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四章语素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从音节形式上来看,在现代汉语中,大部分词 是双音节形式,而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形式。

注意:汉语语素非常活跃,在很多情况下常常可以独立成词使用,这是因为 从历史看,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语 素和词有所分工,但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例如“春”,在“春在哪里? 春在我们心中”,”春“是词,是由成词语素构成的,在“春天在哪里?春 天在我们心中”,“春”就不是词,而是构成词的材料,也就是语素。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扩展法(插入法)
•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插入法,或者扩展法,用”和“,”的“, • ”地“”得“”很“等等作为试剂。 • “心肺”“血肉”“新旧”“风雨”能插入“和”,是短语;“心 肠”“骨肉”“江湖”“皮毛”等不能插入“和”,是词。 • “男教师”“中年人”“黑布”“白花”“大树”“大山”等都能插 入“ 的”,是短语;“男工”“大豆”“幼儿”等不能插入“的”, 是词。“黑板”“ 白菜”虽然可以分别插入成“黑的板”、“白的菜” 但插入后词义已起了变化,因为“黑的板”并不 就是“黑板”,“白 的菜”并不就是“白菜”(“小白菜”就是绿色的)。
练习
• 分析语素“化”在构成下列词中是定位语素,还是不定位 语素: • 美化 绿化 消化 烧化 西化 • 感化 简化 变化 液化 欧化
词根和词缀
• 词根是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缀是指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 法作用的语素。 • 前缀“老、小、阿”等放在指人的词根前时,往往带有喜爱亲昵的意 味,如“老王、小李、阿贵”。“第一”、“初二”中的“第”、 “初”表示序列、次第的语法意义;带“儿”缀的往往带有指小或喜 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瓶儿、小篮儿、小钉儿”;“惰性”、“自觉 性”中的“性”可以表示附带的词汇意义,即“某一性质”,同时也 可以体现名词的语法意义;“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 “乎乎”带有某种强化的意义。有的词缀主要是起陪衬音节的作用, 如“老师、老百姓”中的“老”,“桌子”中的“子”,“石头”中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第一节语素和词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第一节语素和词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语素 1、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个定义规定了语素必 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最小、语音、语义。例如:“他在实验室 清理蝴蝶标本。”包含十个语素:他、在、实、验、室、清、 理、蝴蝶、标、本。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确定语素的方法 (1)替换法 就是通过替换语言成分来确定语素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子们老 化头阿 (3) 按在词中的作用分:
词根:词义的主要承担者,位置不固定。 竹 木 跳 长 词缀:词义虚化,位置固定。 老 第 阿 子 儿 头
二﹑词和词的构成 1﹑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 词之成为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最小”。所谓最小是指这个单位不能再分解。
(2)剩余法 就是判别运用替换法检验之后所剩余的语言成分是 否为语素的方法。如果剩下的成分虽不能替换组合成别的语言单位, 但它却有较明显的语义功能,那么该剩余成分是语素,否则就不是语 素。也就是说:如果“AB组合中,只有一个成分能被替代,而且整 个AB组合的意义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成分来表示,那么,AB组合就 不是一个语素。”(肖天柱 张达人《现代汉语语素的确定》信阳师 院学报87、4)
3) 别主谓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不、很”。不能插入“不、很”的是 词,如“心细、花生、心酸”等。
4) 辨别补充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得、不”。不能插入“得、不”的 是词,如“改动、改善、说明”等。
5) 辨别动宾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着、了、过”。如“司令、美容” 等。
3、词的构成:
二是“独立运用”。所谓独立运用,指
a、单说(单独成句):飞机!火!血!
b、单独做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等。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ppt课件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ppt课件

㈠义素的概念
❖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灌木
❖ 乔木: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 区别的木本植物.
❖ 灌木---- 〔﹢矮小〕〔﹢丛生〕 〔﹢木本〕〔﹢植物〕
❖ 乔木---- 〔﹣矮小〕〔﹣丛生〕 〔﹣木本〕 〔﹣植物〕
乔木
㈡义素分析步骤
❖ 2 、分类 简称
略语 数词略语
三、构词类型
(一) 词根和词缀* (二) 词的分类*
(一) 词根和词缀
❖ 词根 ❖ 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
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 词缀 ❖ 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
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二)词的分类
❖ 1.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 2.合成词 * 有两个或两个一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二、词汇单位
❖ (一) 语素* ❖ (二) 词* ❖ (三) 固定短语* ❖ (四) 略语*
(一) 语素
1.概念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确定语素的方法 替代法 3.语素的分类 按语素的组合能力分出的 类型(如右图)
语素
成词 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 成不 词定 语位 素
成 词定 语位 素
(二) 词
❖ ⑶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如蝴蝶 、蝙蝠
⒉合成词
❖ 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类型 ❖ ①复合式
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 词缀之间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 ②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如姐姐、哥哥、仅仅. ❖ ③附加式 前加式 如老乡、小王;后加式,如花儿、弹性
❖ 一 词义的性质 * ❖ 二 词义的构成* ❖ 三 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语义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语义

多义词
具有多个相关的固定义的词是多义词。它在词典中
有多个义项,义项之间互相联系。
“铁” 本义是指一种金属,又用来比喻“确定不
移”,如“铁的纪律”。
它所包含的这两个义项虽然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
“浅 ” 本义指深度小,引申有“短暂”(如“相
处日浅”)、“淡薄”(“浅颜色”)等意义。
或语素在词典中的意义单位。 根据词的义项的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 义词两种。 单义词 多义词
单义词
只有一个固定义的词是单义词,它在词典中只有
一个义项。单义词,意义固定、明确,不会有歧 义。
主要包括: ①科学术语概念。如“音节”“比重”“元素”“偶 数”…… ②专有名词,鸟兽、草木、器物等常见事物的名 称。如“北京”“李白”“地球”“钢琴”“熊 猫”“鹿茸”“闹钟”……。 可以具有临时的意义(比喻、借代等)。 虽然我不能喝白酒,但是今天既然大家都喝二锅头,那我 也二锅头一下。

族思维、语言系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词义出现 民族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选择不同的语言单位概括相同的事物现 象或者选择不同数量的词来概括相同的事物现象, 等等。 “哥哥”和“弟弟” (两个词) “elder brother‖和 “yonger brother‖ (两个词组) “雪”:靠近北极地区的拉巴人和楚克奇人中, 却有几十个词来标记“雪” 。
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表示语法特点和语法作
用的意义。 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意 义类型。 实词的语法意义一般由词类和句法成分 两大部分构成,虚词一般具有连接、表 示语气等作用。
小结: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三位一体的统一才是词义完整的内容。而联想 意义则有明显的随意性,其有无和多少都因时代、环境、 个人等等而异,听说双方的感受也常常不一致。 是词义内容的核心,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是在词汇意义 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词汇意义也就无所谓语法意义和色 彩意义。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5、词义的发展性 语言的词汇处在经常变动之中,词汇的变 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新词的产生和 旧词的消失,另一方面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 词义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有的词,其意义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比以 前扩大了,或在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新的 意义。如:江:原来只是长江的名称,后来泛 指一切江水。嘴:原来只指鸟嘴,后来泛指一 分动物的嘴以及形状或作用象嘴的东西。琴: 原是我国一种古乐器名称,后来泛指一切以弦 为主的乐器以及弹奏、打击或吹奏乐器。
鼓舞、捍卫 造谣、袒护壮丽、美 Nhomakorabea 腐朽、凌乱
各位 那伙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词的感情色彩会发生转 化。如“清高”过去是褒义词,指人的品质高 尚,不同流合污,现在变成了贬义词,指不愿 合群,孤芳自赏。“泼辣”过去是贬义词,表 凶焊的意思,现在多用于褒义,指胆大,有魄 力 有一些词本无褒贬色彩,但是使用的场合(语 境)可以使它们产生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 有水平 够朋友 在这里 水平 朋友都是褒 义 他年轻了点儿 这种饼干有点硬 “年轻、硬” 有了贬义。
(2)词义的缩小 有的词,其意义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比以前缩小的, 或者原来的某些意义消失了。如: 汤:古代泛指热水,这个意义保存在“赴汤蹈火”、 “汤泉”、“汤池”等词语中。现在一般指煮食物 后所得的汁水。 爱:古代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现在所说的“爱”, 一个是“舍不得”,现在只用第一个意义。 (3)词义的转移 原来的词义表示某一事物,后来改变为另一事物。 如: 走:古代指“跑”,现在指步行。 权:古代指秤锤,现在指权力,权利,权势。 闻:本来指耳朵听见,这个意义保存在见闻,闻名 这些词里,现在用鼻子辨别气味叫闻。
(2)可以与其他指同样对象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从而成为一组同义词。 例如:醒悟和省悟,羞郝和臊,每组前一个词 带形象色彩,后一个不带形象色彩,它们形成 同中有异的同义关系。 (3)可以使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形象,真切。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一部分时间词表示行为经历的时间如“一辈 子”“两年”“两个小时” 箱子在那里已经放了一辈子了。
打了三天三夜。
这些数量词或时间词占的都是宾语的位置,性 质也接近于宾语,可是跟一般的宾语又不尽相 同,叫准宾语
1、准宾语可以和宾语连用,跟代词宾语连用的时候,准宾 语必须放在后头。
人家没打过我一下。 我会帮助你一把。 2、跟名词宾语连用,准宾语放在前头的时候居多。 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 小梅过了门,当了三天新媳妇,过了三天好日子。 当跟表示人的名词宾语连用的时候,有时也可以放在后头。 她救过妹妹两次。 二诸葛瞪了小二黑一眼。
•本书把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修饰语、补 语五大类;《马》把句子成分分为起词、语词、止词 等, 《新》分为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 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
•本书把句子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简单句包括单 词句、无主句、主谓句。《马》根本没有单复句 概念,《新》中单句包括完全句、省略句、复成 分句;复句分为等立、主从、包孕复句。
重叠式 •爸爸 妈妈 哥哥 星星 姐姐 •个个 件件 张张 块块 •好好儿 快快儿 •急急忙忙 老老实实 漂漂亮亮
•听听 谈谈 想想 写写
•安排安排 打扫打扫 研究研究
•糊里糊涂 慌里慌张 古里古怪
七、结构主义的特点
1、按照功能(分布)划分词类。 2、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是“词尾”。 3、以结构形式为分析的出发点,划分主宾语 依据分布位置。 4、句子分析采用二分法 5、句法结构:五种基本结构 6、句子不论长短、何种结构,只要能单独说 就可以。 7、不承认句子的省略。
动词和宾语的各种不同的关系:
写文章,写黑板,写魏碑 吃饭,吃大碗,吃食堂 糊窗户,糊纸 洗衣裳,洗凉水 下山,下楼;下水,下田;下船

现代汉语语素

现代汉语语素
副 • 2、有实际意义的不自由语素:现、表、步、弃 • 虚语素: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的语素 • 1、虚词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 2、修辞类:忽忽、茵茵、巴巴 • 3、词缀类:老、阿、可、子、者、儿、化、然
语素切分规则
• 不区分半自由和不自由,都算成不自由语 素。
• 区分自由和不自由的标准在于:这个语素 大多数时都可以非常独立、灵活地使用就 是自由语素,较少或从不独立使用就是不 自由语素。(前提是和目前这个意义一 致。)
• 狭(单、不、实) • 窄(单、自、实) • 马拉松(多、自、实)
• 心(单、自、实)心(单、自、实)相(单、不、 实)印(单、自、实)
• 众(单、不、实)目(单、不、实)睽睽(双、 不、虚)
• 是不是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划分是否 是一个语素的关键。
语素切分的依据:
1、两个字拆分后,都有意义,与原来的有关 联,即两个语素,如:微 笑
2、两个字拆分后,都有意义,但与原来的毫 无相关联,即一个语素,如:秋 千
3、两个字拆分后,一个有意义,有关联,能 独立;一个没意义,没关联,不能独立, 即一个语素,如:蝴 蝶 贪 婪
语素切分与归类示例
他/腼腆/地 /微 笑/,默/然 /地 /等 / 候。 单多 单 单 单 单单单单单 自 自 自 不 自 不不 自 自 不 实实 虚 实实 实虚 虚实实
语素切分与归类练习1
1、他的脚步铿然有声,放弃了区区小我, 孤零零地走向浩淼的宇宙。
2、他喝了酒后觉得头晕乎乎的。 3、尼采研究希腊悲剧正是受了叔本华
(3)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必须和其他语 素结合成词,如:“诵、朗、历、史”等。
第二节 语素的分类
一、以音节多少为标准 (一)单音节语素 (二)多音节语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个字拆分后,都有意义,但与原来的毫 无相关联,即一个语素,如:秋 千
3、两个字拆分后,一个有意义,有关联,能 独立;一个没意义,没关联,不能独立, 即一个语素,如:蝴 蝶 贪 婪
语素切分与归类示例
他/腼腆/地 /微 笑/,默/然 /地 /等 / 候。 单多 单 单 单 单单单单单 自 自 自 不 自 不不 自 自 不 实实 虚 实实 实虚 虚实实

2、音译语素 3、叠音语素 4、拟声语素
二、以语素的构词作用为标准
(一)自由语素
特点:1、能独立成词 2、能自由组合成词 包括:1、可以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
(1)单音节实词(有词汇意义) (2)单音节虚词(有语法意义)
2、多音节语素 联绵、音译、叠音、拟声 **叠音中“爸爸、妈妈”一类属于自由语素,”乎 乎、巴巴“等属不自由语素。
语素切分与归类练习1
1、他的脚步铿然有声,放弃了区区小我, 孤零零地走向浩淼的宇宙。
2、他喝了酒后觉得头晕乎乎的。 3、尼采研究希腊悲剧正是受了叔本华
的影响。
语素切分与归类练习2
浪荡、仓促、主子、 出现、兴趣、书店、熬 夜、主题、理解、有余、狭窄、马拉松、 心心相印、众目睽睽
练习2答案
浪荡(双、自、实) 仓促(双、自、实) 主(单、不、实)子(单、不、虚)、 出(单、不、实)现(单、不、实) 兴(单、不、实)趣(单、不、实)、 书(单、自、实)店(单、自、实) 熬(单、自、实)夜(单、自、实) 主(单、不、实)题(单、自、实) 理(单、不、实)解(单、不、实) 有(单、自、实)余(单、不、实)
《现代汉语》第四章语素
(三)语素是最小的
1、作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形式上不可再划分。如: 语、言
2、形式上可再划分,但划分后的单位没意义。 如:玛 瑙 葡 萄
3、形式上可再划分,但划分后其意义与原来意义大相 径庭。
如:(双声、叠韵词)秋 千 唐 突
如:(音译外来词)可 口 可 乐
(四)语素的功能——构成词 语素与词的区别:
(1)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有的语素能独立成词,如:“险、俊 帅”,也可和别的语素结合成一个词,如: “危险、俊朗、帅气”。
(3)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必须和其他语 素结合成词,如:“诵、朗、历、史”等。
第二节 语素的分类
一、以音节多少为标准 (一)单音节语素 (二)多音节语素
1、联绵语素(1)双声:生母相同葡萄(2)叠韵(3)其
语素切分规则
• 不区分半自由和不自由,都算成不自由语 素。
• 区分自由和不自由的标准在于:这个语素 大多数时都可以非常独立、灵活地使用就 是自由语素,较少或从不独立使用就是不 自由语素。(前提是和目前这个意义一 致。)
• 是不是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划分是否 是一个语素的关键。
语素切分的依据:
1、两个字拆分后,都有意义,与原来的有关 联,即两个语素,如:微 笑
注意:
1.有些语素的自由与否需要结合语境考察。 如:老
老了——自由语素 张老——半自由语素 老虎——不自由语素 2. 语素和词缀的差别
三、以语素的意义类型为标 准
• 虚语素与实语素(相对而言) • 实语素:有词汇意义的语素 • 1、实词类自由语素:名、数、量、代、动、形、
副 • 2、有实际意义的不自由语素:现、表、步、弃 • 虚语素: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的语素 • 1、虚词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 2、修辞类:忽忽、茵茵、巴巴 • 3、词缀类:老、阿、可、子、者、儿、化、然
• 狭(单、不、实) • 窄(单、自、实) • 马拉松(多、自、实)
• 心(单、自、实)心(单、自、实)相(单、不、 实)印(单、自、实)
• 众(单、不、实)目(单、不、实)睽睽(双、 不、虚)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二)半自由语素
特பைடு நூலகம்:(1)有词汇意义。(2)不能独立成词。 (3)组合时位置自由。 如:疾、释
(三)不自由语素
特点:(1)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2)不能独立成词。 (3)组合时位置固定。
包括:(1)居于前位的。如:老、阿、可 (2)居于后位的。如:子、儿、头 (3)其他类。如:尤其、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