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PPT教学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77张PPT).ppt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们学过哪些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呢?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
除夕
诗句
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
……
节日习俗
放鞭炮、贴春联、拜年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比一比
hóu
hòu
侯 候 (诸侯)
(时候)
(王侯)
(等候)
➢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
寒食
hónɡ
[唐]韩 翃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和同学交流。
扫墓 登高、赏菊
……
除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我们 在古诗中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节日, 以及不同诗人笔下的节日习俗。
3 古诗三首
寒 食①
注释 ①[寒食]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
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清明前一二日)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是中国古
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 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 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 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 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 方法小结。
借助学习过的民间故事,抓住诗 句中的重点词语和书中的注释是理解 这首古诗的好方法。
牛郎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会,这样 的离别会在他们心中激荡起怎样的思绪呢?再 读古诗,想象画面,感受诗句表达的情感,简 单地批注。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
除夕
诗句
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
……
节日习俗
放鞭炮、贴春联、拜年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比一比
hóu
hòu
侯 候 (诸侯)
(时候)
(王侯)
(等候)
➢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
寒食
hónɡ
[唐]韩 翃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和同学交流。
扫墓 登高、赏菊
……
除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我们 在古诗中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节日, 以及不同诗人笔下的节日习俗。
3 古诗三首
寒 食①
注释 ①[寒食]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
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清明前一二日)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是中国古
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 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 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 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 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 方法小结。
借助学习过的民间故事,抓住诗 句中的重点词语和书中的注释是理解 这首古诗的好方法。
牛郎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会,这样 的离别会在他们心中激荡起怎样的思绪呢?再 读古诗,想象画面,感受诗句表达的情感,简 单地批注。
18 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诗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掩映着红 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 众多的亭台楼台掩映在迷 蒙的烟雨中。
⑥
感悟诗情
听读诗歌,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江南的春天?请用“____”把这 些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课后习题3)
读好节奏
注释
①〔山郭〕山城,山村。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 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建康(今江苏 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 很多。 〔千里〕虚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楼台〕亭台楼阁,此处指寺庙建筑。
诗意: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夹带着泥沙,从遥
远的天边奔腾而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神奇、浪漫的色彩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 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 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 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 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 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 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骞回家时, 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读好节奏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一首描写 黄河 的诗。
黄河
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 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 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于河 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 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 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完美版课件】共53页

Thank美版课件】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小 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代表诗作《寒食》
传 《章台柳》等。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景物?
诗 句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 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理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解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 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 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赏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析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注意读准字音 迢(tiáo)皎(jiāo)纤(xiān)擢(zhuó) 札(zhá)杼(zhù)涕(tì)脉(mò)
古诗十九首 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
3.学习生字,掌握书写。
chuán(传奇)
传
sǎn(散装)
散
多
zhuàn(传记)
sàn(散步)
音
字
运 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一本人物传(zhuàn) 用 记,记述了贝多芬等人的传(chuán)奇故事。
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散(sàn)步去超市, 买了一些散(sǎn)装米。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赏读古诗 理解诗意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768—835) 字仲初,唐代诗人, 世称王司马。王建的诗题材广泛,生活 诗 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语言通俗凝练, 人 富有民歌谣谚色彩,绝句清新婉约。著 小 有《王建诗集》《王司马集》。 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景色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相隔 又 多远
间隔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路途遥远
织女娇美的姿态
遥远的牵牛星和洁白明亮的 织女星遥遥相望。
朗读时,“迢迢”可以读得慢一些、长一些, “皎皎”二字起调可以稍高、稍短。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心不在焉 地摆弄着织机,发出轧扎的织布声,她坐 在织布机前,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 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三首古 诗,一起去了解古诗中的节日习俗吧。
寒食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是中
国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 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 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 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 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夜色 降临
大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 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 第飘散开。
“以汉喻唐” 的写法
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长安春 景图
夜晚传 烛图
➢相按互古人风俗,寒食节要折柳插门。 照应
➢ 取的新火往往是榆柳之火。
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长安春 景图
夜晚传 烛图
暮色中,烛光点点,在皇宫 和王侯贵戚们的府第间流动,轻烟 袅袅,飘散在皇宫和各府第之间。
语调稍低缓,最后一句适当拖长语调。重点读好 “脉脉”一词,读出牛郎织女无尽的思念。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 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 而不得相见的故事,诉说了平凡人的离别之思, 抒发了忧伤的情感。
读一读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叠词不仅展 示了诗歌的韵律美、 节奏美和音乐美,而 且使诗歌表达的情感 更加动人。
1.《古诗三首》课件(共64张PPT).ppt

思考讨论 1.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
2.如果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 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
3.如果将《村晚》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幅画,你会怎样表现 诗中的“衔”和“浸”?
将太阳画在两个山头中间来表现“衔”;在 水中画出远山落日的倒影来表现“浸”。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习生字
yī
漪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从“草满池塘水满陂”这句诗中你了解到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了解到:“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 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 节,水涨得很高。
助学资料
范成大(1126-1193)
生平介绍:字幼元,号此山居士、石湖居 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 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成就最高的是以 描写农村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为主的田园 诗。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著有《石湖集》。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村晚
助学资料
雷震
生平介绍:南宋诗人,出生日期不 明。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初读感知
村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初读感知 村晚
初读感知
幼小的孩子
稚子弄冰
弄
【宋】杨万里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jì
祭 祭奠
nǎi
乃 康乃馨
xūn
熏
熏陶
háng
杭
杭州
shì
恃
恃强凌弱
āi
哀 哀叹
hài
亥 己亥
jū
拘 拘束
多音字
觉 jué 发觉 jiào 睡觉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 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 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 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从此山河破碎,不 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 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 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解释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 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 心痛。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 势的看法。
古诗三首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同学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 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古诗三首。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说说诗的大意。 3、边读边想: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
解释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56张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 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 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等传世。
板书设计
宿
泊舟烟渚
建
日落黄昏
德 旷野无边
江
江清月明
借景抒写愁思
主旨归纳
《宿建德江》通过描写夜宿江边沙 洲,旷野里孤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作 者在旅途中的忧愁及对故乡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 一派。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 坡乐府》。
题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题解:
宿建德江
住,过夜
指新安江流经 建德(今属浙 江省)的一段。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句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 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停船靠岸。
停船靠岸。
移舟泊烟渚,
这句诗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 地点,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
傍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 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总称南朝。南朝历代皇帝和大官都崇信佛 教,修建了许多寺院,祈求神明保佑。京 城健康(今南京市)尤多,据说有500余座。 这里所说的“四百八十寺”可能就是当时 存留下来的概数而言。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默写这首诗。 4.积累刘禹锡的诗。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唐孟浩然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唐 杜牧)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唐杜甫)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 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 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 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 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 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 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看着壮阔无比的母亲 河,你能想起哪些关于黄 河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唐韩愈)
走近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 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 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 《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 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
排山倒海,滚滚而来。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 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 迈气概。
3.黄河是雄伟壮阔的,作者为何会 想到银河去寻找牛郎织女的家呢? 他们的家会是怎样的?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 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来西王母召回 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 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陈四个朝代。
楼台: 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课文解析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春天,江南处处黄莺啼叫叶绿花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乡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以来兴建的四百八十座寺庙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多少楼台点缀在烟雨迷蒙之中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 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 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 风里飘着。南朝时候建造的许许多多寺 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 的烟雨之中。
诗中描写了黄莺、绿树、红花、水 村、山郭、酒旗、春风、寺院、楼台。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 往。
探究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 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却写到了 烟雨,如何理解?矛盾吗?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和同时代的另一 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现今存诗500首。他的诗或感怀时事、忧虑 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或借 题发挥讽刺现实,或寓于着深刻的历史和 政治见识。
注释:
绿映红: 依山傍水的村镇。 水村山郭: 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酒旗风: 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南朝: 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 中晚时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 任监察御史。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一 度奉诏回京,却又因《游玄都观》一诗触 怒当朝权贵,因而再度被贬,后历任和州 刺史。起起落落的人生并没有使作者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浪淘沙》就是他这种不屈命运的写照。
同到牵牛织女家。
他们的家:男耕女织、宁静祥和,是那 样安宁美好,难怪作者想“同到牵织女家”。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 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作者 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这是多么奇伟的 想象。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17 古诗三首
生字过关
簸 [bǒ] 颠簸 簸荡 涯 [yá] 天涯 生涯 绕 [rào] 围绕 环绕
走近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 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 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 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 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 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句子解析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流经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被大浪淘洗。 风簸:被巨风掀翻。
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 ,如巨风 掀簸来自天际。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直: 径直。 银河去: 古人认为黄河和银河想通。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 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 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家做客。
探究
1.“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九曲”极言黄河的 _蜿_蜒_曲_折_,“万里”写出了黄河的_源_远_流_长_。
2.“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写出了怎样的情状呢? 大风掀起层层巨浪,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