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高功率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高功率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高功率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电池的代表,受到广泛关注。

而石墨电极作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在锂离子储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高功率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

引言: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锂离子的嵌入/脱嵌过程来存储和释放电能的器件。

石墨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能量和循环寿命,然而在高功率应用中的表现并不理想。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功率应用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提高石墨电极功率特性的方法。

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开发将为电动汽车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带来重要的突破。

1. 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优势和特点:石墨电极作为负极材料有着以下优势:1)丰富的资源,低成本制备;2)较高的比能量和循环寿命;3)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

而高功率石墨电极在这些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点:1)高电导率,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2)较低的内电阻,减少能量损失;3)良好的嵌入/脱嵌动力学特性,提高电池充放电速度。

2. 高功率石墨电极改进的方法:为了提高石墨电极的功率特性,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方法,包括结构优化、添加剂掺杂和导电性调控等:1)结构优化:通过改变石墨电极的晶格结构和孔隙性质,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2)添加剂掺杂:添加锂盐或其他金属氧化物等添加剂,改善石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3)导电性调控:通过控制石墨电极的导电性,降低内电阻并提高功率输出。

3. 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应用:在锂离子电池领域,高功率石墨电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在电动汽车领域,高功率石墨电极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短的充电时间,以满足电动车辆对高功率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电子设备领域,高功率石墨电极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时间和续航能力,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 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挑战和前景:尽管高功率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1)易发生石墨烯化,导致电化学性能损失;2)表面的锂离子聚集和金属锂枝晶的生长,导致安全性问题。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资料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资料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资料有关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原创性
摘要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突出特性的一维碳纳米材料,由一层厚度仅一个原
子厚的碳原子构成,具有高的抗拉强度、优良的电子导电性能和电子显微
特性。

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石墨烯可以用作电子器件中的探测器、接触层或纳米封装,可以用于高性能电池和其他电子应用。

本文针对石墨
烯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出了六点研究议题,分别是石墨烯
材料的结构和特性,石墨烯的制备技术,石墨烯在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石墨烯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石墨烯在电池安全膜中的应用,以及石
墨烯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

从结构和特性方面,石墨烯具有单原子厚度、高温稳定性、高抗拉强度、优良的电子导电性能和电子显微特性,作
为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和安全膜时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性能。

通过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石墨烯材料改进的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
高容量、快速充电、低温性能好等优良性能。

本文最后探讨了石墨烯和锂
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发展方向,以及技术和产业应用潜
力的展望。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在复合材料领域石墨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研究开发。

基于此,文章就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石墨烯的应用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凭借高电压、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性能、低自放电等突出优势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锂离子电池中电位比较低的一端叫负极,在原电池中起氧化作用。

锂电池中负极所需要的材料为负极材料。

根据实际生产中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核算,负极材料成本约占比锂电池总成本的1/4~1/3,因此负极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石墨烯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晶格而形成的一种异形体。

自然界中有许多它的“同胞兄弟”如石墨、钻石、碳、碳纳米管。

这些都是碳的其他异形体。

石墨烯他的化学结构很简单,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将会变得极其容易获得,不会像之前难以获得的材料那么昂贵,这将会使价格变得低廉,也让人们更容易所接受。

再说它的空间结构,它的形状是一种类似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球网,是一种薄膜,是一种六角型晶格平面的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二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坚固的二维材料,这就区别了和三维材料的区别,在后面我们会说出石墨烯也是可以由二维材料变成三维材料的。

石墨烯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材料的一些特性,他是最坚固的材料,它能传导热量和电能,它几乎是透明的。

所以相较于之前用于储能材料,和用于光电催化方面的材料,石墨烯具有着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意味这在这些方面上,石墨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

二、石墨烯的制备技术目前我们国家在研究石墨烯生产方法时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物理法制备和化学法制备。

利用微机械剥离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由于此种方法处理出来的石墨烯通常尺寸较小,应用范围不广阔因此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目前比较适用的还是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总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气象沉积法,这种方法通常是用Ni,Ru等一些过度金属来做基底,在利用甲烷和乙烯等一些小分子来高温气态的条件下发生一些化学反映,在基底层可以生长出石墨烯,这种方法目前主要用来制备墨烯薄膜,但是由于使用过渡金属作为基底,成本相对比较高。

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被誉为21世纪的材料之王。

近年来,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石墨烯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石墨烯储能的研究现状目前,石墨烯在储能领域中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金属空气电池等方面。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高达2700平方米每克,能够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密度和循环寿命。

二、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1. 石墨烯负极材料石墨烯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储能密度。

石墨烯的导电性和拥有大量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使得锂离子电池能够获得更多的存储空间。

此外,石墨烯的高载流量特性,也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效率。

2. 石墨烯正极材料石墨烯也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能够保持正常的电压和电池的工作稳定性。

同时,石墨烯还可以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电池的储能密度。

三、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超级电容器是指一种能够以毫秒级别完成充放电的储能设备,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1.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够提高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的电容量和功率密度。

目前,石墨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中,使得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功率密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石墨烯也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用于提高电容器的储能密度。

石墨烯具有很高的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能够保持正常的电压和电池的工作稳定性。

同时,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也能有效提高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电容量,提高电容器的储能密度。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1 石墨烯的性质及应用概述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薄薄的层状物质,其单层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层厚度,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高热导率、高透明度等特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黑金”。

石墨烯的这些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电子学、能源、催化、生物医学到材料学等等领域均有涉及。

2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二次电池,能够在多种场合应用。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主要为改善电池的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等方面。

具体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既可以作为负极材料,也可以作为正极材料。

在负极材料方面,石墨烯的高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等性能。

在正极材料方面,石墨烯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等性能。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作为一种电极材料增强剂,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使电池整体性能更优秀。

2.2 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除了单独使用石墨烯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外,还可以将石墨烯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例如,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充电容量和循环寿命;石墨烯/硅复合材料可以减轻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石墨烯/氧化铁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石墨烯作为一种材料增强剂,它的加入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2.3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除了常规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颗粒的尺寸十分微小,因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控的晶格结构,这使得它能够与其它材料充分结合,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电子传输速率和离子反应速率等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等性能。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结合当前利用石墨烯材料特殊二维结构、优良物理化学特性来改善锂离子电池较低能量密度、较差循环性能等缺陷的研究热点,综述石墨烯材料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电极材料的缺陷和不足,讨论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结构与功能调控的重要性,并简要评述石墨烯在相关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标签: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结构独特并且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它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二维蜂窝状结构,被认为是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1,2]。

由于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比表面积、高强度和刚度等诸多优良特性,在储能、光电器件、化学催化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未来实现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理想的石墨烯是真正的表面性固体,其所有碳原子均暴露在表面,具有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独特优势:(1)石墨烯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的增大可以降低电池极化,减少电池因极化造成的能量损失。

(2)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特性,即本身已具有了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而良好的导热性确保了其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3)在聚集形成的宏观电极材料中,石墨烯片层的尺度在微纳米量级,远小于体相石墨的,这使得Li+在石墨烯片层之间的扩散路径较短;而且片层间距也大于结晶性良好的石墨,更有利于Li+的扩散传输。

因此,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和离子传输通道,非常有利于锂离子电池功率性能的提高。

1 石墨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为372 mAh/g。

为实现锂离子电池的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容量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无序或比表面积高的热还原石墨烯材料具有大量的微孔缺陷,能够提高可逆储锂容量。

因此,相对石墨材料,石墨烯的储锂优点有:(1)高比容量:锂离子在石墨烯中具有非化学计量比的嵌入?脱嵌,比容量可达到700~2000 mAh/g,远超过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g(LiC6);(2)高充放电速率:多层石墨烯材料的面内结构与石墨的相同,但其层间距离要明显大于石墨的层间距,因而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嵌入和脱嵌。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常采用石墨材料,但其容量有限,存在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石墨烯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高度导电性,可以提供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循环性能。

石墨烯负极还可以通过调控多孔结构增加锂离子的扩散速度,提高电池放电性能。

石墨烯材料还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起着电荷传递和离子输运的关键作用的部分。

加入石墨烯材料可以改善电解液的电导率、离子传输速率和电池的循环寿命。

石墨烯通过其高度的表面积和化学活性,可以增加电解液中锂离子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离子的扩散速度和电池的性能。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通过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特性,石墨烯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为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4年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范文

《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愈发强烈。

在众多的电池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和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中。

然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能量密度不足、充放电速度慢等问题。

为此,对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成为了科研领域的热点。

其中,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其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和物理特性,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二、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出色的机械强度。

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锂离子。

通过将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或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能量密度。

三、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一)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剥离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法等。

其中,液相剥离法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溶剂,可以在液相环境中将石墨烯剥离成单层或几层结构,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复合材料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通过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如硅基材料、金属氧化物等)进行复合。

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各组分的优点,实现性能的互补和优化。

例如,硅基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但充放电过程中体积效应明显;而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体积效应,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充放电速度。

(三)性能研究基于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这得益于石墨烯的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以及与其他材料的良好复合效果。

此外,这种负极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对电池的高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研究院(系)名称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姓名雷丙丽学号110644058指导教师刘丰讲师完成时间2015年04月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石墨烯是单原子层紧密堆积的一种特殊石墨材料,在电学、热学、力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构造和优良的功能,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超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所以它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文章不仅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和制备工艺以及改性方法,而且介绍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还分析了石墨烯各制备和改性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影响,并对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in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researchAbstract:Graphene is a single atomic layer close packing of a kind of special graphite material, such as electric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aspects has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can play its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properties of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large surface area, and chemical stability, graphene holds great promising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it is in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research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and graphene is introduced as a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graphene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in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Keywords:graphene; the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1 引言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锂离子电池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开始对环保的可再生新能源的运用和开发投入了非常大的科技技术和资金,而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一直是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

近几年来,电子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电脑等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则仅随着电动车、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二次电池的开发迫在眉睫。

未来锂离子电池也可能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系统之一。

因而,开发安全性比较高、能量密度比较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是目前研究方向的热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有许多优点,包括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无污染、使用寿命长以及自放电率小,是环保电池,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态[1]。

在1970年前后,随着对嵌入化合物的研究,人们发现了锂离子可在TiS2和MoS2等嵌入化合物的晶格中嵌入或脱出。

1983年,首次建立了以碳/石墨材料作为负极,以金属锂作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体系[2]。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碳/石墨材料是目前商业化使用的负极材料,其来源丰富、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高,但石墨烯在最低能量下会发生重排,其结构会从标准的六元碳环转变为包含五元环和七元环的杂乱结构,从而形成结构缺陷。

因而,摸索新型的负极材料以达到锂离子电池的须要可以作为探究的方向。

2004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教授和他的同事们[3]第一次运用微机械力从石墨上剥离出非常薄的石墨烯碳层。

由于石墨烯非凡的构造和性能,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热潮,其中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样也得到了普遍关注。

2 石墨烯的结构与制备2.1 石墨烯的结构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

单层石墨烯(如图1所示)中的碳原子周期性排列于石墨烯平面内,它是以六元环形式存在的。

在石墨稀中,碳原子可以在石墨稀平面内来回移动,而且碳原子贡献的一个未成键的π电子可以与平面形成垂直的π轨道,因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4]。

然而由于石墨烯热学波动起伏容易扩散,导致了石墨烯表面出现不平整、皱褶和卷曲的特色。

根据石墨烯的此微观结构,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优良性质。

一方面,科学家们研究了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和电荷迁图1 单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示意图[6]移率与皱褶的关系以及如何控制[5]。

另一方面,石墨烯有许多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因为石墨烯特殊的构造。

其中研究的最早最多的就是石墨烯的电子特性。

石墨烯是零带隙半导体,不仅具备特别的线性光谱特征,而且具备独特的载流子特性,因而人们以为单层石墨烯由于非束缚抛物线电子式扩散关系,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达到20000 cm2V-1s-1,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它的电子结构与传统的半导体和金属不同。

此外,石墨烯不但有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还有半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以及室温铁磁性等共同性质,它们使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更具有突出优势。

2.2 石墨烯的制备人们发现石墨烯有较高的储锂才能,材料自身的电子迁移率高,导热性能突出,稳定性高以及力学性能优异。

目前,石墨烯制备的方法主要包括:微机械剥离法、有机合成法、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等。

2.2.1 微机械剥离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Novoselov[7]等人通过微机械剥离法(如图2)得到了比较薄的石墨烯。

该研究把石墨薄片粘在胶带上,把有粘性的一面对折,再把胶带撕开,这样可以使石墨薄片一分为二。

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片状石墨越来越薄,直至该平面上剩下较薄的片层为止。

然后将其溶于丙酮溶液中,再在该溶液中浸渍表面为SiO2薄膜的硅基片十分钟左右,并进行超声洗涤,那些厚度小于10 nm的石墨片层于范德华力或毛细作用下严密地固定在硅基片上。

思虑到石墨烯特殊的光学特性,研究人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如图3所示)的方法,清楚的观测到了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形态。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晶体结构不仅比较完整,而且缺陷较少,可用于实验。

但是这种方法单层石墨烯的尺寸大小不易控制,而且产率低、成本高不能应用于实践。

图2 微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装置示意图[7]图3 石墨烯的扫描电镜图2.2.2 有机合成法有机合成法(如图4所示)能够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的连续的石墨烯半导体薄膜用料,在电子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Qian等[8]运用有机合成法实现了含酰亚胺基团和石墨烯纳米带的化学合成,制备了石墨烯纳米带,其结构特殊并且无缺陷,提高了合成效率。

但这种方法所制的石墨烯尺寸小,而克服这个缺陷将会带来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4 有机合成法制备石墨烯的合成示意图2.2.3 外延生长法此措施平常是加热6H-SiC单晶表面[9],使Si原子蒸发,从而制备出石墨烯。

首先将经氧化或H2刻蚀预处理,得到的SiC样品在超高真空下(1.33×10-8Pa)的条件下,加热到1000 ℃去除其表面氧化物,当运用电子能谱能确认氧化物已经完全去除后,样品再加热到1250-1450 ℃并恒温9-20 min,当表面Si原子蒸发且碳原子重新组建后,便可形成极薄的石墨层。

这样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好,面积较大,但由于SiC晶体表面的构造不简单,所以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墨烯较难[10]。

Berger等[11]运用此方法分别制备出了单层和多层石墨烯还研究了其功能。

与机械剥离法制得的石墨烯比较,外延生长法制得的石墨烯具有载子迁移率高的优点以及不能观测量子霍尔效应的缺点。

2.2.4 化学气相沉积法石墨烯是在金属(Ni,Cu或Pt)或金属氧化物(Al2O3或MgO)表面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高温下分解的烃制备的。

该法制备的石墨烯拥有均匀、表面积大、质量高、合成成本高和产率较低的特性。

2.2.5 氧化还原法目前,氧化还原法成为了制备石墨烯的最佳措施,其具有低廉的成本和易实现规模化的优势。

此方法是将天然石墨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削弱层间作用力,从而易于从氧化石墨(如图5所示)中剥离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得到石墨烯。

如可采用高锰酸钾/硝酸钠为氧化剂,浓硫酸为插层剂,通过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并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

图5 氧化石墨的结构示意图3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3.1 石墨烯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石墨烯具备优良的储锂功能,可以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Yoo等[12]首先报道了石墨烯的储锂性能,石墨烯的比容量为540mAh/g。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Lian等[13]报道了利用快速热膨胀法制备的石墨烯薄片,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当电流密度为100mA/g时,石墨烯的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1264mAh/g,当电流密度增加5倍时,可逆比容量明显减少,但不容乐观的是,该石墨烯锂电池首次不可逆比容量损失达到30%以上。

在电流密度减少至首次一半时,比容量提高了。

Li等[14]通过氢气热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经过50次循环平均库仑效率即可达到97% 。

由此可见,制备过程中锂离子在石墨烯层间的脱嵌是由于含氧官能团的消失和夹层间距的增加引起的。

此外,石墨烯片层容易汇集堆积成多层结构,因而有其因高比表面积而具备的比较高的储锂空间的劣势,但是石墨烯却可以作为一种优异的改性材料在复合电极材料中可发挥更大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