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讲解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语言测试现状及前景综述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语言测试现状及前景综述摘要: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学或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测试加以检验,而从测试中得到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或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测试流派基本上与相关教学法对应。
当前语言测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测试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考试的多样化,包括目的、形式、原则、服务对象等和专业化(各种考试质量保障措施)趋势愈加明显;对考试本身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提高。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开课面最广,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课程,而与大学英语相关的测试科目及考试体系名目繁多,如cet-4,cet-6,pets,tem-4,tem-8,toefl,ielts,toeic等,探究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英语语言测试的关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测试现状前景一、语言测试现状概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语言测试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发展时期。
语言测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有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对进一步推进语言测试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焦点是考试方式方法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巴赫曼bachman,帕尔默palmer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考试方式方法对成绩和被试能力都会产生影响。
在开展第一手研究的同时,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了突破:bachman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考试方式影响面的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包括五类因素:①考试环境(the testing environment),②考试指导语(test rubric),③语言馈入性质(the nature of the input),④预期回答性质(the nature of the expected response),⑤馈入与回答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response)。
关于英语命题的书

关于英语命题的书
关于英语命题的书,是指那些专门探讨英语语言测试命题技巧和方法的书籍。
这些书籍通常涵盖了英语语言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题型的设计、难度评估、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关于英语命题的书的示例:
1.《英语语言测试与评估: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David Bohlke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英语语言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测试的设计、开发、实施、评分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英语语言测试设计与评估》
作者:Yvette S. Easson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如何设计和评估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测试,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练习。
3.《英语语言测试: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Pamela J. Johnson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英语语言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语言测试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评估指标和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关于英语命题的书是指那些专门探讨英语语言测试命题技巧和方法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英语语言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的设计、开发、实施、评分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英语命题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命题技巧和能力。
英语语言测试方法概述

英语语言测试方法概述作者:马彩霞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1期【摘要】英语语言测试方法随着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语言测试科学前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模式、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交际语言测试时期。
本文将在这样的理论发展影响下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来论述英语语言测试的方法及所涉及的题型。
【关键词】英语测试方法一、听力测试方法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语言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分为两个方面,听的理解能力和理解后能正确表达的能力。
现阶段用于测试这种能力的题型主要有:听写、听写填空、复合式听写、回答问题、写提纲概要、记笔记、完成句子、填图表、改写等多种题型。
例如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题型由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
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
短文播放三遍。
二、口语测试方法1.口语测试分为面试和机考。
面试是常见的口语考试形式。
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采用自我介绍、三人或四人一个小组等方式。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形式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口语测试的形式类似。
其它大型考试口语测试中采用的口语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口语能力面谈,采用一对一的交谈。
美国成立的部队特殊培训内计划署使用过看图说话、连续发言、有提示的交谈等口语测试形式。
2.机考口试模式。
借助于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近年来机考、网络化口语考试兴盛。
机考模式要求考生将口头英语最开始用磁带录制,后使用电脑录制。
如托福的网考(IBT Speaking)、TEM-4 的口语机考。
IBT Speaking 与TSE 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如均出现先听后说这种综合素质考查的口语考查形式。
但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包括6个题目,其中1、2道为独立回答题。
另外第3、4 道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最后考生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pdf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1.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准确评估和衡量个体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情况,英语测试成为一种常见的评估手段。
本文将介绍英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英语测试。
2. 英语测试的重要性英语测试对于评估个体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英语测试,可以客观地评估测试者在不同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掌握情况,并作为决策制定者在英语教育、招聘、选拔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3. 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
其中,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查尔斯‧奥斯汀的习得功能理论以及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为代表。
这些理论为英语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3.2 测量理论测量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测试,以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个体的英语语言能力。
常用的测量理论方法包括信度、效度、等级划分、测试评分等。
3.3 评价理论评价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对英语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评分标准、评估体系和诊断性评价等。
4. 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口语测试、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4.1 口语测试口语测试是衡量个体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口语测试方法包括面试、短对话、演讲等。
口语测试主要针对个体的流利度、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4.2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是评估个体听取和理解英语语音的能力。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听力理解题和听力填空题等。
听力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语速、语调和语境下的英语材料的听取和理解能力。
4.3 阅读测试阅读测试是评估个体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常用的阅读测试方法包括阅读理解题和阅读填空题等。
阅读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主题、难度和长度的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语言测试_理论_实践与发展

2000年1月第32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Jan.2000Vol.32No.1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 韩宝成 提要:本文综合分析语言测试的两个基本问题:语言能力和如何对其进行测量,并讨论语言测试研究与发展趋势,如重视行为测试、注意研究被试特征对测试行为的影响、在语言测试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及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新一代测试及评估系统等。
关键词:语言能力、行为测试、被试特征、e2rater [中图分类号]H3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1-0047-611引言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被试的语言能力做出准确、公正的测量。
那么,什么是语言能力?如何对语言能力进行测量?这是语言测试研究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本文综合分析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情况,并结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分析未来语言测试的发展。
21什么是语言能力?这是任何语言测试工作者首先面对并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语言能力,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观点和看法不尽一致。
在科学前语言测试时期,语言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形成指导语言教学的系统理论,外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凭经验或遵循传统的教学。
语言教师把语言当作一门知识在教,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
语言测试也就考察被试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20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
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一套符号系统”的论断。
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大行其道。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们认为学习语言就是要获得操作这套符号系统的技能,即训练对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的一套语言习惯。
在这个时期,心理测量学理论对语言测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心理测量学坚持语言能力可分说,认为语言可以分解为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人们运用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讲 英语教学的系统工程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讲英语教学的系统工程教育学与语言学:1、教育学理论;2、理论语言学语音学和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3、不同的语言观把语言看作是一门知识把语言看成一种技能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规约社会语言学:1、,sociolinguistics;2、方言;3、语体;4、语域;5、语体变换;6、语言规划;7、语言的变化心理语言学:1、Psycholinguistics;2、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3、语言习得;4、言语的产生;5、言语的理解应用语言学: 1、Applied linguistics;2、广义和狭义;3、比较分析和错误分析;4、教学法研究;5、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智力、语言学能;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家庭环境等)5、语言测试;6、教学文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对此标题的实施建议,另外还附有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
功能意念表、话题项目表、技能教学参考表、课堂教学用语和词汇表;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所依据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有相应的后勤保障,确保教学所需的教材与教具、教学设备准备到位。
)教师的素质:1、心理素质(情感、意志的性格的总体反映);2、语言素质(知识与技能、确保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高质量的榜样作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必须是新鲜流动的;3、文化素质(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物典故等具有全面地了解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全面地了解广博的知识面)4、理论素质(作用、lewin、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
驾驭教材的素质:1、评价能力(教学的指导思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材的组成部分、教材中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2、使用能力(对教材内容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况)。
大学本科公共英语全程教育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操作

2015.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贺翰墨(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主要从事法律英语、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评价与测试体系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2014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重点项目,课题编号:WY2014011-A本文从培养适应当代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公共英语教育教学全程化的理念,进而提出两年基础英语、两年目的英语的新的“二、二学制”英语学习模式,分析与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大学本科公共英语全程教育的涵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公共英语一般只开设二年,即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公共英语课,大学三年级开始,只开设本专业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而不再开设英语,这种学两年停两年的英语学习“二、二学制”结构带来诸多弊端已然凸显。
为克服上述弊端,变弊为利,笔者倡导公共英语全程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本科公共英语全程教育”,是指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持续的、不间断地贯穿于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教学全过程,即除英语专业外的所有本科专业在学制年限内,要持续地、不间断地学习英语,英语教育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教学过程。
二、大学本科公共英语全程教育的必要性(一)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目前,大学本科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公共英语课,后两年不再开设,这种学两年停两年的“二、二学制”公共英语学习体制严重违背了外语学习持续化规律,使得学生学得的英语单词、语法在毕业时遗忘殆尽,英语水平回归到高中时代,严重减损了大学生应当具有的人文素质。
因此,为了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持续的不间断的学习外语。
(二)适应现代岗位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择职的需要在世界大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外语尤其是英语正在成为学生就业择职的必备条件之一。
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摘要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而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是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并通过具体案例介绍语言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当前语言学理论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引言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流工具,因此研究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探讨语言的结构、用法和演化等方面的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关注语言学理论在教育、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其实践效果。
2. 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应用2.1 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语言学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指导原则,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例,该方法主要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
而基于语言学理论的交际法则更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通过真实语境的模拟,使学习者在实际交流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2 语言测试与评估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测试和评估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语言能力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提供科学的语言教学建议。
例如,通过语篇分析和语用理论,可以设计出更贴近实际应用的语言测试题目。
2.3 多语言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多语种教学成为一种趋势。
语言学理论可以研究多语种环境下的语言互动和语言转换规律,为多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多语种教学的实践。
3. 语言学理论在语言翻译领域的应用3.1 机器翻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语言学理论为机器翻译提供了基础框架,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语义规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语言翻译。
然而,机器翻译仍然面临着语境理解和口语表达等问题,需要不断发展与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第一章语言教学与测试第一节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理论发展过程1. 第一阶段: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时期2. 第二阶段: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时期3. 第三阶段: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4. 第四阶段:交际语言测试时期5. 小结第二节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关系1. 主仆关系2. 伙伴关系第三节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效应1. 反拨效应理论研究2. 反拨效应实证研究3.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4. 小结第四节提高正向反拨效应的途径1. 学者观点2. 关于实现语言测试对教学的正向反拨效应的两点建议3. 小结第二章语言测试的分类第一节以测试用途为标准的分类1. 水平测试2. 成绩测试3. 分级测试4. 潜能测试5. 诊断性测试第二节以测试构建为标准的分类1. 直接测试2. 间接测试第三节以考察重点为标准的分类1. 分立式测试2. 综合性测试第四节以评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1. 主观性测试2. 客观性测试第五节以对测试分数的解释为标准的分类1. 常模参照性测试2. 标准参照性测试第六节语言测试的其它分类1. 交际性测试2.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三章语言测试的开发与设计引言第一节设计阶段1. 明确测试目的2. 选择测试类型3. 测试能力范畴4. 测试对象描述5. 测试内容及范围6. 其它考虑要素①制约条件②信度和效度的平衡第二节操作阶段1. 设计测试主题框架2. 制定工作程序3. 制定测试规范和测试大纲4. 选择测试方式5. 确定测试项目比例6. 阐述考题类型7. 准备试卷的相关文件8. 制订施考操作规定9. 抽样10. 测试命题细目表11. 撰写试卷初稿12. 实施预测、修改试卷、编制试卷最终稿结论第四章语言测试实施第一节施考准备第二节实施测试1. 主持测试2. 组织评分第三节分析测试结果1. 分数计算2. 分数检验和调整第四节评估测试质量1. 按常模的要求分析评估2. 对试题的微观分析3. 对试题的宏观分析第五节反馈测试结果第五章语言测试的信度研究第一节信度的定义第二节信度的种类1. 重测信度2. 复本信度3. 折半信度4. 评分员信度第三节信度的测定方法1. CTS-理论 Classical true score measurement theory : 传统真正分数计算理论2. G -理论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 综合归纳理论3. IR -理论 Item response theory : 项目反应理论第四节影响信度的因素第五节如何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第六章语言测试的效度研究第一节效度的概念第二节效度证据1. 表面效度2. 内容效度3. 语境效度4. 构想效度5. 效标关联效度6. 后效效度第三节效度和信度的关系第七章测试项目分析第一节项目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二节适合的干扰项选择第三节项目特征1. 项目难度2. 项目区分度第四节经典项目分析理论和项目反映理论1. 经典项目分析理论2. 项目反映理论第五节测量方法及结果分析1. 常用概念解释2. 易度指数估算项目的难度3. 难度指数计算项目的难度4. 项目反映理论中的项目难度测试5. 速度测试中的项目难度的估算6. 项目区分度的计算7. 项目灵敏度的计算8. 项目反映理论中区分度和难度的关系9. 干扰项第六节项目分析的其他考虑因素第八章听力测试第一节听力理解概述第二节听力测试的理论方法1. 利用图画测听力2. 利用多项选择测试听力第三节听力测试能力界定第四节听力测试任务类型1.信息辨认能力的评价2.对信息转述能力的评价第五节典型听力测试的对比分析1.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2.专业英语四、八级听力测试3.雅思听力测试4. 新托福听力测试第九章口语测试第一节口语的定义第二节口语能力界定第三节口语测试概述1. 口语测试的定义2. 口语测试的发展3. 口语测试的特点第四节口语测试模式1. 直接型口试2. 半直接型口试3. 间接型口试第五节口语测试的方法1. 面试2. 大声朗读3. 重复句子4. 口头报告5. 角色扮演6. 讨论/对话7. 描述和再创作8. 填充表格和对话9. 提问与回答10. 使用图片或图片故事第六节典型的口语考试1. 国内影响较大的口语考试2. 国外影响较大的口语考试第七节口语测试的反拨作用第十一章阅读测试第一节阅读的性质与模式1.阅读的定义与性质2.阅读的模式第二节阅读能力与阅读测试1. 阅读能力的界定2. 阅读测试考察的能力第三节阅读测试中的关键问题1. 规范2. 选材3. 命题第四节常用阅读测试题型第五节国内外重要考试阅读能力的测试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3.雅思考试4.新托福考试第六节阅读的评价1.阅读理解过程性评价2.阅读理解能力评价第十一章写作测试第一节写作的定义第二节写作测试概述1. 写作测试的定义2. 写作测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写作能力界定1. 写作能力的本质2. 写作能力的划分第四节写作测试的开发和设计1. 设计阶段2. 操作阶段3. 实施阶段第五节写作测试任务1. 写作测试任务类型2. 典型写作测试的对比分析第六节写作测试的评价1. 评价的定义及范畴2. 在写作测试中教师的主要任务3. 写作测试的评分4. 写作测试的评分信度第十二章翻译测试第一节翻译的性质1. 翻译的流派2. 翻译的类型3. 翻译的方法第二节翻译测试原理1. 翻译能力界定2. 翻译测试的依据3. 翻译测试的信度4. 翻译测试的效度第三节翻译测试方法1. 国内外翻译测试现状2. 翻译试题编写原则3. 翻译试题编写过程第四节翻译测试的评分1. 中国内地2. 香港3. 台湾4. 英国第五节翻译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第六节翻译题库建设第十三章词汇测试第一节英语词汇能力1. 词汇能力2. 词汇量3. 词汇运用4. 各项英语测试对词汇能力的要求第二节词汇测试的理论基础1. John Read的词汇测试理论框架2.词汇测试的分类第三节测试词汇的选择1. 语法词和词汇词2. 消极词汇知识和积极词汇知识3. 核心词汇4.词汇测试内容第四节词汇测试的方法1.限制性回答2.匹配题3.词义联系4. 填空题5.多项选择题6. 命题的科学性第十四章语法测试第一节语法的定义第二节语法测试的能力界定1.语法知识2.语法能力第三节语言测试的发展史及语法测试1.语言测试的发展史2.语法测试第四节语法测试规范第五节语法测试的方法1.择答题形式2.作答题形式第六节听、说、读、写、译中的语法测试1.听力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2.口语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3.阅读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4.写作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5.翻译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第七节国内外重要考试中语法能力的测试1.国内重要考试语法能力的测试2.国外重要考试语法能力的测试第十五章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第一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研究1.Yo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2. Brian 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3. Judith Martin 与Thomas Nakay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4.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第二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概述1. 语言测试发展阶段2.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第三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方法1. 测试文化意识2. 测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第四节跨文化交际测试题型1. 择答题类评估方法2. 做答题类评估方法3. 个性化答题类评估方法第五节小结第十六章应试策略和技巧第一节听力理解应试策略和技巧1. 听力的重要性2.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3. 听力理解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二节口语应试策略和技巧1. 口语的重要性2. 目前口语存在的问题3. 口语考试应试策略和技巧4. 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三节阅读理解应试策略和技巧1.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2. 目前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问题3. 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四节写作应试策略和技巧1. 写作的重要性2. 目前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写作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五节翻译应试策略和技巧1. 翻译的重要性2. 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翻译的应试技巧和策略4. 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