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工业区为例—说课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为例

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为例

治理环境 区域整治的措施:如 调整产业结构 技术革新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区域核心,内部发 区域发 展差异,网络系统,开放程度) 展状态
低水平 均衡发 展阶段
传统农 以第一产业 ①缺少区域核心 业为主 为主(工业化起 ②内部差异小 ③现代化交通线路稀少 体阶段 步) ④对外开发程度较低。 工业化 阶段
高效益 综合发 展阶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初期阶段——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不平衡 加速发 展阶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成长阶段——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区域加速发展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 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 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 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 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 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 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 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的问
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提高、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失业率升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使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 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 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不同意。理由:由于区域之间具有联系 性,在环境较差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 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结 合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利 用当地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一样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 发展阶段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能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总结: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何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3.美国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是什么?1、课本52页活动问题。

2、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成为美国最大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4.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1、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异同比较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美国中部平原都是玉米的集中产区,两者比较如下:(1)相同点。

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美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领土组成、行政区划和居民构成等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工农业生产的特点,掌握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使之认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读图能力。

2、通过学习美国国内种族不平等和贫富悬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反对种族歧视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教学重点]农业和工业的生产与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工业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美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有关景观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北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国家。

它们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差异也是明显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美国的知识。

【提问】展示美国国旗的图案,大家数一数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道条纹、多少颗星?其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美国的国旗由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和50颗五角星组成,通常称为星条旗。

它象征美国由最早独立的13州发展到今天的50个州。

美国的国旗反映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和领土组成。

它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它反映了美国把领土从大西洋逐步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以及海外的过程。

它还反映了印地安人受苦受难的过程,其领土的扩张史也是印地安人的血泪史。

【引导读图】读美国政区图,找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说明美国领土的范围和海陆位置。

说出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的经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略)【板书】第二节美国一、美国的领土组成,50个州和1个特区【引导阅读】阅读下文:美国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构成相当复杂,其中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占绝大多数,还有占全国人口11%的黑人,他们是被贩运来的非洲黑奴的后裔。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因为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利于冷空气运行。
(3)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3、农业生产布局与市场要求相适应,增加资金、科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宜种植小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中美农业现状的对比,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强心,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学习,强化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思想。
3、通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教学难点
3、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4、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教学反思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自然条件
一.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共案:
个案:
等级:
签字:时间:
引导启发
学生回答:
美国农业的特点:现代化水平高、专业化。
依据: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给出美国一些农产品图片,让学生了解美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商务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一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特征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本课既是对前面“地形地势”“气候”的拓展和延伸,也为下面学习“长江”“黄河”打好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能对我国河流分布及其特征有所了解,培养热爱自然的理念。

二、说学情【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八年级的学生个性鲜明,对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不适合自主学习。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顺应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找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总结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3、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中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布及其水文特征。

【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五、说教法方法【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讲授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说课稿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讲课案)一、说教材【教材剖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 2 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主要叙述了①传统工业区的特色,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窘境、治理手段;②两类新工业区,分别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为例,介绍了它们的特色、形成条件。

本节课主要由有关事例组成,构造较为复杂,但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

课文均列举外国成熟事例,清楚的显现了不一样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和条件,再配以我国的有关事例进行比较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迁徙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要素,并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事例的学习,认识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由。

能力目标:解说有关家产工业地区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建立主人翁的责任感,踊跃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献策。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要素和主要要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区布局的影响。

教课难点: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事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徙,解说有关家产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教课方法】叙述法、图表法、事例教课法【教课准备】多媒体电脑三、说学法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概括拥有条理性的知识点。

针对不一样的案例由区位剖析下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色,并能够将规律应用到近似的事例中去。

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依据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盛行、衰败、治理。

因为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家产条件都较为优胜,所以此类问题很简单在综合习题中有所表现,建议学生借此时机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概略进行概括总结。

而关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掌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一样之处,学会应用它的特色和盛行条件。

四、说过程作为本章内容的集中表现,在课前发问部分有必需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如“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 ,“工业集聚或工业分别的原由和优势所在”等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二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课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二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课件

特点:工业部门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
工业特点
世 界
及部门

部门: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和军事工业、 尖端技术领域

东北部工业区:芝加哥、底特律、华盛顿、纽约
发 达 的
工业区及 主要城市 西部工业区: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

南部工业区:休斯敦


产业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3.美国的汽车城在
(A )
A.底特律 B.西雅图 C.芝加哥 D.休斯敦
4. 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海港和金融中心是( D ) A.华盛顿 B.休斯敦 C.芝加哥 D.纽约
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 希望。
——大仲马
【开阔视野】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 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 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 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新技术领域,而且 必须包括高新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 破。根据这一标准,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 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自主学习】
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创造产值、提供就业机会等国民经 济各个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今天的经济增长主要 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
产 业
形成许多新的部门
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 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 质量和价值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第5节《 美国》第2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第5节《 美国》第2课时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5节《美国》第2课时教案1.说一说美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阅读课本,归纳美国的工业特征,说一说居世界前列的部门有哪些。

3.说一说美国传统工业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

出示:美国工业区分布4.读图说一说美国三大工业区各自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一说特征:美国工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设备和技术先进。

部门:汽车、航空、钢铁、电子、化工、军事3.自主阅读,交流分享: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逐渐衰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部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4.列表对比,填一填资料和地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出示美国政区分布图2.读图,找出美国主要的城市,说一说其城市职能。

3.拓展:美国的很多NBA球队队名与其城市的产业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你能把下列城市与篮球队队名连起来吗?4.探究活动:出示硅谷附近地图(1)议一议,硅谷为什么能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2)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②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③五大湖水运便利,沿海多良港④发展历史悠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地理事项对应正确的是 ( )A.洛杉矶——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B.旧金山——温带海洋性气候C.纽约——美国政治、经济中心D.芝加哥——钢铁工业中心阿拉斯加州的捕鱼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水产加工业发达。

读阿拉斯加示意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阿拉斯加州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临大西洋 B.位于东半球C.与俄罗斯隔海相望 D.主要位于中纬地区4、阿拉斯加州水产品加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 B.资源丰富C.市场广大D.劳动力充足5、产品运输方式主要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6、读美国本土相关信息图和洛杉矶气候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几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 的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有?
指经济发展程度 高的国家
加拿大、 美国、 印度、 中 国、 日本、 埃塞俄比亚、
阿富汗、 缅甸、 英国、 德国、泰国
指尚处于贫穷落后或不发达状态, 正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国家
【背景知识】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1)常用指标
常用 指标
3.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环境污染 ②自然资源 ③人口数量 B.①人口数量 ②环境污染 ③自然资源 C.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数量 ③自然资源 D.①人口数量 ②自然资源 ③环境污染
读“20~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 趋势图”图,回答3~4题。
4.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 和环境恶化 C.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 和环境问题
0.87 0.97
0.70 0.76
国内生产 人文发 总值指数 展指数
0.64
0.745
0.98
0.939
0.73
0.729
——以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工业区为例
匹兹堡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一、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 初步发展
二、工业化阶段 成长阶段 ——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区域加速发展
衰退阶段 ——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区域衰败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发 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协调
不协调
谋求协调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结合所学知识 说一说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阶段相 同吗?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以传统农业为 主的发展阶段


发 展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提高 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状态有所不同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1~2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
反映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1~2题: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 B.后工业化阶段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读“20~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 趋势图”图,回答3~4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人均国民收入( GNP)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区域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类型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4年人文发展指数中美比较
中国 美国 全球
世界 排名 94
8
预期寿 教育程 命指数 度指数 0.76 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