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北京高考真题社科类文本阅读(二)】【试题版】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3年北京高考的难度将比往年可能会简单一些。
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北京市的高考难度是很小的。
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认知与身体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初,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主流地位。
该模式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运行在这个“硬件”上的“程序”。
认知功能是相对独立的,不依赖于身体,就像程序在功能上是独立于硬件的,这就是所谓的“离身认知”。
离身认知观把人比作机器,把认知过程看成计算,认为人只能接受指令算法。
如果把某个人收到的刺激信号输入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中,可以得到同样的感觉体验。
可是,现实情况是,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知千差万别。
面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也可能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惆怅。
其后,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
大脑是由神经元相互联结构成的复杂信息处理系统,联结主义建构了“人工神经网络”,力图找寻认知是如何在复杂的大脑神经元联结和并行分布加工中得以涌现的。
然而,联结主义模式与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认知在功能上的独立性、离身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基础。
目前,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
该理论主张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身体的。
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
身体的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
如果我们拥有蝙蝠的生理结构,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就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有些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初始概念。
北京高考试题语文

北京高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 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4分)2. 请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3.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分)4.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4分)5. 你认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4分)(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6.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7. 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论据?请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5分)8.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请给出你的理由。
(5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5分)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1. 文中提到的“某某”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5分)12.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3. 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14. 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特点。
(5分)15. 诗中“某某”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16.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5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7.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19. 将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动句。
(4分)20. 根据所给材料,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2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4分)四、写作(共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材料:略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3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
解析
题目一
题目描述: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
就在前天,乘坐火车奔赴北京参观世园会的人们,还无法预测这座大都市会就此变得不一样。
问题:北京的变化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解析一
根据短文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乘坐火车去北京参观世园会,没有预料到北京会发生一些变化。
那么问题要求我们回答北京变化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短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例如可以回答:在北京的世园会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园区的美丽和展品的丰富多彩。
题目二
题目描述:请阅读下面的古文,并回答问题。
古文:
持螟三兮,寝不安。
持螟四兮,寝如泉。
水之泽兮,何辽辽。
独蕙纚兮,众蓼匳。
问题:请简要解释古文中的"持螟三兮"和"持螟四兮"的意思。
解析二
根据古文,我们可以看到"持螟三兮"和"持螟四兮"这两个词组,题目要求我们解释它们的意思。
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其中的意象和对应的诗意来解释。
例如可以
回答:“持螟三兮”指的是睡觉时感到不安,而“持螟四兮”则指的是
睡觉时感到像泉水一样平静安宁。
结语
以上是对2023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的逐题解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1. 高考真题概述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语文科目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旨在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将给出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的具体内容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试题类型以及解题方法。
2. 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部分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篇章一:《蝌蚪》蝌蚪们真是讨人喜欢。
一条条的小身体,似乎总是笨拙地摆动着,像波浪一样起伏着。
1. 蝌蚪摆动身体的目的是什么?A. 娱乐自己B. 呼唤同伴C. 游动前进D. 寻找庇护答案:C. 游动前进篇章二:《盲人和残疾人的奖学金》每年,我们学校都会颁发“盲人和残疾人奖学金”。
这个奖学金的设立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学习能力,但因残疾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
我们学校的这个奖学金内设奖项五个...2. 为什么学校设立“盲人和残疾人奖学金”?A. 鼓励勤奋学习B. 帮助有学习能力却存在残疾的学生C. 提升学校声誉D. 维护学校形象答案:B. 帮助有学习能力却存在残疾的学生3. 请问这个奖学金一共有几个奖项?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D. 5个3.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察。
以下是部分2023年北京市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篇章三:《出使西域使持节校尉东明公墓志铭》穆公,姓卓氏,名谦,字兴宗,义阳人也。
4. 请问姓卓氏的穆公是从事何种职业的?A. 校尉B. 官员C. 学者D. 商人答案:A. 校尉5. 据《出使西域使持节校尉东明公墓志铭》记载,穆公是义阳人吗?A. 是B. 不是答案:A. 是4. 作文部分作文部分是考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文章限制,无法呈现完整的作文题目和答案,但以下是一些写作思路供参考:- 假设作文题目为《我所热爱的科技创新》,可以从自己对科技创新的看法、感受以及对未来科技的展望等方面展开,辅以实例和论据进行论述。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
全国高考试卷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孕育了无数辉煌的文化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成为了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片文化沃土,探寻那些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B.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C.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
D. 文化遗产的保护仅限于物质形态,不涉及精神层面的保护。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这过程中,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1)下列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村落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其物质形态。
B. 传统村落保护是政府行为,与民间力量无关。
C. 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D. 传统村落保护应主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乙】夫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吾闻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以吾虽不敏,亦能自勉,况夫子之博学乎?(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言”,言语)B.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言”,言论)C. 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老师)D. 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同“试”)(2)下列对文中加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言”,言语)B.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言”,言论)C. 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高二语文社科类文本阅读试题

高二语文社科类文本阅读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微博是一个新事物。
它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即时互动。
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
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
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
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
它不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
似乎不费时,不费力,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出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
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到对地动仪的争论,再到警察“微博缉凶”,冷不防,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
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的地步。
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
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博取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无论是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
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
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有了表达的自由,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
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
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而趋于偏激与对立,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参考答案】 A【试题分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受方言影响误读的字特别多:【备考提示】注意形近字【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不合语境。
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北京高考真题社科类文本阅读(二)】【试题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
深海潜水器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
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
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潜水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
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米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
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
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
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
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海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
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更深500米。
“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取材于崔维成、王海磐、刘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7000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2】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
有能力的一项是【】(2分)
A.长时间水下工作 B.悬停作业
C.自动驾驶 D.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
材料二
“蛟龙”潜水世界关注
近日,“蛟龙”号首次下潜到水下4000多米的深处,这个数字在人类
深海潜水史上并不罕见,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曾达到这个深度,但中国的大步追赶让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感到紧张。
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边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次下潜是“中国在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
该报还评论,大洋深处的这场竞赛具有堪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目前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只有它和美国、俄罗斯、印度具有载人航天能力。
英国媒体对“蛟龙”号也作了详细报道,说如果“蛟龙”号一两年内下潜7000米成功、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
潜器。
“中国的‘蛟龙’号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人类带到6500米深海
的潜水器之一”,英国某报评论说。
该报还认为,“蛟龙”号代表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斗”,尽管它目前的任务仅限于纯科学领域,但是中国政府希望“蛟龙”号探索深海的能力使中国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对深海的大量金属矿藏进行合理利用。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一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的技术竞争中,深海开发计划将成为“中国的金字塔”。
文章还说,有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潜水器可以切断海底通信电缆,回收海底的外国武器,或者用于修理和营救潜艇。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外媒体关注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载人能力 B.科技竞争力 C.下潜深度 D.深潜意图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号首次下潜到4000多米的时间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乙”
B.载人:“载”读作zai.
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D.堪比:难以与……相比
材料三
“彩虹鱼”:中国深潜新利器
国际上对海洋的深度区间是这样划分的:3500米至6500米为深海,6500米至11000米为深渊。
要使中国在深潜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须尽快研制出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在“蛟龙”号研制的基础上,“彩虹鱼”号向11000米深渊极限发起了挑战。
根据“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探秘深渊将是协同作业:以“彩虹鱼”号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配备1台无人潜水器,3台着陆器和1艘4800吨级的科考母船“张骞”号。
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凭借这一世界领先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对全球26条65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DNA数据库,从而带动深渊生命科学、深渊地址与资源科学研究的开展。
然而,探索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绝非易事。
试想一下,下潜深度达到11000米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不会露出水面。
那里的海水寒冷刺骨,黑暗无边无际,还要承受约1000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部分科考设备。
因此,“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正在研制的“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与7000米级的“蛟龙”号相比,万米级“彩虹鱼”号再外形设计、制造材料、设备抗压能力、电力系统等方面均需升级换代,提升各项性能,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45度倾斜下潜的方式。
由于抗压能力要求高,“彩虹鱼”号载人舱的制造材料也与“蛟龙”号不同,需要使用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的新型材料——马氏体镍钢。
在稳定翼、舾装系统、声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彩虹鱼”号均需提升相应的耐压性能。
在电力系统方面,“彩虹鱼”号正在研制寿命更长、动力更大的锂电子电池。
2015年9月,“彩虹鱼”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试,最大潜深为4328米,标志着我国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
第一步。
按照设想,2016年,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将利用新的科考母船去冲击马里亚纳海沟;2018年,完成载人潜水器的研制;2019年,力争让中国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研究。
万米级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所没有的万米深渊作业功能,能够填补我国在深渊科技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空白,提升我国开展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占领世界深渊科技研发的制高点。
(取材于张欣、张建松等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面向海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考察
B.是全海深“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C.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D.目前尚未完成研制
【7】根据材料三,与“蛟龙”号相比,不属于
...“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特点的一项是【】(2分)
A.外形呈瘦长的鱼雷状 B.垂直下潜
C.使用新型材料 D.抗压能力更强
【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