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凝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 ppt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  ppt课件

ppt课件
5
• 2.1.1 研究证据 • 迄今已有多项随机化临床研究论证了华法林在
房颤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在密切监测INR的情况下,为中高危 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 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房颤患者应用华 法林治疗过程中中断用药或抗凝强度不足可显 著增高发生卒中的风险。
ppt课件
7
2.1.2 用药方法
• 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INR并据
此调整华法林剂量,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 • 一些学者认为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时宜采 用较低的INR目标值(1.8-2.5) • 研究提示,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 INR 在1.5-2.0范围时卒中风险增加2倍。
ppt课件
18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或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现有证据提示,与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
疗者相比,短期(如4周)加用华法林并不会 显著增加出血事件风险,具有可接受的获益/风 险比,但长期应用三联抗栓药物的安全患者可短期(4周)进
ppt课件 20
• 非ST抬高心肌梗死伴有房颤且具有中至高
度脑卒中风险,还需同时进行抗凝治疗。 急性期患者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比伐卢定和/或 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随后应用三联抗栓治 疗(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 3-6个月。若患者出血风险较低而血栓栓塞 风险较高,可应用华法林与氯吡格雷( 75mg/日)或阿司匹林(75-100mg/日加胃 粘膜保护剂)治疗12个月。此后单独应用 华法林长期治疗。
ppt课件
6
2.1.2 用药方法
• 美国等指南推荐华法林的起始治疗剂量为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通用课件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通用课件
Leabharlann THANKS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如INR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有出血或血栓栓塞等不 良反应等。
患者教育材料与资源
总结词
提供多样化的患者教育材料和资源, 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详细描述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视频教程等 教育材料,并提供在线咨询、专家讲 座等资源,方便患者随时获取信息和 寻求帮助。
03
抗凝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总结词
华法林是一种经典的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发挥 作用。
详细描述
华法林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有较高血栓栓塞风险的 患者。其优点是疗效稳定,价格相对较低。然而,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需要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出血风险。
其他合并疾病的处理
合并冠心病
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合并心力衰竭
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等 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患者教育与随访计划
提高患者对房颤的认识与自我管理
01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 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脂
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脂药 物,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抗凝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如 华法林、利伐沙班等,以降低血栓 形成的风险。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选择 PPT【48页】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选择 PPT【48页】
有效性终点
安全性终点
是否需要双联或三联治疗?WOEST试验
*
*
*
中等规模、开放性WOEST研究(N=573)对三联治疗(VKA+氯吡格雷+ASA)与双联治疗(VKA+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终点进行了比较 在WOEST研究中, 69%的患者有房颤,包括置入人工瓣膜的患者
23% CV死亡
13.7%
30.6%
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比例
N=831
N=219
阵发性房颤(12.2%,N=128)
持续性房颤(4.2%,N=44)
永久性房颤(4.5%,N=47)
房颤与冠心病互为风险因素
房颤
冠心病
风险因素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并发冠心病
最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房颤潜在风险因素
David D. McManus, et al. Am J Med. 2012 November ; 125(11): 1076–1084Naess IA, et al. J Thromb Haemost . 2007;5(4):692-699.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凝选择
目录
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抗栓策略NOAC在房颤患者行PCI术的前瞻性研究NOAC在冠脉领域的探索
既往多项研究证实:房颤患者并发冠心病比例高
Stefan Kralev. et al. PLoS ONE 6(9): e24964.Zhang H. et al. Intern Med J. 2014 Aug;44(8):742-8
氯吡格雷75mg/d
2016ESC房颤指南推荐
推荐
类别
等级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择期支架植入术后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

房颤的抗凝治疗 ppt课件

房颤的抗凝治疗  ppt课件




同时据此对非瓣膜性房颤提出了CHADS2(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高龄,糖尿病,中风(双倍))卒中风险评分表, 其中评分方法是存在心衰、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 等危险因素时,每项1 分,如果存在脑卒中史、短暂脑缺 血史则评分为2分,各项合计总分极即为CHADS2评分。 CHADS2积分越高中风发生率越高,但只有少数患者积分非 常高≥5,不到7%的患者积分为0(即低危)(表8)。
表8 - CHADS2中风危险评分
CHADS2评分 患 者 ( n=1733 ) 校正的中风发生率(每年每百人)
0 1 2 3
120 463 523 337
1.9 2.8 4.0 5.9
4
5 6
220
65 5
8.5
12.5 18.2

研究建议,患者没有危险因素(或仅存低危因素)时,只 需服阿司匹林( 81-325mg/d ;当只具有 1 项中危因素,即 CHADS2评分1分时,可选择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具1项 以上中危因素或具有任何高危因素, CHADS2评分≥2时则 推荐使用华法林。
抗凝的最佳强度

房颤抗凝的最佳强度是指能够有效预防缺血性卒 中,而最小程度地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尤 其是ICH。既然随机研究已成功采用2.0-3.0的INR, 此靶目标范围看起来是较合适的标准。
慢性房颤抗凝剂及抗血小板制剂的选择

对于持续性房颤(指房颤持续发作,包括一些分类中的永 久性房颤)或阵发性(间歇性)房颤患者,具有中风高危 因素(包括既往有过缺血性脑卒中病史, TIA ,或体循环 栓塞,年龄>75岁,中度或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或充 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史,或糖尿病),我们建议口服 一种 VKA 抗凝治疗,如华法令( INR 靶目标 2.5 ,范围 2.03.0)。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策略(2018版)ppt模板

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策略(2018版)ppt模板
抗凝治疗的系统化管理
专业门诊对患者随访和教育并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 INR即时检测技术(POCT)简化了抗凝治疗的检测流程,为门诊、急诊快速检测以及家庭监测INR提供便利 临床研究显示,与每月进行一次中心实验室的检测相比,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POCT进行家庭自我监测至少同样安全、有效 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成立抗凝门诊
环境因素的影响
4、疾病状态的影响 肝功能异常、长期腹泻或呕吐、缺氧状态、化疗、发热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或代谢,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药效增强现象。
华法林抗凝治疗及监测
初始剂量: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3mg(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mg和3mg),可在2 ~ 4周达到目标范围。 监测指标: PT(最常用,反映凝血酶原、Ⅶ因子、Ⅹ因子的抑制程度。) INR(不同实验室测定的PT经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ISI)校正后计算得到的。INR可使不同实验室测定的凝血指标具有可比性。)
一、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二、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三、华法林抗凝治疗 四、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 五、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抗凝治疗建议
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 2% 根据2004年发表的数据,我国30~ 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 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
合并疾病的“上游”治疗
抗凝
节律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
消融
AF
首次记录
无症状
阵发性
持续性
长期持续性
永久性
心脏复律
抗凝药种类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Xa因子抑制剂: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Edoxaban(依度沙班)

抗凝治疗专家共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

抗凝治疗专家共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
❖ 心源性栓塞三大原因:房颤、心梗、瓣膜病。 ❖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
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 心房因无序电活动而失去有效的收缩,且房室结
对快速心房激动呈递减传导,造成极不规律心室 律以及快速或缓慢心室率,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 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
1
❖ 繁简不一,尚无统一的命名和分类方法。 ❖ 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 ❖ 阵发性房颤:发作后7d内能够自行或干预后终止
华法林或NOAC治疗 ❖ 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有相同的危险性 ❖ 房扑的治疗原则与房颤相同 ❖ INR 2.0-3.0时,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并不明显增加脑
出血的风险 ❖ 起始剂量2.0-3.0mg/d,2-4d起效,5-7d达治疗高
峰;开始治疗时应每周监测1-2次,抗凝强度稳定后(连 续3次INR均在治疗目标内),每月复查1-2次
16
❖ 2>新型抗凝剂 ❖ NOAC与华法林相比,明显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
率,消化道出血风险略增加
❖ 对于高龄(》75岁)、中等肾功能受损(CrCl 0.5-0.85)以及存在其他出血高危因素者需减 少达比加群酯剂量
❖ 对于已接受NOAC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 NOAC的半衰期较短,预防房颤患者栓塞事件与
正常值上限、谷丙>3倍正常值上限 肾功异常 肌酐》200umol/l、肾透析、肾移植 B 出血 既往出血史、出血倾向 L INR值易波动 治疗窗内的时间<60% D 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11
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是连续的和不断 变化的,应定期评估; 出血风险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高, 接受抗凝治疗的临床净获益更大。因此,只要患 者具备抗凝治疗的适应症仍应进行抗凝治疗,而 不应将HAS-BLED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的禁忌。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目 录
ESC 2012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 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b)基于危险因素的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CHA2DS2-VASc=3
250
8
3.20(1.60-6.40)
CHADS2=1
22,945
1,130
4.92(4.65-5.22)
CHA2DS2-VASc=1
2,069
40
1.93(1.42-2.64)
CHA2DS2-VASc=2
8,516
345
4.05(3.65-4.50)
CHA2DS2-VASc=3
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的关联性
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优化CHADS2 得分为0-1分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无卒中/血栓栓塞的患者比例
自出院起的天数
1年随访
患者-年
事件
卒中率(95% CI)
CHADS2得分0-1
40,272
1,405
3.49(3.31-3.68)
CHA2DS2-VASc=0
1
2
3
HAS-BLED(高血压,肾脏/肝脏功能异常,卒中,具有出血病史或倾向,INR易变,老年,共用药物/酒精)1
ATRIA(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与危险因素)3
HEMORR2HAGES(肝脏或肾脏疾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年长如年龄超过75岁),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具有再出血风险的高血压(未控制),贫血,遗传因素,跌倒风险过高,以及卒中2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PPT课件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PPT课件
合治疗。当患者具有高血栓负荷时,可 临时给予比伐卢定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 剂。由于这种联合抗栓疗法可显著增加 出血风险,在INR>2时不应常规使用糖 蛋白IIb/IIIa抑制剂或比伐卢定。 此类患者的中长期抗栓治疗原则与非 ST抬高心肌梗死相同。

29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7
急性缺血性卒中

24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2
• 肥厚性心肌病: • 启动抗凝治疗,不依赖CHA2DS2-VASc评


25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3
稳定型心绞痛与外周动脉疾病: 建议此类患者仅应用华法林治疗,最佳策略 尚有待探讨。

26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合并房颤:
无法维持治疗INR时推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 抑制剂(评估肾功能,以后一年一次)

16
华法林禁忌
围手术期或外伤 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中重度高血压(血压
≥160/100mmHg) 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妊娠 其他出血性疾病

17
影响INR的因素

31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9-1
房颤复律 血栓栓塞预防 房颤或房扑≥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确,复律
前华法林抗凝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I B 房颤或房扑≥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确且需要 紧急复律,尽快启动抗凝治疗并至少持续4周 I C 对于房颤或房扑<48小时且高危卒中患者,复 律前或复律后立即静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 Xa因子抑制剂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随后长期 抗凝治疗 I C 房颤复律后,根据血栓栓塞风险决定是否长期 抗凝I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母
临床特点
计分
H 高血压
1
A 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 1或2
S 卒中史
1
B 出血史
1
L INR值波动
1
E 老年(如年龄>65岁)
1
D 药物或嗜酒(各1分)
1或2
最高值9分
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须警惕,并定期复查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抗凝治疗强度与血栓和出血事件
J Am Coll Cardiol. 2006:854
华法林发生“出血性卒中”时的INR
4.0 3.0 2.0
INR
1.0
1.8
1.7
1.6 1.5 PT比值
1.4 ISI 2.4 1.3 1.2 1.1 1.0
AFASAK CAFA SPAF II BAATAF SPINAF
低危因素: 女性、65~74岁、冠心病
2010ESC AF治疗指南 CHA2DS2VASC积分
非瓣膜性AF卒中与血栓栓 塞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相关的非 主要危险因素
•卒中、TIA或 全身栓塞史 •年龄≥75岁
•HF 或中重度 LV功能障碍 (EF≤0.4) •高血压 •糖尿病 •女性 •年龄 65-74岁 •血管疾病
Hylek. Circulation 2007:2689
房颤的抗栓治疗(06指南)
无危险因素: ASA 81- 325mg 1个中危因素:ASA 81- 325mg 或 华法林 1个高危或>1个中危因素: 华法林
高危因素 : 卒中史、TIA、栓塞,二尖瓣狭窄,人工瓣
中危因素: ≥75岁、高血压、心衰、LVEF≤35%、糖尿病
周查一次
ACCP7th
ACCP8th
监测频率和INR位于靶目标范围比例
尽量多地提高检测频率 每周检测能保证85%的INR处于靶目标范围内 每月检测仅50%的的INR处于靶目标范围内
Lancet 2006: 404
基因测试指导华法林剂量选择
基因测定结果结合年龄、性别、体重决定患者初始华法林剂量
INR监测频率:抗血栓治疗指南
• 华法林初始剂量5-10mg,随
后根据INR调整
• 住院患者1次/天,直至INR
值稳者,至少4
周查一次
• 华法林初始剂量5-10mg,随
后根据INR调整
• 首次服用华法林后2-3天查
INR
• INR值稳定的患者,至少4
指南推荐INR :2-3
不同研究INR的目标范围
老年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真实世界
13.1% 4.7%
严重出血多发生于 服药的90天内
21%因安全性停药
缺血性卒中高危的 患者华法林致严重 出血的风险更高
Circulation. 2007:2689
BAFTA研究
高龄患者服华发林第1年严重出血率高
危险因素
积分
CHF/LV功能障碍(C)
1
高血压(H)
1
年龄≥75岁(A)
2
糖尿病(D)
1
卒中/TIA/栓塞史(S) 2
血管疾病(V)
1
年龄65-74(A)
1
性别(女性)(Sc)
1
总积分
9
AF 抗栓治疗原则
危险因素
1个主要危险因素 或≥2个临床相关 非主要危险因素 1个临床相关的非 主要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13.1% 4.7%
Circulation. 2007:2689
亚裔应用华法林颅内出血风险增加
ICH 风险亚裔是白人的4.06倍
Shen. JACC. 2007:309
日本华法林使用计量的研究
2.5 2
1.5 1
0.5 0 严重出血(%)
西方人 日本人
低剂量华法林(INR维持于1.6~2.6)抗凝治疗,严 重出血和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每人年2.38%和每 人年0.60%,显著高于西方人,INR≥2.27是严重出 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华法林的应用历史
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 Wisconsin大学的Karl Link从腐败的甜三叶草中 分离出了双香豆素,家畜 吃了会诱发出血性疾病
霉菌将无毒的香豆素转化 成可诱发出血的双香豆素
NEJM.2003;349:1762
华法林的应用历史
1990年以前,抗栓治疗预防缺血性卒中和体循环栓 塞,主要限于风湿性心脏病和人工心脏瓣膜合并AF 的患者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实践
卒中1年死亡率:有房颤者>无房颤者
P<0.001
Stroke. 1997:311
卒中致残率:有房颤者>非房颤者
Stroke. 1996:1760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60~70%
危险因素
近期心衰史 CHF 高血压病史 HP ≥ 75岁 AGE 糖尿病 DM 脑卒中TIA Stroke
ACCP8th不推荐使用药物基因测定指导华法林剂量选择
CHADS2VASc 积分
抗栓建议
≥2
OAC
1
OAC 或者阿司匹林 75-325mg;首选OAC
阿司匹林75-325mg/d
0
或不需抗栓治疗;首
选后者
OAC: 口服抗凝药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ESC 2010 AF治疗指南 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
1990年以后发现NVAF的卒中危险也是显著增加的 迄今为止已完成24个NVAF抗栓治疗的随机试验 研究表明用华法林进行适当抗凝能使NVAF卒中率减
少约70%,死亡率减少26% 阿司匹林减少卒中率26%,减少死亡率约10%。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line) [J]. 2005:CD001927.
Suzuki S, Circ J. 2007,71:761.
中国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
P<0.05
P=0.04 P=0.33
704 例,目标 INR范围 2-3, 随访19月 Chin J Cardiol. 2006: 295
中国房颤患者INR的合理范围
INR
Chin J Intern Med. 2004: 258
记分
1 1 1 1 2
卒中危险分层 ——CHADS2 积分
JAMA. 2001: 2864
Gage et al. JAMA, 2001, 285: 2864–2870
A CH DS 2 计分的两面性
不抗凝---1年卒中率(%)
抗凝---1年大出血率(%)
CHADS 2 计分
Gage. JAMA 2001: 28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