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染料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2分)1、染料(本题2分);(1)溶解性(Soluable):染料溶于水或一般的有机溶剂,或者是在染色的过程中转变成溶于水的状态;而颜料不溶于水或一般的溶解溶剂。

(2)染着性或亲和力(Affinity):染料对被染物具有染着性或亲和力;而颜料对于被染物没有染着性或亲和力,它必须借助于粘合剂机械地固着于织物的表面或者内部。

(3)适用的对象:染料适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也可以适用于皮革和纸张等广范围的领域。

2、硫化还原染料(本题2分)有一类硫化染料,化学性质很稳定,硫化钠或多硫化钠不能使其还原,需要借助于还原染料还原时所用的还原剂即碱性保险粉才能将其还原成溶于水的、对纤维具有亲和力的隐色体的钠盐,上到纤维上去后,再经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的硫化染料母体而固着在纤维上去。

我们把这种硫化染料叫硫化还原染料。

3、偶合反应(本题2分)答:芳香族的重氮盐与酚类、胺类、氨基萘酚磺酸类以及活泼的亚甲基相互作用,生成偶氮染料的反应叫偶合反应。

4、染料力份(本题2分)答:指的是将一定浓度的染料作为标准,将它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定该染料的力份100%,其它浓度的染料与标准染样进行比较,而定出其力份。

如果的色浓一倍,该染料的力份就为200%,如果的色浅一倍,则该染料的力份就为50%。

染料的力份是一个相对的浓度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浓度。

5、蓝移(本题2分)答: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染料的颜色变浅,叫浅色效应,又叫蓝移。

6、克分子消光系数(本题2分)答:表示的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物理量,当溶质固定时,ε只随着入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当波长一定时,ε也是一个常数。

7、重氮化反应(本题2分)答:我们把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叫重氮化反应。

可以表示成;ArNH2 + NaNO2+HCl→Ar—N=N+Cl―+NaCl+2H2O+Q8、阳离子染料(本题2分)答:分子中具有四价胺盐正离子,与小分子的酸根形成分子内盐,溶于水,电离出染料的色素阳离子。

染料化学作业

染料化学作业

一、简答题:1、合成染料中间体常常借助的反应有哪些?答:磺化、硝化和亚硝化、卤化、氨基化和烷烃胺基化、N-酰化、烷基化和烷氧基化、重氮化和偶合反应以及成环缩合等。

这些反应主要可归纳为三类反应:其一是亲电取代反应;其二是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亲核置换反应;其三是形成杂环或新的碳环的反应,即成环缩合。

2、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1、影响染料的性质并赋予其水溶性。

2、通过磺酸基—SO3H可以转变为其它的取代基。

3、利用磺酸基—SO3H占位,可以合成一些邻位产物。

4、可以增强染料对纤维的染着性或亲合力。

5、利用磺酸基的吸电性,可使环上的亲核反应即取代基之间的相互转化容易进行。

3、硝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作为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②硝基是一个重要的发色团,利用它的极性,加深染料颜色。

③利用硝基的吸电子性,使芳环的其它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

4、氨基化的目的是什么?①答:氨基是供电子基,在染料分子的共轭系统中引入氨基,往往可使染料分子的颜色加深;②可以和纤维上的羟基、氨基,腈基等极性基团形成氢键,提高染料的亲和力(或直接性);③通过芳伯胺重氮化,偶合,可合成一系列偶氮染料;④通过氨基可以引入其他基团;转化成-OH、-Cl、-SH等。

⑤生成杂环化合物。

5、羟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羟基本身是个助色团,对染料的颜色起着增深的作用;①羟基能和纤维上的氨基、羟基形成氢键,可提高染着性;②酚羟基使染料具有媒染的特性;③酚羟基化合物可作偶合组份;④通过羟基引入其它基团;6、卤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可改善染料的色光和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染色牢度。

四溴靛蓝的牢度比靛蓝好,色彩更加鲜艳,牢度好。

②增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③通过卤素(主要是-Cl、-Br)水解、醇解和氨化引入其它基团,主要是-OH、-OR、-NH2。

④通过卤基,进行成环缩合反应,进一步合成染料。

7、胺的N—酰化、烷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在染料的分子中引入烷基或芳基后,可以改善染料的各项坚牢度和溶解性能;②在芳环的氨基或酚羟基上引入烷基或芳基,可以改善染料的色光和颜色③可以克服某些含有氨基或酚羟基染料在酸碱条件下发生取代基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影响染料的色光8、羟基烷氧基化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可以实现对羟基的保护;②可以改善染料的性质,使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染料得到改善。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染料分子中,能够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基团称为:A. 亲水基团B. 亲油基团C. 反应性基团D. 非反应性基团答案:C2. 染料的耐水洗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3. 染料的耐光牢度通常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染料的化学结构B. 染色方法C. 纤维的种类D. 染色后的处理答案:B4. 以下哪种染料属于酸性染料?A. 直接染料B. 活性染料C. 硫化染料D. 还原染料答案:A5. 用于棉织物染色的活性染料,其活性基团通常是:A. 磺酸基B. 羧基C. 羟基D. 氨基答案:A6. 染料的耐热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7. 染料的耐氯漂牢度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 染料的化学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A8. 以下哪种染料属于还原染料?A. 直接染料B. 活性染料C. 硫化染料D. 酸性染料答案:C9. 染料的耐汗渍牢度主要取决于:A. 染料的分子结构B. 纤维的类型C. 染色工艺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用于羊毛染色的酸性染料,其酸性基团通常是:A. 磺酸基B. 羧基C. 羟基D. 氨基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水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水洗2.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

答案:耐光3.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热4.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氯漂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耐氯漂5. 染料的_________牢度是指染料在汗渍条件下的稳定性。

答案:耐汗渍6. 酸性染料通常用于_________织物的染色。

答案:棉7. 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可以与纤维分子形成_________。

染整习题及答案

染整习题及答案

染整习题及答案模拟试题一答案(前处理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烧毛:将原布平幅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的加工过程2.脱胶率:(脱胶前织物绝对干重—脱胶后织物绝对干重)/ 脱胶前织物绝对干重3.碱减量:利用碱对涤纶的水解剥蚀作用,赋予其丝绸的风格4.热定形: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在热能和张力的作用下,使产品形态稳定的加工过程5.碱缩:指棉针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冷、浓烧碱溶液进行处理,使之任意收缩的过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构成。

2.常用退浆方法有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3.煮练后棉布的吸湿性常用毛效来衡量。

4.棉织物增白主要有上蓝增白和荧光增白两种方式。

5.烘燥设备有烘筒、热风和红外线三种形式。

6.棉布丝光时烧碱的浓度一般控制在 240~280g/L 。

7.棉织物的丝光是在丝光机上进行,其中以布铗丝光机应用最广。

8.麻类织物的漂白常采用氯—氧漂。

9.羊毛纤维的前处理有选毛、开松、洗毛、炭化、漂白等过程。

10.蚕丝织物的精练又称脱胶。

11.涤纶织物经碱减量后,上染率提高,表观得色量下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烧毛设备是( A )A.气体烧毛机B.铜板烧毛机C.圆铜烧毛机2.羊毛纤维最常用的洗毛方法是( B )A.冷冻洗毛法B. 乳化洗毛法C.溶剂洗毛法3.含有磺酸基的表面活性剂是属于下列哪一类型( A )A.阴离子B. 非离子C.阳离子4.天丝前处理中酶处理的目的是( C )A.去除浆料B.去除天然杂质C.去除绒毛5.对棉织物采用酶退浆表述错误的是( A )A.退浆率高,对纤维损伤大B.退浆率高,去除其他浆料的效果差C.退浆率高,环保无污染6.蚕丝精练加入保险粉的作用是( A )A.提高白度B.软化硬水C.吸附杂质7.蚕丝精练后处理水洗应遵循的原则是( B )A.快速降温B.逐步降温C.室温水洗8.棉织物半丝光的目的是( C )A.提高光?B.提高断裂强度C.提高染色性9.泡化碱作为双氧水的稳定剂,有许多优点,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下列不属于该产品缺点的是( B )A.易擦伤织物B.织物白度较差C.易沾污设备10.氯漂、氧漂、亚漂三种漂白方式,白度最佳的是( C )A.氯漂B.氧漂C.亚漂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原因。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染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染料:2、中料:3、偶合反应:二、填空练习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能是染料对纤维的和的综合效果。

2、阳离子染料的母体按结构主要有、、以及菁类。

3、根据带正电核基团在染料共轭体系中的位置,阳离子染料可以分为两大类:阳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

4、配伍值大的染料,亲和力、上染速率、匀杂性。

5、颜色的基本属性是、、。

7、蒽醌类还原染料的隐色体钠盐大部分均较未还原的色泽,只有极少数和未还原的色泽(近似)。

这是由于被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后,共轭体系的缘故。

三、判断练习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把染料中的红黄兰三色等量混合可得橙灰色。

()2、提高染液温度,上染百分率提高。

()3、适合染中浅色的是还原染料。

()4、染料浓度相同,浴比增大,织物的得色量不变。

()5、一般说,提高染液温度,染料在染液中的分散度提高。

()6、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扩散、固着三个阶段。

()7、染料具有颜色是由于对光波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8、一般商品染料采用三段命名法,即冠称、署名、色称。

()9、酸性染料分子中氨基酰化均能提高其在羊毛上的耐光牢度,而且脂肪链越长耐光牢度的提高越大。

()10、阳离子染料在染色时,加入电解质起促染的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染料按应用来分类可分为哪几类?染料化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染料:有色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或其他介质以制成溶液或分散液,并能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使纤维着色,染后具有一定坚牢度及鲜艳度的物质。

2、中料:将不具备染料特性的芳烃衍生物叫做染料中间体,简称中料。

3、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浴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二、填空练习题1、亲和力、扩散性2、偶氮型、蒽醌型、三芳甲烷型3、隔离型、共軛型4、小、慢、好5、色调、纯度、亮度或明度7、深,增大三、判断练习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染料按应用来分类可分为哪几类?答:染料按应用分类可分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酸性含媒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染料化学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试题及答案

染料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染料的三原色是哪三种?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黄、绿D. 橙、绿、紫答案:A2.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哪种纤维的染色?A. 棉B. 麻C. 丝D. 羊毛答案:D3. 直接染料的染色机理是什么?A. 吸附B. 吸附-扩散C. 吸附-扩散-固着D. 吸附-固着答案:C4. 活性染料与纤维结合的化学键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范德华力答案:B5. 以下哪种染料属于还原染料?A. 酸性染料B. 直接染料C. 硫化染料D. 偶氮染料答案:C6. 染料的溶解度通常与哪种因素有关?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压力答案:A7. 哪种类型的染料可以通过碱性溶液进行染色?A. 酸性染料B. 碱性染料C. 直接染料D. 还原染料答案:B8. 染料的色牢度是指什么?A. 染料的稳定性B. 染料的溶解性C. 染料的附着力D. 染料的耐水性答案:C9. 染料的耐光性是指染料在光照下保持颜色的能力,以下哪种染料的耐光性较差?A. 酸性染料B. 直接染料C. 硫化染料D. 还原染料答案:B10. 染料的耐水洗性是指染料在水洗过程中保持颜色的能力,以下哪种染料的耐水洗性较好?A. 酸性染料B. 活性染料C. 直接染料D. 还原染料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染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黄、蓝2.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______纤维的染色。

答案:羊毛3. 直接染料的染色机理是______。

答案:吸附-扩散-固着4. 活性染料与纤维结合的化学键是______。

答案:共价键5. 还原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要进行______处理。

答案:还原6. 染料的溶解度通常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7. 碱性染料可以通过______溶液进行染色。

答案:碱性8. 染料的色牢度是指染料的______。

答案:附着力9. 染料的耐光性是指染料在光照下保持颜色的能力,______染料的耐光性较差。

《2013染料化学》习题

《2013染料化学》习题

《染料化学》习题第一章染料概述1名词解释:(1)染料(2)颜料(3)染料商品化(4)染色牢度(7)致癌染料。

2、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3、按纺织纤维分类写出各种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应用分类名称)。

4、染料的名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5、何谓染料商品化加工?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有何作用?常用哪些助剂?6、评价染色牢度的指标有哪些?7、什么是《染料索引》?包含哪些内容?8、试指出下列染料的类属(结构分类,应用分类)(1)OHOHO OHOH2 20%H 2SO4-110~115 C-SO3HNH」OH O( 2)OHSO3HNa2S75~80 C SO3Na N02 OH OSO3NaCOONa^■■1_N= Nso3H》_NHCONH_《SO3Na(4)BrNHX Br XX COCOONa-J直接铜盐紫)3RL (C. I. 25355)(5)SO3NaOHN= NO OHO NH —CH 3NHCOBrNHc—C/(H3O2NBrNH2(5 )禁用染料(6)致敏染料第二章中间体及重要的单元反应1何谓染料中料,在合成中料中主要采用哪些单元反应?2、 试述卤化、磺化和硝化在染料中料合成中的作用,并以反应方程式表示引入这些取代基的方法。

3、 合成染料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有哪些常用的中间体?写出从芳烃开始合成下列中料、染料的途径。

(7) ( 8)(9)( 10)4、 以氨基萘磺酸的合成为例,说明萘的反应特点以及在萘环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5、 以蒽醌中料的合成为例,说明在蒽醌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6、 何谓重氮化反应?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哪些?7、 何谓偶合反应?偶合剂主要有哪几类?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8、 试述偶合反应的 pH 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9、 盐对偶合反应的速率有什么影响?10、以芳烃为原料,写出下列染料合成反应过程和基本反应条件。

第三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1、名词解释: (1)发色团(2)助色团(3)深色效应(4)浓色效应(5)浅色效应(6)淡色效应 (7)互补色(8)单色光(9)积分吸收强度(10)吸收选律(11) Lambert-Beer 吸收定律2、从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的性状上可得到哪些信息?(1) (2)(3)(4) SO s NaOH NH 2(5)O 2N NO 2NaO 3NH 2OHO OHO OHO NH 2NH 2 O O NH 2O(1)3、 试用量子概念、分子激化理论解释染料选择吸收光线的原因。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无答案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1染料2偶氮染料3还原染料4阳离子染料5染料的强度(力份)二单项选择1在染色过程中,始终处于非水溶状态的染料是()。

A活性染料B 冰染料C分散染料D金属络合染料2在CIE测色制中,对一个颜色的描述不包括()。

A色彩B纯度C亮度D灰度三多项选择1可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A直接染料B活性染料C冰染料D还原染料2可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A直接染料B酸性染料C冰染料D活性染料3非水溶性染料包括()。

A分散染料B中性染料C冰染料D活性染料4染料商品化主要控制的是()。

A强度B色光C染料的实际含量D含水率四判断改错1染料与颜料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水溶性,一般染料的水溶性远远优于颜料。

()2所有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都是以离子或单分子形式存在于染浴当中的,但其在织物上的最终状态却不一定是水溶性的。

()3染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染料具有均匀一致的色调、色泽、深度及其它物理性能。

()五简答题1染料的基本特性有那些?2指出“还原蓝RSN”命名中的冠首、色称和字尾,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3商品染料有那些剂型?各有什么优、缺点?六论述题1什么是染料的商品化?染料商品化的主要意义是什么?第二章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深色效应2浅色效应3浓色效应4淡色效应5吸收光谱曲线6深度值K/S值7选择性吸收8补色9ma某10染料的二色性二单项选择1阳光下的黄色物质在蓝光下呈()色。

A白色B黑色C黄色D红色2不同色泽的染料拼混的越多,织物颜色越()。

A鲜艳B萎暗C浓艳D不受影响,仅仅是深度增加而已3染料的颜色主要是由()的能级跃迁造成的。

A价电子B分子转动能级C分子转动能级D原子核4随染料共轭体系的延长,其()。

A颜色增深B色泽更加浓艳C无变化DA与B都正确5纤维的极性越高,染料在其中的颜色()。

A越深B越浅C没有区别D无规律变化三多项选择1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料化学习题答案第一章染料概述一.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二.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类,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合成纤维;对于植物纤维,如棉,麻可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进行染色。

对于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可以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染染料,活性染料进行着色。

合成纤维,常见的有涤纶,锦纶,腈纶,涤纶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锦纶可以用酸性染料染色,腈纶可以用阳离子染料染色。

三.略四.略五.略第二章中料及其合成途径一.略二.合成染料中料中常用的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有磺化、硝化、卤化,烷化,芳化。

1)磺化反应的作用即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

磺化目的:1.通过引入磺酸基赋予染料水溶性。

2.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能和蛋白质纤维上的-NH3+生成盐键结合而赋予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3.通过亲核置换,将引入的磺酸基置换成其他基团,如-OH、-NH2、-Cl、-NO2、-CN等,从而制备酚、胺、腈、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一系列中间体。

在染料中间体合成中主要是-SO3Na经碱熔成-ONa的反应。

2)硝化反应的作用即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

硝化目的:1.作为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

NO 2[H]H NH 2NO 2Zn NH NH分子重排NH 2NH 22.硝基是一个重要的发色团,利用它的极性,加深染料颜色。

3.利用硝基的吸电子性,使芳环的其他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

3)卤化反应的作用即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了卤素 卤化目的:1.可改善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染色牢度。

如四溴靛蓝的牢度比靛蓝好,颜色更加鲜艳,牢度好。

2.通过卤基(主要是-Cl 、-Br )水解、醇解和氨化引入其他基团,主要是-OH 、-OR 和-NH 23.通过卤基,进行成环缩合反应,进一步合成染料 4)烷化的作用即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了烷基或芳基。

烷基化目的:1.在染料分子中引入烷基和芳基后,可改善染料的各项坚牢度和溶解性能; 2.在芳胺的氨基和酚羟基上引入烷基和芳基可改变染料的颜色和色光; 3.可克服某些含氨基、酚羟基染料遇酸、碱变色的缺点。

三.合成染料主要是由为数不多的几种芳烃(苯、甲苯、二甲苯、萘和蒽醌等)作为基本原料而制得的。

常用的中间体有,苯胺,硝基苯,卤代苯,烷基苯,苯酚,萘酚,苯磺酸,萘磺酸等四.萘的磺化随磺化条件,特别是随温度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磺化产物。

低温(<60℃)磺化时,由于α位上的反应速率比β位高,主要产物为α取代物。

随着温度的提高(165℃)和时间的推移,α位上的磺酸基会发生转位生成β-萘磺酸。

(一)萘环上引入羟基的方法有(1)酸基碱熔反应:萘磺酸在高温下(300℃)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共熔时磺酸基转变成羟基ONaSO 3HNaOH 270℃H+OH。

(2)羟基置换卤素反应:Ar-Cl+2NaOH+ H 2OAr-OHNONO 2ClNO NO 2ONa22(3)羟基置换氨基反应:NH 2OH15-20%H 2SO 4200℃(二)在萘环上引入氨基的反应,主要是硝基还原和氨解反应,(1)硝基的还原,如NO 2SO 3HSO 3HNH2H 2 /Pt。

(2)氨解反应如OHNH 23五.蒽醌上引入羟基的常用的方法是酸基碱熔法,如OSO 3HNaOHOO ONa HOOOH蒽醌上引入氨基最常用的方法是氨解法:如β-氨基蒽醌NH 3NH 3Cat OOSO 3HOO ClOO NH 2OO NH 2第三章 重氮化偶合反应一.重氮化反应机理:色基和盐酸与亚硝酸钠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对于重氮化反应本身来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质子浓度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反应中,首先是盐酸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亚硝酸,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与酸反应生成亚硝化试剂,反应如下:NaNO 2+HCl →HNO 2+NaCl HNO 2 + H +→ H 2NO 2+ H 2NO 2+ + Cl -→ H 2O + NOCl H 2NO 2+ +NO 2- → N 2O 3+H 2O,其中亚硝酸阳离子,亚硝酰氯,亚硝酸酐都是亚硝化试剂.色基的重氮化反应是以亚硝化试剂作为进攻试剂的亲电反应,色基在盐酸的作用下生成色基的盐酸盐而溶于水,由于色基的盐酸盐的氨基氮上带正电荷,具有强的亲电能力的亚硝化试剂不能进攻,所以只有解析出游离胺才能使重氮化反应正常进行.重氮化反应如下:Ar-NH 2 N-亚硝化Ar -NH 2-NO-H +(ArNH -NO )(ArN =NOH )Ar -N =+H+2O 迅速在稀酸([H]<0.5M )条件下,重氮化反应的各种反应历程,按现有的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式,式中X 代表Cl 或Br 。

HNO 22O +NH 2-NO-H +(ArNH -NO )ArN =NOH )Ar -N =N (+H -H 2迅速Ar -N =N)二.重氮化反应影响因素: 1.酸的用量和浓度:要使反应顺利进行,酸必须过量。

酸的用量取决于芳伯胺的碱性,碱性越弱,过量越多。

酸的浓度影响下列反应:Ar-NH 2 + H 3+Ar-NH 3+ H 2O HNO 2 + H 2OH 3O + NO 2-一般说,无机酸浓度低时,后一影响是主要的,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前一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浓度越高反应速率反而降低。

2.亚硝酸的用量:重氮化反应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否则也会引起自我偶合反应。

3.反应温度:重氮化反应一般在0~5℃进行,较高温度会加速重氮盐和亚硝酸的分解。

4.芳胺的碱性:当酸的浓度很低时,芳胺的碱性对N-亚硝化的影响是主要的,这时芳胺的碱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在酸的浓度较高时,铵盐的水解难易(游离胺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这时碱性较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速率快。

从反应机理看,芳胺的碱性越强,越有利于N-亚硝化反应(亲电反应),从而提高重氮化反应速率。

重氮化由易到难顺序是,2>1>3.1,2的碱性较强,容易和无机酸生成稳定的铵盐,铵盐较难水解,重氮化时,酸量不宜过量过多,否则溶液中游离芳胺存在量太少,影响反应速率。

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即顺法)。

3的碱性较弱,芳胺分子中含有吸电子取代基,碱性较弱,难以和稀酸成盐,生成铵盐。

在水中也很容易水解生成游离芳胺。

因此它们的重氮化反应速率比碱性较强的芳胺快,所以必须用较浓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并且要迅速加入亚硝酸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应中过量,否则,偶合活泼性很高的对硝基苯胺重氮液容易和溶液中游离的对硝基苯胺生成黄色的重氮胺基化合物沉淀。

偶合介质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偶合介质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和偶合位置有很大的影响。

偶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酚和芳胺类偶合组分的偶合反应速率与介质pH值之间的关系:对酚类偶合组分,随着介质pH值增加,Ar-OH Ar-O + H有利于生成偶合组分的活泼形式酚负氧离子,偶合速率迅速增大,pH 增加至9左右时,偶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当pH值大于10后,继续增加pH值,重氮盐会转变成无偶合能力的反式重氮酸钠盐ArN=NO Na。

由此,降低了偶合反应速率。

因此,重氮盐与酚类的偶合反应通常在弱碱性介质中(pH=9-10)进行。

芳胺在强酸性介质中,氨基变成NH3正离子,降低了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而不利于重氮盐的进攻。

NH3Ar-NH2+ H Ar-随着介质pH值的升高,增加了游离胺浓度,偶合速率增大。

当pH=5左右时,介质中已有足够的游离胺浓度与重氮盐进行偶合。

这时偶合速率和pH值关系不大,出现一平坦区域。

待pH=9以上,偶合速率降低。

原因是因为活泼的重氮盐转变为不活泼的反式重氮酸盐的缘故。

所以芳胺的偶合在弱酸性介质(pH值=4-7)中进行。

三. 1.重氮化反应由快到慢顺序依次是凡拉明蓝B>红B色基>大红色基G, 凡拉明蓝B色基进行重氮化时,酸量不宜过量过多,否则溶液中游离芳胺存在量太少,影响反应速率。

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即顺法).红B色基,大红色基G用较浓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并且要迅速加入亚硝酸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应中过量,否则,偶合活泼性很高的对硝基苯胺重氮液容易和溶液中游离的对硝基苯胺生成黄色的重氮胺基化合物沉淀。

2.略第四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一.略二.略三.分子吸收光能是量子化的。

分子里的电子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原子核之间有一定的相对振动状态,整个分子则有一定的转动状态。

这些运动状态各有其报应的能量,即电子能量、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

它们的变化也都是量子化的,是阶梯式而不是连续的。

这种能量的高低叫做能级。

能级之间的间隔就是它们之间的能量差。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能级也随之而发生变化。

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叫做跃迁。

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叫做电子跃迁,在一般条件下,分子总处于最低电子能级状态,称为电子基态,简称基态。

在光的作用下,当光子的能量和染料分子的能级间隔一致时,便可能发生吸收,即所谓的选择性吸收。

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收波长应在380-780nm波段范围内。

染料激化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间隔∆E必须与此相适应。

这个能级间隔的大小主要是由价电子激化所需的能量决定的。

就有机化合物而言,对可见光吸收的能级间隔是由它们分子中π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四.影响染料颜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共轭双键系统(2)供电子基和吸电子基(3)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1.N N NH2>N N NH2>N N NH2,共轭系统越长则其深色效应越显著。

2.OONHCONHCO>OONHCH3NHCH2CH2OH>OONH22>OHOO,供吸电子的协同效应越强,深色效应越显著,分子的共面性越好,深色效应越显著。

3.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所致染料颜色深浅不同。

4.引入取代基氨基造成了空间阻碍导致染料颜色的深浅不同。

第五章直接染料一、按结构不同,直接染料分为哪几类?试各举一例,并写出具体的合成路线。

二、简述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直接性的原因,试从染料结构考虑影响直接性的因素所在。

三、试比较下列各组染料的水洗牢度,并从结构上的差异来说明原因。

1.NNaO 3SNN=NNaO 3SOHNH 22.NaO 3SNNN NNaO 3SHO NH 23.NaO 3SN =NN NHONaO 3SNH4. N NaO 3SNN NNaO 3SHONHCO四、指出下列棉用染料的应用分类类别名称和染料分子结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