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周良权)第7章

合集下载

模电第3版电子教案第7章课件

模电第3版电子教案第7章课件

7.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3.1 实用的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 率放大电路
7.3.2 甲乙类单电源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交越失真
7.3.1 实用的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一、交越失真的问题
T1 +VCC
+ ui
T2
+ RL uo
VEE
交越失真
1. 问题: 当输入电压小于阈值电压Uon时,三 极管截止,引起 交越失真。
二、D2006集成功放的典型应用
1. 双电源应用电路
泄放感性负载的自
消除电感源应电压 R3为平衡电高阻频干扰
Auf
1
R1 R2
33.4
电压串联负反馈
高频校正网络, 抑制高频自激
2. 单电源应用电路 退耦电容,消除电源的低频和高频干扰
VCC/2
输出电 容
3. BTL应用电路 BTL (Balanced Transformerless) — 平衡式无输出变压器
(2)U(BR)CEO : U(BR)CEO 2VCC= 40 V
选管时要留有 余地,即提高
(3) ICM :
50% ~ 100%。
ICM VCC / RL= 20 / 8 = 2.5 (A)
教学要求: 掌握 Po、 PV的公式,再根据Uom或Uo(max)=VCC
–UCE(sat) VCC条件代入计算,并求取 PT、和。
+ ui
T2
+VCC
+ RL uo
VEE
[例 7.2.1]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已知 VCC = ± 20 V,RL = 8 ,求对功率管参数的要求。
[解](1)最大输出功率Po(max):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全

三、二进制代码 编码: 用二进制数表示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过程。 二进制代码: 编码后的二进制数。
二-十进制代码: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十个数字符号 0 ~ 9,又称为 BCD 码(Binary Coded Decimal )。 8421码 2421码 5211码
几种常见的BCD代码: 余 3 码 余 3 循环码
Y2 1 0 1 0 11 0 0
& ≥1
Y3
(真值表略)
(4) 异或运算 A
=1
(Exclusive—OR) B
Y4 = A ⊕ B = AB + AB
(5) 同或运算 (异或非)
(Exclusive—NOR)
Y5 = A ⊕ B A =1 B
= AB + AB A=
= A⊙B B
Y4
A B Y4 00 0
10 1 11 1
(3)非运算:

A
Y

0
1

1
0
逻辑函数式 Y = A + B 逻辑符号
A B
≥1 Y 或门(OR gate)
逻辑函数式 逻辑符号
Y= A
A1
Y 非门(NOT gate)
二、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及常用复合逻辑运算
1. 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 逻辑变量:在逻辑代数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变量称
¾ 1.3.1 几种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 ¾ 1.3.2 几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基本概念
一、逻辑代数(布尔代数、开关代数)
逻辑: 事物因果关系的规律
逻辑函数: 逻辑自变量和逻辑结果的关系 Z = f ( A, B, C L)
逻辑变量取值:0、1 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状态

精品课件-数字电子技术-第7章

精品课件-数字电子技术-第7章

(D3 23 +D2
22
+D121+D0 20 )
(7.1.2)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对于n位输入的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 当负反馈电阻取 为R/2时, 输出电压为
vO
=
VREF 2n
(Dn1 2n1 +Dn2 2n2 + …
+D121+D0 20 )
=
VREF 2n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7.1 D/A转换器 7.2 A/D转换器 7.3 集成D/A转换器Multisim 10仿真实验 实验与实训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7.1 D/A 7.1.1 权电阻网络D/A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由图7.1.2所示电路还可以看出, 由于工作在线性反相 输入状态的运算放大电器的反相输入端相当于接地(虚地), 所以无论模拟开关Si合于何种位置, 与Si相连的倒T型2R电阻 支路从效果上看总是接“地”的, 即流经每条倒T型2R电阻 支路的电流与模拟开关Si的状态无关; 从R—2R倒T型电阻网 络的A、 D、 C、 D每个节点向左看, 每个二端网络的等效 电阻均为R, 故从基准电压UREF输出的电流恒为I=UREF/R, 而流经倒T型2R电阻支路的电流从高位到低位按2的负整数幂 递减, 从右到左分别为I3=I/2, I2=I/4, I1=I/8 , I0=I/16。
第7章 数/模(D/A)与模/数(A/D)转换器
由图7.1.2所示电路, 有
iΣ =I3 +I2 +I1+I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周良权 3版 第7章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周良权 3版 第7章

第7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7.1 二 模拟电压 7.2 R7.3 REF 1082VN -⨯7.4 c 7.5 a 7.6 b 7.7 × 7.8 √ 7.9 √7.10 A/D 转换器电子产品有电子秤、数字式电压表、数字式电子温度计、数字式血压计等;D/A 转换器电子产品有VCD 播放机、DVD 播放机、MP3音乐播放机、数字电视机等.7.11 单极性输出电压计算公式为式REF O 1010(7.2.8):2Vu N =-⋅,双极性输出电压为式()B O REF (7.2.10):1024N u V =⋅补.211027C(H)21671612(636)=⨯+⨯+=211006F(H)01661615(111)=⨯+⨯+= 21101BD(H)=116111613(445)⨯+⨯+=补码最高位为1,为负数;最高位为0为正数即为原码[]2181010(27C(H))07C(H)1(182)(1168162)(386)=-+=-=-⨯+⨯+=-补反()()21101006F(H)01661615(111)=⨯+⨯+=补 ()()2110101BD(H)=116111613(445)⨯+⨯+=补单极性输出电压:O 1027C(H):636 6.21V 1024u =-⨯=- O 1006F(H):111 1.084V 1024u =-⨯=-O 101BD(H):445 4.346V 1024u =-⨯=-双极性输出电压:O 386(27C(H)):10 3.77V 1024u -=⨯=-补()O 11106F(H):10 1.084V 1024u =⨯=补 ()O 4451BD(H):10 4.346V 1024u =⨯=补 7.12 (1)在2°R 支路上电流为1REF REF n 111222n n n V V I D R R ----==⋅ 依次可得各电阻支路上电流为2REF REF 221222n n n n V V I D R R ----==⋅3REF REF 3321222n n n n V V I D R R----==⋅⋅1REF 11122n V I D R -=⋅⋅0REF 00122n V I D R -=⋅⋅流向运算反相端的总电流为1REFN i B B 10,2n n i V I I N N R--====∑⋅2°11o 1122n n D D D --+++⋅ 故O N f u I R =-⋅(2)当REF f 110V,2V R R =+=,位数为n =8时,输入数码为D9(H ) 其10B 101316916(217)N =⨯+⨯=故O 1810V 110V 10V2172172178.47V 225622n u R R -=-=-⨯=-⨯=-⋅分辨率为:REF 81110V =0.039V =39mV 2562V =⨯绝对精度为:1110VLSB =0.0195V =19.5mV 22256±±=±±7.13 (1)设D 9~D 0的10位二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值N B 则REFB O1B B 10B ,2V V I N I R R==⋅()REFB O O1B f B f 10B 2V V u I I R N R R R ⎛⎫=-+=-+ ⎪⎝⎭⋅⋅,而R B =10k Ω(2)当D 9~D 0为全1时,要求O 5V u =-则10REF B O 10B (21)105V 210V V u R ⎡⎤=--+⨯=-⎢⎥⨯⎣⎦ ①R 为AD7520内的等效电阻10k Ω当D 9~D 0为全0,要求O 5V u =+°则REF B O 100105V 10210VV u ⎛⎫=-⨯+=+ ⎪⨯⎝⎭⋅ ②由式②B 105V 10V-⨯=+,故B 5V V =-,代入①得()10REF 10521105V 10210V-⎡⎤--+=-⎢⎥⨯⎣⎦⋅⋅,解得REF 10V V ≈+因而()REF 9REF REF O B B 101012102V 102102V V V u N N ⎛⎫- ⎪=-+⨯=-- ⎪⨯ ⎪⎝⎭⋅输入数码与O u 极性及数位如下表所示B 补补210作为单极性输出电路的输入代码,代入式(7.2.8)REF O110(380)380 3.711V 10241024V u =-=-⨯=-⋅再按照电路图7.2.5可计算出双极性输出电压o1REF O f 11 3.7111010 1.289V 210210u V u R R R ⎛⎫-⎛⎫=-+=-+⨯=- ⎪ ⎪⨯⎝⎭⎝⎭⋅(2)当(N B )补为17C(H)=(010*******)补,最高位取反后,为210(1101111100)(892)=作为单极性输出电路的输入代码,代入式(7.2.8)REF O1B 108928.711V 10241024V u N =-=-⨯=-再按电路图7.2.5可计算出双极性输出电压为o1REF O f 118.7111010 3.711V 210210u V u R R R ⎛⎫-⎛⎫=-+=-+⨯= ⎪ ⎪⨯⎝⎭⎝⎭⋅上述结果与[例2.2.2]计算结果相同. 7.15 根据图题7.15电路可知REF O B B B 1010101010222V u N N N -=-=-=⋅ 而54LS192为可逆十进制计数器,即当Q 3Q 2Q 1Q 0为全0时,或非门出1,使D 触发器Q 翻转一次,若Q 为1,则CP U 有时钟脉冲信号,而CP D =1,LS192进行加法计数,而AD7520的D 3D 2D 1D 0由0000~1001逐步递增变化,当由1001变为0000时,D 触发器又翻转一次使Q =0,使可逆计数器CP U =1,而CP D 有时钟脉冲信号,执行减法计数,由1001~0000逐步递减变化计数. 而O u 值根据D 3~D 0的数码每变化递增或递减一位,输出O u 变化值为REF 101019.765mVV ⨯==的级差.其u O 输出模拟电压与数码关系如下表所示 其输出u O 的波形如图题解7.15所示.图题解7.157.16 (1)()O(max)102120000.005n u δ-≥==,故n =11位. (21)n -为n 位全1,即输出满刻度值的输入数码.(2)85V 5V0.0196V =19.6mV 256121==--为分辨率因()8REF 8215V 2V -=,故REF 5V V =. (3)即分辨率121n -≤0.2%故()1215000.002n -≥=. 应取n =9位 7.17 (1)根据图示电路,当被转换的输入模拟电压I u 大于某一个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i u -,则在此比较器的输出oi u 以下均为1,再通过编码器输出,其相应数码为D 2~D 0. 根据电路可列出下式关系:D 2=Q 4、1642642D Q Q Q Q Q Q ==+⋅⋅,07654321D Q Q Q Q Q Q Q =⋅⋅⋅⋅⋅⋅ =7654321Q Q Q Q Q Q Q +++⋅⋅⋅(2)按表题解7.17列出输入电压I u 与寄存器状态和输出数字关系:出电压O 0u >的情况,这时在O 0u >时刻,输出数字量为全0并产生溢出,而比较器输出O 0u =(若比较器用双电源会使O 0u <),则门控G 与非门被封,计数器不再计数. 计数器输出全0. 7.19 (1)当双积分A/D 转换器,计数器为n =10,在n 位计数器Q n =1,其所需时间为cp cp122n n T t f ==⋅,则转换一次最长时间为222n T ⨯=. 当cp 频率cp 120kHz f =,故最长时间为10cp 331204822220.017517ms 1201012010n t ⨯=⨯⨯===⨯⨯⋅ (2)当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om 10V U =±,在最大输入模拟电压I 10V U =+时,运放积分器在第一次积分最大值也为10V -. 因此:()O 1I cp 1210V n u t u t RC=-=-⋅⋅⋅故10I cp 631111*********0.11012010n R u t C -=⨯=⨯⨯⨯⨯⨯⨯⋅⋅85.3k =Ω (3)由式(7.3.3)可知I REF2nN u V =⋅ 当I 4V u =时,1010224(409.6)(110011001)10N =⨯== 当I 1.5V u =时,101022 1.5(153.6)(10011001)10N =⨯== 7.20 (1)偏移电压REF 44118110.25V 22222V s =⨯=⨯=(2)因量化单480.5V 2s ==则(0.50.25)V 5.9V N ⨯-≤故1025.90.25(12.3)(1100)0.5N +≤==(3)电子输出数字量为4位数,需时钟脉冲周期数2426T n CP =+=+=,而脉冲周期cp 120s20s 6t μ==μ故时钟频率:cp 6cp110.05MHz =50kHz 2010f t -===⨯。

数字电子技术第7章.pdf

数字电子技术第7章.pdf
沿来到时,才能将预置输入端D、C、B、A的数据送至输出端,
即QDQCQBQA=DCBA。
P、T为计数器允许控制端,高电平有效,只有当Cr=LD=1, PT=1,在CP作用下计数器才能正常计数。当P、T中有一个为低 时,各触发器的J、K端均为0,从而使计数器处于保持状态。 P、T的区别是T影响进位输出OC,而P则不影响OC。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② 同步清0。计数器在S0~SM-1共M个状态中工作,当计数 器进入SM-1状态时,利用SM-1状态译码产生清0信号并反馈到同 步清0端,要等下一拍时钟来到时,才完成清0动作,使计数器 返回S0。
可见,同步清0没有过渡状态,如图中实线所示。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① 异步清0。计数器在S0~SM-1共M个状态中工作,当计数 器进入SM状态时,利用SM状态进行译码产生清0信号并反馈到 异步清0端,使计数器立即返回S0状态。
由 于 是 异 步 清 0 , 只 要 SM 状 态 一 出 现 便 立 即 被 置 成 S0 状 态,因此SM状态只在极短的瞬间出现,通常称它为“过渡态”。 在计数器的稳定状态循环中不包含SM状态。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① 同步置0法(前M个状态计数)。 选用S0~SM-1共M个状态计数,计到SM-1时使LD=0,等下一 个CP来到时使状态置0,即返回S0状态。这种方法和同步清0 法 类似,但必须设置预置输入DCBA=0000。 本例中M=7,故选用 0000~0110 共七个状态,计到 0110 时 同步置0,画出其态序表,设计反馈逻辑LD=QCQB,画逻辑图。
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
采用同步置数法:置数法是通 过控制同步置数端LD和预置输入端 DCBA来实现模M计数器。由于置 数状态可在N个状态中任选取,因 此实现的方案很多。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周良权) 7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周良权) 7

01
10
0
第四个节拍
QQ20==Q11不=应1 应保保存 存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5.9V
0
翻开
1
1
0
1
1
0
00
0
10
01
第五个节拍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被封锁
5.9V
0
0
0
1 0
10
0
0
0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7.3.4 A/D 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由于ADC的电路类型不同,编码方法不同,其 指 标 类 型 也 有 所 区 别 。 如 输 出 数 据 为 8421 编 码 的 BCD码ADC和自然二进制数编码的ADC,它们的转换 精度含义和表示方法也不同。现以输出二进制数编 码的ADC为例介绍主要技术指标.
Qn=1,S1接通b
uO (t2)C 1t1 t2V R R E FdtuO (t1)0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u O (t2) C 1t1 t2 V R R E Fd t u O (t1 ) 0
将T2 = t2 – t1 = NTC 及
2nTC RC
uI
代入
NTC RC
VREF 2RnTCC uI
保存的砝码为 128g + 16g + 4g + 1g = 149g 相当于转换的数码为D7—D0 = 1001010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被保存的电压相当于天平所称的物体 质量,而所转换的数字量相当于在天平上逐次添加砝码 所保存下来的砝码质量。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根本电路
单极性输出电路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2021年整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2021年整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 1 讲第 2 讲开关:“1” 闭合,“0" 断开灯:“1" 亮,“0" 灭真值表:把输入所有可能的组合与输出取值对应列成表。

逻辑表达式: L=K1*K2 (逻辑乘)逻辑符号:原有符号:讨论与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逻辑功能口决:有“0”出“0”,全“1”出“1”。

2、或运算—-—至少有一个条件具备,事件就会发生。

逻辑表达式:L=K1+K2 (逻辑加)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15分钟)逻辑符号:讨论或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逻辑功能口决:有“1"出“1”全“0”出“0"3、非运算:—结果与条件相反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讨论非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2.2.2 几种导出的逻辑运算一、与非运算、或非运算、与或非运算板书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10分钟)板书讲解、推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例题讲解及引导学生做题(35分钟)二、异或运算和同或运算逻辑表达式:相同为“1”,不同为“0”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案
补码:
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补码等于它的反码加1。
1.5几种常用的编码:
码制:为了便于记忆和查找,在编制代码时所遵循的规则。
二-十进制编码:用四位二进制数中的任意十种组合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又称BCD码。
常用的BCD码有:8421码、余3码、循环码、余3循环码、
2421码、5421码和5211码等等,如表1-1所示
课后小结:
与、或、非;与非、或非、同或、异或逻辑的运算口诀、逻辑符号。
多媒体教学(5分钟)
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15分钟)
板书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10分钟)
板书讲解、推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例题讲解及引导学生做题(35分钟)
板书讲解、推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例题讲解(10分钟
多媒体教学(10分钟)
多媒体教学(10分钟)
教学互动(5分钟)
作业、习题、思考题、辅导等:
17页1.2,1.5;18页1.11,1.13
板书设计: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1.1概述
模拟量
数字量
1.2几种常用的数制
(1)数制
(2)几种常见的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进制之间的转换;
2.8421码、余三码、格雷码的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及时间设计
【引入新课】
回忆计算机基础中所讲的二进制,引出本次课内容。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1概述
1.1.1模拟量和数字量
模拟量:时间上、数量变化上都是连续的物理量;表示模拟量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工作在模拟信号下的电子电路称为模拟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第7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7.1 二 模拟电压 7.2 R7.3 REF 1082VN -⨯ 7.4 c 7.5 a 7.6 b 7.7 × 7.8 √ 7.9 √7.10 A/D 转换器电子产品有电子秤、数字式电压表、数字式电子温度计、数字式血压计等;D/A 转换器电子产品有VCD 播放机、DVD 播放机、MP3音乐播放机、数字电视机等.7.11 单极性输出电压计算公式为式REF O 1010(7.2.8):2Vu N =-⋅,双极性输出电压为式()B O REF (7.2.10):1024N u V =⋅补.211027C(H)21671612(636)=⨯+⨯+=211006F(H)01661615(111)=⨯+⨯+= 21101BD(H)=116111613(445)⨯+⨯+=补码最高位为1,为负数;最高位为0为正数即为原码[]2181010(27C(H))07C(H)1(182)(1168162)(386)=-+=-=-⨯+⨯+=-补反()()21101006F(H)01661615(111)=⨯+⨯+=补 ()()2110101BD(H)=116111613(445)⨯+⨯+=补单极性输出电压:O 1027C(H):636 6.21V 1024u =-⨯=- O 1006F(H):111 1.084V 1024u =-⨯=-O 101BD(H):445 4.346V 1024u =-⨯=-双极性输出电压:O 386(27C(H)):10 3.77V 1024u -=⨯=-补·43·()O 11106F(H):10 1.084V 1024u =⨯=补 ()O 4451BD(H):10 4.346V 1024u =⨯=补 7.12 (1)在2°R 支路上电流为1REF REF n 111222n n n V V I D R R ----==⋅ 依次可得各电阻支路上电流为2REF REF 221222n n n n V V I D R R ----==⋅3REF REF 3321222n n n n V V I D R R----==⋅⋅M 1REF 11122n V I D R -=⋅⋅0REF 00122n V I D R -=⋅⋅流向运算反相端的总电流为EM BE DE q u a ti o n.D S M T 41REF N i B B 1,2n n i VI I N N R --====∑⋅故O N f u I R =-⋅ (2)当REF f110V,2V R R =+=,位数为n =8时,输入数码为D9(H )其10B 101316916(217)N =⨯+⨯=故O 1810V 110V 10V 2172172178.47V 225622n u R R -=-=-⨯=-⨯=-⋅分辨率为:REF 81110V =0.039V =39mV 2562V =⨯ 绝对精度为:1110VLSB =0.0195V =19.5mV 22256±±=±± 7.13 (1)设D 9~D 0的10位二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值N B则REF B O1B B 10B ,2V V I N I R R ==⋅()REFB O O1B f B f 10B 2V V u I I R N R R R ⎛⎫=-+=-+ ⎪⎝⎭⋅⋅,而R B =10k Ω(2)当D 9~D 0为全1时,要求O 5V u =-则10REF B O 10B (21)105V 210V V u R ⎡⎤=--+⨯=-⎢⎥⨯⎣⎦L ①R 为AD7520内的等效电阻10k Ω 当D 9~D 0为全0,要求O5V u =+°·44· 则REF B O 100105V 10210VV u ⎛⎫=-⨯+=+ ⎪⨯⎝⎭⋅L ②由式②B 105V 10V-⨯=+,故B 5V V =-,代入①得()10REF 10521105V 10210V-⎡⎤--+=-⎢⎥⨯⎣⎦⋅⋅,解得REF 10V V ≈+因而()REF 9REFREF O B B 101012102V 102102V V V u N N ⎛⎫- ⎪=-+⨯=-- ⎪⨯ ⎪⎝⎭⋅ 输入数码与O u 极性及数位如下表所示B 补补210作为单极性输出电路的输入代码,代入式(7.2.8)REF O110(380)380 3.711V 10241024V u =-=-⨯=-⋅再按照电路图7.2.5可计算出双极性输出电压o1REF O f 11 3.7111010 1.289V 210210u V u R R R ⎛⎫-⎛⎫=-+=-+⨯=- ⎪ ⎪⨯⎝⎭⎝⎭⋅(2)当(N B )补为17C(H)=(010*******)补,最高位取反后,为210(1101111100)(892)=作为单极性输出电路的输入代码,代入式(7.2.8)REF O1B 108928.711V 10241024V u N =-=-⨯=-再按电路图7.2.5可计算出双极性输出电压为·45·o1REF O f 118.7111010 3.711V 210210u V u R R R ⎛⎫-⎛⎫=-+=-+⨯= ⎪ ⎪⨯⎝⎭⎝⎭⋅上述结果与[例2.2.2]计算结果相同.7.15 根据图题7.15电路可知REF O B B B 1010101010222V u N N N -=-=-=⋅ 而54LS192为可逆十进制计数器,即当Q 3Q 2Q 1Q 0为全0时,或非门出1,使D 触发器Q 翻转一次,若Q 为1,则CP U 有时钟脉冲信号,而CP D =1,LS192进行加法计数,而AD7520的D 3D 2D 1D 0由0000~1001逐步递增变化,当由1001变为0000时,D 触发器又翻转一次使Q =0,使可逆计数器CP U =1,而CP D 有时钟脉冲信号,执行减法计数,由1001~0000逐步递减变化计数. 而O u 值根据D 3~D 0的数码每变化递增或递减一位,输出O u 变化值为REF 101019.765mV 10242V ⨯==的级差.其u O 输出模拟电压与数码关系如下表所示数码输入模拟电压输出D 3 D 2 D 1 D 0 O /mV u0 0 0 0 0 0 0 0 1 9.765 0 0 1 0 19.53 0 0 1 1 29.30 0 1 0 0 39.00 0 1 0 1 48.42 0 1 1 0 58.59 0 1 1 1 68.16 1 0 0 0 78.12 1187.89其输出u O 的波形如图题解7.15所示.图题解7.157.16 (1)()O(max)102120000.005n u δ-≥==,故n =11位. (21)n -为n 位全1,即输出满刻度值的输入数码.(2)85V 5V0.0196V =19.6mV 256121==--为分辨率·46· 因()8REF 8215V 2V -=,故REF 5V V =. (3)即分辨率121n -≤0.2%故()1215000.002n -≥=. 应取n =9位 7.17 (1)根据图示电路,当被转换的输入模拟电压I u 大于某一个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i u -,则在此比较器的输出oi u 以下均为1,再通过编码器输出,其相应数码为D 2~D 0. 根据电路可列出下式关系:D 2=Q 4、1642642D Q Q Q Q Q Q ==+⋅⋅,07654321D Q Q Q Q Q Q Q =⋅⋅⋅⋅⋅⋅ =7654321Q Q Q Q Q Q Q +++⋅⋅⋅(2)按表题解7.17列出输入电压I u 与寄存器状态和输出数字关系:出电压O 0u >的情况,这时在O 0u >时刻,输出数字量为全0并产生溢出,而比较器输出O 0u =(若比较器用双电源会使O 0u <),则门控G 与非门被封,计数器不再计数. 计数器输出全0. 7.19 (1)当双积分A/D 转换器,计数器为n =10,在n 位计数器Q n =1,其所需时间为cp cp122n n T t f ==⋅,则转换一次最长时间为222n T ⨯=. 当cp 频率cp 120kHz f =,故最长时间·47·为10cp 331204822220.017517ms 1201012010n t ⨯=⨯⨯===⨯⨯⋅(2)当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om 10V U =±,在最大输入模拟电压I 10V U =+时,运放积分器在第一次积分最大值也为10V -. 因此:()O 1I cp 1210V n u t u t RC=-=-⋅⋅⋅故10I cp 631111*********0.11012010n R u t C -=⨯=⨯⨯⨯⨯⨯⨯⋅⋅85.3k =Ω (3)由式(7.3.3)可知I REF2nN u V =⋅ 当I 4V u =时,1010224(409.6)(110011001)10N =⨯==当I 1.5V u =时,101022 1.5(153.6)(10011001)10N =⨯==7.20 (1)偏移电压REF 44118110.25V 22222V s =⨯=⨯=(2)因量化单480.5V 2s ==则(0.50.25)V 5.9V N ⨯-≤故1025.90.25(12.3)(1100)0.5N +≤==(3)电子输出数字量为4位数,需时钟脉冲周期数2426T n CP =+=+=,而脉冲周期cp 120s20s 6t μ==μ故时钟频率:cp 6cp110.05MHz =50kHz 2010f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