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1.

合集下载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动用储量计算公式1. 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计算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用于确定油气田中可采储量的大小。

根据反映储量计算公式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工程计算法和统计计算法。

2. 工程计算法油气储量计算公式油气储量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和估算油气田的可动用储量。

根据压力变化规律,常用的动用储量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rps公式:用于自然驱动油藏的储量计算,公式如下:q t=qi(1+bDi∗t)1/b其中,q t为任意时间t处的流量,qi为初始时刻的流量,b为不同油藏类型的指数,Di为初始时刻的动用储量。

举个例子,当初始时刻的流量qi=1000,指数b=,初始时刻的动用储量Di=10000,求t=5时的流量q t。

代入公式计算得:q5=1000(1+∗10000∗5)1/=气藏储量计算公式对于气藏储量的计算,常用的公式有:• 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气井产量和气井动态特性,得到动水驱动气化储量。

• 黄氏公式:用来计算气井的产气量,公式如下:G =⋅Q ⋅√T P其中,G 为产气量(百万立方米/天),Q 为气井日排气时间(小时),T 为气体温度(摄氏度),P 为井口压力(兆帕)。

举个例子,当气井日排气时间Q =24小时,气体温度T =30摄氏度,井口压力P =2兆帕,求气井的产气量G 。

代入公式计算得:G =⋅24⋅√302= 3. 统计计算法总储量计算公式总静态储量是指地质资源中可观测到的储量总量,常用的公式有: • 线性外推法:通过计算井底不可动用储量,然后用地质学方法进行推算。

•径向外推法:通过计算不同层位储量数据,推算出整个储层的总储量。

油藏储量计算公式对于油藏储量的计算,常用的公式有:•体积法:通过计算油藏中的有效储存体积和储集系数,得到油藏的储量。

以上只是储量计算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实际中根据不同油气田的特点和数据,可能会有其他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在进行储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以准确估算油气田的可动用储量。

储量计算综述

储量计算综述

第五章 储量计算第一节 石油资源量、储量分级与分类油气资源量和储量是一个与地质认识、技术和经济条件有关的变量。

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对地下油气藏逐步认识的过程,也是从油气资源量向储量转化、储量精度逐步提高和接近于客观实际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计算的储量精度不同。

因而在进行勘探和开发决策时,要和不同级别的储量相适应,以保证经济效益。

一、 我国石油资源量、储量分级与分类 1.资源量资源量是在一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含采出量)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

2.地质储量地质储量是资源量中已发现的部分,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发现的油气储层有效孔隙中储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

3.可采储量可采储量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从油气藏中可采出的油气总量。

4.储量分级与分类油气田从发现到全面投入开发,大体经过预探、评价勘探和开发三个阶段。

根据各阶段对油气藏认识程度的不同,将储量划分为预测、控制和探明三级,详见图2.5.1。

资 源 量 Resources已发现资源量 Discovered Resource 地质储量 OIP/GIP待发现资源量 Undiscovered Resource控制储量相当Probable OIP/GIP探明储量相当Proved OIP/GIP预测储量相当Possible OIP/GIP图 2.5.1 资源量、储量分级图1) 探明储量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

探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投资决策、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

探明储量按开发状态划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和未开发探明储量两类。

详见图2.5.2。

图 2.5.2 探明储量分类图(1)已开发探明储量(简称Ⅰ类)已开发探明储量指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生产井钻井和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

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90%。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摘要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1.油气储量 (3)2.地质储量 (3)3.可采储量 (4)4.远景资源量 (4)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2.3 储量分类 (4)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3.1静态法 (5)3.2动态法 (5)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1.油层岩石总体积 (6)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3.地下油气体积 (6)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2.溶解气储量 (8)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 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 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4)第六章水区特性曲线法计算油气储量 (14)6.1水驱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5)6.2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关系式 (16)第七章产量递减法计算油气储量 (17)7.1油气田开发模式图及开发阶段的划分 (17)7.2产量递减的类型 (18)1.指数递减 (18)2.调和递减 (18)3.双曲线递减 (18)7.3产量递减法的基本关系式 (18)第八章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油气储量 (20)8.1不稳定试井基本公式 (20)8.2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前言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陆上只有玉门、延长、独山子三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只有4102900? ,石油年产量仅t 41012?。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以下简称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定义。

1.2 本标准适用于资源/储量计算、评审和统计,也适用于国内采矿权和开发方案的审批、矿业权转让和油气勘探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中的储量中介评估。

2 基本术语本标准在分类定义中采用下列基本术语,这些基本术语均为泛指的名词:2.1 原地量: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油气自然聚集量,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油气储集层中储藏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伴生有用物质,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0.101MPa)下的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储量,特称地质储量。

2.2 可采量: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储量。

2.3 资源量:是原地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的统称。

2.4 储量: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

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

2.5 技术可采储量: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2.6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按当前的经济条件(如价格、成本等)估算的、可经济开采的油气数量。

2.7 不可采量:是原地量与可采量的差值。

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区域普查阶段、圈闭预探阶段、油气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油气生产阶段。

3.1 区域普查阶段: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13.2 圈闭预探阶段: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

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

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引言:油气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而有机碳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油气资源量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有机碳法概述有机碳法是一种通过估算油气储量中的有机碳含量来计算资源量的方法。

此方法基于地质学原理,通过分析岩石中的有机质含量和类型,推算出其中所含的油气资源量。

二、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资源量= Σ(含有机质的岩石体积× 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转化率× 烃类生成率× 油气抽采率)1. 含有机质的岩石体积:含有机质的岩石体积是指油气储层中含有有机质的岩石体积,一般通过地质勘探和采样分析得出。

2.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是指岩石中的有机质质量占岩石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 有机质转化率:有机质转化率是指有机质在地质演化过程中转化为油气的比例,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岩石类型。

4. 烃类生成率:烃类生成率是指有机质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生成烃类的比例,也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岩石类型。

5. 油气抽采率:油气抽采率是指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实际抽采到的油气量与资源量的比例。

三、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应用有机碳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通过采集地质样本和实地勘探,可以获得有机质含量、有机质转化率和烃类生成率等参数的数据。

结合油气抽采率,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油气资源量。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岩石性质的复杂性,有机碳法的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技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油气资源量。

四、结论有机碳法是一种常用的油气资源量计算方法,通过估算油气储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和转化率,结合烃类生成率和油气抽采率,可以计算油气资源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了解有机碳法油气资源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油气资源的潜力和可开发性,为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

•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变化、
油气层分布、油气藏类型、 流体性质及产能等,
A 2•
•1
•4 A’
•含油面积、有效厚度等
储量参数尚未钻探证实
2
A
进一步评价钻探、
目的 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1
4
A’
(3) 探明地质储量
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田 )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 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
<0.3
(4)油气藏埋藏深度
分类 浅层 中浅层 中深层 深层 超深层
油(气)藏中部埋藏深度,m <500
≥500~<2000 ≥2000~<3500 ≥3500~<4500
≥4500
储层物性、 含硫量、 原油性质
油、气储量计算
静 容积法 ★ ★ ★ ★ ★ 态 类比法 ★ ★ 法 概率法 ★ ★
GS380104-17GS16-18 GS16G-S1964
GS14-22 GS14-24
3800
GS11
•1
•4 A’
GS67
GS63-2
3950
4000
•油气层变化、油
水 关系尚未查明;
•储量参数由类比
283000
284000
3900
3950 4000
38G50S18-16GS18-18GS18-20 GS20-18
第八章 油气储量计算
钻井地质(1) 测井 地层测试(2) 地震
资料录取
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 发展石油工业的基础 国家经济建设决策的基础
(教材第九章)
陈堡油田陈3断块K2t1-K2c油藏剖面图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气储量是指地下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是评估油气资源量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储量计算方法对于油气勘探和生产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

静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采用测井、地震等勘探技术获得的地质资料来估算储量,主要依据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进行计算。

动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油气开发生产的数据来计算储量,主要依据井底流体压力、温度、含油气层的渗透性、储层孔隙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在静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面积法和容积法。

面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测定勘探区面积和厚度等参数,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容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采用测井和采样技术等,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和密度等参数,并据此计算出储量。

在动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物质平衡法和物理模拟法。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气流动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关系,计算出储层中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

物理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地下油气藏的物理过程,分析油气流动的规律,计算出储层中的储量。

以上是油气储量计算方法的简要论述,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勘探数据进行选择和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探井工业油气流标准
井深(米)
<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
油流下限 (T/d) 0.3 0.5 1.0 3.0 5.0 10.0
气流下限 ×104m3/d 0.05 0.1 0.3 0.5 1.0 2.0
海上油气田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大于10倍以上。
三、有效厚度(h)
油气层的有效厚度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 在工业油气井内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厚度。 有效厚度的工业产油气能力不能理解为任意打开 一个单层,产量都要求达到某个工业产量标准,而是 要求该产量在全井达到工业油气井标准中有贡献,这 种贡献不论大小,只要有可动的油气流流出即可。 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油气层内 具有可动油气,二是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可提供开发. 在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的油气井内无贡献 的储层厚度不是有效厚度,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气流标 准的探井不能圈在含油气面积内,不划分有效厚度。
一、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公式
N=100AhΦρoSoi/Boi
式中:N-原油地质储量, 104t; A-含油面积, km2; h-油层有效厚度, m; Φ-油层有效孔隙度,小数; ρo-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t/m3; Soi-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的参数有6项。
(2)用压汞资料研究油水界面(毛 细管压力曲线) (3)如有压力测量资料,可以根据 油水井地层压力估算油水界面。
2.依据油藏类型圈定含油面积
(1)背斜油气藏
1)油水界面与储 集层顶面构造图交线为 外含油边界,即最大含 油边界线,该边界外为 纯产水区。 2)气水界面或油 气界面与储集层构造顶 面交线为外含气边界,即 最大含气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 petroleum): 是在现行经济条件下,根据地质和工程资 料的分析,能以合理的确定性估算的,在 某一指定日期以后,从已知油气藏中可以 商业性采出的油气数量。探明储量可细分 为已开发的和未开发的。
• 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 of petroleum) 是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比不能商业性 采出的可靠性更大的油气数量。按照这一逻辑, 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 探明加概算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50%。 • 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 of petroleum) 是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可以商业性采 出的可能性比概算储量还低的储量。按照这一逻 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 等于探明加概算加可能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10%。
预测地质储量 潜在原地质资 源量 预测技术 可采储量 不可 采量
推测原地质资 源量
潜在可采储量 不可采量 探明经济 可采储量 探明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经济 控制次经济可 可采储量 采储量 推测可采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产量
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中国GB/T19492-2004资源/储量分类框架
第一节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的定义及 分类
• 一、SPE/WPC/AAPG联合储量定义和分类体系 • 石油工程师学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 和美国石油学家协会(AAPG)的分类体系代表 了世界公认的标准。他们提出联合定义的目的在 于使储量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量化和对比, 其中探明储量应以现行经济条件为基础,概算和 可能储量可以基于预期的开发和(或)先行经济 条件进行推断。各国各机构鼓励采纳在这些原则 下定义的核心定义,并根据特定地区情况和条件 拓展这些定义。同时,石油储量定义不是一成不 变的,可以修订。
探明+概算 (2P)
项目状态
探明+ 概算+ 可能 (3P)
投入生产 进行开发建设 计划开发建设 开发前期 开发中断 开发不可行
远景圈闭 远景区带 远景区域
低 风 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估 算值
项 目 成 熟 度
高估 算值
高 风 险
• 储量(Reserves of petroleum):是从某 一时间以后,预期从已知矿藏中可以商业 性采出的石油数量。所有的储量评估值都 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估算时拥有的可靠地质和工程资料的数量 及其对这些资料的解释。不确定性的相对 程度可将储量归为三大级别之一,即探明 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其可采出的 不确定性依次增加。
• 对于不同的利益方而言,”储量”术语具有不同含 义. • 在银行业, ”储量”指满足未来可能的货币需求的 保留资本量 • 在油气工业,储量是指未来可商业开采的地下储 层内的原油,天然气及其伴生物质
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
• • • • • 地质的复杂程度 油气藏开发的成熟度 地质和开发数据的质量和数量 经营环境(设施状况和开采条件) 评估人员的技能,经验及职业道德
控制
预测
不成熟评价
成熟评价
二、我国储量管理体系
• (一)我国储量分类标准 • 中国最新石油天然气的分级分类体系是 2004年4月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所规定。
总原地资源量
地质储量
未发现地质资源量
探明地质储量 探明技术可 采储量 不可 采量
控制地质储量 控制技术 可采储量 不可 采量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2004)
勘探开发 阶段 产能建设 和生产 油气藏评价 圈闭预探
地质储量
探明储量 已开发 未开发 产量 探明未开发 经济可采储 探明已开 量 发剩余经 济可采储 量 探明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区域 普查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潜在 潜在可 采资源 量 推测 推测可 采资源 量
技 术 可 采 储 量
经 济 的
控制经济 预测技术 可采储量 可采储 量
次 经 济 的
控制次经 可采储量
内 蕴 经 济 的
不 可 采 量
总 原 地 资 源 量
非 经 济 的
经 济 可 行 性 增 加
第七章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1


第一节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第三节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关心油气储量的组织
• • • • • • • • 负责油气勘探,开发与经营的公司与个人 油气财产的买方,卖方及评估方 投资油气勘探,开发及购买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 管理机构,税务部门和其它油气经营商的监管机构 负责国家能源政策规划与研究的政府机构 油气勘探与开采公司的投资者 矿产权益的投资者—个人,公司及政府 对储量有争议的当事方或仲裁机构
SPE/WPC/AAPG油气资源分类方案(2002)
全 或有 部 次 低估 资源量 原 经 算值 油 济 最佳估算值 地 的 不可获得的 质 远景 储 低估算 资源量 量 未发 值 现原 油地 最佳估算值 质储 量 难发现的
不确定性范围
已 发 现 原 油 地 质 储 量
经 济 探明 的 (1P)
产量 储量
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
• • • • • 地质的复杂程度 油气藏开发的成熟度 地质和开发数据的质量和数量 经营环境(设施状况和开采条件) 评估人员的技能,经验及职业道德
储量评估的确定法和概率法
• 储量的估算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根据已知 的地质、工程和经济资料只得出一个最佳的储量估算值, 这种方法称为确定法。当用已知的地质、工程和经济 资料产生一个估算范围值及其相应的概率,这种方法称 为概率法。 • 由于地质或工程资料的增加或经济条件的改变,储量估 算值一般要予以修正。关于概率不确定性的解释:探明 储量P1具有90%确定性,探明P2+控制储量P3有50% 确定性;探明P1+控制P2+预测储量P3有10%确定性。 如果条件不成熟,其概率曲线的斜率很大,否则很小。 在条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其评价范围值较为接近。 • 这样的定义便于对不确定性进行较准确合理的估算、对 各不确定的储量估算值进行加和和对机会和风险价值定 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