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现代汉语部分1.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2.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3.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4.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5.简论复合词的语义构成6.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7.论词义误用的原因8.缩略词语与新词语9.缩略方式与缩略词的形成10.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11.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如“道貌岸然")12.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成语变用的正负效应)13.报刊标题中成语的运用14.歇后语与言语幽默15.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6.汉语中的外来词研究17.青少年口头语的语用分析18.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19.试论汉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20.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21.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22.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传承与变迁23.怎样对待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24.汉语声调的辨义作用25.《围城》中比喻的运用26.《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27.语法化现象举隅28.普通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语用考察29.量词的运用30.“副+名"结构研究(例如“很男人”、“很中国”等)31.现代汉语句式考察(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把被共现句、存现句、比较句、连动句、兼语句、由字句等)32.特殊结构和句式考察(例如“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动宾+宾”结构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考察、“A不A,B不B”句式等)33.联合短语的语义分析34.复句关联词语的功能浅析(如:标示复句关系,兼作句子成分,单句中突出某种意义等)35.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36.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37.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38.方言词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以本人所用方言为例)39.××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40.××方言的特殊词汇(如亲属称谓等)调查研究41.××方言中量词研究42.××方言的代词研究43.××方言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44.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4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46。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科,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掌握汉语言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选取一个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课题,既要与专业相关,又能展现出个人的研究能力和特长。

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二、选题建议1. 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选择探讨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是汉字的书法艺术等方面的课题。

通过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扩大视野。

2.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选择其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从文学风格、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3. 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可以选取一部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与研究,探讨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或者对作者的作品风格、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了解当代文学的新潮流、新思潮。

4. 方言与文学研究方言是汉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不同地区的方言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选取某个方言进行研究,了解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方言与文学的关系,或者进行方言与标准汉语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方言与文学的研究,把握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5. 网络文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可以选取某个网络文学作品或研究网络文学现象和特点,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课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集《呐喊》思想价值研究《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性研究论《野草》的艺术特征郁达人小说的艺术特色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研究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内涵研究曹禺《雷雨》的悲剧性内涵研究曹禺《日出》中陈白露形象研究徐志摩诗歌意象研究巴金小说《寒夜》的悲剧内涵研究新感觉派小说艺术特色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研究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意蕴研究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研究朦胧诗的艺术特点研究舒婷诗歌的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麦地”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家园主题研究先锋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论苏童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莫言小说《红高粱》的艺术特色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形象研究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形象研究小说《狼图腾》的生态意识研究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研究《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研究《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研究《史记》中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悲剧内涵研究汉乐府诗中婚恋题材作品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研究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试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论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蕴陶渊明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研究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李杜诗歌艺术的比较论王维山水诗的色彩艺术孟浩然王维诗歌比较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论李商隐诗意象研究试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白居易感伤诗研究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和李清照亡国词的比较研究试论唐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唐传奇中的形象研究苏轼诗歌的哲理内涵辛弃疾词的风格研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究试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三言”“二拍”中的形象研究《西厢记》的叙事艺术《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形象研究《西游记》惩恶扬善的主题内蕴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神曲》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及典型意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真实性”研究《伪君子》的艺术特色《浮士德》的象征寓意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巴尔扎克作品的社会意义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普希金的抒情诗奥斯丁小说的婚姻观研究狄更斯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茨威格作品的艺术特点《老人与海》的艺术特点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复活》的思想意义《局外人》的存在主义特色研究“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福克纳作品文学特色研究伍尔夫作品艺术特点研究马尔克斯小说与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特色法国新小说研究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名著电影改编研究:以XX为例经典作品传播研究:以XX为例美国不同族裔作品研究: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美国非裔作家作品研究:以莫里森《宠儿》为例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美国戏剧研究:奥尼尔、阿尔比等剧作家作品。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功能是对我国文化精神及全民语言的传承。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一:现代汉语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2、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3、论五四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4、论书面语发展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现代化5、论废除文言文与学习文言文的关系6、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7、论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8、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9、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10、关于双语生活的调查11、论一部文艺作品的比喻(比拟)语言艺术12、关于身体部位的方言词的比较调查13、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14、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15、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16、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17、“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18、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19、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20、普通话语音研究21、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22、网络汉语研究23、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2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25、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26、新词新语研究27、外来词规范研究28、字母词研究29、成语研究30、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31、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32、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33、汉字和汉文化34、现代汉字学的研究35、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研究36、部件研究37、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38、如何整理异体字39、如何整理异形词40、规范汉字的研究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二:写作类(写作学方向)1、从穿越小说的虚构时空看当代创作的历史认知及写作惯性2、《红楼梦》对穿越小说的影响(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为例)3、试析穿越小说中的新奴婢形象(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例)4、节俗场境对穿越小说叙事的意义5、茶馆酒楼在武侠小说中的作用6、试析当代小说中的茶馆场境7、试析当代言情小说中的野蛮女友形象8、论广告文案写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9、论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审美追求10、论模糊语言在写作中的作用11、包法利夫人中的结构特色12、巴金作品中的朴实语言风格特征13、文学叙述与应用性叙述的关系和差异14、论中国传统文论之“义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结构”的异同15、浅谈语言表达的诸多形式16、论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美17、论当代诗歌的语言流变18、浅论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白话”语言特色19、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繁复美20、试论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方式21、《庄子·逍遥游》对现实生活的启示22、《大明宫词》剧本创作语言特色探析23、余华《兄弟》的结构艺术24、读王海鸰《新结婚时代》有感25、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26、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论27、手机短信文学的价值28、流行歌词对古典诗歌意境的现代解读29、钱钟书写作艺术初探30、陶渊明笔下的和谐世界31、电脑写作时代网络语言之我见32、写作过程与写作能力33、《史记》写作特色管窥34、《白鹿原》创作心理略论35、池莉创作个性透析36、《儒林外史》的创作动机与创作主旨37、《倾城之恋》创作意识论38、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论3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40、论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1、“戏拟”表现手法在杂文写作中的运用42、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意识强烈渗入的模式分析43、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交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方式分析44、写作中典故使用与情境出现的关系45、戏剧中“冲突”出现的写作技巧。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①《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②现代汉语中的网络新词研究。

③《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与社会价值观。

④汉语方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与变迁。

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分析。

⑥鲁迅小说中的现代性探讨。

⑦《西游记》中的宗教元素分析。

⑧现代汉语广告语言的特点与效果。

⑨《三国演义》中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⑩汉语中的成语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11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性别角色研究。

12 现代汉语中的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

13 《聊斋志异》中的超自然元素分析。

14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

15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16 《金瓶梅》中的日常生活描写。

17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

19 汉语中的谚语及其文化价值。

20 现代汉语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与挑战。

2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观念。

22 汉语中的反语现象研究。

23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城市形象。

24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25 汉语中的语言礼貌现象。

26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

27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汇研究。

28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29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

30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31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与影响。

32 中国现代剧作中的社会问题探讨。

33 汉语中的比喻与隐喻现象。

34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旅行主题。

35 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简化趋势。

36 《山海经》中的神话与文化。

37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38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9 汉语中的双关语现象研究。

4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改编。

41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42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政治批判。

43 汉语中的语音变化与发展。

44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自然主义。

45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习惯研究。

46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道德观念。

47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分析。

48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表现。

49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资源开发。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论“革命传奇”小说9论“样板戏”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论“文革”叙述模式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论“朦胧诗”7论“后朦胧诗”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论新历史小说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论“寻根文学”思潮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鲁迅小说创作论2鲁迅散文创作论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郭沫若创作论5茅盾创作思想论6茅盾评论特色论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巴金小说创作论9老舍的平民观探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钱钟书《围城》失探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论方方的小说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论杨绛的《洗澡》24论贾平凹的《废都》25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论刘震云《手机》40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论戴望舒的诗4论徐志摩的诗5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论小叶诗人7论穆旦的诗8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论顾城的诗歌11论多多的诗歌12论海子的诗歌13论郭小川的诗14论冯至《十四行集》15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论刘白羽的散文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论素素的散文12论石娃的散文13论史铁生的随笔14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论巴金的《随想录》16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曹禺《雷雨》周萍论2蘩漪悲剧探3论郭沫若的《屈原》4《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六古代文学篇1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论骈文的艺术美13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杜甫韩愈比较论39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诗经》雅颂诗试论42《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论阮籍的《咏怀》诗52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文笔之辩”之我见54《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李白与民歌62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以文为诗”刍议65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论苏辛词的不同72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董西厢论78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杜十娘形象浅析87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1、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摘要:本文旨在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族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专业,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本文将从诗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方言等多个方面为各位同学提供一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选题方向。

第一部分:诗词与古典文学1. 诗词的翻译与传承:探究诗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分析传统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2. 唐宋诗人作品比较研究:选取唐宋两代不同流派的诗人作品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其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影响力。

3. 古代戏曲与现代戏剧的比较:以评剧、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戏剧对古代戏曲的借鉴与创新,观察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演变。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与批评1. 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主题变迁,关注性别、家庭、身体等议题对女性创作的影响。

2. 文学与社会政治反思: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反思,思考文学作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功能。

3. 文化地域与现代性冲突:以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为例,研究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反应,分析地域与现代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修辞学与语言研究1. 古代修辞艺术研究:探讨古代修辞学的发展与特点,研究修辞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与影响。

2. 语言文字与社会变迁:以汉字和方言为研究对象,考察语言文字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区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3. 现代网络语言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发展、特点和影响,研究网络语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社交交流的影响。

结论:本文提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一些参考方向,包括诗词与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批评、修辞学与语言研究等多个领域。

同学们可以从这些方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展开深入研究。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帮助其在选题过程中更好地决策,并产出有深度和价值的毕业论文。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探讨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以探讨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为选题,旨在梳理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汉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论文主要内容:2.1 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介绍目前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在发音训练中的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汉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汉语口语交流中的应用等。

2.2 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优势,如准确度高、反馈及时、个性化教学等,并探讨其不足之处,如人机交互性差、对于常见错误的处理能力有限等。

2.3 如何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如何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增强人机交互性、提高智能技术处理常见错误的能力、设计更加有效的学习评估体系等。

3. 论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结合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现状的视角;b) 从优势与不足两个方面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优缺点的视角;c) 提出如何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4. 预期的结果:通过对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的分析,预期得出结论: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有着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提高技术本身的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5. 主要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智能技术与汉语教学[M].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2] 王五,赵六. 智能技术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语言教育,2015,(4):34-38.[3] 钱七,孙八. 智能技术对汉语口语交流的影响[J]. 外语教育研究,2018,(2):23-27.以上为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7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现代汉语题目)2.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题目)3.汉语应答句研究———(现代汉语题目)4.标题语法研究———(现代汉语题目)5.标题语用研究———(现代汉语题目)6.文学语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7.汉语语气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现代汉语题目)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现代汉语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现代汉语题目)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现代汉语题目)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现代汉语题目)13.新闻语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广告用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法律、商贸语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现代汉语题目)17.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8.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现代汉语题目)19.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现代汉语题目)20.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现代汉语题目)第二部分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现代汉语题目)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现代汉语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现代汉语题目)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现代汉语题目)5.“同志”的尴尬———(现代汉语题目)6.汉语修辞研究———(现代汉语题目)7.汉语多音字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汉语复活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现代汉语题目)12.汉语惯用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7.说“秀”(英show)———(现代汉语题目)18.汉语象声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0.汉语感叹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第三部分1. 谈“俗话”———(现代汉语题目)2.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现代汉语题目)3.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现代汉语题目)4.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现代汉语题目)5.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现代汉语题目)6.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现代汉语题目)7.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现代汉语题目)8.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现代汉语题目)9.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0.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1.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2.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3.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实验语音学———(现代汉语题目)17.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8.语音史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9.语音的规范与发展———(现代汉语题目)20.《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现代汉语题目)第四部分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汉语新词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4.汉语字母词研究———(现代汉语题目)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现代汉语题目)6.标题语义研究———(现代汉语题目)7.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东北官话语音研究———(现代汉语题目)9.东北官话词汇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0.东北官话语法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1.东北官话语用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2.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3.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现代汉语补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7.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8.“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现代汉语题目)19.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现代汉语题目)第五部分1.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现代汉语题目)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现代汉语题目)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现代汉语题目)5.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代汉语题目)6.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现代汉语题目)7.汉语中介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现代汉语题目)9.对外汉语教材分析———(现代汉语题目)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现代汉语题目)1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现代汉语题目)1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现代汉语题目)13.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现代汉语题目)14.语言课的文化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现代汉语题目)16.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7.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汉语题目)18.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汉语题目)19.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20.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汉语题目)20.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现代汉语题目)第六部分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现代汉语题目)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现代汉语题目)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现代汉语题目)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现代汉语题目)6.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现代汉语题目)7.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褒义词考查分析———(现代汉语题目)9.同义词辨析与运用———(现代汉语题目)10.贬义词考查分析———(现代汉语题目)11.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2.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现代汉语题目)17.词类区分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8.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9.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0.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现代汉语题目)第七部分1.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现代汉语题目)2.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现代汉语题目)3.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现代汉语题目)4.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现代汉语题目)5.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现代汉语题目)6.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现代汉语题目)7. 报刊语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8.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现代汉语题目)9.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现代汉语题目)10.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现代汉语题目)11. 法律语言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2.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现代汉语题目)13.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4.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5.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6.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现代汉语题目)17.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现代汉语题目)18.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现代汉语题目)19.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现代汉语题目)20.给病句一个理由———(现代汉语题目)第八部分1.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现代汉语题目)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现代汉语题目)3.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4.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5.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现代汉语题目)6.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现代汉语题目)7.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现代汉语题目)8.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9.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0.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1.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2.现代汉语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3.汉语歌曲如何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14.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