驱动模块和USB转串口模块。 本文重点介绍了步进电机、STC12C5A60S2单片机、L298N芯片和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简略的介绍了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同时还有对软硬件系统的调试。 关键词:四相五线步进电机;STC12C5A60S2单片机;Visual Basic;串口通信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I 1 引言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黑体四号字体,段前、段后0磅,行距1.25) (1) 1.2 本课题任务(黑体四号字体,段前、段后0磅,行距1.25) (1) 2 硬件设计 (1) 2.1 总体方案设计(黑体四号字体,段前、段后0磅,行距1.25) (1) 2.2 步进电机的概述 (2) 3 软件设计 (2) 3.1 上位机软件的任务 (2) 3.2 上位机的界面实现 (2) 3.3 在VB平台下实现串口通信 (3) 4 系统调试与实验 (4) 5 课程设计总结 (5) 5.1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5.2 总结与展望 (2) 参考文献 (6) ---------------------------------------------------------------------------- 以下内容供参考!

葛中-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2)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5)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目的: 1.当前,“八礼四仪”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德育内容,商务礼仪也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餐饮礼仪是礼仪体系的重要构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与之都脱离不了关系。经过了解和调查,绝大多数成年人对中餐礼仪中的座次礼仪似懂非懂,青年学生更是感到陌生。因此,把该内容制作成微课十分必要。 2.中餐座次礼仪是不同版本教程中的共性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搜索结果中也都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但经过仔细比对,无论是教程还是网页,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与差异,甚至存在明显差错,对有关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礼仪差异更没有表述清楚,这样,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这也是确定本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3.项目团队在2015年就西餐礼仪中餐巾与刀叉的摆放问题制作了微课,成果显著,在应用中得到一致好评,因此,继续就餐饮礼仪制作系列化配套微课,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本微课制作意义:本微课以直观的视线对概念化的礼仪知识进行讲解、剖析和演示,可以很好的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普及礼仪知识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用范围及对象: (一)应用领域:

一是学校教学。可用于中职、高职及各类学校的礼仪课程的教学辅助。可适应MOOC(慕课)、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 二是社会教育。可用于相关礼仪培训、社区教育、公益普及。 (二)应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社会各阶层。 (三)应用途径及方式 1.应用方式: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公益传播。 2.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库共享、优酷等视频网络平台、手机微信公众账号及朋友圈等移动终端。 四、教学效果 (一)感官效果优良,赏心悦目,观看者乐于接受。 (二)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准确,易于学习和掌握。 (三)表现手法丰富,最大限度避免学习疲劳。 (四)制作技术规范,适用于互联网平台及终端、移动网络及手机(PAD)终端、电视传媒、户内外LED等电子播放设施。 五、微课时长:8分50秒 六、制作者情况 参与本微课制作的人员均为一线教师,骨干成员具备十年以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经验,且拥有丰硕的成果。团队拥有本微课制作所需的摄影摄像、灯光、录音、非编系统及道具、布景等基础硬件,骨干成员具备制作本微课所需的策划、拍摄专业能力,以及图像处理、平面设计、音频采集与后期、动画制作、3D建模及渲染、视频剪辑及特效、影视后期等等专业技能。

课程设计模板

__________ 大学课程设计 年月日

___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基本要求: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电亮。 参考资料: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J].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3]苏成富.彩灯控制器[J].北京:电机电器技术,2000,(01). [4]祝富林.音乐彩灯电路CS9482[J].北京:电子世界,1995,(12). [5]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完成期限2014.6.30至2014.7.6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小学微课设计方案

如何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黄敏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 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 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一张脸一只灰雀一棵白桦树 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 加进的词 ②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 加进的词 三、探究练习 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某某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 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幼儿园背景分析

四、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1)2-3岁 1)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 2)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3)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 4)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 5)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 6)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 自由表达。 7)喜欢摆弄玩具、材料,会跟着老师有兴趣的唱歌、敲打、做模仿动作。(2)3-4岁 1)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2)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 同伴共处的快乐。 3)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的启发下帮助别人。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与模板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与模板 第一部分管理类课程体系设计 第一章通用管理技能课程体系设计 1.1沟通类课程体系设计 1.2执行类课程体系设计 1.3团队建设类课程体系设计 1.3.1要解决的问题 团队建设类课程要能帮助团队管理者引导下属齐心协力完成团队目标。一般要解决九大问题:了解团队类型,选择和管理团队角色;掌握团队建设的步骤和团队管理手段;提高团队沟通、团队教练、团队激励等技能;掌握团队的发展阶段及领导方式;有效化解团队冲突;达成团队的目标和共识;增强企业部门、个人团队凝聚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1.3.2课程所涉及的维度 1.3.3 不同团队建设课程的内容体系

团队建设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1、您的团队规模是多少人? A:3人以下B:3-6人C:7-10人D:10人以上2、您的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是否明显? A:很小B:较明显C:很大D:不知道 3、您的团队分工是否合理? 4、您认为您的团队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5、您认为影响团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6、在实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限选五项) 7、当员工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您不一致时,您通常会做什么? 8、您平时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9、对于学习,您的态度是什么? 10、目前您所介绍的团队建设类培训课程在数量上您认为怎么样? 11、最近两年您是否参加过团队建设培训,其种类是什么? 12、您认为下来团队建设培训内容中,哪些对您胜任当前工作最重要? A:团队结构B:团队沟通C:团队人员发展规划D:团队知识建设E:团队合作F:团队创新G:团队绩效管理H:团队绩效提高的方法I:团队绩效提高技巧J:其他—————————————————————— 13、您认为团队建设类课程在内容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14、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您认为多长时间较为合适? 15、您希望通过团队建设课程学习到哪些知识,或解决哪些问题? 1.4绩效管理类课程体系设计 1.5自我管理类课程体系设计 1.6问题解决类课程体系设计 1.7思考能力类课程体系设计 第二章领导力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2.1 领导力课程体系设计模型和坐标 2.2 基层主管领导力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2.3 中高层领导力课程体系设计

幼儿园微课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 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 ____ 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_本科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1 2 3 篇二:微课教学设计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设计者:刘冉冉12032030 一、教学内容 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个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漩涡状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参考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案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所属系部:制定人:合作人: 制定时间: XX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案设计、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XX(标准、规范),运用XX(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工程设计 五、工程情境设计 每个工程的多个情境。即该工程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工程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X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 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 “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 做什么(工程、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 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案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案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另外,在根据整体设计WORD 文档制作PPT 演示文档时,需要绘制“岗位分析图”、“课程进度图”、“课程目标图”和“情境任务图”。〕

课程设计大纲模板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周数/学分:3/3 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方案、主电路、控制电路等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培养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电子资源检素需要的文献资料。 2. 培养综合之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通过设计获得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按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写出设计说明书; 2. 绘制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原理图; 3. 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 4. 完成控制电路设计,原理分析和主要元器件,参数选择; 5. 完成主电路的设计,原理分析和主要元器件,参数选择; 6. 保护电路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一)自立题目 题目方向1:单相/三相可控制整流技术的工程应用 题目为向2:升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 题目为向3:降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 题目为向4:交流调压或交流调功技术的工程应用 题目为向5:变频技术的工程应用

(二)固定课题 1. 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要求 1)电源电压::交流220V/50Hz 2) 输出电压范围:20V—50V 3) 最大输出电流:10A 4)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12A 5) 具有稳压功能 6) 电源效率不低于70% 2. 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设计要求: 1) 电源电压:交流220V/50Hz 2) 输出电压范围50V—100V 3) 最大输出电流:10A 4)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12A 5) 具有稳压功能 6) 效率不低于70% 3. 降压斩波电路设计要求 1) 输入直流电压:Ud=100V 2) 开关频率40KHz 3) 输出电压范围50V-80V 4) 输出电压纹波:小于1% 5) 最大输出电流:5A 6)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6A 7) 具有稳压功能 8) 效率不低于70% 4. 升压斩波电路设计要求 1) 功输入直流电压:Ud=40V 2) 开关频率 100KHz 3)输出电压范围80V-120V 4)输出电压纹波:小于1%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格式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格式 1、设计目的 2、实施办法 3、课程设计提交 4、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参考实例: 《MIS实用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1 目的 《MIS实用开发技术》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实践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能够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念设计,学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并能够根据数据模型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和表。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owerBuilder软件中各种控件对象的使用,包括属性、事件和方法的应用。 (3)培养学生对PowerScript语言的使用。掌握变量、流程结构、SQL语言等基本知识在编程中的应用。提高代码编写的熟练程度。 (4)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培养学生开发创新能力。 2 设施办法 选题:根据现实经济生活和学生生活,提出题目,要求难易适中,业务情况容易了解。我们在题目表中提出十几个题目以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最好选题目表中有的。也可以自己选题,或者结合课活动小组选题。但一定要按本课程设计要求进行。 设计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负责工作流和功能分析,E/R图设计,负责数据库和表的创建。设计完后交教师审察后在进行下一阶段设计 第二阶段:负责用PB进行相应前台主要模块和菜单的设计。 第三阶段:整理文档和设计软件模块,交教师进行最后审阅。 实施:考虑到设计工作量大,可以3-4个同学一组共同协作进行一题目的设计。但各组题目不能重复。

3 课程设计提交 (1)以课程设计书和软件模块形式完成,其中课程设计书必须电子文档,软件模块以源代码文件包形式上交. (2)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完成。根据设计内容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好坏,由教师评定课程设计。 4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