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彩画简介》
浅议云南重彩画对儿童画创作的影响

浅议云南重彩画对儿童画创作的影响作者:高波来源:《家长》2020年第04期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文化与艺术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尤其是绘画界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春天,各种题材、风格的画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丰富争相涌现。
其中云南重彩画作为云南省独有的绘画艺术,由云南本地的农民画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所作,具有浓烈的民族风与地域色彩。
云南重彩画着色艳丽,构图抽象而夸张、生动又有趣,与儿童画有许多神似的地方。
因此,现代儿童画的创作深受云南重彩画创作风格的影响。
本文以儿童画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剖析了云南重彩画对儿童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云南重彩画;儿童画;色彩应用一、云南重彩画的特点云南重彩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云南画家丁绍光、区欣文等人以中国画的线条为造型,结合西方现代绘画独有的丰富色彩进行创作的。
画作内容大多呈现的是云南省的秀丽山水、民族特色以及风土人情。
画作风格大胆热烈、缤纷张扬,极具当地特色却又不失现代画的风格。
云南重彩画迅速在美术界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自身有许多特点。
云南重彩画源于中国画作却打破了中国画作原有的创作特点,将西方现代画作的重彩与中国画作的点、线、面杂糅起来,使画作本身富有节奏感。
丁绍光的《摇篮曲》颜色绚丽、构图和谐,是云南重彩画的代表作之一,至今许多后辈画家在看到此幅画作时仍是惊叹不已。
云南重彩画创作风格大胆而夸张,创作内容抽象与具象相互交织,视觉冲击感强烈。
蒋铁锋的《丛林之最》展现出平面绘画中空间的层次感,将传统具象和抽象绘画的优点集合于一幅画作之上,是云南重彩画的杰出作品。
云南重彩画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至今仍对中国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中国绘画创作史有着历史性的见证与划时代的影响力。
二、儿童画的特点儿童画是指儿童创作的画作或是具有儿童画特点的由成年人所创作的画作。
而本文主要就云南重彩画对成年儿童画家的影响展开讨论,对于儿童所作的儿童画只是简略讲述其特点。
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色金属王国、动植物王国。
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土陶、石器、布艺、金属等。
如:蜡染和扎染、木雕工艺品、云南围棋、路南挑花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
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游客如果要买,可到工艺美术店和各大商场去,此外翠湖南路有若干店铺专营这类商品。
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图案独特新颖,古朴大方。
>>木雕工艺品用比较珍贵的木料雕制成的各种动物、人像其他工艺品,古朴而别致,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东西。
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购一点带回去,作为室内装饰品,它们的特色应该是很足的,较为集中的木雕工艺品销售点一是花鸟市场,二是翠湖南路的众多工艺品店。
>>锡器用锡精制成的各种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锡制的酒具、茶具,以及锡画等,外观精美,明亮如镜,集实用与装饰为一身。
在市内各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均有卖。
>>斑铜是用铜和其他金属混在一起经处理而出现“有斑之铜”,用斑铜制成的工芤品西朴浑夺取,极富特色。
斑铜工艺品是昆明享有盛名的特色商品之一,其中变形处理后的牛虎铜案、孔雀、虎斗象等更属其代表之作。
在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有售。
>>云南围棋俗称云子,为明清贡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国内外公认的围棋精品,特点是白子略微带翠绿,黑子其实为深墨绿,韧性好,不感舒适,知名产品有“云子”和“永昌”两种品牌。
要买云南围棋可到各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
>>路南挑花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传统工艺,历史悠久。
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
艺术欣赏——云南重彩画

画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饰品及服饰上的图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线统一勾勒使画面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线统一勾勒使画面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橄榄坝位于澜沧橄榄坝位于澜沧江的下游距离江的下游距离景洪城只有景洪城只有4040公公里
作品赏析
待嫁的新娘 1999年 绢本设色 109cm×91.7c娘》以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塑造了一 待嫁的新娘》 个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丽和矜持。深蓝色的基调, 鲜艳夺目的南国花木,烘托出主体人物修长的身 姿。画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饰品及服饰上的图 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线统一勾勒,使画面 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 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 美。
这里曾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橄榄坝位于澜沧 江的下游,距离 景洪城只有40 景洪城只有40公 40公 里。橄榄坝是一 块四五十平方公 里的坝子(即小 盆地),澜沧江 从坝子中心穿过。
乐园
生活中有那些艺术品? 生活中有那些艺术品?
大家看到什么? 骏马, 芦苇, 美女。 用途? 盘子, 装饰。
生活中有那些艺术品? 生活中有那些艺术品?
四、发展
随着本土一批主力画家丁绍光、蒋铁峰相继旅居美国, 也将现代重彩画带到了国际艺术舞台上,并很快赢得了广 泛赞誉,被称为“具有中国情愫的现代艺术” 泛赞誉,被称为“具有中国情愫的现代艺术”的“云南画 派”。
云南现代重彩画
二、蒋铁峰(1938.9— 二、蒋铁峰(1938.9— )
浙江宁波人。擅长版画、中国画。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曾在昆明市工艺美术公司从事创作。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发展及影响

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发展及影响作者:张鸿雁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摘要:云南现代重彩画作品在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的特点。
云南现代重彩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画面将丰富绚丽的色彩与夸张变形进行结合,整个画面充满装饰感、透视感和美感,这种绘画语言极具独特性,使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同时也使云南现代重彩画迈向了国际市场。
关键词:云南;现代重彩画;发展及影响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34-01一、云南现代重彩画的特点(一)平面化的构图云南重彩画大部分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方法,实现了多维立体空间向二维平面空间的转化,打破了空间、时间、形状和比例的限制,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二)重叠、穿插和组合线条线条本身具有方向感和运动性性,因此,驾驭线条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浓淡和强弱等,都会在画面中通过相互交织,形成了线条的重叠、穿插和组合。
这些线条最具表现性和情感性,引发人的联想,给人以别样的感觉,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变形的夸张造型云南重彩画通过变形与夸张,将复杂的物象形体进行单纯处理,不仅能将其进行抽象画和具象化处理,还能赋予其韵律、节奏和重叠的美感等,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四)装饰性的色彩色彩通常包括装饰性色彩和绘画性色彩两种,绘画性色彩是感性的、空间的,而装饰性色彩是平面的、主观的和理性的意识产物。
二、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丁绍光等云南画家将云南重彩画带到美国,在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从此云南现代重彩画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丁绍光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一千多次画展,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个地方。
丁绍光曾被评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而云南重彩画也被西方评为“当代的中国画”。
云南现代重彩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云南现代重彩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作者:李永辉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08期摘要:云南现代重彩画是在云南本土文化语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绘画形式,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特殊的技法表现,使画面呈现出较强的色彩效果,融合了多种民族元素,变化丰富多彩,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度风靡国际画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现代重彩画在现代绘画中的知名度逐渐减弱,甚至已经被时代所遗忘。
为推动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着重对云南现代重彩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对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云南现代重彩画;现状;可持续发展云南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云南的绘画艺术非常显眼且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云南的老一輩艺术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留下了不可计数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云南,民族资源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成就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民族文化艺术,很多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少数民族资源中孕育而生的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云南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门类。
一、云南现代重彩画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条件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以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为表现主题,其独特的造型语言、鲜亮和谐的现代色彩、丰富的肌理交织形成的视觉美感,极大地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八十年代,云南著名画家丁绍光、蒋铁峰、刘绍荟、区欣文等人,将自己对于现代重彩画的理解,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把云南现代重彩画推向了美国艺术市场,受到了国际艺术领域的广泛关注。
从那时起,“云南画派”声名远播,云南现代重彩画艺术也开始在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掀开了云南重彩发展的新局面。
与传统的工笔重彩相比,云南现代重彩实现了对传统云南重彩的发扬和创新。
云南重彩画白描图绘制系统

普园媛,苏迤,魏小敏,等:云南重彩画白描图绘制系统2011,V ol.32,No.26070引言非真实感绘制是计算机技术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主要内容是用计算机软硬件手段来模拟具有不同绘画风格的画面和动画,如钢笔画、水彩画、油画、中国山水画等风格。
目前很多绘画流派都有学者进行非真实感绘制研究,如油画[1-2]、水彩画[3-4]。
对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如中国山水画[5-6]、中国剪纸[7-8]和京剧脸谱[9]也有很多机构和学者进行研究,但针对云南重彩画的非真实感绘制研究还没有见到相关文献。
云南重彩画是在云南发源并成长起来的一种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形式。
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以西方现代绘画中的绚丽色彩为画面着色,内容大多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推动计算机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发展,我们选取以丁绍光为代表的云南重彩画为研究对象,对云南重彩画艺术风格的非真实感绘制方法展开研究。
通过观察大量的云南重彩画绘画作品[10-11],发现它具有中国工笔线条画特点,该特点对重彩画艺术风格模拟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画面中的人物形体夸张,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形体差别很大,如果仅从真实照片中提取人物形体轮廓再通过变形算法进行变形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线条画效果。
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重彩画图形元素的云南重彩画白描图数字模拟和仿真合成的系统,从重彩画作品中提取重彩画特有的图形元素并将它们应用到人物造型绘制中,以达到模仿重彩画白描图特点的效果。
1系统设计系统由图形元素库和白描图绘制两个模块构成。
图形元收稿日期:2010-02-08;修订日期:2010-04-08。
6082011,V ol.32,No.2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素库提供白描图绘制时需要的图形元素,这些图形元素具有云南重彩画线条画绘画的特征,从云南重彩画绘画作品中提取,按一定的存储格式进行管理;白描图绘制模块提供了从图形元素库选择合适的图形元素并利用它们进行可视化编辑和绘制白描画绘制的功能。
云南重彩画简介

云南重彩画简介:云南重彩画是一种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样式,画作取得世界性的影响,获得不同民族人民的喜爱。
云南重彩画蕴含于画作中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分析,画风底蕴的文化探源等等,揭示民族意识、文化在画作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重彩画是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
云南重彩画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重醒目的斑澜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
它将东西方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具有极强的透视感。
丰富艳丽的色彩和夸张与写实结合的人物实体,给人一种梦幻神奇、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丁绍光等到了美国以后,云南现代重彩画也走向了世界。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国内外许多画家纷纷仿效,在高档的宾馆、酒店、酒吧或居家,挂上一俩幅具有浓郁云南民族风情的重彩画,往往给人一种高雅、别致的感觉。
其观赏价值往往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丁绍光曾先后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过1000多次个人画展。
在全球1500家画廊中都有作品在销售,作品收藏遍及4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0年在第一届东京国际艺术展上被评为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和世界妇女年,他创作8幅以世界妇女为主题的作品,由联合国在全世界发行。
联合国在其发布的文稿中说:“丁绍光先生有意识地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成为全世界被公认的杰作”。
法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认为,丁绍光的绘画艺术“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他用一只神似的笔,提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秘密,他对爱与美的升华,使他成为20世纪的乔托”。
云南现代重彩画25年磨一剑

维普资讯
圈圈瞳圈 电话: 1 8 9 捌4 黼 8 责任 编辑 : 朱丹 44
云南现代重彩画 2 年 一 云现重画5 磨 南代彩 平 剑 厝
朱 丹/ 文 孙 家 瑾/ 图
20 0 6年 1月 5日,云南现代重彩 画 2 5周年精 品 回顾 展暨 2 0 的 自然风光 、 06 少数 民族风 情和历史文化 , 有浓 郁的民族地 方特 色。它 具 “ 云南红杯” 重彩画大奖赛在 昆明举行 。当红 色的葡萄酒溢满酒 杯的时 将东西 方绘 画语 言、 古今 技法熔 为一炉 . 具有极 强的透视感 。丰 富艳 丽
再用毛笔 、 调色刀或手指画在纸上 , 宣纸和矿 物的颜料可永 不褪 色。随 独特 画种到 自成一家 ……2 5年 , 云南现代重彩 画穿过的不仅仅 是时间 着本土一批主力画家丁绍光 、 蒋铁峰相继旅居 美国 . 也将现代重彩 画带 的 烈火 . 经 历 了人 间 的毁 誉 两 重 天 , 傲 了金 钱 与 艺 术 间那 不 可逾 越 更 笑 到了国际艺术舞 台上 。 并很 快赢得 了广 泛赞誉 和评价 , 称为“ 有中 的 鸿 沟 。 被 具
勃 生机 和绚丽色彩 . 给人一种赏心 悦 目之感。内容大 多是反 映云南优 美 的 土 地 是 太 阳 耕 耘 过 的 土地 . 云南 的 土 地 上 诞 生 的一 切 都 会 具 有 太 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重彩画简介:云南重彩画是一种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样式,画作取得世界性的影响,获得不同民族人民的喜爱。
云南重彩画蕴含于画作中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分析,画风底蕴的文化探源等等,揭示民族意识、文化在画作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重彩画是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
云南重彩画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重醒目的斑澜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
它将东西方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具有极强的透视感。
丰富艳丽的色彩和夸张与写实结合的人物实体,给人一种梦幻神奇、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丁绍光等到了美国以后,云南现代重彩画也走向了世界。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国内外许多画家纷纷仿效,在高档的宾馆、酒店、酒吧或居家,挂上一俩幅具有浓郁云南民族风情的重彩画,往往给人一种高雅、别致的感觉。
其观赏价值往往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丁绍光曾先后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过1000多次个人画展。
在全球1500家画廊中都有作品在销售,作品收藏遍及4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0年在第一届东京国际艺术展上被评为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和世界妇女年,他创作8幅以世界妇女为主题的作品,由联合国在全世界发行。
联合国在其发布的文稿中说:“丁绍光先生有意识地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成为全世界被公认的杰作”。
法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认为,丁绍光的绘画艺术“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他用一只神似的笔,提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秘密,他对爱与美的升华,使他成为20世纪的乔托”。
美国著名美术评论家芬雷称“震动画坛的丁绍光艺术,既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更是属于世界的”。
丁绍光被欧美评论为“震撼世界的云南画派领袖”和“站在中国现代绘画顶点的孤高、浪漫的色彩诗人”,也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继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之后的又一位全球公认的中国绘画代表人物。
云南重彩画,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成功的内蕴就在于,画作展示给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以一种既亲切又神秘的美感意味。
其亲切之处就在于这些画作流溢着该国度民族的文化沉积和表象,以及人类共同的人性旨归;而神秘之处,也就在于画面传达出区别于该国度该民族的文化内涵特征,把中华民族内在的美的东西表现出来, 并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来表现。
对一些蕴含于画作中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分析,丁绍光画风底蕴的文化探源,丁绍光绘画言语剖示,丁绍光画作迅速取得世界性影响的原因等等。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或许能有助于民族艺术、民族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云南重彩画画法分析:云南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
画时,先用铅笔或毛笔在高丽纸上勾线,再用水粉上色。
它吸取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优点,重气韵、机理,色彩明快、醒目,极富装饰效果。
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云南重彩画的意境分析: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
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甚至园林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意境,论者也常以意境的有无或深浅,来品评作品的优劣和高低。
意境的创造与艺术家的人格涵养和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
丁绍光受过水墨画、油画、版画和艺术设计方面的教育与训练。
置身于西双版纳的景色和人文风俗的熏染中。
后又只身去了甘肃天水和敦煌千佛洞,沉迷于古代雕刻、壁画和彩塑的研究。
丁绍光作为“云南画派”的创始人,注重“装饰美”。
丁绍光在意境创造过程中,揉进现实生活,大都以云南人物、风情,服饰为题材,追求诗意的画境。
丁绍光绘画如诗的意境虽得力于其艺术修养,但更归因于他的人格涵养,主要有个性心理特质。
在他的个性心理特质中,既有爽快、落落大方的春之灿烂,又有超旷空灵的秋之静美,这和他的生活环境阅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丁绍光认为中国的艺术传统更伟大。
他对传统有更深的感情,有更真诚的膜拜的心愿。
画中有很多以中国的文化创作为背景的。
如《思》、《古代文明》中的云涡纹样《渔女》中服饰上的彩陶纹样《和平、平等、发展》《孔雀之乡》等中的花布图案《余韵》《射日》《佛光普照》《火之花》等中的敦煌壁画的影像。
他创始的“云南画派”的特点就是歌颂人间的美,歌颂自然的美,讴歌一种净化的仙境般的人类生存环境。
这是他独特的个性写照,是他人格涵养,艺术修养形成的潜意识因素,也是他画风意境产生的源头。
人格涵养与艺术修养仅仅是创造意境的前提,要真正创造意境还必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手段,把无形的诗意变成可视可感的意象。
诗中的画意只有化景物为情思才能构成意境,画中的诗意只能化情思为景物才能构成意境云南重彩画极富音乐感:中国传统绘画不重写实、再现而重神似, 故重表现、抽象, 其基础就是线条。
在中国民族审美意识中,“线的律动”始终占有特殊的地位,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更新发展, 尤其是书法引人绘画后, 线条运用浸透着我们民族审美意识的特殊形式。
丁绍光采用的仍然是传统艺术的如彩陶、青铜器、漆器、画象石、壁画等的造型特征及线条线条风格。
追求一种充满运动感和生命活力的线条。
很多画面的线条非常复杂,却有条不紊、优美、流畅、变化无穷的线条表现出了音乐般的韵律感, 它们和不同层次的蓝色一起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又使得平面的物象有了空间的层次感。
能从线条中看到色彩、空间的感觉,这就是中国人的线描美学。
显示对中国绘画特有的民族风格的掌握。
用金色的线条来塑造形象, 这些形象映衬在丰富多样的色彩上, 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 并使人物从深色的底上凸现出来。
在一切工艺美术中, 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中用金银来加强色彩的效果, 是传统的装饰手法, 这可以造成一种金碧辉煌、富丽非凡的效果。
这与传统文化推崇佛教艺术、追求快乐生活的美学思想有关。
另外丁绍光发展了古代唐、宋画家的单线塑造方法,利用透视学,打破人们欣赏的传统观念,大胆采用线条造形,形叠形,形套形的方法,增强了画面的绘画性和装饰感,也增强了画面的神韵,画面的前景、中景和后景造型相互延通,混为一体,多景次的重叠,给人一种浪漫而神秘,装饰而写实,平面而空间的艺术特色。
彩云之奇特,在山有灵性,云有仙气,在水有神品,树有悟质;彩云之妙趣,在天有魂竅,地有精魄,在人有异术,兽有情通。
也许,你置身彩云之南,会被这千景万致所缭乱,所惑迷;也许,你离开彩云之南,耳际还长久回荡,心中还长久品味这自山深林密,岭头川尾处流出的,令你流连,令你神往,令你不可思议的声音。
云南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
蓝色主调神秘色彩体现宁静而又高雅的意蕴:丁绍光绘画的形式特征,则是华丽、鲜艳、浓烈而稳重的色彩感觉。
他对色彩极为敏感,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他不断临摹研究传统绘画的色彩特征: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明清两代的彩瓷,从古代的佛窟壁画到现代的民间年画,从春秋战国的金银镶嵌到近代的景泰蓝、金银错乃至丝织品和建筑彩绘,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研究和学习传统色彩的基础上,丁绍光同时注力于西方现代绘画大师的色彩研究上,无论印象派、野兽派或其它画派,他都倾心了解、认识和吸收,日渐丰富了自己掌握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着力表现意象中优美、深沉、和谐的色彩意境。
从色彩上看,丁绍光认为西方古典艺术时代是以黑白灰对比作为造型主要手段;到前期印象派,才注意到色彩的冷暖对比;现代艺术追求的是色彩的纯度对比,这三个色彩的对比关系构成了西方的美术发展史。
丁绍光的色彩追求,是罗曼蒂克般的理想境地,其色调中有蓝中带绿,蓝绿色,绿中带蓝,蓝与蓝紫色以及青紫色等,呈现着蓝色调的一体化感觉。
这种以蓝为主的色调是通过画面背后的着色来强化色感,蓝色的全色系所呈现出的“冷”,与女性形象中所特有的华丽的“暖”色相调和,加倍表达出了温馨人生的色彩感觉,创造出了理想主义绘画的意境和香气。
“每个民族对色彩有着自己的感受,每个艺术家亦同样如此。
我特别喜爱蓝色,因为它代表着宁静。
只有在万籁俱寂时,我才挥毫作画”,丁绍光如是说。
蓝色为世界许多民族所喜爱的颜色,深浅程度不同的蓝色填充背景, 表现物象的明暗。
不同色调的蓝色, 形成不同的和谐的动态与静态的节律。
在用色上, 还是以线勾勒轮廓, 再填以各种颜色, 使颜色以块面、几何图形出现。
每一幅画的用色不平均使力, 丰富的颜色集中在人物的服饰、头饰、手饰、腰饰等处,巧密工整, 玲珑纤丽, 这一点似得自宋瓷工艺的启迪。
更重要的是突出人物形象的装饰, 能使人物更具有浓郁的云南民族地方色彩。
云南少数民族对颜色有不同的喜爱, 如彝族喜欢黑色, 白族喜欢红、白色等, 这些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但这一切都构成了云南少数民族拙朴、原始、艳丽多彩的对颜色的独特审美趣味。
有时还在背景的衬托上使用重叠, 变幻多姿的色彩, 使人物从几何图形的色块上凸现出来, 对人物的肌肤起了衬托作用。
画作的颜色,让人想到秘境云南那纯净的蓝天, 浓密的绿树, 红色的裸土, 赤黄的阳光以及生活在那里的身穿五光十色衣服的少数民族, 而这种种令人悦目、迷幻的颜色, 在蓝色的统领下, 呈现出了神秘、梦幻、宁静而又高雅的意蕴。
在整体上建立东方情调,并有空间感。
民族装饰风格的构图突出形式美感:在丁绍光的审美意识中, 少数民族的审美特征占有相当的比重。
作为装饰性极强的重彩画, 丁绍光画作的构图是随意自如的; 有时追求生动, 有时又舍弃生动性, 追求静态的原始性。
因此, 常采用散点透视, 人物居中, 多呈正三角形或菱形,根据主题的需要, 将远景和近景, 天空和地面, 山林与河川, 实景和虚景有机巧妙地重新组合在一起, 散发出一种自由精神。
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风情。
充分表现画家内心的感觉和想象, 是基于画家浪漫的内心世界。
这与大部分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有所不同。
中国艺术是表现而非再现, 所描写的不是客观世界的状态, 而是主观和客观的接触, 故必有所强调, 而删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
主题都画得很小, 部分是空白。
西方人很难欣赏中国传统的写意画。
丁绍光却不同, 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再以其它物体填充空白的手法, 使其构图同样显出强烈的装饰性。
主题人物画得较大, 人物之外由不同的纹饰、色块组成, 而且背景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带有符号特征的仙鹤、吞口、牺尊、岩画、民间剪纸, 帆船等, 整个画面饱满, 显现出美的光芒。
从整幅画来看, 有一种烘托气氛, 增强装饰的效果。
这样的构图, 一方面为东方人所熟悉, 另一方面又为西方人所接受, 沟通了东西方艺术的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