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纳率:57%11级2013.05.16 一、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和日趋

严重的问题,它以经济领域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牟取暴利。同时有的销售者,为了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从而造成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在金融领域,恶意贷款和有意拖欠不还或故意逃债等现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虚假广告,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当权者不为民造福、谋利,喜欢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掺水数字”、“面子项目”、“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浮夸造假的工作作风日趋严重,一些官员实事做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政治领域的信用缺失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

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文化领域也存在信用缺失现象。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牟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学术界诚信求真精神面临挑战。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二、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多是指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不危害他人,不正当获得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了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和信用卡及按揭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仍能正常进行。

1.信用做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使经济运行受阻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之所以能有序地进行商品交易,是基于经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但是面对大量的失信现象,为了防范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僵持在“钱不到帐不发货”,“收不到货不给钱”的尴尬局面,许多企业宁愿放弃大量的订单和客户,也不采取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的方式退化,极大地降低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2.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在市场经济活中,由于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不同商品的周期长短不一,资金周转的情况各不相同,客观上产生商品赊购赊销以及资金借贷要求。

信用方式结算的,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20%。不采用信用交易对企业就意味着不能获得短期融资,在世界市场上难以扩展市场份额。三、重建社会信用的措施 1.大力加强信用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比较重视信用(信誉)的,诚信看作是成业、修身、立政之本。但它仅仅是民间所崇尚的道德伦理,并未形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国民意识,更不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信用文化。也几乎没有经济学和法理学上的含义。而信用意识只有具有了经济学特别是法理学上的含义,形成为一种全民族的进步文化,才能在全社会牢固的树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信用理念的培养,以市场经济的城信特征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通过各种宣传舆论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宣传信用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推进社会进步,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信用的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从而使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渐转化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守信获得受敬,不守信则寸步难行的氛围。 2.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抓好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政府信用问题对整个社会信用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左右社会的信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

构改革的滞后,使政府行为出现的某些失范,如执法过程的权力滥用、权钱交易、执法不公等失信行为,严重损害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导致整体社会信用的滑坡。所以信用道德建设应从政府抓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要深刻认识信用道德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自觉尊重并恪守信用的意识,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同时,政府要制止自己打“白条”行为和乱收费行为,克服官僚主义、惩治腐败,杜绝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通过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信守承诺和实干精神,来维护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取信于民。特别要完善和建立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程监督和全方位监督机制,让那些说假话、吹大话而不做实事的人自食恶果,并加大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失信的惩罚。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当前社会信用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完整配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二是建

立科学公正的社会信用评估机构,任何人都可以向社会信用评估机构征询任何一个准备与之交易的企业或以何种方式

交易;三是建立社会公示制度。 4.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产权,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在经济学意义上,信用从广义上讲是信守合约,从狭义上讲是指借贷活动。借贷活动是使用权有条件的让渡,即以到期还本付息而让渡

使用权。这当然以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前提的。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客观上要求明晰产权,要求产权能够自我转让,也就要求构建起一个有效产权制度。产权是信用的基础,它实质是利益的体现。通过合理的产权制度设计使产权明晰化,物归其主。人们就会有追求长远利益的恒心。当人们享有完整的产权,就会自觉克服短期效益,不讲信用的行为。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产权模糊和产权保护不够等产权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这对于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十分不利,只有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才能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5.

加强法制建设,切实保障社会信用秩序重塑社会信用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更要强化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整治社会信用。一是立法方面:立、改、废多管齐下,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首先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法,使信用建设有法可依。其次修改现行有关法法律,使其对信用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如完善破产制度,维护债权人利益;完善代理制度,预防各种欺诈行为的发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交易透明度;对我国现行法律、规章进行清理,凡是与市场经济规则相抵触,与现行基本法律相冲突以及对相关领域信用建设不利的,要坚决废止。二是执法方面:各部门转变理念,严格执法,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要认真解决执行难这一顽症,使法律真正起到惩罚失信者,警示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