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分析
断层封闭性

断层封闭性的研究现状一、概述早期人们对油气(二次)运移理解为油气沿连通砂体的横向运移。
随着世界各主要油区勘探经验的丰富,尤其是墨西哥湾钻进垂直断层带的实例(Durhsm, 1994)以及我国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油气富集规律的发现,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一种新的勘探领域-以断层作为运移通道的勘探区。
目前,对运移通道的研究正不断深入。
连通砂体、断层、不整合面均可作为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聚集的运移通道。
各类不同运移通道运移油气的形式、效率等都不尽相同。
储层运载层主要是通过其连通孔隙系统进行横向运移,断层通过其裂缝系统进行垂向运移,不整合面以其良好的孔渗性能可横向也可垂向运移油气。
断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主要研究断层在不同时期的封闭性与油气成藏的配合关系。
断层封闭性是指断层与地层物性的各向异性相配合,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使其聚集起来形成新的物性和压力系统。
它在空间上表现为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
二、断层封闭机理断层的封闭程度主要取决于断层带物质及其两侧岩石的封闭能力,概括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1)涂抹作用指塑性的泥质物或其它非渗透性岩层被拖拽进断层带敷在断层面上。
有的学者用实验模拟了这种作用现象。
Berg 1995年解释了其产生的力学机制。
Lehner和Pi-laar提出了泥岩涂抹的拉分机制,此作用通常与同沉积断层或超压有关,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泥岩可以保持好的塑性。
(2)碎裂作用指断层位移期间的颗粒挤压和破碎作用,形成的断层泥明显降低了断层带的渗透性。
在断层变形带内,由于碎裂作用使得孔隙度值比围岩的小一个数量级,渗透率比围岩中的小3个数量级。
对断层岩岩芯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碎裂产生的断层泥可以封住300m高的油柱或更多的烃柱。
实验数据表明,断层泥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断层的初始位移量,随后沿断层泥发生滑动,但不再产生破碎带。
控制碎裂物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断层移动时作用在断层面上的有效法向应力的大小。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分析

[ 关键词 ] 断层
断层 作 为一 种重要 的油气输导体 系 , 它 既可 以为油 气运移提供 良 好的通道 , 又可以作为遮挡物 为油气 的聚集提供圈闭 , 同时又 可以对早 期形成 的油气 藏起破坏 作用 , 因而断层对 油气 的聚集 分布有重要 的控 制作用 。正确的理解断层 开启性 和封闭性的关系将有助 于理 解油气成 藏 的动态过程 , 预测 油气 的富集层位 , 揭示 油气的分布规 律 , 从而有 效 地指 导油气勘 探 。断层 在油气运 聚过程 中究 竟起何种作 用 , 关键 在于 其封 闭与开启 性。 1 _ 断层封 闭机理 及其影响因素 断层封 闭性系指 断层对 油气 的封闭能力 。它在地质空 间上表现为 断层 的侧 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 。 断层 侧 向封闭机理 主要有五种 : 对置封 闭 、 充填封 闭 、 涂抹作 用封 闭、 碎裂 作用封闭 、 成岩胶 结作用 封闭。断层侧 向封闭 的主要影响因素 有: 断裂 带充填物 的性质 、 断层两盘对置岩性 、 断移地层 的砂泥比 、 泥岩 涂抹层分 布的连续性等。 断层垂 向封闭机理 主要有 以下三种 : 充填 封闭 、 碎裂 作用封 闭 、 成 岩胶 结作用 封闭 。断层 垂 向封 闭性影响 因素 主要有 : 断裂带充填 物的 性质、 断层 的力学性 质 、 断层 的几何要素 、 埋深等 。通 常认为 断面倾 角 越缓 , 断层埋深越大 , 上覆 地层压力越大 , 垂 向封 闭性越好 , 反之则封闭 性 越差 ; 断层埋深越 大 , 上覆地 层静压力越 大 , 孔 隙度 和渗透率 的减小 幅度也相应 增加 , 断裂带封 闭性 越好 , 反之 封闭性越 差。但是 , 张性盆 地 断层 的封 闭性随倾 角的减小 而增大 ; 挤 压性盆地 断层的封 闭性 随着 倾 角的减小 而减小 ; 扭性盆地 介于压性盆 地和张性盆 地之间 。对 于伸 展 性盆地 , 断层封 闭系数随深 度增加而增加 ; 而对 于挤压性盆地 , 随着 深度 的增加 , 封闭系数反而减小 。 2 . 断层封闭性评价 2 . 1 传统的岩性配置评价: 传统方法在对 断层 封闭性 研究的过程 中, 认 为断层 两盘是 以“ 面” 接 触的 , 断层封 闭性主要决 定于断层 两盘对接 岩层的排替压力 的相对大小。 以这种岩性配置理论 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 : 断层两侧地层对置 分析法 、 A l l a n 断面图法 、 地震 断层切片法 和 砂泥对接 概率等 。这些方法尤 其适合 于较 浅部位 、 断层力学性 质为张 性和扭性 、 断裂带厚度 较薄和不能连续分布 的情 况 , 两侧岩石近似直接 接触 。然 而 由于大 多数断层两 盘多以 “ 带” 接触 , 因而这些方 法现在应 用 的不是很多 。 2 . 2 断层 活动分析 法 : 应用 断层埋藏 史 、 演化 史结合 区域构造 的演 化, 分析断层 的性 质 、 活动的大小程度 、 时间与油气 的运 聚关系 , 定性评 价 断层的封闭性 。 2 . 3 数学地 质方法 : 断层封 闭性是 多种地质 因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因而选择适 当的数学 地质方法将诸多的地质 因素通过 数学变换与计算 ( 上接第 4 1 4 页) 防外破方面应用最 为广泛 的是输电线路视频 图像 在线监 测系统 , 截至 2 0 1 1 年送 电部累计 已在输 电线路杆 塔易遭偷 盗 、 易受外力破坏 的外破 隐患点附近杆塔上安装视频 图像 在线监控装置共 2 8 套, 收到了 良好的防外破效果 。 输 电线路视频 图像在线监测 系统具有 以下特 点 : ① 安装简单 , 维护量小 。 ② 自动 运行 , 无需 人为 干预 , 自动记 录报警 状态 , 可 随时显示 、 调
断层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断层的类型及研究现状断层在我们工程应用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断层进行分类,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可为今后断层的研究,以及活断层引发的地质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
标签:断层;活断层;现状1 引言由于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海啸,地震,泥石流,矿难等等频繁的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灾害产生不仅是动力地质条件的原因,还有人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并了解断层及其形成机制。
对那些在地质方面有浓厚感情的学者或科学家而言断层的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由于地震是因为地下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断层并且顺着断层突然的运动,所以研究断层的形成机制对发现地震的产生有重大意义。
在地质学家眼里:地震和断层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大多数同时出现。
并且他们有信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仪器越来越先进,对于断层的了解及其形成机制不断加深,在地震造成的损失会极大的降低,更有甚者相信有一天我们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近些年来我们对于断层的认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前进。
有学者认为地下不断出现的一些对我们生活生产没有造成危害的较小型地震,比如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
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发现大地震产生所必需的条件,并且像拆解炸弹一样解除这些潜在威胁,进一步实现对有威胁的大地震的控制和不能控制的大地震的预报[1]。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在采矿过程中研究断层,可以确定采掘方向,降低风险。
对于汽液能源,比如天然气、瓦斯、石油等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断层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运输巷道[2]。
断层构造与地下水运移和存储也密切相关,它的研究对于我们开采地下水源有重要作用。
一句话,学习地质研究地质构造,都必须在断层方面作大手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好地质,更好的造福人类。
2 断层的分类断层的定义——两盘出现一定位移的裂隙,可是现实是,大自然中有相对位移的裂隙是一定不存在的,同时断层的数量比节理的数量要少很多。
它反应了从裂隙发展至断层还要一定的力学条件。
5断层封闭研究

压性、扭性(剪切)和压扭性断层发育比张性 甚至张扭性断层更为强烈的挤压破裂现象,从而使 所形成的断层岩更加细粒化、均一化,颗粒排列更 加紧密,导致孔隙度降低,孔喉半径减小。毛细管 渗流能力减弱,排驱压力增大。压性、扭性和压扭 性断层比张性,张扭性断层具有更好的封闭性,相 反,张性断层具有开启性。 同一力学性质的断层,断层位移越大,断距越 大,断裂带越宽,断层两盘岩块挤压研磨的碎裂作 用越强,越容易形成偏细粒的断层岩,有利于断层 封闭性的增强。相反,小断距的断层,作用于岩石 的强度小,岩石破碎相对较差,断层岩细粒化程度 明显较弱,不利于形成断层封闭性。
一般来说,若断距很小,活动的能量小,所形 成的泥岩沾污带数量很少,不能沿断面连续分布, 已形成的泥岩沾污带的数量,尚不够分配到断裂活 动影响的范围内呈现连续分布,同时,还将出现断 层两盘同一套储集层尚未被错开,即断层两盘是同 一套储集层相互毗连,烃柱高度,受自我毗邻深度 附近横断层溢出点限定。泥岩沾污带断开处,就是 油气的溢出点,因此,断层不能封闭。控油断层存 在有油气的溢出点,它的封闭性就必然很差或不能 封闭油气,这就是在众多的小断层附近不能形成良 好的封闭的主要原因。
碎裂岩系列断层岩,包括断层角砾岩(角砾一 般大于2mm)、碎粒岩(颗粒为0.1~2nnn)、碎 粉岩(颗粒小于0.1mm)和断层泥等组成。上述 几种碎裂岩系列断层岩,无论在深层或浅层,在 脆性或塑性岩石或在不同应力方式、不同成因类 型的断裂带中均常常发育,不过作为能够形成断 层封闭性的断层岩来说,岩性的细粒化,均一化 和泥化程度越高越好,其中以断层泥为最佳,它 们常伴随着断层两盘运移滑动而细化,并被拉长 减薄,结构致密,涂抹在断层面上,使断层对其 两侧油气水等流体具有很强的封闭能力,能将油 气在断层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断层的封闭性研究综述

断层的封闭性机理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目录第1章前言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断层的封堵原理 (1)1.2.2 断层的封闭机理研究 (1)1.2.3 地层封闭性评价 (2)第2章断层的封闭机理 (6)2.1 对接封闭机理 (6)2.2 断裂带高排替压力封闭机理 (7)2.3 泥岩涂抹形成的封闭机理 (9)2.4 断层面紧闭封闭机理 (10)2.4.1 断面压力 (10)2.4.2 断面产状 (11)第3章综合评价方法 (12)3.1 断层封堵系数法 (12)3.2 连通概率综合评价 (13)3.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14)3.4 声波测井信息法 (15)参考文献 (17)第1章 前 言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断层油气田,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会遇到断层面。
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的断层是开启的,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而有的断层是封闭的,阻止油气的运移。
当断层开启时,油气可以通过断层面侧向运移,由断层的一盘运移的另一盘,也可以沿着断层面做垂向运移;当断层是封闭时,断层可以在侧向上阻止油气穿过层面运移,垂向上防止油气沿断面向上部储层运移。
地层中砂泥比值,断层填塞物的性质,泥岩涂抹层的厚度和连续性,地层深部流体以及断面所受的主应力都会对断层的封闭性和开启性造成影响。
断层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封闭和开启性,使得他在油气藏形成和保存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研究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性不但可以认清油气的运行和分布规律,确定油气的勘探目的层,还可以合理的开发断层油气藏,保护其在开发过程中不至于受到伤害。
断层的封闭性研究还可以为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基础资料。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断层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中起重要作用,受到石油地质界广泛关注。
关于断层的封闭性,前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断层的封闭原理、影响因素及其评价分析方法等等。
1.2.1 断层的封堵原理Smith 等论述了断层封闭性的基本原理:封闭层封闭烃类的能力是由烃类排替水所需要的最小排替压力(即毛细管压力P C )所决定的。
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现状

在油 气勘 探开 发 外 许多 学者 ( Hop 和 付广 如 oe 等) 曾从 不 同侧 面 和角 度 对 断层 垂 向 封 闭性 进 行 了探
如 果断 裂带 以砂 质 填充 为 主 , 由于 砂质 成分 的孔 隙度 、 渗透 率 较 高 , 闭 性 较 差 , 气 便 可 以沿 断 裂 带 封 油 发生 运移 、 失 。 而 , 散 然 即使 断裂 带 以泥 质填 充为 主 , 但
关 键 词 断 层 ; 向封 闭性 ; 理 ; 究 方 法 垂 机 研 中 圈 分 类 号 : E1 2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Re i w fs u n r i a e l a a iy o a l v e o t dy o ve tc ls a i c p c t ff u t ng
v ria e l g c p ct ff u ti o t r ,o l i g e fc o s c n i e e n t e su y n p l ain o n e e r h e c ls ai a a i o a l s n t ma u e n y sn l a t r i o sd r d i h t d ,a d a p i t f ma y r s a c t n y c o
法 。 目前 . 断层 垂 向封 闭性 的研 究还 不成 熟 , 究 中考 虑 的 因 素 比较 单 一 , 许 多研 究方 法 的应 用 范 围具 有 局 限性 , 该 对 研 且 应
发 展 多 角度 、 学 科 综 合 研 究 方 法, 石 油 地 质 学 、 造 地 质 学 、 积 学 、 球 化 学 、 算 机 图 形 学 等 多 学 科 , 多 从 构 沉 地 计 以及 测 井 、 地 震 、 井、 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钻 生
国外断层封闭性研究进展

Knipe(1992)
Kip Cerveny(2004)
四、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1.断层并置分析法—三角图
综合了地层、测井、取心资料等断层 岩信息的并置图
Kip Cerveny(2004)
四、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2.泥岩涂抹参数 (1)泥岩涂抹系数 (Shale Smear Factor)
SSF=断距/泥岩层厚度=T/L SSF<7 Lindsay et al., 1993
二、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形成机制
3.断层形成机制 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涂抹
在层状砂泥岩地层中,当断层错动时,断裂 带内容易产生泥岩涂抹,即泥岩岩层被削截、 挤压进入断裂带,导致沿原泥岩层上下盘断 壁间发生脆性断裂的削截砂岩层上形成了层 状的较薄泥质层。
犹他州莫阿比露头区小断层泥岩涂抹(Davatzes,2005)
(1)相对于原岩 平均孔隙度,断层 岩的孔隙度降低, 但变化不大;而碎 裂岩孔隙度增大。 (2)断层岩渗透 率比原岩渗透率中 值低大约1到3个数 量级。 (3)从原岩到碎 裂岩再到断层岩粒 径中值依次降低。 从原岩到碎裂岩分 选性变差,但从碎 裂岩到断层岩分选 性变好。
美国内华达州 Aztec砂岩样品的孔隙度、空气 渗透率缩略图(Eric等,2005)
四、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2.泥岩涂抹参数
随着与上盘原泥岩层 距离(dsl)的增加, 泥岩涂抹的宽度单调 递减,即形成了连续 的泥岩涂抹。
通常,这些曲线都呈 渐近线形状,表明薄 层泥岩涂抹(几米厚) 在断层核部能延伸很 长距离,并且在厚度 上呈略微变薄的锥形。 当与上盘原泥岩层的 距离接近断距(T)时, 泥岩涂抹的宽度达到 最小值。
四、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1.断层并置分析法—三角图
断层封闭性研究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

出了断层泥 比率( G ) S R 等计算方法_ , 8 使断层封闭 ]
21 0 1年 3月 1 4日收到
性 的研究 由定 性描 述 向定量 描述 发展 。
4 5 8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1 卷 1
对 泥岩 剪 切 带 封 闭 机 理 研 究 贡 献 最 大 的 当属 B r( 9 5 J 他 系 统 地 研 究 了 泥 岩 剪 切 带 的 起 eg 1 9 ) ,
⑥
2 1 SiT c. nn . 0 c eh E gg 1 .
断 层 封 闭性 研 究 中 的 问题 及 应对 策 略 浅 析
张绍 臣 靳 丹 丹 陈 新
(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大庆 1 3 1 ) 63 8
摘
要
在 总结 国内外断层封 闭性研 究现状 的基 础上 , 断层封 闭机理 、 闭史、 闭性评价 等方面 的研 究中所存在 的 问题 , 对 封 封 断层封 闭性 问题 对策
的“ 断面 图解法 ”4, 在钻 井 较少 的情况 下 这 种 方 _ 但 j 法就显 得 无 能 为力 了 。对 此 , 吕延 防 , (96) 等 19 提 出 了砂 泥 对 接 概 率 的计 算 方 法 J较 好 地 解 决 了 ,
这 个 问题 。
最早 注 意到 断层 泥岩涂 抹 封闭现 象 的 当属 Pr e.
进行 了系统地分 析 , 而探讨 了解决这 些 问题 的研 究思路和对策 。 进 关键词 断层
中图法分类号
T l22 ; E 2.1
文献标志码
A
油 气 勘 探 的 实 践 业 已证 明 , 裂 在 油 气 的 运 断 移、 聚集及 保 存 过 程 中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J 。 在我 国 , 论 是 西 部 的前 陆 挠 曲盆 地 、 无 中部 的 克 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
防外破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输电线路视频图像在线监测系统,截至2011年送电部累计已在输电线路杆塔易遭偷盗、易受外力破坏的外破隐患点附近杆塔上安装视频图像在线监控装置共28套,收到了良好的防外破效果。
输电线路视频图像在线监测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安装简单,维护量小。
②自动运行,无需人为干预,自动记录报警状态,可随时显示、调取。
③成熟的太阳能技术供电,可连续7个阴雨天工作。
④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电网。
⑤强大的后台分析软件,提供海量的图片,方便运行人员管理。
⑥采用GPRS 无线数据远传方式,网络覆盖无处不在。
通过不断增加视频图像在线监控装置数量后,输电线路易遭偷盗、易受外力破坏等外破隐患点已基本实现24小时连续监控,大大地减轻了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6、标识设施的投入
①制作吊车作业安全防护示意图张贴在大型施工机械驾驶室挡风玻璃上。
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各类大型施工机械驾驶室挡风玻璃上张贴吊车作业安全防护示意图后,吊车司机在施工作业时由于得到有效的安全提示,能始终保持施工机械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就能有效避免施工机械因与带电导线安全距离不足而引发输电线路外破故障跳闸。
②在各类施工外破隐患点安装安全警示宣传牌。
通过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各类重要施工外破隐患点安装相应的安全警示宣传牌后,大多数施工作业人员由于受到安全警示宣传牌的安全警示教育,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自身的违章施工作业行为已威胁到人身及电力设施的安全,均能够自觉停止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7、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
①配合公司政工部开展保杆护线相关工作,召开输电线路保杆护线员培训会议。
②制作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明信片发放到输电线路沿途乡镇、村落。
③召开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专题宣贯会议。
总之,晋江电力公司送电部从2011年开始按以上7种措施开展输电线路的防外破工作,2011年晋江公司输电线路外破跳闸7次,2012年跳闸5次,而且送电部对辖区内的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做到可控、在控。
当然,防止和遏止输电线路外部破坏的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本着行业管理与治安管理相结合、行业管理与群众护线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还需要坚持不懈去做许多说服、教育和宣传工作,使沿线群众爱线、护线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努力营造“破坏电力设施为耻,爱护电力设施为荣”的良好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限制外界一切损害输电设施的不安全因素,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可靠供电。
今后将继续细化和完善输电线路防外破旁站监控各项管理措施,与其他部门积极进行交流学习,不断克服电力设施防外破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接第414页)断层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气输导体系,它既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又可以作为遮挡物为油气的聚集提供圈闭,同时又可以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破坏作用,因而断层对油气的聚集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正确的理解断层开启性和封闭性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油气成藏的动态过程,预测油气的富集层位,揭示油气的分布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断层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关键在于其封闭与开启性。
1.断层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断层封闭性系指断层对油气的封闭能力。
它在地质空间上表现为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
断层侧向封闭机理主要有五种:对置封闭、充填封闭、涂抹作用封闭、碎裂作用封闭、成岩胶结作用封闭。
断层侧向封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裂带充填物的性质、断层两盘对置岩性、断移地层的砂泥比、泥岩涂抹层分布的连续性等。
断层垂向封闭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充填封闭、碎裂作用封闭、成岩胶结作用封闭。
断层垂向封闭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断裂带充填物的性质、断层的力学性质、断层的几何要素、埋深等。
通常认为断面倾角越缓,断层埋深越大,上覆地层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反之则封闭性越差;断层埋深越大,上覆地层静压力越大,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减小幅度也相应增加,断裂带封闭性越好,反之封闭性越差。
但是,张性盆地断层的封闭性随倾角的减小而增大;挤压性盆地断层的封闭性随着倾角的减小而减小;扭性盆地介于压性盆地和张性盆地之间。
对于伸展性盆地,断层封闭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挤压性盆地,随着深度的增加,封闭系数反而减小。
2.断层封闭性评价
2.1传统的岩性配置评价:传统方法在对断层封闭性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断层两盘是以“面”接触的,断层封闭性主要决定于断层两盘对接岩层的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
以这种岩性配置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断层两侧地层对置分析法、Allan 断面图法、地震断层切片法和砂泥对接概率等。
这些方法尤其适合于较浅部位、断层力学性质为张性和扭性、断裂带厚度较薄和不能连续分布的情况,两侧岩石近似直接接触。
然而由于大多数断层两盘多以“带”接触,因而这些方法现在应用的不是很多。
2.2断层活动分析法:应用断层埋藏史、演化史结合区域构造的演化,分析断层的性质、活动的大小程度、时间与油气的运聚关系,定性评价断层的封闭性。
2.3数学地质方法:断层封闭性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选择适当的数学地质方法将诸多的地质因素通过数学变换与计算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确切地反映断层实际的封闭情况。
如非线性映射分析法、逻辑信息判断法、模糊综合评判判断法等。
2.4泥岩涂抹系数法:也有人称之为泥岩涂抹因子或泥岩沾污因子等,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定量确定断层封闭性的有效方法。
断层封闭与否,断裂带中充填物的性质非常重要,而泥岩涂抹是断裂带中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Bouvier 、Lindsay 和Yielding 等分别提出用泥岩涂抹能力(CSP)、泥岩涂抹系数(SSF )和断层泥比率(SGR)的计算方法来定性判断断层的侧向封闭性。
CSP 只适用于断面剪切型的涂抹,SSF 适用于压入型的涂抹。
但它们是对于单层泥页岩的厚度和断距而言,不适合厚层非均质的碎屑岩层序,而实际地层常常是非均质的厚层,SGR 的计算方法便是针对非均质的厚层提出来的。
2.5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研究: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影响了泥岩涂抹效果,决定了断裂带的性质。
当断裂带内充填物泥质含量高时,可在断裂带内形成高的排驱压力,有效封堵油气;当泥质含量低于一定标准时,断裂带以砂岩为主,流体可通过断层移动,或沿断层向上运移,封堵油气效果差。
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由付广提出的泥质含量Rm 计算公式。
2.6断面应力分析:包括断面力学性质、区域主应力方向及断面应力大小的分析。
断面所承受的应力包括剪应力与正应力。
由于剪应力对断层封闭性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目前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应力。
一般认为,张性和张剪性断面多具有开启性,这时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对于压性和压剪性断面,如果正应力大于岩层的抗压强度,则断层可对油气起到垂向封闭作用。
在地下断面上所承受的应力应该为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的叠加,以往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已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吕延防,李国会,王跃文等.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J ].石油学报,1996,17(3):39-45
[2]童亨茂.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3):215-220
[3]赵密福,李阳,张煜等.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及断层的封闭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7-10
[4]Allan A S.Model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with-in faulted structures [J ].AAPG Bulletin ,1989,73:803-811[5]Barton C A ,Zoback M D ,Moos D.Fluid flow along potentially active faults in crystalline rock [J ].Geology ,1995,23:683-686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分析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王东晔
[摘要]本文通过断层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两方面对断层封闭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断层封闭机理封闭性评价
—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