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大事年代对比详表完整
中外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表详表

中外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表详表中国历史
先秦时期(公元前206年以前)
- 公元前2697年:黄帝时期始。
- 公元前2070年:尧时期始。
- 公元前1766年:商朝末年,夏朝建立。
-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始。
秦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
-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
- 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公元618年-1912年)
-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 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
-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
近现代史(1912年以后)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际历史
古代
- 公元753年:罗马城建立。
- 公元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公元27年:罗马帝国建立。
中世纪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现代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签署。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论
以上是中外历史重要事件的时间表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大事时间对照表)具体

《中俄改订条约》签订,沙俄将伊犁归还中国
1885年
中法签订《中法新约》
1888年
北洋海军成立
1889年
上海机器织布局投产
1890年
张之泂建成汉阳铁厂
1891年
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办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
626年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641年
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
690年
武则天称帝, 改国号为周
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780年
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813年
李吉甫撰成《元和郡县图志》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 五代开始
北宋
(960年—1127年)
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004年
澶渊之盟订立
1964年
6月中国成功发射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工合成结品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
6月17日中国首枚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大事时间对照表)具体
时期
时间
事件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一约公元前16 世纪)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公元前 1046年
中外对照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中国史社会性质分期约170万年前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东汉(25年到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到589年)485年北魏孝文帝开始改革隋(581年到618年)唐(618年到907年)五代(907年到960年)北宋(960年到1127年)南宋(1127年到1276年)元(1271年到1368年)明(1368年到1644年)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1840——1949)阶段划分清朝后期(1840——1949)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5.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10):①中国共产党创建期(1919——1924.1)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1927.7)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7)④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 ⑤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10)中国现代史(1949.10——至今)阶段划分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10——1956①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期:1949.10——1952底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3——1956 十年探索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两年徘徊期:1976——1978 改革开放:1978——至今世界近现代史专题事件列表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07年富尔敦制成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研制汽车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 1840年前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 导的工业国家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19世纪中后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 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初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新模式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 )正式成立 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
历史中国-世界大事对照时间表

中国-世界大事对照时间表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完整版)

1900.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1.9《辛丑条约》
1900-1901
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1902年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
中国人摄制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片断
1905
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并且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78年1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
1789年3月,美国选出了第一届国会
1789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帝国主义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会议
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2
10月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即苏联成立
1922-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3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4
1925年
12月,联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前202年到前8年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东汉农业: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耦犁——牛挽犁;王景治黄河;
陶瓷业:青瓷器
商业: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25年到220年
中外历史大事年代对比详表(完整)

元朝
公元1271一1368年
2)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4)蔡伦改进造纸术.
5)张衡制作地动仪
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一)政治上:北魏孝文帝
选官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
(二)经济上:
1、农业:1)北魏孝文帝变法促进北方经济得恢复和发展.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2)《齐民要术》,为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得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早期儒学特点:带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多数为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政治主张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人性论:性本善。
荀子:政治思想: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人性论:人之性恶。
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哲学基础)
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法治、变革精神)
3、绘画:唐代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吴道子代表作是《送子大王图》。
4、书法:楷书盛行于隋唐。
5、公元868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问世。
6、唐朝末期火药应用于军事
五代十国
907-979
辽、宋、夏、金
916年-1276年
◆政治上
1、基本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的行政机构,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影响:1、铸造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2、在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3、为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外对照年表

中外对照年表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文字记载,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开始建立国家,出现法老王朝。
公元前1200年:希腊出现城邦制度,开始进入古典时期。
公元前500年:印度出现佛教,成为重要的宗教和哲学体系。
公元前221年:中国始皇帝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开始帝国时期。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西部灭亡,中世纪开始。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公元711年:穆斯林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班牙的穆斯林国家。
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成为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开始诺曼征服。
公元1271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出使中国,开启东西方文明交流。
近代时期: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欧洲殖民时代。
公元1600年:日本开始江户时代,实行封闭政策。
公元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开始现代民主政治的探索。
公元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公元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
现代时期:公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苏联建立。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公元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公元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公元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全球反恐战争爆发。
公元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通过中外对照年表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发展。
古代时期,中国、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相继出现,奠定了后世文明的基石。
中世纪时期,唐朝、穆斯林国家和查理曼帝国等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代时期,欧洲的殖民扩张和美国的独立运动带来了全球格局的巨变。
现代时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而科技进步也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外历史大事件年代对比表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德国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53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隋朝
公元581—618年
5世纪末法兰克帝国建立
唐朝
公元618年——907年
843年法兰克帝国分裂
北欧海盗和丹麦入侵英国
五代十国
公元907——979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
20世纪初——1919年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巴黎和会。
辽、宋夏、金
公元916年——1276年
公元1066年诺曼征服
公元1215年英国国王签署“自由大宪章”。
公元1265~1321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在世
元朝
公元1271年-1368年
公元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14世纪中期黑死病侵袭欧洲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
明朝
公元1368年1644年
14一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光复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前1046)
政治上:皇位实行兄终弟及制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上:使用贝壳做货币;商朝人善于经商,工商食官;
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但是价格昂贵
文化科技:出现甲骨文。现存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司母戊鼎出现原始瓷器。
◆经济上:井田制(奴隶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文化上:周礼出现铁器,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怄制绿肥,治虫灭害。
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雅典城邦建立。小国寡民(城邦制度的特点)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政治上:
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变法。
楚庄王问பைடு நூலகம்(表明周天子王权弱,诸侯挑战分封制)
B、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C、五百人会议是最高行政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D、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E、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政治:1、魏国李悝变法(最早强大)2、楚国吴起变法3、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公元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诞生,标志成文法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雅典产生民主政治的原因:小国寡民的体制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奴隶主阶级专制
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凝聚公民、保持独立、夺取异邦财富、奴隶。
3)通过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最终确立。
2、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战国后期已经能制造钢剑。
3、商业:商品交换发展,私商出现,范蟸——商业始祖
◆思想文化:1、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条件: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上、经济是、阶级关系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活跃。学派:主要有儒、墨、道、法家等。代表人物:墨子、孟子、苟子、庄子、韩非子。
约公元前6世纪左右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后编定成书。
“克己复礼”,“性相近”
孔子政治思想倾向: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思想性质: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包含民本思想,具古典人文主义性质。
老子:①认为世界万物本原是“道”;②强调一切应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影响:1、铸造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孟子是儒家的亚圣,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
荀子将儒家思想结合法家和道家的合理成分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屈原创作《离骚》。创造了“楚辞”体具浪漫主义风格。
3、战国时期司南出现。《石氏星表》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星表,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位置。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计数法完全具有十进位值制的功能,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早期儒学特点:带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多数为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政治主张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人性论:性本善。
荀子:政治思想: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人性论:人之性恶。
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哲学基础)
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法治、变革精神)
墨子:治国主张“尚贤”;主张“兼爱”“非攻”“节检”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
●公元前594年梭伦开始改革:内容—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意义—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8年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公元前495前429年伯利克里时代;A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
◆经济上: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公元前594年,鲁国“初锐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垄作法开始出现,钢剑出现。
◆思想文化上:
考子创立道家学说。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精华:辨证思想。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有保守部分,也主张改良。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任意刑杀。
◆经济:1、农业:1)铁犁牛耕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代表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469-前399年苏格拉底在世。重视人的伦理道理,主张知识与道德合一,主张寡头政治。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公元前428-前348年柏拉图在世。代表作《理想国》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中外历史大事年代对比详表
中国历史简表
中国
外国
史前时期
(距今约17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
距今七八千年,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作,平均消费。
夏朝
(公元前2070年—前1600)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希腊“荷马时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
宗法制(核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分封制含义: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