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染整助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纺织品的柔软性B. 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性能C. 增强纺织品的耐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助剂不属于染整助剂?A. 柔软剂B. 固色剂C. 染料D. 稳定剂答案:C3. 染整助剂中的“固色剂”主要用于:A. 增加纺织品的亮度B. 改善纺织品的手感C. 提高染料在纺织品上的附着力D. 减少纺织品的收缩率答案:C4. 染整助剂中的“柔软剂”通常用于:A. 提高纺织品的抗皱性B. 增加纺织品的光泽C. 改善纺织品的柔软性D. 增强纺织品的耐磨性答案:C5. 染整助剂中的“分散剂”主要作用是:A. 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均匀分布B. 增加纺织品的吸湿性C. 减少纺织品的静电D. 增强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答案:A二、填空题6.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抗皱性。

答案:抗皱剂7. 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使用“______”可以减少染料的浪费。

答案:匀染剂8.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耐水洗性能。

答案:防水剂9.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减少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的浮色。

答案:固色剂10.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和手感。

答案:柔软剂三、简答题11. 简述染整助剂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染整助剂在纺织品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附着力,还能增强纺织品的柔软性、抗皱性、耐磨性等物理性能。

此外,一些特殊的助剂如防水剂、抗紫外线剂等还能赋予纺织品额外的功能,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多样化需求。

12. 描述染整助剂中的“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均匀分布,防止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不均匀的染色效果,如条纹、斑点等。

通过使用匀染剂,可以提高染色的均匀性,减少色差,提高纺织品的整体外观质量。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2分)1、染料(本题2分);(1)溶解性(Soluable):染料溶于水或一般的有机溶剂,或者是在染色的过程中转变成溶于水的状态;而颜料不溶于水或一般的溶解溶剂。

(2)染着性或亲和力(Affinity):染料对被染物具有染着性或亲和力;而颜料对于被染物没有染着性或亲和力,它必须借助于粘合剂机械地固着于织物的表面或者内部。

(3)适用的对象:染料适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也可以适用于皮革和纸张等广范围的领域。

2、硫化还原染料(本题2分)有一类硫化染料,化学性质很稳定,硫化钠或多硫化钠不能使其还原,需要借助于还原染料还原时所用的还原剂即碱性保险粉才能将其还原成溶于水的、对纤维具有亲和力的隐色体的钠盐,上到纤维上去后,再经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的硫化染料母体而固着在纤维上去。

我们把这种硫化染料叫硫化还原染料。

3、偶合反应(本题2分)答:芳香族的重氮盐与酚类、胺类、氨基萘酚磺酸类以及活泼的亚甲基相互作用,生成偶氮染料的反应叫偶合反应。

4、染料力份(本题2分)答:指的是将一定浓度的染料作为标准,将它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定该染料的力份100%,其它浓度的染料与标准染样进行比较,而定出其力份。

如果的色浓一倍,该染料的力份就为200%,如果的色浅一倍,则该染料的力份就为50%。

染料的力份是一个相对的浓度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浓度。

5、蓝移(本题2分)答: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染料的颜色变浅,叫浅色效应,又叫蓝移。

6、克分子消光系数(本题2分)答:表示的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物理量,当溶质固定时,ε只随着入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当波长一定时,ε也是一个常数。

7、重氮化反应(本题2分)答:我们把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叫重氮化反应。

可以表示成;ArNH2 + NaNO2+HCl→Ar—N=N+Cl―+NaCl+2H2O+Q8、阳离子染料(本题2分)答:分子中具有四价胺盐正离子,与小分子的酸根形成分子内盐,溶于水,电离出染料的色素阳离子。

染料化学作业

染料化学作业

一、简答题:1、合成染料中间体常常借助的反应有哪些?答:磺化、硝化和亚硝化、卤化、氨基化和烷烃胺基化、N-酰化、烷基化和烷氧基化、重氮化和偶合反应以及成环缩合等。

这些反应主要可归纳为三类反应:其一是亲电取代反应;其二是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亲核置换反应;其三是形成杂环或新的碳环的反应,即成环缩合。

2、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1、影响染料的性质并赋予其水溶性。

2、通过磺酸基—SO3H可以转变为其它的取代基。

3、利用磺酸基—SO3H占位,可以合成一些邻位产物。

4、可以增强染料对纤维的染着性或亲合力。

5、利用磺酸基的吸电性,可使环上的亲核反应即取代基之间的相互转化容易进行。

3、硝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作为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②硝基是一个重要的发色团,利用它的极性,加深染料颜色。

③利用硝基的吸电子性,使芳环的其它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

4、氨基化的目的是什么?①答:氨基是供电子基,在染料分子的共轭系统中引入氨基,往往可使染料分子的颜色加深;②可以和纤维上的羟基、氨基,腈基等极性基团形成氢键,提高染料的亲和力(或直接性);③通过芳伯胺重氮化,偶合,可合成一系列偶氮染料;④通过氨基可以引入其他基团;转化成-OH、-Cl、-SH等。

⑤生成杂环化合物。

5、羟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羟基本身是个助色团,对染料的颜色起着增深的作用;①羟基能和纤维上的氨基、羟基形成氢键,可提高染着性;②酚羟基使染料具有媒染的特性;③酚羟基化合物可作偶合组份;④通过羟基引入其它基团;6、卤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可改善染料的色光和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染色牢度。

四溴靛蓝的牢度比靛蓝好,色彩更加鲜艳,牢度好。

②增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③通过卤素(主要是-Cl、-Br)水解、醇解和氨化引入其它基团,主要是-OH、-OR、-NH2。

④通过卤基,进行成环缩合反应,进一步合成染料。

7、胺的N—酰化、烷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在染料的分子中引入烷基或芳基后,可以改善染料的各项坚牢度和溶解性能;②在芳环的氨基或酚羟基上引入烷基或芳基,可以改善染料的色光和颜色③可以克服某些含有氨基或酚羟基染料在酸碱条件下发生取代基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影响染料的色光8、羟基烷氧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可以实现对羟基的保护;②可以改善染料的性质,使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染料得到改善。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染料分子中,能够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基团称为:A. 亲水基团B. 亲油基团C. 反应性基团D. 非反应性基团答案:C2. 染料的耐水洗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3. 染料的耐光牢度通常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染料的化学结构B. 染色方法C. 纤维的种类D. 染色后的处理答案:B4. 以下哪种染料属于酸性染料?A. 直接染料B. 活性染料C. 硫化染料D. 还原染料答案:A5. 用于棉织物染色的活性染料,其活性基团通常是:A. 磺酸基B. 羧基C. 羟基D. 氨基答案:A6. 染料的耐热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7. 染料的耐氯漂牢度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 染料的化学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A8. 以下哪种染料属于还原染料?A. 直接染料B. 活性染料C. 硫化染料D. 酸性染料答案:C9. 染料的耐汗渍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用于羊毛染色的酸性染料,其酸性基团通常是:A. 磺酸基B. 羧基C. 羟基D. 氨基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水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水洗2.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

答案:耐光3.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热4.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氯漂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氯漂5.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汗渍条件下的稳定性。

答案:耐汗渍6. 酸性染料通常用于_________织物的染色。

答案:棉7. 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可以与纤维分子形成_________。

染料化学 2009版 第06讲 第05章 直接染料

染料化学 2009版 第06讲 第05章 直接染料
SO3Na H3 C N N SO3Na SO3Na NH2 SO3Na 1,5-二磺酸 -3-萘胺 间 -甲苯胺 (1) H3 C O HN C NH (2) CH3 N N (1) SO3Na SO3Na H3 C N N SO3Na 偶氮中间体 NH2 缩合 +COCl2 (2) 光气 SO3Na
Tcwang © 1
《染料化学》2009
原始教程
第6讲
第5章
直接染料
(1)结构的相似性增加了“范氏力” ,因为两者均为线形分子和平面构象; (2)基团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氢键力” ,两者的氨基和羟基之间可形成氢键; 此外,还有“偶极力”和“色散力”之说,都是基于染料结构而言的。 这里进一步以 Congo Red 上染 Cellulose 为模型来说明之。 冈果红上染纤维素纤维的图示[2]P263:
NH2 N N SO3Na N N SO3Na NH2 H2N Red, C.I. Direct Red 28,直接大红 4B
1-萘胺 -4-磺酸
染浴+媒染剂 天然色素——————→上染纤维————较复杂; 染浴 直接染料——————→上染纤维————较简便。
'
三聚氰胺:
HN R
NH2
5、偶氮伯氨基型:[1]P101 之 3 例
通式: ArS N N
Ar'S
N N
NH2
末端氨基结构:
Dye NH2
6、络合母体结构:[1]P99-100 之 9 例
OH 分子片段: COOH X1 N N X1---- -OH; X2---- -OH, -COOH, -OCH2COOH, -OC2H5 X2
§5.4
直接染料的合成途径*(供阅读)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染料:2、中料:3、偶合反应:二、填空练习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能是染料对纤维的和的综合效果。

2、阳离子染料的母体按结构主要有、、以及菁类。

3、根据带正电核基团在染料共轭体系中的位置,阳离子染料可以分为两大类:阳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

4、配伍值大的染料,亲和力、上染速率、匀杂性。

5、颜色的基本属性是、、。

7、蒽醌类还原染料的隐色体钠盐大部分均较未还原的色泽,只有极少数和未还原的色泽(近似)。

这是由于被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后,共轭体系的缘故。

三、判断练习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把染料中的红黄兰三色等量混合可得橙灰色。

()2、提高染液温度,上染百分率提高。

()3、适合染中浅色的是还原染料。

()4、染料浓度相同,浴比增大,织物的得色量不变。

()5、一般说,提高染液温度,染料在染液中的分散度提高。

()6、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扩散、固着三个阶段。

()7、染料具有颜色是由于对光波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8、一般商品染料采用三段命名法,即冠称、署名、色称。

()9、酸性染料分子中氨基酰化均能提高其在羊毛上的耐光牢度,而且脂肪链越长耐光牢度的提高越大。

()10、阳离子染料在染色时,加入电解质起促染的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染料按应用来分类可分为哪几类?染料化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染料:有色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或其他介质以制成溶液或分散液,并能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使纤维着色,染后具有一定坚牢度及鲜艳度的物质。

2、中料:将不具备染料特性的芳烃衍生物叫做染料中间体,简称中料。

3、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浴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二、填空练习题1、亲和力、扩散性2、偶氮型、蒽醌型、三芳甲烷型3、隔离型、共軛型4、小、慢、好5、色调、纯度、亮度或明度7、深,增大三、判断练习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染料按应用来分类可分为哪几类?答:染料按应用分类可分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酸性含媒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解读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解读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解读第一篇: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解读染料化学习题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 1 染料 2 偶氮染料 3 还原染料4 阳离子染料 5 染料的强度(力份)二单项选择在染色过程中,始终处于非水溶状态的染料是()。

A 活性染料B 冰染料C 分散染料D 金属络合染料2 在CIE测色制中,对一个颜色的描述不包括()。

A 色彩B 纯度C 亮度D 灰度三多项选择可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A 直接染料B 活性染料C 冰染料D 还原染料2 可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A 直接染料B 酸性染料C 冰染料D 活性染料 3 非水溶性染料包括()。

A 分散染料B 中性染料C 冰染料D 活性染料 4 染料商品化主要控制的是()。

A 强度B 色光C 染料的实际含量D 含水率四判断改错染料与颜料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水溶性,一般染料的水溶性远远优于颜料。

()2 所有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都是以离子或单分子形式存在于染浴当中的,但其在织物上的最终状态却不一定是水溶性的。

()染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染料具有均匀一致的色调、色泽、深度及其它物理性能。

()五简答题染料的基本特性有那些?指出“还原蓝RSN”命名中的冠首、色称和字尾,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3 商品染料有那些剂型?各有什么优、缺点?六论述题什么是染料的商品化?染料商品化的主要意义是什么?第二章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一名词解释 1 深色效应 2 浅色效应 3 浓色效应 4 淡色效应 5 吸收光谱曲线 6 深度值K/S值 7 选择性吸收 8 补色max 染料的二色性二单项选择阳光下的黄色物质在蓝光下呈()色。

A 白色B 黑色C 黄色D 红色不同色泽的染料拼混的越多,织物颜色越()。

A 鲜艳B 萎暗C 浓艳D 不受影响,仅仅是深度增加而已3 染料的颜色主要是由()的能级跃迁造成的。

A 价电子B 分子转动能级C 分子转动能级D 原子核 4 随染料共轭体系的延长,其()。

染料化学真题答案解析高一

染料化学真题答案解析高一

染料化学真题答案解析高一染料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涉及到染料的合成原理、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等方面知识。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了解染料化学的相关内容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与应用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通过解析某一真题,来揭开染料化学的面纱。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染料化学的真题:题目:下列关于染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染料吸附在纤维上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染料分子的结构。

B. 染料分子中有用于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色团结构。

C. 染料分子中含有可以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官能团。

D. 染料分子的分子量越大,颜色越深。

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说到染料吸附在纤维上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染料分子的结构。

这是正确的。

染料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与纤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影响染料的吸附性能。

B选项提到染料分子中有用于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色团结构。

这是正确的。

染料的颜色来源于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染料分子中的色团结构可以对这种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C选项提到染料分子中含有可以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官能团。

这是正确的。

染料分子中的官能团可以与纤维分子中的相应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染料与纤维分子的结合。

最后,我们来看D选项,它说到染料分子的分子量越大,颜色越深。

这是不正确的。

染料分子的分子量并不决定其颜色的深浅,而是染料分子结构中的色团结构决定了其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能力,从而影响了染料的颜色。

综上所述,D选项是本题中不正确的描述。

通过对这道染料化学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染料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染料分子结构与染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同时,解析真题也是一种检验自己对染料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解析各类题目,进一步加深对染料化学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

除了染料吸附能力、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外,染料化学还涉及到染料合成方法、染料在纤维上的固定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对染料化学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料化学课后答案【篇一: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2】t>影响染料颜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共轭双键系统(2)供电子基和吸电子基(3)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

1. nnnh2nnnh2nnnh2>轭系统越长则其深色效应越显著。

2.onhco>共onhch3onh2oohonhco>onhch2ch2oh>onh2>o供吸电子的协同效应越强,深色效应越显著,分子的共面性越好,深色效应越显著。

3.(ch3)2nxn(ch3)2>(ch3)2nxn(ch3)2>(ch3)2nxn(ch3)2共轭系统越长则其深色效应越显著。

4.(ch3)2n+-n(ch3)2cl(紫)+(ch3)2ncn(ch3)2cl(绿)-nh2>引入取代基氨基造成了空间阻碍引起深色效应。

第五章.直接染料一.按结构直接染料分为哪几类?试各举一例,并写出具体的合成路线。

答:直接染料可分为:直接染料可分为直接染料、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铜盐染料和直接重氮染料。

直接染料主要包括:联苯胺偶氮染料,二苯乙烯型染料直接耐晒染料包括:二芳基脲偶氮染料,三聚氰胺偶氮染料,二噁嗪染料,酞菁系直接染料。

直接重氮染料包括:在偶氮基对位上具有氨基的染料,在染料分子末端具有间二氨基苯或间氨基萘酚结构的染料合成略二.简述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直接性的原因,试从染料结构考虑提高染料直接性的可能途径。

答:直接染料之所以具有直接性是因为:直接染料的分子是直线型的大分子,且分子的共面性较好,而纤维素分子也是线性大分子。

另外,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直接溶解于水中,在无机盐(常用食盐与元明粉)和温度的作用下在纤维内部,染料与纤维以分子间力(氢键,范德华力)进行结合。

染料分子的线性,共面性越好,分子量越大,与纤维的直接性越好。

三.比较各类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答:根据直接染料对温度、上染率及盐效应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a类: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在染液中聚集倾向较小,对纤维的亲和力低,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较高,移染性好,容易染得均匀的色泽。

食盐的促染作用不很显著,在常规的染色时间内,它们的平衡上染百分率往往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染色温度不宜太高,一般在70~80℃染色即可。

这类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较低,一般仅适宜于染浅色。

a类染料习惯上也称为匀染性染料。

b类: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对纤维的亲和力高,分子中有较多水溶性基团,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低,移染性能较差,如果上染不匀,难以通过移染加以纠正。

而食盐等中性电解质对这类染料的促染效果显著,故必须注意控制促染剂的用量和加入时间以获得匀染和提高上染百分率。

如使用不当,则因初染率太高,容易造成染花。

这类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较高。

b类染料又称为盐效应染料。

c类: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也比较复杂,对纤维的亲和力高,扩散速率低,移染及匀染性较差。

染料分子中含有水溶性基团较少,在含有少量的中性电解质染浴里上染也能达到较高的上染百分率。

染色时要用较高的温度,以提高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提高移染性和匀染性。

在实际的染色条件下,上染百分率一般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始染温度不能太高,升温不能太快,要很好地控制升温速率,否则容易造成染色不匀。

c类染料又称为温度效应染料,色时,要注意选用性能相近的同类染料为宜。

四.试比较下列各组染料的水洗牢度,并从结构上的差异来说明原因。

1.nao3snao3snnn=nohh22.nao3snao3snnnnnh2ho3.nao3nao3sn=nnnnhho4.nao3snao3snnnnnhcoho答:水洗牢度顺序:4>3>2>1,可从共面性角度考虑。

2比1更具有直线性,对纤维直接性高,而4和3比1和2具有更长的共轭系统,且4最长,即共平面性最好,所以对纤维直接性最高,水洗牢度更好。

第六章.不溶性偶氮染料一.何谓不溶性偶氮染料?阐述其常规染色过程及涉及的化学反应。

答:不溶性偶氮染料由无水溶性基团的偶合组分和芳伯胺的重氮盐在纤维上偶合成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故名为不溶性偶氮染料。

一般染色过程是先用色酚打底,色酚与纤维借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然后与色基的重氮盐显色。

涉及化学反应:重氮化反应: arnh2+nano22hx+arnnx+nax +2h2o偶合反应:ar-n=n+nh2ar-n=nnh2+ hb二.色酚为什么对纤维素纤维具有直接性,主要有哪几种结构类型?答:色酚分子中酰胺键与两边芳环间构成的共轭系统影响色酚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

色酚钠盐存在下式所示的酰胺-异酰胺的互变异构现象,异酰胺式分子中有一个较长的共平面的共轭系统,增加了对纤维的直接性。

主要的结构类型有:三.何谓色盐?阐述色盐的性能要求和主要结构形式。

答:色盐是色基重氮盐的稳定形式。

性能要求有:(1)能够耐受50~60℃;(2)能够保存一定时间;(3)在运动和撞击时不会发生爆炸;(4)使用时容易转化成偶合的活泼形式。

色盐的主要结构形式有:(1) 稳定的重氮硫酸盐或盐酸盐,如:蓝色盐 vbch3onhn2cl(2) 稳定的重氮复盐,如:黑色盐 ko2nnnn2cl2zncl2(3) 稳定的重氮芳磺酸盐,如:so3och3n2+红色盐 bo2nso3na(4) 稳定的重氮氟硼酸盐,如:橙色盐gccln2bf4四.何谓快色素、快磺素、快胺素和中性素?答:(1)快色素染料又称重氮色酚染料,是色酚和反式重氮酸盐的混合物。

重氮化合物的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与亚硫酸作用,生成具有偶合能力的重氮亚硫酸盐,在水溶液中很快转变成稳定的重氮磺酸盐,再经加热处理可转变为有偶合能力的顺式重氮亚硫酸盐,或被氧化成为活泼的重氮硫酸盐。

芳环上有给电子基,易制备成重氮磺酸盐。

将此稳定的化合物与色酚混合,则制成快色素染料。

(2)重氮化合物与脂肪族或芳香族伯、仲胺作用,生成无偶合能力的重氮氨基或重氮亚氨基化合物。

当介质的ph值下降,上述产物可以转变为原来的重氮化合物和胺。

将这样的重氮氨基化合物与色酚混合,就成为快胺素染料。

(3)中性素也是色基的重氮氨基化合物与色酚混合而成,它们与快胺素的区别在于选择稳定剂不同,以碱性较弱的邻羧基芳仲胺为主。

第七章.还原染料一、试述还原染料的结构特征,写出以下还原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描述染料在纤维中的状态和染色坚牢度。

【篇二: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46;doc】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或内部。

二?试述染料和颜料的分类方法?写出各类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2.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颜料分类?颜料可根据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别来分类?无机颜料可细分为氧化物、铬酸盐、从生产制造角度来分类可分为钛系颜料、铁系颜料、铬系颜料、橡胶用颜料、陶瓷及搪瓷用颜料、医药化学品用颜料、美术颜料等等。

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类?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合成纤维?对于植物纤维?如棉?麻可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进行染色。

对于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可以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染染料?活性染料进行着色。

合成纤维?常见的有涤纶?锦纶?腈纶? 涤纶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锦纶可以用酸性染料染色?腈纶可以用阳离子染料染色。

三?按染料应用分类?列表说明各类染料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染色对象、方法。

答?如下表所示? 染料名称结构性质特点染色对象及方法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一类水溶性阴离子染料。

染料分子中大多含有磺酸基?有的则具有羧基?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

直接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纸张、皮革的染色。

染色时染料在染液中直接上染纤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吸附于纤维上。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是一类水溶性阴离子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磺酸基、羧基等酸性基团?通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染浴中可以与蛋白质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结合?故称为酸性染料。

常用于蚕丝、羊毛和聚酰胺纤维以及皮革染色。

酸性染料?通过自身亲和力上染纤维?并以离子键与纤维结合?酸性媒染染料?其染色条件和酸性染料相似?但需要通过某些金属盐的作用?在纤维上形成螯合物才能获得良好的耐洗性能?酸性含媒染料?有一些酸性染料的分子中具有螯合金属离子?水解倾向小?染色牢度好。

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可溶于水?呈阳离子状态?早期的染料分子中具有氨基等碱性基团?常以酸盐形式存在。

主要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染色时能与蚕丝等蛋白质纤维分子中的羧基负离子以盐键形式相结合。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又称为反应性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团?染色时能够与纤维分子中的活性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也能用于羊毛和和力上染纤维?之后在碱剂的作用下通过共价键与纤维牢固结合。

不溶性偶氮染料这类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由重氮组分?色基?和偶合组分?色酚?直接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性色淀而染着?这种染料称为不溶性偶氮染料。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色基先重氮化?然后通过亲和力上染到用色酚打底的纤维织物?然后偶合形成不溶性色淀而牢固存在织物上。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水溶性极低?在染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的分散体存在的非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的化学结构以偶氮和蒽醌类为主?也有杂环类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同时也可用于醋酯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