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66例体会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66例体会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66例体会【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脂肪乳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多,断裂后粘连阻塞引发泪溢,给患者带来痛苦。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能有效避免泪小管断裂后粘连阻塞,从而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技术难点为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

而寻觅泪小管鼻侧断端方式有多种,利用脂肪乳在显微镜下可容易找到,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该方式医治6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式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泪小管断裂66例,均系眼外伤所致。

其中男51例,女15例,右眼36例,左眼30例,年龄3~75岁;其中车祸伤30例,跌伤19例,锐器伤6例,硬物击伤11例,受伤时刻20分钟~6天。

本组66例中,除1例为外伤后6天入院外,其余均于外伤后24 h内就医。

65例未缝合,1例已缝合,均为下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的诊断标准:有眼睑外伤史,内眦处有皮肤裂伤,自下泪小点进冲洗针头时见针头从皮肤裂伤处露出,或自下泪小点注水时水从皮肤裂伤处溢出。

2.手术方式常规碘伏消毒眼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溶液冲洗伤口,清洗时注意勿将碘伏及双氧水流入眼睑内灼伤角膜。

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行伤口周围及皮下浸润麻醉,并予爱尔卡因或地卡因行伤口组织表麻。

寻觅泪小管鼻侧断端:充分暴露鼻侧伤口,手指轻压泪囊区,从上泪点注入呈乳白色的脂肪乳液,在显微镜下,可清楚看到有乳白色的液体从伤口内渗出,顺着渗出的液体寻觅可迅速找到鼻侧断端。

断端呈淡红色喇叭口样。

泪小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从泪点插入带有管芯的硬膜外导管通过泪小管两断端而进入泪囊,再到鼻泪管后退出管芯,注水证明。

用60尼龙线在断端上对位中断缝合3针预置缝线后结扎。

用60丝线中断逐层缝合眼轮匝肌,皮下组织,皮肤及结膜。

外露硬麻管用胶布固定于下睑。

3.术后处置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后活动导管,术后按期自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5 mg,冲洗泪道,每周1次,3个月后拔去硬膜外导管,拔管后用上述药物自下泪点冲洗泪道1个月,每周1次,冲洗后典必殊眼液或的确当眼液滴眼2天。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再次手术的探讨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再次手术的探讨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再次手术的探讨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再次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以及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

方法对2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患者再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或KTP泪道激光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

结果22例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再次手术治愈率达88%。

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患者可以根据失败原因再次选择手术治疗,成功率高。

标签: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KTP泪道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疾病该病除持续溢泪导致患者不适外,还带来美容缺陷以及对眼部的潜在危险。

目前该病常规手术治疗为泪囊鼻腔吻合术,但该术式术中吻合操作困难,术后吻合口易闭锁且难以处理。

对于术后吻合口闭锁,泪道冲洗不通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泪道穿线或置管,此方法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慢性泪囊炎是基层医院眼科的常见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经典的手术方法,其成功率达90%以上[1],部分患者手术失败。

由于第一次手术后,组织粘连、机化、形成瘢痕,再次手术难度大,但此类患者术后仍溢泪、流脓,影响患者美观并且对患眼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我院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的尝试,选择性的行KTP泪道激光治疗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文总结了我院2007年1月~2013年3月25例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再次手术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均为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患者,其中10例(均在我院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患者)再次手术是行KTP泪道激光治疗,接受泪道激光治疗的时间是初次手术后1~2w,男3例,女7例,年龄26~57岁,患者的选择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道冲洗不通,无粘、脓性分泌物反流,考虑是泪总管阻塞的患者。

其中15例患者(为本院及基层医院手术失败者)再次手术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男5例,女10例,年龄35~65岁,手术时间是初次手术后6个月~30年,患者的选择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仍溢泪,泪道冲洗不通,有粘、脓性分泌物反流,诊断为吻合口阻塞的患者,且原皮肤切口无瘢痕增生(排外瘢痕体质),无萎缩性鼻炎及鼻息肉。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以发现术中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的68例泪小管断裂的病例,显微镜下寻找断端,硬膜外管做支撑物,吻合后分析预后。

结果:9例患者导管脱出再次插入;5例患者吻合口撕脱分离再次吻合;12例上睑固定线松脱再次缝合。

讨论:多种原因可导致泪小管吻合术失败,术中注意可能引起泪小管吻合失败的原因,可以减少手术后多个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显微镜;吻合;失败原因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06年—2009年68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车祸伤 24 例,占35.3 %;碰撞伤31例,占45.6%;锐器伤13例,占19.1 %;其中男性59 例,占86.8%;女性 9例,占13.2%;年龄最大79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31.8岁;受伤后24小时内手术60例,受伤后48小时内手术6例,受伤后48小时后手术2例。

1.2手术方法:(1)寻找断端:2%利多卡因筛前神经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显微镜下寻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泪小管断端在创面中呈一白色或淡粉色喇叭口状,找到后冲水确定,其中59例顺利找到断端,9例寻找断端困难,用猪尾巴探针自上泪小点进入从泪小管断端穿出,找到断端。

(2)插管:取内有钢丝聚乙烯硬膜外麻醉导管一根,硬膜外导管自下泪点进入,缓慢捻转从断端穿出,再从寻到的鼻侧断端进入,按探通方式插入鼻道,用5~0的丝线吻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分层缝合眼睑伤口,将导管内钢丝抽出,导管的上端固定于上睑内侧皮肤面。

(3)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膜囊内点消炎眼药水及隔日换药,,7天拆除结膜及皮肤缝线; 3月后拔管,拔管后生理盐水冲洗泪道,一日一次,共7次。

2结果68例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管支撑物行泪小管吻合术中,术后追踪观察3月~2年不等,有3例患者术后一周导管脱出,再次将导管插入;术后2周内脱出者5例,再次插入,1例患者术后第5天导管从鼻腔脱出,再次插入后3天又从鼻腔脱出。

46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析

46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析

46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手术技巧,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成功率。

方法探查泪小管鼻侧断端,以1mm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

结果 46例患者均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行吻合术。

其中,治愈39例,好转6例,未愈1例。

结论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的几率较大,术中缝合方法对预后影响较大。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显微镜眼睑内眦部的外伤,常合并泪小管断裂伤,尤以下泪小管断裂多见,应及时吻合,否则会引起溢泪及内眦角畸形,影响患者的眼部外观和引起视物模糊,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断端,置入导管支架是治疗泪小管断裂最佳的选择。

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治疗的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泪小管断裂46例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6岁,大多数为中青年。

致伤原因有车祸、拳击及脚踢伤、木柴崩伤、醉酒摔伤、玻璃划伤等。

伤后就诊时间多在4h之内,有1例伤后3d就诊。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生理盐水冲洗伤口,2%利多卡因伤口周围及皮下浸润麻醉,眶下神经阻止麻醉。

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断端是喇叭口状,凹陷管壁光滑,色泽略浅于周围组织。

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导管自泪小管外侧断端伸出,再自泪小管鼻侧断端插入,当导管端到达泪囊顶端时,稍加扭转,顺利插入鼻泪管,注水检查确定导管位于鼻泪管中。

泪点插入导管困难时,可采用逆行插入,先将导管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将另一端适当长度截断,剪成斜面,自泪小管颞侧断端插入,从泪小点探出。

导管放置好后,泪小管周用8-0尼龙线缝合,进针距黏膜面0.5~1.0 mm,勿直接缝合管壁。

然后5-0丝线分层缝合伤口。

将外露导管用缝线固定于下睑。

2-3个月拔管。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拔管后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好转:拔管后轻度溢泪,冲洗泪道通,有阻力;未愈:拔管后有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

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的原因分析

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的原因分析

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的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对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方法:将某医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实施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术的患者选取进来,共17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结果:对于该组而言,实际的成功率为82.3% ,其中,有3例失败,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结论:对于外伤性质的泪小管断裂而言,实施正确有效的修复手术,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根本提升上来。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前言:在临床之中,经常会有眼外伤患者,而泪小管断裂,就是近内眦部下睑呈现纵行裂伤,大多数情况下,都伴随着泪小管断裂,若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吻合修复,那么就会使患者出现永久性溢泪的情况,加剧患者的痛苦。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某医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实施泪小管断裂吻合修复术的患者选取进来,共17例。

其中,有15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导致患者受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有10例患者由于车祸受伤;有5例患者由于摔倒致伤;有2例患者是被利器所伤。

在受伤之后,采取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24小时,最短为2小时,最长为36小时。

1.1.手术方法第一点,就是消毒与麻醉,无菌盐水和庆大霉素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反复的冲洗,正常情况下,碘伏进行皮肤的消毒,铺无菌巾;然后进行麻醉,对于儿童而言,存在不配合手术的情况,需要开展全麻操作,最大化避免周围浸润麻醉,避免组织出现肿胀问题,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第二点,就是手术方法。

通过显微镜,找到具体创口位置,若存在异物,则要第一时间取出。

首先,就是对患者的下泪小点进行寻找,并且以泪小点为基准,应用扩大器,使其扩大,将人工泪管一侧探针,通过下泪小点,逐步插入到泪小管的外侧断端,对鼻侧泪小管断端伤口进行仔细寻找,同时,将无菌盐水注入,患者在明确感受到咽喉部位进入水之后,再以先前找到的泪小管断端为基准,将人工泪管插入到泪囊之中,进一步达到骨壁之后,稍微转动,采取垂直方式,插入到鼻泪管之中,正常情况下,长度为5cm,在到达这一长度之后,可用探子从鼻腔钩出义管探针,人工泪管另一侧探针自上泪小点进入泪道,进入鼻泪管后再次用探子自鼻腔勾出探针,调整好人工泪管位置,剪去两侧探针,两端结扎纳入鼻腔,在此之后,进行缝合操作,在缝合的过程中,缝线必须要完全穿入泪小管周围纤维组织,但是不要穿过管壁,采取褥式缝合确保拉紧皮肤缝线,保证跨度的充分性,这样,就可以避免泪小管出现开裂的问题。

泪小管吻合术113例体会

泪小管吻合术113例体会

泪小管吻合术113例体会作者:房强任大元荣亮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113例泪小管吻合术的疗效和临床体会。

方法选自我院2000年9月~2014年1月的泪小管断裂患者113例,对其实施泪小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113例患者在术后的吻合成功率。

结果本组治愈106例(93.8%),失败4例(6.2%);其中支撑管保护不当过早脱出,再次插管失败2例,下泪小点撕裂2例。

结论泪小管吻合术能够有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的断裂,且该方案的成功率高,对患者眼部损伤较小;此外,留置硬膜外的导管支撑的时间较长是维持泪道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泪小管吻合术;泪囊;成功率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外伤,上泪小管因所起作用较小,故伤后若无特殊要求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下泪小管断裂如不及时手术吻合,将造成永久性溢泪,而手术吻合的关键是鼻侧断端的寻找。

我院2000年9月~2014年1月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113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0年9月~2014年1月处理下泪小管断裂113例(113眼),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7例,年龄7~62岁,平均年龄35岁。

致伤原因:拳击伤及脚踢伤42例,车祸及摔伤32例,硬物碰伤23例,刀等锐器伤8例,狗咬伤5例,其他3例。

伤后至手术时间0.5~8h,平均3h。

1.2方法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清洗创面,用探针从下泪小管插入观察断端的部位及撕裂情况,观察鼻侧对应伤口情况,缝线牵拉或用拉钩充分暴露鼻侧创面,止血,采用肉眼寻找、显微镜下寻找、上泪小管注水法寻找、猪尾巴钩辅助寻找等方法寻找鼻侧断端,鼻侧断端呈灰白色凹陷喇叭口状,注水确认。

金属导丝支撑硬膜外麻醉导管,盲端自下泪小点经下泪小管颞侧断端、鼻侧断端、泪总管、泪囊向下进入鼻泪管,有落空感后,注水证实。

两侧管壁6/0强生可吸收线缝合2~3针(注意勿穿透管壁),泪小管周围软组织对位缝合固定,皮肤对位缝合,必要时褥式缝合。

泪小管断裂修复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泪小管断裂修复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泪小管断裂修复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刘星彤;周吉超;施沃栋;范先群【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泪小管断裂的部位、受伤类型对泪小管吻合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8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87例87眼,均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中置入硅胶泪道引流管,记录术后第3、6mo时泪道冲洗结果评估手术效果,术后3mo拔除引流管.统计致伤类型、远端距和泪道冲洗成功率,分析致伤类型和远端距与成功率的关系.结果:泪小管断裂患者中,近端组29眼(33%),中间组41眼(47%),远端组17眼(20%).切割伤致泪小管断裂22眼(25%),其中泪小管断裂位于近端组18眼、中间组2眼、远端组2眼;钝器击打伤或撞伤致泪小管断裂65眼(75%),其中损伤位于近端组11眼、中间组39眼、远端组15眼.术后6mo,72眼泪道冲洗通畅,其中近端组20眼,中间组36眼,远端组16眼,三组术后解剖复位成功率分别是69%、88%、94%(P=0.047);切割伤和钝击伤泪道冲洗通畅患者分别为19眼和53眼,解剖复位成功率分别是86%、82%(P=0.605).结论:切割伤易造成靠近泪小点的泪小管断裂,钝击伤易造成靠近泪囊或位于泪囊与泪小点中间部位的泪小管断裂.损伤位置靠近泪总管或泪囊的患者术后成功率较高,而钝击伤致近泪小点的泪小管断裂术后较易发生泪道狭窄或阻塞.【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06【总页数】5页(P1026-1030)【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泪小管吻合术;切割伤;钝击伤【作者】刘星彤;周吉超;施沃栋;范先群【作者单位】200011 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100191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眼部神经损伤的重建保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011 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200011 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泪小管断裂是眼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约占各种眼睑裂伤的16%[1]。

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失败原因分析

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失败原因分析

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失败原因分析
陈文清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0(013)008
【摘要】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的常见手术,目前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恢复泪液导流的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各种因素,失败病例时有发生,我院于1985~1998年经治因首次手术失败者58例,经再次手术获得成功者53例。

根据临床资料,术中所见及推断,现就其主要失败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在58例中,男6例(10%),女53例(90%),平均年龄43岁(13~68);双瓣式吻合51例(87.9%),单瓣式吻合7例(12.1%);复发时间最短4天,最长2年;再次手术时间最短4月,最长4年。

1.2失败原因:骨孔原因18例(31.4%)。

【总页数】2页(P493-494)
【作者】陈文清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230.5
【相关文献】
1.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的体会 [J], 郭亚芳;薛中林;陶应国
2.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J], 苏玉英
3.泪囊鼻腔吻合术14例失败原因分析 [J], 何维溥
4.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J], 张厚洪;赵恳;李劼;夏欢;董刚
5.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失败原因分析 [J], 段永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24T10:04:22.58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6期作者:何红涛
[导读] 分析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以发现术中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眼科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失败原因,以发现术中术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的68例泪小管断裂的病例,显微镜下寻找断端,硬膜外管做支撑物,吻合后分析预后。

结果:9例患者导管脱出再次插入;5例患者吻合口撕脱分离再次吻合;12例上睑固定线松脱再次缝合。

讨论:多种原因可导致泪小管吻合术失败,术中注意可能引起泪小管吻合失败的原因,可以减少手术后多个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显微镜;吻合;失败原因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06年—2009年68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车祸伤 24 例,占35.3 %;碰撞伤31例,占45.6%;锐器伤13例,占19.1 %;其中男性59 例,占86.8%;女性 9例,占13.2%;年龄最大79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31.8岁;受伤后24小时内手术60例,受伤后48小时内手术6例,受伤后48小时后手术2例。

1.2手术方法:
(1)寻找断端:2%利多卡因筛前神经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显微镜下寻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泪小管断端在创面中呈一白色或淡粉色喇叭口状,找到后冲水确定,其中59例顺利找到断端,9例寻找断端困难,用猪尾巴探针自上泪小点进入从泪小管断端穿出,找到断端。

(2)插管:取内有钢丝聚乙烯硬膜外麻醉导管一根,硬膜外导管自下泪点进入,缓慢捻转从断端穿出,再从寻到的鼻侧断端进入,按探通方式插入鼻道,用5~0的丝线吻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分层缝合眼睑伤口,将导管内钢丝抽出,导管的上端固定于上睑内侧皮肤面。

(3)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膜囊内点消炎眼药水及隔日换药,,7天拆除结膜及皮肤缝线; 3月后拔管,拔管后生理盐水冲洗泪道,一日一次,共7次。

2结果
68例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管支撑物行泪小管吻合术中,术后追踪观察3月~2年不等,有3例患者术后一周导管脱出,再次将导管插入;术后2周内脱出者5例,再次插入,1例患者术后第5天导管从鼻腔脱出,再次插入后3天又从鼻腔脱出。

12例患者上睑固定线松脱1-2次,但导管未脱出,再次缝合。

5例患者吻合口两端撕脱分离,再次吻合。

68例患者均于术后3月拔管,冲洗泪道通畅65例,泪道不通畅3例;泪溢症状消除者61例,泪溢症状改善者4例,泪溢症状无改善者3例。

3讨论
泪小管断裂在眼睑内眦部外伤中常见,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泪小管断端和留置贯通两断端的泪小管内支撑物,前者是吻合手术得以进行,后者是术后泪小管通畅的重要保证,手术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术中找不到段端:患者伤口较大且污染严重,清创后不易找到断端;断端距离泪小点远,鼻侧断端极短,不易找到断端;患者就诊不及时,伤口区肿胀重,不易找到断端。

(2)术中泪道支撑物插入浅,术后易脱出。

(3)术中吻合口缝合不紧密,术后易撕脱,吻合口分离。

(4)术中远端伤口未与内眦缝合,伤口易裂开。

(5)术中支撑物外端固定位置不当,导致脱出。

(6)术后支撑物外端固定不牢固而脱出。

所以针对以上原因,手术中应注意:(1)伤口距离泪小点远,鼻侧断端较深,寻找时注意。

(2)术中行筛前神经眶下神经或滑车下神经阻滞麻醉,尽量不做伤口局麻,以免伤口肿胀,增加手术困难。

(3)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时若有困难,用猪尾巴探针解决这一难题,要点是探针过上下泪小管汇合处,动作要轻柔,依据解剖关系和探针的弧度来完成。

经过泪小管汇合处后,不要强行出针,在显微镜下以探针轻轻顶起泪小管可能断裂区域的软组织,泪小管断端呈白色的环状组织,防止假道形成。

(4)术中支撑物插入鼻腔,不易脱出。

(5)术中断端吻合要紧密,如果内眦韧带断裂一定要吻合,否则伤口易撕脱。

(6)术中支撑物外端固定于上睑内侧,固定要牢固,若固定于下睑,易导致泪小点外翻,仍溢泪。

(7)硬膜外麻醉导管有标尺度,便于掌握插入深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硬麻外导管管径适中,无毒、无刺激,管壁光滑有柔韧性,能适应泪道的生理弯曲。

另外,管内有钢丝的硬膜外导管有适当的硬度且留取有圆钝的盲端,避免了形成假道的机会,且抽出钢丝的导管,能维持原来的管径,对周围组织有良好的支撑作用,病人留管期间亦无明显不适反应。

(8)拔管时间为手术后三个月,超过三月,留管时间过长刺激周围组织增生形成肉芽组织导致泪道不畅。

参考文献: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263
2.黄丽华,邵毅,陈惠康,等.静脉留置针与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对比.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11-612
3.苏定旺,刘水,刘浇艺,等.引线硅胶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825-18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