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合集下载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日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1.日式庭园常绿乔木挺拔秀丽的乔木,成为庭园造景的中心乔木的树种包括针叶树的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扁柏类,柏书树类;阔叶树则有宽叶山月桂、栎树类,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

配置植物时,乔木可以种植在大门附近(松树类、柏树类、厚皮香、杨梅等)也可以作为主体树木,还可以沿着庭园的四周或边界栽种栎树类、荚迷锥栗树、山茶类、桂花类、和虎皮楠等红豆杉可构成一道绿篱,这种植物耐阴性强,颇耐修剪、作为绿篱使用,可修剪成圆柱形、球形等形式。

2.日式庭园常绿灌木所有树种包括针叶树的刺柏、矮紫杉、铺地柏;阔叶树的日本桃叶珊瑚、马醉木、钝齿冬青、冬山茶、小叶黄杨、栀子、石楠杜鹃、厚叶香斑木、瑞香、华南十大功劳、圆柏、杜鹃类、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光叶柃木、金丝桃、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龟甲冬青、厚叶香斑木、朱砂根、八角金盘等。

庭园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净手旁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

3.落叶乔木它在倾诉季节的推移,它是背景植物的首选。

树种包括阔叶树的梧桐、梅花、安息香、枫树类、连香树、木瓜、麻栎、光叶榉、短柄栎、日本辛夷、樱花类、紫薇、桦树类、白桦、婆罗花、朝鲜花楸、山茱萸、日本紫茎、木槿、玉兰类、四照花等,作为配置的树木,可以种在门旁的树池里、通道边。

此外,还能以主庭的常绿树为背景栽种在前侧,或孤植,数棵从植在草坪上,另外,习惯上把落叶乔木作为掩饰石灯和瀑布的衬景树。

4.落叶灌木树种包括阔叶树的八仙花、锯齿冬青、金雀儿,角八仙花、金丝梅、麻叶绣线菊、日本吊钟化、卫矛、胡枝子、垂丝海棠、紫荆、贴梗海棠、芙蓉、金缕梅、三叶杜鹃、紫株、棣棠、喷雪花、连翘等、落叶灌木可以配置在袷袢木树木下和树林的空地上,孤植或群植在石净手盆和石灯旁边。

5. 在大多数日式庭园里,经常要修剪树木和灌木,使它们大小相宜,并留下足够的空地(在较大的园里需要修剪的通常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松树)。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与特征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与特征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第五章
造园手法
—巧夺天工博艺名
一 意境与意象
意、言、象是中日园林共同的逻辑过程。 中日意象定位于几个相对范畴:仁山与智水、 人之喜与物之哀、繁花美居与枯石陋室、儒林 雅意与佛身道气。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二 景区构成
在后园与前园、轴线与中心、对称与 自由、划分与围合、一池三山、约景与缩 景上,中日园林皆有区别。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2. 佛教思想与日本园林
第一,因佛教产生新的园林形式,如平安 时代的净土园林,桃山时代的茶庭等。
第二,佛教的出世说与道家的出世说相结 合,从而奠定了园林山水特征和远离城区建寺 立园的自然观,参悟自然的游览观。
第三,佛教经历与皇权政治结合—与贵族 政治结合—与武人政治结合—与平民结合的几 个阶段。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第四章 文化思想
—意在笔先藏深蕴 一 天人关系
造园手法的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属于人 工型,是人工之中见自然。
日本园林属于天然型,是自然之中见 人工。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从园林的构成要素和布局特点来看,中国园林 的园林建筑较多,建筑密度较大,表明人力的伟大; 日本园林的园林建筑较少,建筑密度较低,表明人 力的弱小。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中日园林产生顺序都是皇家园林、私家园
林和宗教园林。
中日园林走的分别是儒化和人工化道路, 佛化和自然化道路。
中日园林发展都是源于中部,再向南北扩 展成为地域风格。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二 历史长短 中国园林产生早于日本园林。中国园林产生 发展属渐变型,如皇家园林的苑囿型持续时间 近千年;而日本的属突变型,苑囿型园林没有 持续多久就又从中国引进新的园林形式和技法, 而且很快趋于成熟。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与特征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与特征

北京颐和园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中国皇家园林气势大、轴线 明、装饰浓。(天坛)
日本的皇家园林气 势弱、中心式、装 饰素。(图为日本桂 离宫)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中国寺院园林风 格不明显,依附 于文人园。(灵 隐寺)
❖ 日本寺院园林风 格明显,独立于 三大园林。(金 阁寺)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中日园林的不同形态、不同历史、不同成就一 直是困惑学术界的问题。两国园林差别很大,其意 境、构成、审美、心理都有差别。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拙政园与龙安寺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第一章
自然环境
—法天则地揭意象
一、地理环境决定园林山水性质
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与 海岛。两者各成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进言之, 即为山水文化与水岛文化之对比,路文化与舟文 化之对比。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 征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 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至于为什么日本 园林会朝枯山水会朝茶庭发展,与日本的自然环境 有关系,日本的海、岛、泉、瀑、溪是日本园林存 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园林前进方向的决定因素。 日本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不均衡消长也是左右园 林发展的文化因素。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第四章 文化思想
—意在笔先藏深蕴 一 天人关系
造园手法的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属于人 工型,是人工之中见自然。
日本园林属于天然型,是自然之中见 人工。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和特征
从园林的构成要素和布局特点来看,中国园林 的园林建筑较多,建筑密度较大,表明人力的伟大; 日本园林的园林建筑较少,建筑密度较低,表明人 力的弱小。

中日园林美学比较

中日园林美学比较

中日园林美学比较1 审美主体与一般主体不同的审美主体,既是作为生物机能的自然人、也是作为具有历史传统积淀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人。

前者表明生理基础,后者表明社会基础。

这也是朱潜光先生的审美观中主客体统一的“四因素”的内容。

“人生产艺术,艺术也生产人”。

美的体验必须有审视形式的眼睛和能欣赏音乐的耳朵。

形式美和艺术取向不同,所生产(塑造)出来的审美主体也不同。

所以,应从生理、心理、自然、社会、历史、空间、民族等各个纬度,去分析审美主体。

否则,就像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的爱情美,而中国人也难以理解裴多菲的“命成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悲壮美。

作为艺术产品的园林的审美主体——中国人和日本人,也是有异同的。

其共同点是:首先,空间上同在世界东方。

其次,在文化背景上同属于东方文化类群。

第三是生理上同属于一个人类来源。

这是审美主体的生理比较。

洪积世时中日存在陆桥,此时产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广西柳江人,与日本港川人相近。

种种迹象表明,中日两国人有共同的祖先。

其不同点,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形体特征上看,虽有共同的祖先,但是路桥的消失使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生长繁衍,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理特征。

如中国人比日本人高大,就影响到他们对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在尺度大小的认定。

中国人手长脚长身高眼高视点高,于是营造园林的规模大,景点的高度高,建筑的高度高。

以较大的单体景点来适应更高的视点需求、来象征更高大的形体特征。

第二,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人在大陆,以山为伴,故园林内容以山景再现为主。

日本人在海岛,以水为伴,故园林内容以海景再现为主。

这也是山型与水型园林的根源。

第三,从心里结构来看,中日两国人分属于山型和水型心理。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人偏于仁义,日本人偏于智慧。

水主柔,善变,故日本园林史上类型变化较多,有山水式苑园和枯山水,有寝殿造园林和书院造园林,有石庭和茶亭,而且皇家、私家、寺院园林差异也不大。

(word完整版)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word完整版)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摘要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

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本文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比较,不仅仅是分析比较两国园林艺术风格异同,更重要的是借鉴日本园林中优秀的因素,加深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根植于传统,面向世界,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

对中日两国园林艺术比较认识简述如下1。

意义与目的:一、同属东方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为本源,日本园林为支流。

二、中国园林的传统人文山水园和日本园林的枯山水与茶庭,都是优秀的园林形式,值得研究探讨.三、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中国园林的认识,了解中日园林当中优秀的造园要素.方法与手段:大致分析对比两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再从中日园林发展史分析两国园林历史渊源。

造园艺术具体从造园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入手,进行分析比较。

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分析两国园林发展史,我们能够看到两国园林的演变和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以及两国各自的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园林最终形成.中日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造园艺术上,通过园林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具体展现。

通过对每个要素的展开分析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日园林造园艺术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秀品质与特色.园林艺术发展到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园林发展呈现滞后的状况。

而日本园林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对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珍惜这方面的意识,使日本景观设计具有自身特点的场所性、民族气质以及时代性,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日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日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可为色泽鲜亮的观花或色叶植物提供背景。常绿植物为主的园林 并不一定色彩单调,它们的绿色也有从黄绿到蓝绿甚至墨绿色的 区别。此外,有些常绿植物在春季还会长出浅绿色的针叶和球果, 有些在秋季有结红色或蓝色的浆果,从而使园林色彩更为丰富。
最流行的常绿植物:日本黑松
在传统的日本园林设计中, 黑松常常是作为一座枯山水庭 园或一处池泉庭园的中心焦点, 它往往被置于一个半岛上, 曲 曲折折的枝干便悬垂于水面之上, 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日本黑松
• 彩色植物异色突出,对比鲜明 • 日本花柏、紫杉、杜鹃、樱花以及秋色叶树种,如槭树类植物等,
也都是日本园林中常用的植物品种,以此与周围的草地或常绿树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异色,成为别致的景观。
另外一些小组的灌木作为园林树木的基础来模仿野生的灌木或自然风景 中的小树。在落叶树下, 可以用阔叶常绿树, 如蜘蛛抱蛋, 桃叶珊瑚, 山茶, 栒子, 冬青, 山地月桂树,十大功劳属植物, 杜鹃花等。在针叶常绿树下, 可以种一些被称为红浆果的植物, 如紫金牛, 栒子等, 为的是取得色彩和谐。 因为日本园林以森林气氛著称, 木本植物很少用在远离树荫的强烈阳光下的 开敞地带。
日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 “师法自然”———这是日本造园者从我们先人那里获得的“心
经”,延续数代,不但没有被遗弃反而日益发扬光大。于是有了独 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园林、有了今天与自然融合的日本现代园林。
• 常绿树为主,花木少而精练,朴实而不华丽,松树最受欢迎 • 常绿树木在庭院中占主导地位,不仅可以

中日传统园林比较-论文

中日传统园林比较-论文

中⽇传统园林⽐较-论⽂中⽇传统园林的⽐较佐佐⼩泽摘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起源、特点和类型,同时结合⽇本传统园林,作出不同⽅⾯的对⽐,归纳出中⽇传统园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最后,总结出中⽇传统园林各⾃的优缺点。

关键词:传统、起源、发展、古典、特点、意境、类型、⽐较、优点、缺点1.中国传统园林中国园林的起源: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超的艺术⽔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发展:园林的⽣成期——夏、商、周、先秦⾄西汉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盛期——隋唐园林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园林成熟后期——清中乃⾄清后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源于⾃然,⾼于⾃然:⼭、⽔、植物是构成⾃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利⽤这些要素,并对其有意识地改造、调整、加⼯、剪裁,从⽽表现⼀个精炼概括的典型化的⾃然景观。

在⼭的运⽤上,⼴泛采⽤各种造型、纹理进⾏“叠⼭”创造峰、峦、岭、岫、洞、⾕、悬岩、峭壁等景观形象,是真⼭的抽象化和典型的缩移摹写。

在⽔的运⽤上,追求“虽由⼈做,宛⾃天开”。

理⽔上采⽤曲折,港湾港汊⼭⽯点缀,创造天然⽔景风貌。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以树⽊为主调,栽植⽅法不讲求成⾏成列,也⾮随意参差,往往三株五株相映成趣,以少量数⽬的艺术概括⽽表现天然植被的⽓象万千。

(2)建筑美与⾃然美的结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论建筑多寡,性质如何,都与⼭、⽔、花⽊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结合在⼀起,形成⼀系列风景画⾯。

园林建筑采⽤⽊架结构,空间可实可虚,可隔可透,⾼低错落,因⼭就⽔,⾃由随宜,使建筑⼩空间与⾃然界的⼤空间沟通起来。

(3)诗情画意: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它运⽤各个艺术门之间的内在联系,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之中,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意境的蕴含: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的⼀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林羽茜(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摘要:每个地域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美学观等因素都会深刻影响园林建造的风格,这就使得世界园林呈现出万千景象。

东方园林特点基本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

然而比较并不是研究的终极目的,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浩瀚宇宙。

本文旨在介绍中、日、英、美、法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园林特点,在此可以大略理出东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异同,使我们有机会去挖掘更多、更精髓的东西。

关键字:风景园林;地域;Abstract:Each regional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speci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aesthetic factors deeply affects the sty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is makes the world garden present a spectacular sight.Oriental garden characteristic basic is enjoyable and intuitive,heavy nature,emotion, imagination,lenovo,"words have meaning and endless","but intend in this"lasting appeal.While the western landscape basically is realistic,rational,objective,heavy graphics,artificial,order,rule,with a natural advocate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the landscape into a strict,serious and careful scientific category. Comparison is not the ultimate purpose,however,the human in one thousand to creat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vast universe.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China,Japan,Britain,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in this can roughly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style,gives us the opportunity to dig more and more essence of things.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Region;园林艺术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青苔表现古老和孤寂的,分全苔庭和半苔庭(青苔白砂 和景石)
• 型木(篱)式枯山水:完全用修剪树木来表现的,纯粹的 较少,大部分是作为池泉园的一部分或与砂石枯山水或茶 庭综合表现。型木式以灌木作为造景的主要材料,型篱式 进行平面和竖向规划,平面带状横向展开,竖向平面式或 成层式,成层可以与筑山结合也可以通过修剪达到。
中日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小组成员:园林1101 马杰
中外园林分类
按照园林的发展历史和地域来分 • 中式园林 • 日式园林 • 欧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 其它园林:伊斯兰园林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历程
• 材料选择
–苗圃植物—观赏植物—培 育品种
• 造景功能
–生产—观赏—言志
• 造景规模
–大量—片景—点景
• 茶庭:为了表现幽静和枯寂,植物种类多,用量大,自然 式种植,植物不加修剪。分三层,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 层。 • 枯山水:植物种类少,数量少。 • 枯山水式的坪庭中:以砂以底,石和木进行构图,苔草景 石法、灌木景石法和乔木景石法。草本类以木贼,兰花为 主,灌木类以竹、茶、冬青、黄杨、栀子、桂花和杜鹃为 主,乔木类以梅、松、柏和枫为主。植物自然形态不修剪。 • 池泉园:植物配置分前景、中景和背景,前景一般只种草, 中景以灌木为主,修剪成圆头型与景石相伴,背景是高大 的乔木和密实的灌木,形成视觉屏障,除了做篱植,一般 不修剪。
造景特色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园治》中说 道“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 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 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可以看 出,中国园林对植物造景更重于借景抒怀, 表达因景而引发的内心感受。 中国园林擅长利用植物营造四时美景, 以植物季候变化活跃园林空间,并且呼应 景点的人文主题。
• 中国十大传统名花 牡丹、梅花、月季、桂花、山茶、杜鹃、荷花、菊花、水 仙、兰花。 •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 花草四雅——兰 菊 水仙 菖蒲 • 花中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植物不做修剪,尽量保持其自然的 原生形态。 • 模拟自然山林种植植物,忌规则种植。 • 咫尺山林,尽量在小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空间。 • 用植物营造优美的林冠线。 • 注重四时景观 • 选择自然美属性和精神美属性兼具的植物。 • 贵精不贵多
风水与中国园林植物
• 中国的建筑与环境观
“因为人人知道择居之道,要点不在所见的内部什么样子, 而在从这所屋子望出去的外景是什么样子,所着眼者实 在在屋子的地位和四周的景物„„所以中国人对于房屋 和花园的见解都以屋子本身不过是整个环境中的极小部 分”
——林语堂
• 风水说与植物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 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 表达秋景的如拙政园待霜亭。它取唐代诗人韦应物: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句意而名。山 坡种植柑橘,山麓修篁茂盛,近旁枫树染红,岸边 藤萝垂挂,液化丛生,自然意趣很浓
• 表达冬景的如留园佳晴喜雨快雪。亭子前时花常开, 梧叶足以听雨,黑松枝头积雪时,最能表现冬景。学 霁初晴,阳光映照在翠绿白雪之间最是怡人。
•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
• • • • • 植物的拟人化 将植物的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用植物命名建筑或园林景点 木本植物应用多,草本植物应用少,重视植物形体造景 用植物和建筑、山石、亭廊和水体配合,相互掩映遮挡, 忌一眼望穿
• 栽植模式:移竹当窗、载梅绕屋、分梨为院、桃柳间植、 两桂当庭、榆柳荫后圃、桃李罗堂前、芭蕉听雨、梧荫匝 地、槐荫当庭、堤弯宜柳、芍药宜栏、编篱种菊、锄岭载 梅等。 • 生物习性:植物的宜阴、宜阳、喜燥、喜湿、当瘩、当肥 者,古人认为都应顺其性情而朝夕体验之。“杜鹃花极烂 慢,性喜阴畏热,宜置树下阴处”,“芙蓉宜植池岸,临 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 • 位置经营:“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有佳卉 而无位置,犹玉堂之列牧竖” (陈昊子《花镜》) • 季相:“使四时有不谢之花,方不愧名园二字”(陈昊子 《花镜》)
–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槐百鬼不近
–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 –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
二、日式园林 日式园林风格类型
枯山水 池泉园 筑山庭 坪庭、平庭 茶庭
• 枯山水
又称假山水,以砂拟水,以石代岛的做法,与池泉园相对。
பைடு நூலகம்
• 石庭:
• 纯粹采用砂或石为材料的庭园。
• 苔庭:
•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 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 “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 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乡中有多年之乔木,与乡运有关, 不可擅伐,„„或有高密之树,当位之不吉而应伐 者,„„于随年岁宫交承之际,渐减去之,不可一旦伐清。 盖树之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招凶”。
中式园林植物配置
• 物理美属性
• 色彩美 一般以常绿树木为背景,点缀观花植物, 白玉兰、李、樱 花等。 • 姿态美 花木千姿百态,松柏、竹(毛竹、箬竹、慈竹、凤尾竹、 湘妃竹)、梅花、垂柳、牡丹、兰花等。 • 香味美 心理作用,使人愉悦舒适,水仙、荷花、栀子、桂花、茉 莉等。 • 声响美 叶片相撞,萧瑟汹涌、汹涌澎湃,松、竹、荷、蕉 • 光影美
表达春景的以拙政园雪香云蔚亭为例。“雪香”指梅花,“云蔚” 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周围竹丛 青翠,树木葱郁,绕溪盘形,颇有城市山林的趣味。亭与池南远香 堂遥遥相对,成为一组绝妙的对景。
表达夏景的如沧浪亭翠玲珑。它取“秋色 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境,庭中遍植各色竹子,小小三间 屋子掩映其间,小径曲折,绿意环周,丝丝日光透入,绿纱窗下,清凉 幽静。
• 嘉祥配:植物的吉配
• • • • • • • • • 一年三秀:竹、石、荔 二友:梅、菊 三益友:梅、竹、石 四天王树:银杏、樟树、榉树、杉树 百事大吉:百合、柿、橘 一枯一容:柳、山茶 八珍:银杏、桃、樱桃、柿、桑、枇杷、栗、杏 万年祝寿:梅、竹、万年青 百春平安:柏、竹、梅、兰、岩
• 中式园林精神内涵
• 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
• 精神美属性
• • • • • • • • • 刚直美 梅花:傲霜雪而开,先众木而华 松、竹、桂 高洁美 梅花、松、竹、菊、荷 雅逸美 梅、荷、竹 潇洒美 梅、竹
拟人、情感与吉祥
• 人格化:
十二客之说: 牡丹=贵客,梅 =清客 菊 =寿客,瑞香=佳客 丁香=素客,兰 =幽客 莲 =净客,桂 =仙客 茉莉=远客,蔷薇=野客 芍药=近客,茶蔗=雅客
日式园林精神内涵
• 优美:超脱人间世故,追求清幽和逍遥的 美学境界 • 寂美: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 美学境界
中日园林植物品种分析
• 中国园林植物品类。中国园林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态 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 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彩美,树叶、树干、花果都要 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 松、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香味美,要求自然淡 雅的清幽。最好四季常绿,月月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淡雅, 兰花最为清幽。 • 日本园林植物品类。日本园林植物虽然不如中国园林丰富, 但是由于收到中国诗词绘画的影响,对植物品类有相同的喜 好。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由于 禅宗思想的影响,他们还大量的运用苔藓的地被植物,形成 “苔庭”。为了追求空寂,宜与冥想,日本园林中常绿植物 较多,开花植物较少。最常见的是松树、枫树、樱花。杜鹃 等等。
• 型篱植物: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珊瑚树、冬青、黄杨、 杜鹃、花柏、罗汉松、木槿、枸橘、榆树等。
• 植栽
• 苔草类:苔园,茶庭中稀疏的树林底布置各种草本植物。 • 灌木类:坪庭中较多应用,竹子、杜鹃、桂花、冬青等。 • 乔木类:象征长寿和体现生命意义的植物,松、柏、苏铁、 樱花和红叶类植物。 • 常用植物:草坪、石菖蒲、芦苇、一叶兰、万年青、兰花、 木贼、樟树、细叶冬青、桂花、柃木、茶树、大叶黄杨、 夹竹桃、海桐、珊瑚树、八角金盘、杜鹃、瑞香、南天竹、 罗汉松、榧树、雪松、圆柏、棕榈、梧桐、七叶树、悬铃 木、樱花、海棠、槭树类、柳树、银杏、白杨、刺槐、紫 薇、榉树、盐肤木、柿树、榆树等。 • 植物栽植以表现静为主,较少使用观花植物。
• 《诗经》反映早期园林的 植物:如桑树、檀树、棒、 栗、桃、李、梅、杏等 • 宋代,人们对花木的选择 栽培,已形成自身的特色 • 清代中期,园林建筑所占 的比重增大,采用同种植 物少量丛植或采用几种花 木少数植株进行群植
中式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 叠山造景 艺术手法:嵌理壁石、点石成景、独石成峰、旱地堆筑、依 水堆筑 材质:石山、土山 • 理水造景 首在寻源、贵在曲折、妙在分隔、构筑中心岛、山水有清音、 卜筑贵从水面、宛自天开 • 建筑造景 亭、廊、榭、石舫、厅堂、馆、轩、斋、室、楼、阁、塔、 园桥、园门、园墙、漏窗、洞窗、洞门 • 花木造景 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而鲜丽人。 • 动物造景 临渊羡鱼 知鱼矶(避暑山庄)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日本园林重视春景和秋景,春赏樱花,秋赏红 叶。 • 春赏樱花如京都平安神宫和二条城二之丸庭园 就是著名的赏樱胜地。平安神宫内的南神苑、东 神苑(栖凤池)一带,更可看到千多棵粉红、淡 红、素白色樱花繁花盛放的美景,是日本庭院中 少见的明艳。二条城二之丸庭园,一向以樱花种 类丰富见称,有樱花王者称誉的八重樱,偌大花 蕾和重花瓣内蕴藏着浓郁香气,来到城内的樱之 园一逛,便能一睹这庄严华丽的樱花英姿。 •
宋代—张景修
石榴意味多子多孙 营草代表忘优之意 紫荆象征和睦 榉树谐音中举,紫薇 意味高官 • 玉兰、海棠、牡丹、 桂花齐栽,象征“玉 堂富贵”。 • • • •
精神与品格
• 岁寒三友——松、竹、梅 • 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 语〃子罕》) –“出污泥而不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