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古建筑结构法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木构架体系: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由柱、梁、枋、檩等木构件组成木构架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墙体不承重,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而屋顶的重量主要由木梁和木柱承担。

2.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殊构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用于支撑屋顶重量并兼具装饰作用。

斗拱的出现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象征意义。

屋顶的坡度、曲线和起翘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防止雨水侵蚀,又能增强建筑的美感。

4.木雕和彩绘:木雕和彩绘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用于增加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木雕主要应用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上,而彩绘则是在完成建筑主体结构后,对墙面、屋顶等部位进行的装饰处理。

5.布局与空间层次:中国古建筑的布局强调对称和秩序,通过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形成严谨的构图。

同时,通过设置庭院、天井等空间元素,创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呼应。

6.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其轻质、高强度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而砖瓦则
主要用于墙体的砌筑和屋顶的铺设,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砖瓦形制各异,反映出不同的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包括木构架体系、斗拱、屋顶、木雕和彩绘、布局与空间层次以及建筑材料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木构架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特色,其基本构成单位是木构架,由柱、梁、枋、檩等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

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大的跨度,能够满足古代建筑对空间的需求。

2. 抬梁式结构:抬梁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木构架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在柱上架设大梁,再在大梁上架设较小的梁,以此类推,将重量逐层传递到柱子上。

这种结构常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

3. 穿斗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与抬梁式结构相似,但其柱子直接穿过枋,不需要大梁。

这种结构常用于民居、楼阁等小型建筑。

4.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构件,用于支撑屋檐和出挑的部分。

斗拱由斗、拱、昂等组成,通过榫卯连接,具有装饰性和结构功能。

5. 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

屋顶的坡度和曲线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能够排水和遮阳。

6. 台基:台基是中国古建筑的基础部分,用于抬高建筑,防止水淹和
潮湿。

台基通常由砖石制成,表面铺设石板或砖石。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文化》第四讲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文化》第四讲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文化》第四讲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第四讲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框架一、梁、柱、檩、椽、枋中国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梁、柱、檩、椽、枋等。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来说,如果以横向的屋脊作为x 轴,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梁,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最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过斗拱落在柱头上,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形成梁架;x轴方向金柱上的圆木为檩,最上方为脊檩;檐柱上的方木成为枋;沿屋顶向下,在相邻两个梁架之间的每根梁端架檩;在檩架形成的斜面上,在檩上排列椽,形成屋顶的两个坡面的骨架。

在骨架上加置望板,覆以瓦,就形成了屋顶。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下的柱子称檐柱,,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檐柱以里位于内侧的柱子称“金柱”。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进深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

二、建筑的开间与进深古建筑不论大小均以“间”为单位。

古代造房子以木结构为主,人们将大树砍倒作为建筑材料,每一棵树只有6—7米长,如果用其1/2作为梁,只有3.5-4米。

而房间的开间(面阔)定为4米左右,进深方向为6—7米,所以用一株大树就可以解决了。

这个尺度的来源是根据大树成材尺寸来确定的,时间久了成为习惯尺度。

三、古建筑的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

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山墙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镬(锅)耳墙。

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绵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

三是波浪形。

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与风格特点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与风格特点

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与风格特点明清时期,中国的建筑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从经济和文化方面都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也影响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这篇文章将介绍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一、建筑结构在明清时期,传统的wooden and dougong结构(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梁柱杆结构)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民间技术的改良和进步,一些新的建筑结构也应运而生。

例如,在清代,大规模使用了砖墙和石柱支撑的建筑结构。

这些结构给予了建筑师更大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加复杂和精美的建筑。

二、建筑风格1.后期官式建筑官式建筑一般指皇宫、城池、官署、府邸等建筑,它们在明代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平,但自中期以后,逐渐趋于平庸。

而到清代,这种官式建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清代官式建筑注重定规、奉承之美,强调规矩、庄严、正直。

这是因为清代社会思想诣要求“恭敬、积德、修己、齐家”,“节俭、持身、公正、自强”,并推崇“公心、公理、公道”,因而官式建筑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2.民居建筑明清时期的民居结构和流派大致相同,但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在民间,门楼比城墙更受欢迎。

在装饰方面,使用了花纹、繁复的几何图案和精细的雕刻来点缀建筑物。

而同时代的汉白玉雕刻和石雕也经常用于装饰建筑中。

3. 园林建筑明清时期园林建筑的风格被称为“江南园林”,它的特点是注重虚实结合和无穷无尽的变化。

这种风格要求建筑师创造出一种空间感,使观者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同时,它还要求园林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4.寺庙和道观明清时期的寺庙和道观建筑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后期的寺庙建筑更加注重纯净和简洁的外观。

这是因为这些建筑物必须表达出一种精神和宗教的氛围。

与此同时,这些建筑也需要体现出一个文化和哲学的继承传统。

总结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建筑师们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注重细节的雕琢和图案的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构造

中国古代建筑构造

中国古代建筑构造如下:
1.构架制: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
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

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

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2.屋顶的制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
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3.屋脊:屋脊两端的小尖顶称为“鸱尾”,其作用是吞住瓦钉,使
屋面雨水顺势流下,避免渗入屋顶缝隙内。

唐至清古建筑梁架结构的演变规律

唐至清古建筑梁架结构的演变规律

唐至清古建筑梁架结构的演变规律说起中国古建筑,那可真是有一套的。

尤其是梁架结构,一提到这些,脑袋里就不自觉地浮现出那些雄伟的古老建筑。

你想想,唐朝到清朝,梁架的样式发生了那么多变化,从最早的木结构到后来逐渐加入的铁制元素,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些建筑,不单单是“高大上”那么简单,它们背后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简直堪比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

所以,要谈这些梁架结构的演变规律,那得从最初的设计说起。

先说说唐代吧。

唐朝那时候,咱们的建筑可以说是相当讲究。

为了稳固,梁架基本上采用了大木材,尤其是大梁,粗得让人看了都想说一句“这也太厚实了吧!”可是这粗梁架一方面稳固,另一方面也显得有点笨重。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唐代建筑就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样子,错!它其实有着不小的创新。

比如那种“三架并用”的结构,既有横梁,也有竖梁,还加入了斜梁来支撑。

这么一来,建筑的稳定性强了,甚至给后来的梁架设计提供了不少灵感。

别看唐代那会儿条件没有那么先进,但他们的智慧可真不是盖的。

你想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家就能把木材利用得如此得心应手,真的是让人佩服。

我们说说宋代。

到了宋朝,这些建筑的变化就开始有点意思了。

唐朝的厚重风格慢慢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盈、精致的设计。

梁架结构变得更为简洁,不再一味地依赖厚重的木材,而是通过更加巧妙的设计来提升建筑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特别是宋代开始流行的“斗拱”技术,它既有实用功能,又能起到装饰作用,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你看那些精致的小拱形结构,不仅美得让人心动,稳定性也不差,堪称是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这时候,建筑的框架轻巧了很多,但结构却更加复杂,几乎是“巧妙得有点不可思议”的那种感觉。

再说说明清两代,咳咳,这时候的梁架设计,那可是经过多年的“打磨”了,成熟得不行。

明清建筑的梁架结构,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庙宇、宫殿等大型建筑中,梁架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稳固,还兼顾了艺术性。

你看那些宫殿的屋顶,一层一层的,简直可以堆出一座“层层叠叠”的宝塔来。

历史文化: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历史文化: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历史文化: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 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最为繁荣和丰富多样的时期之一。

明清古建筑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并分析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明清古建筑概述2.1 明代古建筑特点在明代,中国建筑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包括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各种类型的建筑。

明代古建筑注重平衡与对称,追求整体美感,并且承袭了唐宋时期的传统风格。

2.2 清代古建筑特点清代继承了明代古建筑的传统,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

清代古建筑注重规制和秩序,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性。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也得到了建造和发展。

3. 明清古建筑的风格特点3.1 结构与布局明清古建筑强调均衡、对称,注重空间的整体性。

建筑结构多采用榫卯和楼柱等传统工法,保持了房屋整体稳定性。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特色窗户设计,如雀替窗、回字窗等。

3.2 美学与装饰明代古建筑注重斗拱砖石的雕刻技术,使得建筑更加精美和华丽。

清代则注重彩绘技术的运用,在墙面、门扇、天花板等装饰上添加各种图案和题词,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3 色彩与材料明清古建筑在色彩上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导,搭配黑白灰等简约颜色作为辅助。

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黄色象征尊贵地位,蓝色寓意平静宁神。

材料多采用木材和砖石,并注重质感和光泽度。

4. 明清古建筑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4.1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明清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独特理解。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发展。

4.2 保护与传承明清古建筑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保护和传承这些建筑对于维护历史连续性和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如今,许多明清古建筑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得到广泛保护。

5. 结论明清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明清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造型在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清建筑构造

明清建筑构造

二· 斗栱
· 斗拱是装饰件,斗口是官式建筑的基本模度, 常以斗口作为下料标准衡量单位.称为斗口模 数制。
【问题1 】 斗口是什么单位?
P282表述对不对? 【问题2】 斗口与材的关系? ·斗拱尺度变得纤细小巧,瓒数增多
宋式
柱头铺作 转角铺作 补间铺作 华拱 泥道拱 令拱 慢拱 瓜子拱 昂 栌斗 耍头 交互斗 出跳 角昂 由昂 宝瓶 散斗 铺作数 = 跳数+3

3· 柱顶石

· 长宽为柱径的2倍,
厚度等于柱径
· 鼓镜高1/5柱径
柱顶石与鼓镜
五· 彩画 1· 清式彩画种类: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2· 和玺彩画
· 为彩画的最高等级,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
· 特征: ①纹饰以龙为主,箍(谷)头处有坐龙盒子; ②色彩:蓝绿底色相间,衬金色纹饰
3· 旋子彩画 · 仅次于和玺彩画,数量最多 · 特征: ①纹饰:有旋子,即带卷涡的花瓣; ②色彩:依用金比例,分为7等
4· 苏式彩画
· 等级最低,一般用于园林、住宅;
· 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纹饰:枋心常绘山水风景、戏文、博古器物;
②色彩:基本上不用金

此外,徽州明代建筑中,还保留着元代彩画
六· 山墙 · 马头墙 类型: ①依形象分类: 五山屏风、三山屏风、七山屏风等 ②依构造分类: 坐吻式、 印斗式(挑斗、坐斗)、 鹊尾式
清式
柱头科 角科 平身科 翘 正心瓜拱 厢拱 万拱 瓜拱 昂 坐斗 蚂蚱头 十八斗 出踩 角昂 由昂 宝瓶 三才升 蹓金斗拱 踩数:出1跳为3踩;2跳为5踩;出3跳为7 踩 ……
拱头昂嘴作法
① 麻叶头作法: “三弯九转” ——中心以外的3层 弧线称3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