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带式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

由转 速公 式() 知 ,可 以通过 改变 极对数 、 1可 转 差率和 频 率 的方法 实现 对 异步 电机 的调 速 。前 两种 方法 转 差损 耗 大 ,效率低 ,对 电机特 性都 有
一
定 的局 限性 。变频 调速 是通 过 改变 定子 电源 频
率 来 改变 同步频 率 实现 电机 调速 的 。因此 ,本 系
定 时 间 间隔顺 序 启动 ,即按 M4 M3 M2 一
M1的顺 启动 , 间隔时 间 5S 序 。
2 )停机 模块 的设 计 :停 机 时 ,为 了使 运输 机
带上不 残 留物料 ,要 求顺 物料 流 动方 向按 一 定时 间间 隔顺序 停止 , 即 Ml —M2 M3 ÷ _ M4的顺序 停 止 ,间隔 时间 5S 。
1 2
机 电技 术
21 年 6 02 月
基 于 P C控制 的带式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 L
林 二 姝
(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石狮 3 2 0 ) 6 7 0 摘 要:主要介绍 P C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控制应用,为了实现运输系 统的稳定运行 ,处理诸如皮带跑偏、打 L
滑及撕裂等 问题 。 在主 电路中用传感器检测故障信号 , 软件 中调用相应传感器检测到的故障信 号处理子程序并执行处理 。
第 3期
林二妹 :基于 P C控制 的带式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 L
1 3
" 6 f 1 s 0 (- )
: =— 一
—
() 1
t lJ
表 1 I / O地 址 分 配
p
式 中: 刀 一一 电机 的转 速 ,r n / ; mi P一 一 磁极对 数 ; S一一 转差 率 ; 厂一 一 频率 ,H 。 z
以工控机为中心的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操 显示 直 观 。 主站 通 带式 输 送 机是 现 代 煤 矿 主 要 的生 产设 的 运 行 状 况 , 作 简 单 、 过 OPC 据 接 [ 与 煤矿 管 控 服 务 器连 接 , 数 E l 实 现 信 息 共 享 , 域 网 内 的 计 算 机 通 过 管 局 控 服 务 器 , 浏 览 各 带 式 输 送 机 的 运 行 状 可
号; 各分 站 收 到停 车 信 号 后 , 自动 先 停机 尾 给 煤 机 , 时 一 段 时 间 待 带 式 输 送 机 上 的 延 煤拉完后, 制停车 , 控 当带 式 输 送机 速 度 降 .m ( 通 系 统 和 信 号 处 理 系统 两 大 部 分 组 成 。 号 至 0 5 /S 可 根 据 实 际 需 要 调 节 , 过 程 信 序设 置 ) , 制抱 闸 ; 将 信号 传 给 地 面主 时 控 并 采集 系 统主 要 采 集 现 场 的 开 关 量 和 模 拟 量 信号 , 电机的开关状 态 , 送带打 滑、 如 输 撕 站 。 ③地 面 集 中 控 制 胶 带 机 急 停 。 面 集 地 裂 信 号 等 , 执 行 器 件 为 继 电器 和 各 类 传 其 感 器 。 号 处 理 系 统 主 要 负 责 现 场 信 号 运 控 室 操 作 司 机 选 择 流 程 或 单 台 带 式 输 送 信 在 算和显示 , 包括 P C、 控 机 、 L 工 人机 界 面 等 。 机 , 主 站 发 出 急 停 指 令 或 当 任 一 带 式 输
下 部 分 仍 可 实 现 集 控 运 行 , 高 了 系统 可 靠 性 高 。 提 关键 词 : 控削 系统 集中控 制 分布控 制 工控机
中 图分 类 号 : H 2 T 22
文 献标 识 码 : A
带式输送机可控变速装置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超
(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 山西 太原 030052)
摘 要:针对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装置成本高、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可控变速装置的替代方案,并设计了
一套适用于带式输送机软启动可控变速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结构以及
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实现带式输送机稳定、快速的软启动奠定基础。
CH1 24+ 24- V+ I+ VI-
CH2 V+ I+ VI-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TD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3X(2019)07-0212-03
引言 随着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其
配套的综采设备(采煤机、输送机、掘进机等)的自动 化水平均在提升。大型设备的驱动一直是备受关注 的话题,其中带式输送机也不例外。在综采工作面的 开采中,为了确保带式输送机在启动时不会对系统 电网造成较大的电流冲击,需不断优化带式输送机 整机的受力状况及启动阶段输送带的动张力,故需 为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提供稳定的动力。在多年的研 究中,软启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带式输送机软启动过程中,在设备本身以及众多客 观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电动机的功率出现失 衡的现象。为了有效解决电动机失衡的现状,将电流 控制平衡法引入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中,其核心思 想为系统根据电动机电流值的大小,适当调整液压 系统中节流阀的流量,从而解决了由于电动机失衡 而带来的带式输送机功率失衡的现象[5]。 2 可控变速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为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带式输送机的可控变 速装置配置相应型号的电液比例阀以确保其功能的 实现,该装置的液压系统结构如下页图 2 所示。 1.3 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控制策略
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P L C,C 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r y V o 1 . ; 3 2 N o . 0 4 A p t .2 01 1
I P
帧中, S R C MA C 填A. 0 0 E 0 . B 0 5 D. 1 0 B 3 , D E S T MA C 填 入经A R P 解析 到的H0 S T — A的MAC 地址0 0 0 1 . C 9 4 7 . D 5 9 2 , T Y P E 填A . O x 8 0 0 。
到的H O S T _ C 的MA C 地址0 0 0 1 . C 7 9 3 . 1 B 2 C , T YP E 填入0 x 8 0 0 。 8 ) 该 经重新封 装的帧通 过S W2 交换 机转发给HO S T C 主机 。 9 ) 从 帧中的提取 分组 交给I P 协议, I P 协议检 查P R O 字段 后把有 效 负载交给I C MP 协议 。 1 0 ) I C MP  ̄ d 断这个分组是 I C MP 回应应答后, 生 成一个 回应请求 , 如图5 所 示T Y P E 填A0 x 0 。
P I F N
P R O T D C 0 L T 丫 P E
O P C O D E
( >> 上接 第B 5 页)
本文使 用Wi n C C 绘制 监控 界面 , 一号 带式 输送 机基 本界面 如图6 所示。 左跑偏信号 为红色, 表 明现 在传感器 已经检测到输送带 左跑偏 。 四、 总结 经实验 调试 , 本 系统 可以实 现输送 带的 自动控 制、 自动 凋偏 , 有效 降低了因输 送带跑偏而造 成的经济损失 , 同时也有效提 高输送 机的 自 动 化水平和 工作效率 , 提 高 了生产率 , 降低 了工人 的劳动 强度 。 为矿 井复 杂环境下输送 机的稳定可靠运 行提供了保 障。 参 考 文献 [ 1 ] 刘持 平, 卢世坤. 输 送带跑偏原因、 对策和纠偏技术 的发展 [ J 】 . 煤矿机
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设计题目: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指导教师:职称:2010年 6 月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日期:2010年 3 月 1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0 年3月15日至2010 年 6 月10 日毕业设计题目: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1.了解煤矿井下皮带输送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
2学习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
3学习PLC相关知识。
4基于PLC设计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
5翻译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相关领域英文文献。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近几年来,在国内一些大中型煤矿中,带式输送机先后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及监控技术。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
论文首先从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和历史入手,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输送机的各种监控和保护以及技改等方法,阐述了监控系统和各种保护的联系以及硬件设计的思路,构建出整个系统的结构,并分别介绍了系统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
三级皮带运输机控制程序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毕业设计论文

皮带传输机电气控制设计任务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09级农电(1)班学号:0,0姓名:祁飞,马菊梅目录1.控制要求 (3)设计要求 (3)2方案设计 (3)硬件设计 (3)要求分析 (3)电气控制原理图 (4)2.控制回路 (5)控制过程 (5)1手动控制 (5)2.自动控制 (6)电路故障分析 (7)设备的选择 (8)空气断路器 (8)接触器 (8)热继电器 (9)中间继电器 (9)时间继电器 (9)设计 (10)PLC选型 (10)PLC的组成 (10)PLC的端子分配及外部接线 (10)端子分配 (10)PLC外围接线 (11)PLC梯形图 (12)PLC指令 (13)4.总结 (14)设计总结 (14)1.控制要求设计要求本次课题是三级皮带运输机控制程序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要求如下:(1)某一生产线的末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M3三台电动机拖动,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15KW(2)手动时,为了便于调试,每一台电机都可以单独启动,单独停止。
(3)自动控制时,M1→M2→M3的顺序启动,间隔均为10秒,若需要停止,则M3→M2→M1的顺序停止。
(4)电路有紧急情况总停按钮。
(6)要有必要的短路、过载等保护。
2方案设计硬件设计继电器控制系统:控制功能是用硬件继电器实现的。
继电器串接在控制电路中根据主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转速、时间及温度等参量变化而动作,以实现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可以直观的看清电路的结构及其原理。
是最初常用的控制方式。
缺点是系统复杂,在控制过程中,如果某个继电器损坏,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查找和排除故障往往非常困难,虽然继电器本身价格不太贵,但是控制柜的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因此整个控制柜价格非常高,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
要求分析本控制电路要求对三台电机实现顺序启动,顺序停止,单启,单停功能。
顺序控制的控制原理是将前一台电机的常开触点串联到下一台电机的线圈前,若对启动或者停止有时间的要求,则将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前一台电机的线圈并联,实现同时得电,以控制后一台电机启动的时间。
探讨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探讨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其长期运行发展需求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应用随着我国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冶金工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式运输机的应用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仅应用性能越来越完善,而且运用范围也由车间内部逐步转向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物料输送上,且已成为当下物料输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推进带式输送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就要对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设计的原则1.系统设计原则分析1. 1先进性原则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以及各种高科技技术充斥的年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带式输送机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就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遵循先进性原则来编制相应的设计方案,尽量使其在运行使用期间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实时监督与控制作用,这样才能为物流输送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另外,通过对带式运输机进行先进性设计,还能使其具备精准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而能够对自身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自动化判断和分析,以便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整个控制系统的实时运行效果。
1. 2可靠性原则对于带式输送机而言,可靠性也是其在实现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能之一。
因此,设计人员在对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物料输送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有利于扩大输送机的应用范围,使其满足相关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需求。
此外,通过对输送机可靠性设计的研究,还能提高其自动化控制功能,进而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免在发生突发故障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影响物料输送速率及输送安全。
1. 3抗干扰性原则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抗干扰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系统本身的应用功能以及先进性。
基于PLC煤矿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

甲
图 2 自动/ 手 动切 换 图
2 . 2 软 件设 计
2 . 2 . 1 利用 S T E P 7 V 5 . 4进 行 模块 化 线 性 组 态 , 在 HW— C o n i f g中硬 件 组 态 , 在 C P 3 4 3 — 1中 网络 配
置, I P地址 配 置 1 9 2 . 1 6 8 . 1 . 1 0和 1 9 2 . 1 6 8 . 1 . 1 5,
一
Q B 6 9发送给变频和 E T 2 0 0 M.
系 统采 用西 门子 具有 MP I 和P R O F I B U S两 个
首先 进行 初 始 化 ( O B 1 0 0 ) , 把 输 煤 带 运 输 及
接 口的 C P U 3 1 5 - 2 D P作为主控制器 , 配有 以太 网 卡C P 3 4 3 . 1与 M I S主 网通讯 , 供 调度 监控 . 根据 I / , O点数 配置 开入 模块 ( 3 2点 , 2 4 V D C) 6个 , 开 出模 块( 3 2点 , 2 4 V D C ) 3个 , 模 拟量输 入 模 块 ( 8路 , 多 种 信号 ) 1个 , 模 拟 量输 出 模 块 1个 , I 1 / O模 件 到 现场 2 8 8 点均有指示灯 , 当现场输入触点闭合或 输 出接 通时 , 该 指示灯 亮 , 所有 输 出模 件都 有熔 断 器, 还安 装一 个熔 丝熔 断 指示 器 . 所有开关量 I / O 通道有隔离装置 , 它能在该 O模件对现场接线 和对其它 I / 0 模件之 间提供 1 5 0 0 V以上 的有效 隔离值 , 现场与控制室 间传输信号应采用 2 2 0 V 继 电器 隔离 . 当负 荷 电 流 的需 要 量 高 于 输 出模 件 里 的输 出触 点 的 额 定 电 流 时 , 设 置 中 间 继 电 器 ( O MR O N, 2 2 0 V I O A) 来处 理 高负 荷要 求值 . 输送 带 控制 采 用 大 倾 角 、 长 距 离 输 送 原 煤 的 新 型带式 输 送机 , 运用 动 态分 析技 术 、 中 间驱动 与 智 能化 控 制 等 技 术 , 实 现用 变 频 、 软启动 、 制 动 装 置及 以 P L C为核 心 的可 编 程 电控 装 置 . 电机 根 据 系统的要求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 的定子 饶 阻 为 △ 接 法 , 采 用 B级 绝 缘 , 采 用 全 压 启 动. 主要参 数如 表 1 、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连续性物料输送设备,在矿山、电力、化工、食品和港口等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该文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特点、设备组成、工作过程与发展趋势,具体讨论了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带式输送机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和PLC技术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功能较为完善,性价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物料运输自动控制传感器
带式输送机在1868年出现于英国,后来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由车间内部输送发展到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输送,成为物料输送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通过引进与持续的技术革新,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 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1 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或皮带运输机,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
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
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1.67/t/m3,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成本低、便于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输送量大、输送距离长、连续输送、管理维护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可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建材、轻工、食品、港口、船舶等领域。
带式输送机可在环境温度-20?℃至+40?℃范围内使用,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
2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带式输送机主要由两个端点驱动滚筒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机架、托辊、张紧装置、传带式输送机动装置等组成。
驱动滚筒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依靠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
驱动滚筒一般都装在卸料端,以增大牵引力,有利于拖动。
物料由喂料端喂入,落在转动的输送带上,依靠输送带摩擦带动运送袋卸料端卸出。
当输送能力和运距较大时,可配中间驱动装置来满足要求。
根据输送工艺的要求,可以单机输送,也可多机组合成水平或倾斜的运输系统来输送物料。
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整个设备的可靠性,保证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输送机的带速,从而提高输送能力并节省投资。
(3)进一步节能降耗。
带式输送机在输送机中耗能最低,但在矿山、港口、电力和冶金等行业中应用较多,属于用电大户,如能进一步节能降耗,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4)减少维护工作量。
由于带式输送机分布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线路上,减少维护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3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主要由供电单元、变频器调速单元、PLC控制系统、检测传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配置5台高压柜(配置智能综合保护装置)和1台低压柜,提供与高压柜通信的RS-485接口。
皮带配置2台高压变频器,并为皮带系统配置各类保护传感器,包括跑偏、拉线、温度、打滑、张力等的检测,同时在关键位置采用网络型摄像头配置视频监控系统。
PLC控制系统实现对每条皮带的自动操作及故障检测与报警等功能,与传感器、高压柜采用现场总线通信,与监控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进行通信。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多单元同步控制系统,2台变频同时启动,以皮带的工作速度为基础,PLC通过RS485给2台变频装置发送转速指令,并实时采集VT710所反馈的电机电流,通过比较,以工作电流最高的一台电机为基准,调整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从而将两台电机的工作电流调整到与基准电流一致,以实现功率平衡控制。
(2)在操作单元设有本地/遥控转换开关,既可实现本地控制,也可远程遥控。
(3)除串口通信外,也必须能够接收模拟量给定,其控制源的切换可以在的操作面板上完成。
(4)具备闭锁功能和声光报警的信号系统,同时具备输送机的运转信号显示。
(5)皮带在线检测系统,采用无损探伤技术,对皮带机进行在线不间断检测,在线检测系统安装在皮带机下带部位。
(6)为皮带运输设计监控系统,实现对皮带运行的实时监控和
分类数据的存储记录,并能生产各类表格和报表。
(7)变频器具有工频运行的旁路功能,一旦出现故障,能够让电机切换到工频运行。
(8)高压变频器能够对3台电机的同轴同步软启动,软停止功能。
起动、停止能按所设定的皮带特性曲线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地实现转差调节和功率平衡调节。
(9)自动洒水控制装置,PLC控制器根据烟雾、超温信号,自动控制灭火洒水并报警停机。
(10)主回路具有短路、过载、断相、欠压等保护。
(11)主电机的电流检测,温度检测以及上限报警。
(12)速度检测及超速保护。
(13)各故障的显示及报警,故障性质与位置的识别。
(14)界面直观友好,操作简便,功能齐全。
人机界面不仅具有形象逼真的动态画面和全中文显示,还具有实时报警监视、安全确认机制和数据记录功能(如图1)。
这种方式由操作人员在现场设备附近设置的就地操作控制箱进行手动操作,主要用于检修试车。
系统运行分为集中自动运行、单机自动运行、就地运行三种工作
方式。
(1)集中自动运行方式
这种运行方式接收来自监控系统的控制信号,自动根据预先设定的流程控制设备的运行,并进行自动检测、报警和保护,属于正常生产时的主要操作方式。
(2)单机自动运行方式
这种方式由操作员根据生产要求发出起车与停车指令,具有集中运行的全部功能,同时将信息传送到监控系统,主要用于设备的试运行和检修。
(3)现场单机手动运行
这种方式由操作人员在现场设备附近设置的就地操作控制箱进行手动操作,主要用于检修试车。
4 结语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物料输送设备,在很多行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功率、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一般由电源、变频调速、PLC控制以及参数与故障检测等部分组成。
本文根据电力系统中物料运输的功能要求,在综合考虑系统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情况的前提下,设计了一套基于变频器和PLC的多机同步控制系统,
具有功能完善、运行稳定、操作和维护方便等特点,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伟刚.通用带式输送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何超.交流变频调速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6.
[3]周建中,陈代伟,王雷.基于ARM的矿用带式运输机控制器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9):104-107.
[4]王彰云.基于嵌入式软PLC的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2):139-141.
[5]张强,林都,任一峰.变结构控制在矿井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10,31(11):178-180.
[6]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孔向军,胡振国.软启动器在煤矿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J].科技信息导报,2012,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