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2.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案

2.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案

2.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案连南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案备课时间:2017年 11 月 8日(第 10 周星期三)课题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处罚方式,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认知:了解有关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含义与内容,认识“黄、赌、毒”的危害。

2、情感目标: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自觉守法,预防犯罪;树立以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荣、以有违法行为为耻的观念。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在内心筑起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以遵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荣、以有不良行为为耻的观念,远离违法行为。

3、运用目标: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运用:培养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自觉依法律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危害;识别不良行为,懂得其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难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预习指导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观察并收集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现象的材料。

分组收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黄赌毒”危害和筑起内心防线对策的有关案例与材料;收集预防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排练小品“竹生会怎么做”。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着落前的意外”。

讨论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意外吗?对我们有何启示?归纳:0.77千克的泡沫将航天飞机左翼防热瓦砸了一个小洞,热量进入机体引起爆炸;这是人为的一点点失误,却酿成了机毁人亡的悲剧。

过渡:我们中职生正值青春年华,如同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也许有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故障,就足以折断我们自由翱翔蓝天的羽翼;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犯罪,都有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一失足成千古恨)。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

杰) 涉赌,(房祖名、张默、柯震东、高虎)吸毒的案例,
讨论分析“黄、赌、毒”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明辨
是非,提高防范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整
个讨论过程中,我给每个小组都安排各自的任务。第一
小组是以漫画的形式展示远离“黄”,第二小组是组织
远离“赌”的宣传标语,第三小组是总结“毒”的危害,
第四小组是防范措施,第五小组是小品表演,现场演示 船波的故事,第六小组是为竹生的故事续尾……充分调
阐述我的设计思想和教学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教 材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 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本课内容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增强自控 力,自觉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不仅违背社会公德,
能力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制订班级公约,从
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德育目标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4.教学重、难点
现在很多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了一些不良
行为,缺乏辨别能力不能及时纠正,同时也没有充分认
识到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所以让学生
认识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教育,学生也能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但他们
缺乏自控能力,不能长期坚持下去,一不抓紧就会出现
反复。因此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杜绝不良行为就成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教法
香港大学副校长徐碧美教授在《如何开展案例研究》一
文中认为案例研究能够对高度复杂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
示,这些启示是实验性的研究所不能提供的。哈佛大学
近的湖南邵东三少年杀害女老师的案例导入新课。 (2)看案例,学习新知 学生观看案例并分析三少年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让学生在分析和判断中了 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以及如何界定。让学 生在分析案例的轻松、愉快气氛中学习纯理论的知识点。

第九课说杜绝不良行为

第九课说杜绝不良行为

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父母师长的教育?
四、筑起内心的防线 如何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
1、加强自我防范,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2、加强自我防范,要依法自律,遵纪守法。 3、加强自我防范,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 4、加强自我防范,要理解勇敢的真谛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
一、认清违法的危害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案例二 小王家里饲养了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 意见,有人甚至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正常的 生活秩序。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 案例三 跃跃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整天跟几个社会闲散的青 年在一所小学附近拦截从学校进出的孩子,以此 取乐,有时还强行索要孩子零用钱,以寻求刺激。
三、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黄、赌、毒”的危害 黄
1、毒害人的身心健康 2、诱使人违法犯罪 3、破坏家庭幸福
四、筑起内心的防线
案例七 小新是一名学生,一次他应邀去迪厅跳舞。在迪厅里, 小新是一名学生,一次他应邀去迪厅跳舞。在迪厅里,有 人神秘兮兮递上一支奇怪的“香烟” 竹生猜是毒品, 人神秘兮兮递上一支奇怪的“香烟”,竹生猜是毒品,拒 绝了。那人引诱说,吸两口不会上瘾,并亲自示范一下。 绝了。那人引诱说,吸两口不会上瘾,并亲自示范一下。 看那人无比陶醉的神情,小新动心了~~~~ 看那人无比陶醉的神情,小新动心了~~~~
治安处罚的种类: 治安处罚的种类:
①警告 ②罚款 ③行政拘留 ④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 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 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一、认清违法的危害

说课

说课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第2框题《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9课第2框“杜绝不良行为”。

根据要求,拟定了说课提纲,包含四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理念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青少年常常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诱惑和不法侵害。

尽管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制定了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保护措施有时难以落到实处。

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引导青少年识别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道德意识,懂得违法无小事,严格律己,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违法行为。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使学生了解有关犯罪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增强守法意识,自觉依法律己,防止职业腐败和提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杜绝不良行为》这个框题通过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对比,引导青少年认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乃至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

让青少年懂得很多犯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轨迹。

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

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

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1)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相关知识(2)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并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

(4)学会抵制不良诱惑。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为做知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对于身处叛逆心理年纪和法律意识欠缺的青少年来说,重点在于引导他们懂得沾上不良行为后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可能逐步发展为违法甚至犯罪的危害后果,才能让学生懂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从而自觉增强防微杜渐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和杜绝不良行为,所以把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确定为教学重点。

说课稿杜绝不良行为

说课稿杜绝不良行为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秦皇岛市抚宁区红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杜绝不良行为》。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教材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本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增强自控力,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不仅违背社会公德,严重的还触及法律,涉及到了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为学习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奠定基础。

因此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通过案例和图片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特别是黄、赌、毒的危害。

运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制订自我管理公约,形成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严以律己,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加强自身修养,筑起内心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教学难点: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做到防微杜渐二、说学情分析学生专业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2017级焊工班班学生。

该班30名学生全部为男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工厂工作,不良行为会对他们的事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学生现状分析:该班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较差,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部分同学已染上抽烟喝酒等恶习,思维活跃,乐观,动手能力强,上课容易调动积极性。

三、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基于本框题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状:《新课标》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主要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故事、诗歌、漫画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和讨论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法上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最后做出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 问题②:李某的犯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 分析提示:预防犯罪从抵制不良诱惑,杜
绝不良行为开始 • 问题③: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 做呢? • 分析提示:(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 (3)发现任何人对自己实施不良行 为时,要及时报告
四、课堂小结
• 1.全社会共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 行为
五、布置作业
•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自觉依法规
范自己的行为”为题,写一篇自我警示录。 (不少于200字)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节、杜绝不良行为
一、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 长 • 1.未成年人 •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 2.为什么全社会都要保护未成年人? • ①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
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 2.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是什
么? • (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及其危害性。 • 如:谎报地震灾情,使部分公众产生了恐慌 情绪,破坏了社会稳定,导致正常的社会活动无 法进行,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给国家和人民造 成损失,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受到法律处罚。 • (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 即是故意或者过失导致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健康 和公私财产造成损失的行为。 • (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 即是故意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妨害社 会秩序的行为。
二、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
• 案例 • “东方兄弟”中的李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
自从在溜冰场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 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 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 偷窃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 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 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 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东方兄弟”成员拦路抢 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三年。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已,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这一重点内容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危害性,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行为的处罚。

从理论上讲,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占据的分量很重。

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

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

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还由于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刺激,有爱表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又有急于融于团体的心理需要,从而出现爱模仿、爱从众的一面。

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因一点小事,甚至一个眼神不对自己的心思,就会打架斗殴,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 的方式: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 法保护
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本课概要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二、杜绝不良行为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
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
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
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 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2、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及种类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四类: 违宪行为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属于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也即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法律法规。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3.组织观看法制教育片《警钟在黎明敲响》,思考如
何以片中的案例人物为戒,杜绝不良行为,避免违法犯罪
,并写一篇观后感。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三十八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与法律
有比以上行为更为严重的 违纪行为吗?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严重不良行为(违法)
即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殴打他人,强行所要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食、注射毒品;
职业道德与法律
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没有不良行 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作为中职生,杜绝不良行为,我 们应该怎么做呢?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师寄语
防微杜渐每一刻, 遵纪守法每一天, 横批——幸福生活一辈子!
职业道德与法律
杜绝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防微杜渐 遵纪守法
识别 不良 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远离 这些 魔鬼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你知道哪些不良行为呢?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一、识别不良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不良行为有哪些?
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启示
一些看似小事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 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 给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同时,一个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更多的是染上了不良行为,这固然有来 自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影响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了对未成 年人的保护,但如果14岁以上的 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情 节和后果严重,性质恶劣,触犯 了刑法和有关规定的,还是要承 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筑起 内心 防线
名言警句
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 己行为的人就是聪明人!
——雨果
职业道德与法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思考问题
➢ 请你说说李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
学)
严重不良行为(偷窃财物、参与赌博)
➢ 请你画出“东方兄弟”成员李某违法犯罪的线路图。
结交不良朋友→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骂同学→偷窃 财物→抢劫犯罪
➢ 李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你有何启示呢?
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远离这些魔鬼
职业道德与法律
合作探究
谈一谈黄赌毒的危害? 毒害人的身心健康 诱使人违法犯罪 破坏人的家庭幸福
职业道德与法律
案例
“东方兄弟”中的李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 自从在溜冰场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 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 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窃学校东西、 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 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 “东方兄弟”成员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三、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李强一直都是个好学生, 一天从广州来的表哥带他进了 迪厅,立刻有人神秘兮兮地递 上“香烟”,表哥对面露疑惑 的李强说“吸两口吧,不会上 瘾的”。看着表哥和那些人如 痴如醉的样子,李强会······
如果你是李强,会怎样做? 请同学们续编故事结尾, 并尝试表演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