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引言: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构成的边坡体,它的稳定性分析是地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边坡的力学特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一、岩质边坡力学特性:岩质边坡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边坡坡度、岩性、结构构造、地质构造、坡面覆盖物、地下水等。
这些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1.边坡坡度:边坡坡度是指地面或水平面与边坡倾斜线的夹角,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坡度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2.岩性:岩石的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岩性参数对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岩性较强的边坡稳定性较好。
3.结构构造:边坡中的断层、节理、褶皱等结构构造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倾角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4.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包括岩层倾角、层面、节理等,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边坡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
5.坡面覆盖物:坡面覆盖物通常包括土壤、草地、水层等,这些覆盖物的分布情况和特性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6.地下水:地下水的存在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边坡会受到水的浸润,导致边坡强度降低,从而增加边坡失稳的可能性。
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两种,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1.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一种经典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基于边坡体在其稳定状态下的力学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通常将边坡分割为无限小的切割体,并假设切割体沿着内摩擦边界面滑动,从而得到边坡的稳定状态。
2.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边坡体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通过求解单元之间的位移和应力,得到边坡的稳定状态。
有限元法能够模拟较为复杂的边坡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但计算复杂度较大。
三、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步骤: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边坡参数确定: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验数据,确定边坡的坡度、坡高、岩石强度参数、结构面参数等。
边坡稳定性分析

目录摘要 (IV)Abstract (V)第一章概况 (1)1.1贵阳龙洞堡见龙路住宅小区工程概况 (1)1.2 边坡概况 (1)1.2.1 边坡地段地物环境 (1)1.2.2 边坡形态及岩土构成 (1)1.2.3 边坡安全等级及勘察等级 (2)第二章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3)2.1工程地质条件 (3)2.1.1 地形地貌 (3)2.1.2 地质构造 (3)2.1.3 地震 (3)2.1.4 地层岩性 (3)2.1.5 不良地质现象 (5)2.2 水文地质条件 (6)2.2.1 气象条件 (6)2.2.2 水文地质条件 (6)2.2.3 降水及空气情况 (6)第三章稳定性分析 (7)3.1分析依据 (7)3.2定性分析与评价 (7)3.3稳定性评价 (8)3.4有限单元法及ANSYS的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有限元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ANSYS边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ANSYS分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极限平衡法 (10)3.5.1 计算方法介绍 (10)3.5.2 相应计算公式 (10)3.5.3 理正计算图示 (11)3.5.4 理正计算分析 (13)3.5.5 计算结果分析 (19)第四章边坡支护设计 (20)4.1 支护方式综述 (20)4.1.1 锚杆 (20)4.1.2 格构锚固 (21)4.2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2)4.3 设计基本要求 (22)4.4设计依据 (22)4.5 计算方法及过程 (23)4.6 锚杆支护验算 (27)4.6.1 计算结果 (27)4.6.2 结果分析 (29)4.7支护结构 (29)4.7.1 支护概况 (29)4.7.2 支护方案图 (29)4.8 防水工程 (31)4.8.1 一般规定 (31)4.8.2 排水设计 (32)4.8.3 排水施工要求 (33)4.9其他说明 (34)第五章施工组织方案 (35)5.1施工准备 (35)5.2施工方案 (35)5.2.1 施工程序 (35)5.2.2 施工起点流向 (35)5.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6)5.3.1 坡面喷浆 (36)5.3.2 锚杆施工方法 (37)5.3.3 锚杆施工步骤 (37)5.4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38)5.4.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8)5.4.2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39)5.4.3 应急措施 (41)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42)6.1结论 (42)6.2存在问题 (43)6.3建议 (43)参考文献 (45)致谢 (54)贵阳市龙洞堡见龙路东侧边坡支护设计摘要贵阳市龙洞堡见龙路东侧边坡开挖坡均在16m以上,为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与土质混合高边坡,为了确保开挖后边坡的稳定,必须保持边坡岩体(土体)有足够的稳定性,通过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安全系数的计算,设计合理的支护措施并计算支护的合理性,以达到边坡支护设计的最终目的。
工程地质学-第六章岩质边坡

综合评估
综合多种方法对加固后的边 坡进行评估,得出较为准确 的评估结果,为后续的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04 岩质边坡的监测与预警
监测内容与方法
变形监测 通过测量边坡的位移、倾斜、沉 降等参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监测、 裂缝尺等。
声波监测 利用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和 波形变化,判断边坡内部的裂隙、 破碎带等结构特征。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03
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提取
关键信息,为预警提供依据。
预警系统运行与维护
数据采集与传输
确保传感器正常运行,数据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预警阈值调整
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和工程经验,适时调整预警阈值,提高预警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维护与升级
稳定性计算模型
01
02
03
极限平衡法
基于力的平衡原理,通过 计算岩体的滑动力和抗滑 力,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
通过建立边坡的有限元模 型,模拟岩体的应力分布 和变形过程,预测可能的 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状况。
离散元法
针对岩体的离散性质,模 拟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运动过程,评估边坡的整 体稳定性。
工程地质学-第六章岩质边坡
目录
• 岩质边坡的定义与分类 •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岩质边坡的加固与防护 • 岩质边坡的监测与预警 • 岩质边坡工程实例分析
01 岩质边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结词
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构成的边坡,其稳定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岩质边坡是由各种岩石(如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构成的边坡,其特点是岩石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较 为稳定,不易发生风化、侵蚀等现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山区、河流两岸 等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
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一章绪论1.1引言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建筑、交通水利、矿山等方面都涉及到很多边坡稳定问题。
边坡的失稳轻则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与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边坡的勘察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边坡的治理,是降低降低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被建造,城市的用地也越来越珍贵。
特别是对于长沙这样多丘陵的城市来说,建筑边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工程。
1.2边坡破坏类型边坡的破坏类型从运动形式上主要分为崩塌型和滑坡型。
崩塌破坏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
一般情况岩质边坡易形成崩塌破坏,且在崩塌过程中岩体无明显滑移面。
崩塌破坏一般发生在既高又陡的岩石边坡前缘地段,破坏时大块岩体由于重力或其他力学作用下与岩坡分离而倾倒向前。
崩塌经常发生在坡顶裂隙发育的地方。
主要原因有:风化等作用减弱了节理面的黏聚力,或者是雨水进入裂隙产生水压力,或者是气温变化、冻融松动岩石,或者是植物根系生长造成膨胀压力,以及地震、雷击等外力作用(图1-1)。
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面产生的整体滑动。
与崩塌相比滑坡通常以深层破坏形式出现,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甚至可以延伸到坡脚以下。
其滑动速度虽比崩塌缓慢,但是不同的滑坡滑动速度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滑动面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
当滑动面通过塑性较强的岩土体时,其滑动速度一般比较缓慢;相反,当滑动面通过脆性岩石,且滑动面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构成滑面之前可承受较高的下滑力,那么一旦形成滑面即将下滑时,抗剪强度急剧下降,滑动往往是突发而迅速的。
滑坡根据滑动模式和滑动面的纵断面形态可以分为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楔形滑动以及复合形。
当滑动面倾向与边坡面倾向基本一致,并且存在走向与边坡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切割面,滑动面的倾角小于坡角且大于其摩擦角时有可能发生平面滑动。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块体Ⅰ
块体Ⅱ 块体Ⅱ
块体Ⅱ
(三)、多平面滑动
边坡岩体的多平面滑动, 分为一般多平面滑动和 阶梯状滑动两个亚类。 阶梯状滑动,破坏面由多个实际滑动面和受拉面 组成,呈阶梯状,坡稳定性的计算思路与单平面 滑动相同,即将滑动体的自重 (仅考虑重力作用时) 分解为垂直滑动面的分量和平行滑动面的分量。
' ' tg [ 2 C cos( ) 2 sin( )] sin j j t ' tg gH sin sin( )
第三节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岩质边坡应力分布特征 •二、岩质边坡的变形与破坏 •三、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步骤 •四、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
一、 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斜坡(slope)统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 体,包括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天然斜坡(简称斜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形成未经 人工改造的斜坡。 人工边坡(简称边坡)是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 的斜坡。 研究目的: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机理(包括应力分 布及变形破坏特征)与稳定性,为边坡预测预报及 整治提供岩体力学依据。其中稳定性计算是岩体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
(四)、楔形体滑动
楔形体滑动的滑 动面由两个倾向 相反、且其交线 倾向与坡面倾向 相同、倾角小于 边坡角的软弱结 构面组成。
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热门方向,而反倾岩质边坡作为岩质边坡的一种特定类型,它的破坏模式和机理也值得去大量研究。
本文经过文献调研,针对反倾岩质边坡应用情况给出综述,结合断裂力学的优势与不足作出讨论。
关键词:岩质边坡断裂力学稳定性1引言当岩层的水平倾向与坡面水平倾向恰好相反时,该类边坡即被我们称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我国西部山区中发育着大量的层状反倾岩质破碎边坡,岩体倾倒破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倾边坡破坏模式,破坏导致的边坡失稳事故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
随着岩土工程学科技术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反倾向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理论分析作出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已相继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2国内外研究现状Goodman等[2]将倾倒破坏分为块状倾倒、弯曲倾倒、块状-弯曲倾倒三种类型,并首次基于极限平衡原理提出了分析块状倾倒破坏的G-B法。
Aydan等[3]提出了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悬臂梁弯曲模型,建立了以坡脚剩余下滑力作为边坡稳定性判断的评价方法。
Liu等[4]通过深部位移监测和UDEC数值模拟分析了反倾边坡破坏的变形特征及演化过程。
陈从新和郑允等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岩质反倾边坡弯曲倾倒破坏基准面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赵维等在悬臂梁模型的基础上对破坏面上的岩层进行了分区,判断了反倾边坡的倾倒风险。
王林峰等、王建明等基于断裂力学对单个岩块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岩块的破坏顺序。
地震是诱发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地震荷载对反倾岩质边坡的失稳影响研究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已有学者对此作了一定的研究。
例如,Zheng等基于极限平衡法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地震惯性力的新方法来寻找反倾岩质边坡的破坏面。
Liu等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强震条件下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
屈新等推导了推力线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地震影响系数对反倾边坡弯曲倾倒稳定性的影响。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

1.6 不同破坏模式的讨论
由于边坡岩体构造复杂多样,所以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有许多种, 在大部分岩石力学及岩石边坡稳定方面的教材中,岩质边坡的简化 破坏形式可以分为:① 平面破坏(Plane Failure);②楔体破坏 (Wedge Failure);③倾倒破坏(Toppling Failure)。
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实例
杨松林(岩体稳定分析的广义条分法初步探讨,岩土工 程学报, 1999, 20(1))针对传统竖直条分法和萨尔玛法 应用于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的缺点,提出了适用范围更 广的广义条分法,广义条分法考虑了条块间分界面的应力 变形关系,采用条块间分界面的应力变形本构关系代替传 统的两类条分法对条块分界面上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 的人为假定,这一做法更加符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并 采用优化搜索的方法给出了相对最危险的潜在滑动面及其 稳定系数
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实例
楔体滑动(Wedge slides)发 生在边坡被仅仅两个不平行 的不连续表面切割的情况下。 在这些情况下,近似的四边 滑块被两个岩体不连续表面 和两个地面的切平面围成。 倾倒破坏(Toppling)涉及 岩柱或岩块绕某一固定基面 转动。如图3为弯曲式倾倒 和块体式倾倒,另外还有弯 曲块体复合式倾倒。图4出 示了次生倾倒模式
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实例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运动学分析

动 和 倾 倒 破 坏 。 运 动 学 分 析 在 研 究 受结 佝 面 控 制 的岩 顷边 坡 稳 定 性 中应 用 较 为广 泛 , 它 是 一 种 利 用 立 体 投 影 与 矢量
代 数 理 论 ,在 赤 平 极 射 投 影 图 中初 步确 定 边 坡 稳 定 性 及 破 坏 模 式 的 方 法 。 介 绍 了 利 用 D I P S软 件 进 行 边 坡 运 动 学 分
在 岩 质 边 坡 中 ,大 多 数 的 失 稳 破 坏 主要 受 结 构
平 面滑 动需 满 足绌 十 勾画 0 坡确 倾 向相 近 ,结构 面倾 角大于其 内障 擦 角 小 1 边坡 坡 角 。运 动 学 分 析 即根 据 以 L条件 , 办 投 影 r 做坡 面投 影 大 及 出露 包 络 线 ( J ) a y l f v l o p e ) ,以结 构 面 瘁擦 角为半径 做摩 擦 圆 ,! J ! I J f ¨ 也 络线 j 摩 擦 【 书 1 成 的区域 ( 图 1 影 部分 )即 为 平面滑 动 ,当结
界 的 阻 力 。 在 泥 岩 、 页 岩 等 软 岩 巾 , 由 于 岩 石 强 度
构面极 点落存此 域时 ,将会形 成 平面滑 动破坏 。
2 . 2 沿 结 构 面 的楔 形 体 滑 动
发生 楔形 体滑 动破 坏 时 ,婀结 佝 面交线倾 伯 大 于结 构 面摩擦 角 小 于边坡 坡角 ,另外其倾 向与坡 面倾 向相 近 运 动 学分 析 即根据 以上 条件 ,在 赤平
边 坡 中 ,这 类 破 坏 较 为 常 见 。
倾 倒破 坏是 …种 发牛 于板 岩 、片 岩和薄 层状 沉 积 岩 以及节 裂 隙 发 育的 “ 板 裂 ” 介 质 中 ,类 似 f梁 板式 的倾 覆破 坏 。在 自重作 用下 ,反倾 板 裂岩 体 向坡 下 发牛 弯 曲 ,边坡 的破 坏 足 以正断层 式 的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重作用下边坡主应力分布 存在初始水平构造
7
应力下边坡应力分布
斜坡中最大剪应力迹线(虚线)
和主应力迹线(实线)示意图
8
二、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1.原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岩体中的原始应力对边坡应力分布有很大影响,尤其是
垂直于河谷方向的水平构造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2.坡形的影响 3.岩体结构的影响
18
2010年3月10日凌晨1时30分,陕西省榆
林市子洲县双湖峪镇石沟村大理河桥东
侧发生黄土崩塌灾害。崩塌体长103米、
宽108米、厚8米,体积约8.9万方,整体
下座约10米,移动方向北偏东30°。崩
塌造成15户共44人被埋,砸毁窑洞及建
于其上的房屋29间(孔)。窑洞建于
19
1999年,房屋建于2002年。此次崩塌共
边坡要素
4
2010年 地质 灾害类型构成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意义:
(1)通过勘察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和预测; (2)为设计合理的工程边坡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地质依据5。
6.1 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特征
一、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
(1)斜坡岩体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的偏转,总的特征为愈接 近边坡,最大主应力愈接近平行于斜坡临空面;而最小主应力 则愈与坡面近正交。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1
作业题:
1.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崩塌?崩塌的形成机理包括哪几方面? 4.什么是滑坡?滑坡常见的分类有哪些? 5.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6.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2
第六章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9
边坡岩体结构面上应力集中
6.2 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与特征
边坡变形:指坡体只产生局部的位移和微破裂,岩块只出现 微量的变化,没有显著的剪切位移或滚动,因而 边坡不至引起整体失稳。
边坡破坏:指坡体以一定的速度出现较大的位移,边坡岩体 产生整体滑动、滚动或转动。
二者在边坡变化过程中是相互密切联系的。边坡破坏前, 边坡岩体总要经历一个从徐变到巨变的变形过程。
郑家山滑坡群 韩家山滑坡群
大岩壳崩塌 马鞍石滑坡群
连盖坪滑坡
地质灾 害类型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崩塌 崩塌 滑坡
崩塌
滑坡 滑坡 崩塌 滑坡 滑坡
灾害点位置
北川县曲山镇 北川县陈家坝乡茶园梁村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滑坡
28
2010年9月1日22时20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小 组突发一起滑坡灾害,造成29人死亡、19人失踪、8人受伤。
512大地震,发生在人口相对密集、地质环境本身就比较脆 弱的四川西部的中、高山地区,其触发地质灾害数量之多,分布 之广是可以想象的,同时也是超出人们所预料的!
卸荷张裂
13
二、蠕动变形 蠕动变形,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
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
表层蠕动 边坡表层岩体发生弯曲变形
深层蠕动 是由于坚硬岩层组成的边坡底部存在较厚的 软弱岩层时,由软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而引 起的长期缓慢的边坡蠕动变形。
14
表层蠕动
溃屈
倾倒
15
深层蠕动
16
错落 崩塌
23
崩落实例
24
盐池河崩塌山体示意图
25
四、滑坡
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 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为滑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圆弧状滑动面
平面状滑动面
阶梯状滑动面
26
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滑坡
2010年6月28日14时左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27 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导致大寨村遭受灭顶之灾,42人死亡、57人失踪。
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类型有:卸荷变形、蠕动变形、 崩坍、滑坡等。
10
一、卸荷变形
在边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在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掉或 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 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坡的拉张 裂隙,一般称作边坡卸荷裂隙。
11
松弛张裂
12
三、崩塌
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 落,岩块翻滚撞击而下,堆积于坡 脚的现象,称做崩塌。
类型:规模巨大的山区崩塌,称为 山崩;小型崩塌,成为坠石。
堆积体:崩塌以自由坠落为其主要
运动形式,岩块在斜坡上翻滚滑动
并相互摩擦破碎后堆积于坡脚,形
碎石
成岩堆或崩积体。
地貌:岩堆(倒石堆,倒石锥)
17
崩塌发生过程
概述
6.1 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特征
6.2 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与特征
6.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6.4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6.5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3
思考与作业
概述
边坡包括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两种类型。 自然边坡:在自然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山体斜坡、河谷岸坡、海岸 陡崖等; 人工边坡: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规模不同、陡缓不等的斜坡,例 如道路工程中的工程中的路堑、路堤边坡,房屋、桥梁工程的基 坑边坡,露天矿山的边坡,水电工程中的运河渠道边坡,船闸、 溢洪道边坡、引水隧洞进、出口边坡、土石坝边坡及坝肩边坡等。
造成27人死亡、17人受伤。
2009年6月5日15时许,重 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 山体发生大规模垮塌,掩 埋了12户民房以及400多 米外的铁矿矿井入口,造 成10人死亡,64人失踪, 8人受伤的特大灾害。
20
新北川中学岩崩
700人死亡!
21
老县城
1600人死亡!
22
崩塌的形成机理
①边坡被陡倾裂隙深切 ②软弱相间的岩层 ③下部有洞穴和采空现象
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
29
满目疮痍!
30
5.12地震诱发灾难性滑坡、崩塌一览表 (死亡>30人,17个)
灾害点名称
王家岩滑坡 樱桃沟滑坡 景家山乱石窖滑塌 陈家坝场镇1号滑坡 东河口滑坡 陈家坝乡红岩村滑坡
黎明村滑坡
谢家店滑坡 小龙潭崩塌 大龙潭沟口崩塌 陈家坝太洪村2号滑坡
泰安9组崩滑体群
(2)在坡脚与河谷底部形成应力集中带。 (3)与主应力偏转相联系,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偏转,呈凹 向临空面的弧线。在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最大的部位(一般在 坡脚附近),相应形成一个最大剪应力区,因而在这里容易发生 剪切变形破坏 。 (4)在坡顶和坡面的靠近表面部位,由于垂直于河谷的水平应 力显著减小,甚至可出现拉应力,因而可形成一个拉应力带。6 其范围随坡角和平行于河谷的水平应力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