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监测系统设计
电类课程设--脉搏跳动测量电路设计

目录一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1.1 基本要求 (2)1.2 发挥部分 (2)1.3 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2)1.4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完成基本设计要求;(2)完成课 (2)二设计方案 (2)2.1 设计原理: (2)2.2 系统原理框图: (3)2.3单元电路设计 (3)2.3.1放大电路 (3)2.3.2 滤波电路 (4)2.3.3整形电路 (4)2.3.4 LM234引脚图 (5)2.3.5数显电路 (6)2.3.6单片机和报警电路 (6)2.3.7单片机程序设计流程图: (7)2.4总电路图 (10)三心得体会 (11)四参考文献 (12)一、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脉搏跳动测量电路。
设计参数:脉搏跳动传感器为模拟信号:5--50mv,噪声信号小于20mv。
要求1、基本要求:(1)电压比较用施密特触发器;(2)显示每分钟跳动值;(3)循环显示,每隔10s刷新一次,显示前一分钟的心跳次数,显示最小位为1次。
(4)每分钟跳动小于60、大于130时进行声光报警;正常心跳次数时蜂鸣器不响,绿灯亮;非正常心跳次数时蜂鸣器响,红灯亮。
2、发挥部分:选定传感器;判断测量范围中的异常。
3、课程设计工作计划:第一周完成资料查询、总体方案设计及部分电路设计;第二周完成具体电路设计及设计报告4、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完成基本设计要求;(2)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方案1、设计原理:电路由传感器模拟信号、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等六部分组成。
传感器模拟信号经过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由一个二阶压控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掉信号中的噪声信号,然后信号经过有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信号波形进行整形后输入到单片机中,单片机采用8051单片机,在单片机中对信号计数,然后输出到数显电路和报警电路。
数显电路显示每分钟跳动数,报警电路对于正常心跳次数时蜂鸣器不响,绿灯亮;非正常心跳次数时蜂鸣器响,红灯亮。
简易有效脉搏测量系统

简易有效脉搏测量系统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脉搏测量系统,包括信号的搜集,信号处置,心率和脉象图的显示,示用意如下:二、制作要求1、大体要求1、测量并显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分辨力为1次/分;2、测量误差 2次/分;3、测量范围30~300次/分;4、动态持续显示出脉象图;5、测量的开始和停止可由键盘操纵,以便于数据的读取。
2、发挥部份1、脉搏信号可自适应放大,即当信号微弱时放大倍数增大,当信号过强时放大倍数减小,以适应显示屏幕的大小;2、增加抗干扰能力,心率测试的分辨率提高到次/分;3、具有数据存储能力,以便往后进行健康状况分析;4、波形扫描速度可调,并能够锁定波形,随时进行分析;5、其它。
三、评分标准四、说明1.大体要求1中每分钟的心率没必要测量一分钟再显示,应该由心跳次数和测量时刻一起决定。
2.发挥部份1即自动增益操纵,要求把信号强度放大到固定值。
3.发挥部份3中要求信号存储时刻尽可能长,建议采用具有掉电不丢失的静态存储器来存储。
总评表说明:各个赛区能够依照每题的情形对项目和分数的分派进行调整,但要保证题内的可比性。
实际制作测试记录与评分表测试说明:1.脉搏测量为人工测量,也可采纳专门的仪器。
2.脉象图的测试用示波器作为标准仪器,它和显示的波形对照,示波器的波形为标准图象。
3.脉搏显示分辨力达到次/分,大体部份中第一项可直接给总分值。
4.脉搏测量的绝对误差要求 2次/分,误差每增加一扣2分。
5.发挥部份中第3项要求测量终止断电,再次启动能够显示上次选择存储的脉象图。
6.自动增益操纵部份可用低频波形发生器产生信号作为输入进行测量。
7.其它项中的加分要说明加分理由。
《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设计提案

人体人体脉搏信号脉搏信号脉搏信号测试测试测试系统系统系统设计提案摘 要: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由上、下位机构成,下位机通过电容传声器采集脉搏信号,由串口RS2232(USB或无线传输方式)将信号送入上位机;上位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对信号进行软件处理、分析和波形显示。
一、第一方案第一方案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组成组成组成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
下位机(单片机系统) 进行数据采集、信号调理,上位( PC) 机处理、分析数据、显示波形,上、下位机通过串口RS-232 通信(系统框图见图3) 。
(图1)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框图1 1 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为了克服接触式(光电式、应变计式及压电晶体式等) 传感器获取脉搏信号信息时易受干扰的缺点,建议以非接触式采集低频率、低幅值的脉搏波信号。
选用外套耦合腔的电容传声器B&K-4193型(主要指标为:灵敏度12.5mV/Pa,极化电压200V,频率范围0.01Hz~20kHz,频响特性:声压场15~146dB,具有瞬态响应快、低频响应好等特点)。
2 2 下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主要由选通滤波、程控放大、A/D 转换、单片机等几部分组成(图4) 。
信号调理(放大与滤波)是下位机的主要功能。
滤波处理包括抑制共模干扰(如工频干扰、人体静电干扰)、消除基线漂移等。
整个系统由(89C51) 单片机控制,经过处理后的信号由串口RS-232 送入上位机。
(图2)下位机系统框图上位机系统3上位机系统上位PC 机通过RS-232串口读入信号,由软件处理后显示脉搏波形。
上位PC 机的界面(软面板) 主要由控制窗口、显示窗口、数据窗口等组成。
软面板代替传统仪器硬开关、按钮控制整个采集过程、实现波形分析、显示、回放等功能。
第二方案二、第二方案该方案由应变式脉搏传感器及其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AD 转换、接口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软件构成。
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用LabVIEW虚拟仪器的操作面板及相应的程序, 显示出脉搏的波形。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单片机的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刘光权学号:1005084146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陈树越2014年5 月基于单片机的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体健康意识也随之提高,希望能随时的对自身某些参数进行健康监护。
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简单。
为了提高脉搏测量仪的简便性和精确度,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发光管和光敏三极管为传感器,由光敏三极管感应产生脉冲,经信号处理电路放大滤波后输入到单片机,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
系统运行中每分钟显示一次测得脉搏次数。
经测试,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脉搏,光电式传感器,单片机。
The Design Of The Puls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eopl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lso will raise awareness of human health, hoping to feel som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ir own health care. The emergence of electronic pulse meter, so that the pulse measurement becomes very simple. To improve the ease and accuracy of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the subject is designed based on 51 single-chip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AT89C51 core system to infrared LED and phototransistor sensor generates a pulse from the phototransistor sensor, amplified by th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filtered inpu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using SCM system internal timer to calculate the time,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pulses get the pulse beats time by the timer timed derived. System operation is displayed once per minute measured pulse rate. After testing, the system is working properly,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pulse; photoelectric sensor; microcontroller.目录1 引言 (3)1.1脉搏测量仪概述 (3)1.2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与应用 (4)1.3本文的研究内容 (5)2 脉搏监测系统结构 (6)2.1脉搏监测系统的结构 (6)2.2脉搏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6)3 系统总体设计 (9)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9)3.1.1 传感器选择 (9)3.1.2 单片机的选择 (10)3.1.3 信号调理电路的选择 (12)3.2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12)3.2.1 脉搏波动频率测量方案的选择 (12)3.2.2 单片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13)3.2.3 显示电路方案选择 (13)4 基本元器件介绍 (15)4.1 AT89C51介绍 (15)4.1.1 AT89C51的主要性能 (15)4.1.2 AT89C51的结构框图 (16)4.1.3 AT89C51的引脚说明 (17)4.1.4 复位电路 (19)4.1.5 振荡电路 (19)4.2 光电传感器简介 (20)4.2.1 光敏二极管 (21)4.2.2 光敏三极管 (21)4.2.3 光电传感器检测原理 (21)4.3 LED的综述 (22)4.3.1 LED的结构 (22)4.3.2 LED数码管的显示方法 (23)5 脉搏监测系统基本结构模块设计 (24)5.1 脉搏波检测电路 (24)5.2 信号采集电路 (25)5.3 一级放大电路 (26)5.3.1 放大器的介绍 (26)5.3.2 一级放大电路设计 (28)5.4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28)5.5第二级放大电路 (32)5.6 整形电路 (33)5.7 定时记数电路的设计 (34)5.8 显示电路的设计 (34)6 软件系统设计 (36)6.1 主程序流程的设计 (36)6.2 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程序流程的设计 (37)6.3 显示程序的设计 (38)7 系统仿真调试 (40)7.1 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仿真 (40)7.1.1 脉搏信号仿真 (40)7.1.2 一级放大电路 (41)7.1.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42)7.1.4 整形电路 (43)7.2 单片机电路仿真 (43)8 总结和展望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A 原理图 (50)附录B 主程序 (51)1 引言1.1脉搏测量仪概述脉搏携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自公元三世纪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问世以来,脉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人体脉搏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2011.7责任编辑:王莹医疗电子难以自由灵活地移动和接入,且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迫近和社区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更愿意在家庭或者社区医院里随时检测脉搏信息。
本文设计的人体脉搏智能监测系统设计实现了脉搏信号的采集和无线传输,并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脉搏波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使得脉搏检测客观化,避免了固定设备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引言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脉搏波的波形幅度和形态包含了心脏和血管状况的重要生理信息[1]。
因此,根据脉象信息提取人体生理病理特征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中医诊脉依靠医生的经验和阅历,难以对脉搏波进行客观化分析。
通常情况,对脉搏波的检测采取有线方式,被监护者身上安装的传感设备人体脉搏智能监测系统设计Human pulse wave intelligent detecting system麻芙阳 崔玉龙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29) 金闻名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摘要:本文通过压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设计硬件电路对脉搏信号进行调理和无线传输,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实现脉搏波形显示、数据管理、异常报警和频谱分析等功能。
与传统仪器相比,基于虚拟仪器的开发脱离对硬件的依赖,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和成本,同时具有通用性强和易于开发维护的特点。
关键词:脉搏波;数据采集;CC1110;虚拟仪器;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1.06.008本文于2011年3月1日收到。
麻芙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智能检测技术;崔玉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高效逆变器研究,氢燃料电池发电电能变换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整体方案设计人体脉搏智能监测系统由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无线通信接口单元和计算机软件处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包括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无线收发模块;软件部分包括无线收发程序、LabVIEW 可视化图形编程软件。
设计与实现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硬件系统

设计与实现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硬件系统脉搏心率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心率的设备,能够帮助人们监测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脉搏心率检测仪的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功能设计脉搏心率检测仪的硬件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1 脉搏检测功能:通过传感器采集心率信息,并通过STM32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显示用户的心率值。
1.2 数据存储功能:将采集到的心率数据存储到内部存储器中,以便用户后续查看历史数据。
1.3 显示功能:通过液晶显示屏将检测到的心率值实时显示出来,以便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率状况。
1.4 报警功能:当心率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系统应能发出声音或震动的警报,提醒用户注意健康状况。
2. 硬件设计方案2.1 传感器选择:选择一款高精度的脉搏传感器,能够准确采集心率信号。
常见的心率传感器包括光电式和电阻式传感器,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2.2 STM32微控制器选择:选择一款功能强大且集成丰富的STM32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
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的STM32系列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具备丰富的外设,适合用于该硬件系统的设计。
2.3 存储器选择:选择一款容量适当的内部存储器,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心率数据。
常见的存储器包括闪存和EEPROM,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器。
2.4 显示屏选择:选择一款高清液晶显示屏,能够清晰地显示心率数值。
可以选择带有背光和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以提高用户体验。
3. 硬件系统的实现3.1 连接布局设计:设计合理的硬件连接布局,确保传感器、STM32微控制器、存储器和显示屏等各个组件之间的连线准确无误。
3.2 电源设计:为硬件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可使用电池或者外部电源,注意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3.3 传感器接口设计:将脉搏传感器与STM32微控制器连接,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心率信号,并传输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脉搏的波形及频率能够反应人心血管的生理信息。
所以本文是以armstm32为主控模块,设计一种便携式,*作方便的脉搏检测器。
本系统由脉搏采集、液晶显示、无线发送三个模块组成。
脉搏采集是采集人的脉搏数,液晶用的是12232,显示一分钟被测脉搏数,无线发送就是利用gsm模块实现短信的发送,发送到监测人员起到远程*的效果。
关键词:stm32脉搏检测液晶显示gsm一、系统的整理框架。
以armstm32芯片为处理器,主要的模块主要包括脉搏采集模块,lcd显示模块,gsm数据传输模块。
脉搏采集模块采集到脉搏信号经信号放大及模数转换后传输到处理器中,经过定时器一分钟的计时,在液晶屏上显示一分钟的脉搏数,stm32控制脉搏数据经由sim300agsm模块以gprs形式发送给监测人员。
通过脉搏数的显示,医生可以获知用户的身体状况,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二、系统硬件以及电路构成。
1、脉搏监测电路。
传感器由光敏二级管发*红外和光敏三极管接受红外组成的分别是电路中的d6和q3。
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可基本抑制由呼吸运动造成的脉搏波曲线的漂移。
红外接收三极管在红外光的照*下能产生电能,它的特*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脉搏也即跟心跳同步,每心跳一次血液浓度变化一次,所以通过对手指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检测脉搏信号。
脉搏是微弱信号,信号需要放大,并且先通过低频滤波器进行滤波,在进行放大,最后在经过比较器得到脉冲波,输入到stm32里。
2、stm32处理器及主要接口电路。
stm32f103微控制器是使用cortem-m3内核,工作频率为72mhz,内置高速存储器,具有一个usb和一个can,7个定时器、2个adc、9个通信接口,其工作电压常见为3.3v。
armstm32f103控制模块主要完成对脉搏波波形数据的采集,脉搏信号模数转换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无线收发,与lcd的显示。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人体脉搏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或电脑的设备。
它能够帮助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这个系统中,STM32是一种微控制器,它能够控制和处理系统的各个部分。
该系统由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组成。
首先,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脉搏信号。
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传感器,它能够测量血液通过皮肤的光强度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信号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滤波。
这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去除噪声干扰。
STM32微控制器负责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的运行并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数据传输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手机或电脑。
这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技术实现。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自己的脉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记录。
最后,显示模块可以将数据以图表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在设备上,方便用户进行实时观察和分析。
这种基于STM32的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准确地检测人体脉搏信号。
其次,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可以实时监测脉搏并及时传输数据。
此外,它还具有便携性和易用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之,基于STM32的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健康监测设备。
它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脉搏数据,还能够帮助人们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相信在未来,这种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搏监测系统设计
作者:李旭坤刘文波马志强卫会军刘博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7期
摘;要:本课题采用嵌入式与无线通讯技术,提出处理脉信号的新方案,即采集及处理与无线发送部分(前端系统)+无线接收与PC机显示部分(后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负责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并发送,能够单独工作;通过无线接收和串口接口连接到PC机上显示,后端系统主要负责跟踪显示由前端系统传递来的信号。
正是有了无线接收模块的作用,使得系统具备了远程监测的能力。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无线收发模块;串口;传感器
1 研究意义
脉搏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是心脏和血管状态等重要生理信息的外在反映;因此,脉搏检测不仅为血压测量、血流测量及其他生理检测提供了生理参考信息,而且脉搏波本身也能给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中医脉象诊断技术就是脉搏测量技术在中医诊断上的卓有成效的应用。
采用傳感器检测脉搏,可较客观地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更因为此法对人体无创伤,且使用方便,易于被人们接受。
本课题采用光电传感器提取脉搏信号,用嵌入式处理脉搏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
(CC1100)远距离传送,并在PC机上显示.这样就既能减少对人体的创伤的同时,也能远距离并可以在PC机上监视,形成能远程监测人体脉搏的系统,为医生的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数据基础。
2方案选择
1、压力传感器:用压力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原理是将脉搏跳动产生的力通过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
他的特点是跳动的脉搏信号要强,如果跳动信号弱,那么传感器可能不能有效的反映出脉搏信号。
要么就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大家都知道提高一个器件的精度的代价是什么样,而且使用时要用东西把他固定住,这也使得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2、光电传感器:用光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原理是吸收红外线穿透血管时血液浓度的改变而导致红外线强度的改变使红外线吸收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的变化来反映脉搏的变化。
3;主要芯片介绍
3.1 光电传感器
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和IR333型红外发射二极管工作波长都是940 nm,在指夹中,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相对摆放以获得最佳的指向特性。
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电流越大,发射角度越小,产生的发射强度就越大。
3.2 Atmega8515
ATmega8515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
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8515 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 MIPS/MHz,从而可以缓减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
4 硬件部分
4.1 滤波部分
按人体脉搏在运动后最高跳动次数达240次/分计算来设计低通放大器。
低通滤波器是一种用来传输低频段信号,抑制高频段信号的电路,当信号的频率高于某一特定的截止频率fh 时,通过该电路的信号就会被衰减,而频率低于fh的信号则能无阻通过该滤波器。
能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定义为通带:阻止信号通过的范围定义为阻带,通带与阻带的分界点就是截止频率fh。
A0为通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称为通带电压增益。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由小到大增加到使滤波器的放大倍数等于0.707A0时,所对应的频率就是截止频率fh。
4.2 放大部分
由于脉搏传感器阻抗高的特点,可以采用传统的同相放大电路如图4.3所示,由放大电路原理可以知道放大倍数公式为:
A=U1/U0=R17/R15
因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在输入差摸信号的同时伴随着共摸信号输入,因此共摸抑制比成为影响运算误差的重要因素。
而在理想运放的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U输出= [(R17/R15)+1]*U输入
所以相对误差公式为:
相对误差δ=[(1+1/Kcmr)/(1+1/AodF)-1]*100%
所以当开环差摸增益Aod,共摸抑制比Kcmr越大,相对误差δ的数值就越小。
4.3 单片机的晶振和中央处理部分
单片机的晶振和中央处理部分电路图如图4.5.4所示:由于ATmega8515的使用晶振范围是0-8MHz,所以在选择晶振的时候必须在其范围内,否则就容易出错。
考虑到写程序的时候用到定时器定时,因此选择6MHz的晶振,中央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处理从PB0进来的方波信号,这个信号是经过前面的555施密特整形电路整成方波之后送给单片机,因为方波有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矩形波,它的高电平也达到单片机的要求,所以ATmega8515通过程序可以直接处理他,并将处理出来的信号传给CC1100和数码管,让CC1100发送给上位机的接收部分,而数码管则显示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5 系统调试与验证
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主要有以下几步:
·检查电路原理图是否有错误;
·根据电路原理图检查PCB图是否有错误:
·制板,根据PCB图检查PCB板是否有错误,主要检查是否有线粘连;
·焊件,测试各个元件管脚连接是否有错误,并检查是否有虚焊脱焊的问题
针对不同模块的硬件除了以上的调试外还应该有相应的调试方法。
5.2 软件调试
由于程序调试是否成功,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单纯的硬件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因此,对程序的调试就特别重要。
调试这阶段发生过的故障如:子程序在运行时破坏现场,缓冲单元发生冲突,零位的建立和清除在设计上有失误,堆栈区域有溢出等问题。
采用单步运行方式和断点运行方式对没个子程序进行调试,单步和断点调试后,再进行连续调试,这是因为单步运行只能验证该子程序的正确与否,而不能确定定时精度、CPU的实时响应等问题。
待全部完成后,应反复运行多次观察。
5.3 整体调试
在硬件和软件调试完成后,再结合到一起,即把软件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再将单片机放到系统板上,上电运行。
对不完善的地放再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处理,直到最后达到整个预期为至。
5.4 抗干扰措施
电子系统中的干扰源是多方面的,给系统调试造成很多问题。
经过总结,我们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干扰原因主要有:系统与各元件接地策略的不尽合理、PCB的分布参数,电磁干扰等。
为了尽量的减少千扰,必须采用符合本系统特点的抗干扰技术。
6 结果分析与展望
按照制作方案,可以达到本次研究的目的,但是这个处理过程比较麻烦,因为每个部分电路都受到外界的干扰。
建议用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干扰,也便于单片机处理。
在处理每个模块的时候都要认真,不管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哪怕是一小的部分出了问题,就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人体脉搏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输送养料、传递能量和传播各种生理病理信息的重要途径,脉搏包含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研究脉搏信息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智伟,朱卫华.433MHz单片机射频收发芯片nRF401[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1
[2];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