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一)

合集下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概述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应用广泛,包括家庭电源,防盗报警,医疗设备等。

但是,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着职业危害。

铅酸蒸汽和酸雾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造成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必须找出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健康危害因素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多种健康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类:铅质环境污染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铅质环境污染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大的环境污染之一。

铅污染通过空气、水和物体表面沉积等方式,会进入人体,造成铅中毒。

酸性环境污染铅酸蒸汽和酸雾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常见的两种污染物,特别是在电池组装、充电和空气通风不良的车间里更为严重。

它们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造成刺激和损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此外,酸性环境还会对工人的器具和设备造成腐蚀,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为了防止铅酸储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必须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防护设备的使用在铅酸储电池行业中,防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和防护衣来防止酸性环境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危害。

此外,必须使用全面通风和排放系统来降低酸性蒸汽和雾气的浓度,确保车间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宣传。

培训内容应涵盖铅酸储电池的化学性质、环境污染危害、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监测和测试必须定期监测和测试工人的健康状况和车间环境中铅和酸雾浓度的变化。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工人,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工作过程的优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优化,可以降低铅和酸性蒸汽的浓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车间布局等方法来减少铅和酸雾的产生和排放。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存储并释放电能。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铅酸蓄电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生产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是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生产项目中更为突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铅和其化合物对职工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

然而,长期接触铅和其化合物会导致铅中毒。

铅中毒症状轻重程度的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劳、恶心和腹痛等。

严重的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器官损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职业病危害职能将铅中毒列为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2. 铅急性中毒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职工暴露在高铅浓度区域中会导致铅急性中毒。

铅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痛、胃痛、呕吐和其他生理上的不适。

职工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因为铅毒性脑病或者呼吸麻痹等症状而丧命。

3. 铅对妊娠的危害铅在体内的毒性不仅会对职工本人产生影响,对于妊娠期的孕妇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铅对妊娠期的女性会导致早产、流产和婴儿畸形等情况。

铅还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新生儿,从而导致儿童的中毒。

二、酸雾对职工健康的危害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铅以外,还需要使用硫酸等酸性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对职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酸雾对职工的危害有很多,特别是对呼吸系统,会导致哮喘、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问题。

职工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也会导致鼻腔和口腔的疾病,如鼻塞、咽炎、牙齿溃烂等。

三、机械设备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生产过程中,包括很多机械设备,包括机床、冲床、弯曲机、砂轮机、铅锡熔炉等等。

这些机械设备对职工的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常见的危害包括:1.机器噪声过大,长期暴露会导致聋和耳鸣。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蓄电池作为一种便利适用的直流电源广泛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变配电所和各类机动车。

由于在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铅中毒、易燃、易爆等危急特性,因而确保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目前,铅酸蓄电池已被列入《危急化学品名录》,我国也始终重视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加强了对蓄电池生产装配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铅作业安全生生规程》等标准标准。

一、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急、危害主要是中毒、火灾、爆炸,以及高温灼烫、机械损害、腐蚀损害等。

限于篇幅,仅对中毒、火灾和爆炸3种因素进展分析。

称片、包片区,存在着大量的铅尘,属于铅的重污染区,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蓄电池厂工作的操作工患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比例高达25%~30%。

更为严峻的是,铅中毒不仅局限在蓄电池厂里的成年操作工铅中毒反响,甚至周边很多儿童也消失了铅中毒的反响。

2004年6月,某县曾经发生数百名铅中毒大事。

引起这些中毒事故的缘由主要有厂区内缺乏必要的排风环保设备,有的厂家虽然有,但是工作期间不开启,形同虚设,工人缺少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及工人的自我爱护意识不强等。

称片、包片是引起铅中毒的重点部位,必需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和排风系统。

依据工艺要求,焊接区使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火灾危急为甲类,氧气火灾危急为乙类。

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1%~80.0%(/),引燃温度在305℃左右;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5%~9.65%(/),引燃熳度在426~537℃左右。

因此,生产过程中最大危急因素是火灾和爆炸,假如在焊接极群和极柱过程中操作不当,猛烈碰撞或离明火过近,温度太高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依据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当充电到70%~80%电量时,正极开头产生氧气,当充电根本完成约90%时,负极开头产生氢气。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作为一个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职业危害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通过预防与控制,可以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在蓄电池制造企业中,主要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危害、物理因素危害、生物危害和人因危害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危害进行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化学物质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硫酸、液碱和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化学物质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排风通风系统:在生产车间内设置排风通风设备,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减少室内有害物质浓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的机会。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测员工体内有害物质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二、物理因素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物理因素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声学工程措施:在噪音源附近设置隔声围挡或吸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和设备维护措施。

2. 振动控制措施:对于会产生振动的机器设备,采用减振装置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员工身体的影响。

3. 电磁辐射控制措施:规范使用电磁设备的操作,减少电磁辐射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对于处于高辐射环境的岗位,加强防护措施,如设置铅屏蔽设备、远离辐射源等。

三、生物危害蓄电池制造企业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危害,如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生物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清洁卫生: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和传播。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硫酸雾
总结词
硫酸雾是铅酸储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另一重要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 有严重危害。
详细描述
硫酸雾主要来自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注液和维修环节。长时间接触硫酸雾可导致 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的刺激和腐蚀,严重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眼部损 伤。
有害气体
总结词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有机溶剂、酸碱气体和氮氧化物等,可对 工人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池组装
将正负极板、隔膜、电解液等 组装成电池,并进行密封和充 电。
电池检测
对电池进行电压、电流、内阻 等性能检测,确保电池符合规
格要求。
铅酸储电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能源领域
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 配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
能源的储能。
交通领域
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 交通工具的启动、照明和防盗
密闭式生产车间
该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 识别出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粉尘来源。
为了减少粉尘扩散,该企业将生产车间设 计为密闭式结构,并配备了负压系统,确 保粉尘不外泄。
设备密封与维护
个人防护用品
该企业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特别 是对于易产生粉尘的设备,采取了特殊的 密封措施,以减少粉尘泄漏。
应急救援措施
该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 事故制定了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现场急救、紧急疏散等,确保员 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救
助。
某企业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
工艺流程优化
该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人工操作环节,降低工人接 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
设备更新与升级
该企业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采用更加先进、环保、安全的 设备,以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引言: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铅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在2024年,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铅的职业性危害,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铅的职业性危害1.1中毒铅中毒是铅职业性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铅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并积累在骨骼、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疲劳和消化系统问题等。

在严重情况下,铅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贫血、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1.2生殖系统影响铅的职业性危害还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于铅的工人可能经历生育问题,包括降低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偏低等。

此外,铅还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导致胎儿畸形。

1.3神经系统损伤长期接触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神经衰弱、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

这对于从事需要精力集中和高度专注的工作的人员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铅的职业性防护2.1工作场所环境监测针对铅的职业性危害,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铅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这可以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空气、水和工作场所表面的样品来实现。

只有了解环境中铅的含量,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那些需要接触铅或在含铅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此外,还应确保工作场所设有充足的通风系统,以减少铅的气体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2.3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向从事含铅工作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正确处理铅和铅制品、如何识别和报告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UPS电源、电动车等领域。

虽然这种电池能够带来方便和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如铅、酸蒸气和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接触等。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工作操作规程等。

一、职业暴露评价职业暴露评价是指对从事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的工人的职业暴露程度进行评估。

职业暴露评价的目的是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去向和危害程度,了解职业暴露状况,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职业暴露评价时,需要了解工人的接触频率、方式、时间、环境等相关信息,并根据有害物质的毒性、危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识别有害物质浓度和分布,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测量空气中铅、酸蒸气、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了解其对工人的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浓度。

同时,需要对废水、废气、废弃物等进行监测和处理,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工人通过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暴露程度。

个体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衣、保护眼镜等。

在使用铅酸储电池时,工人需要注意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四、工作操作规程工作操作规程是指以安全、科学的现代化工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的行业规范。

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是防范铅酸储电池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工作操作规程时,需要参考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相关监管法规,依据实际情况对操作流程、工具、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规定。

同时,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在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从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和工作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摘要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生产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如化学品中毒、重金属中毒、噪声污染等。

本文从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与维护的过程中分析了职业危害,并探讨了有效的职业危害控制方法,以期为该行业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参考。

介绍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交通运输、通信、军事、船舶等领域。

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与维护是一个职业危险性较高的工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容易接触到一些危险化学品和重金属,如铅、硫酸等,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职业危害分析化学品中毒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如硫酸、铅酸、氢氟酸等。

这些化学品的接触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呼吸困难、昏迷等。

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损害,危及生命。

重金属中毒铅酸蓄电池中的主要元素为铅,而且铅的含量比较高。

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蓄电池,会导致铅的释放或铅酸的泄漏,从而污染工作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铅的环境中,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如多汗、衰弱、记忆减退、关节疼痛、肌肉无力、高血压等。

噪声污染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大型设备,而这些机器的运转声和振动都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障碍、神经症状,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职业危害控制教育与培训企业需要加强员工职业危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根据工人不同的工作岗位,定期组织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这样可以培养员工掌握必要的职业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健康素养和防范职业危害的意识。

确立职业安全规范企业应该根据生产和维护的流程与要求,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职业安全规范。

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程序,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品泄露、铅酸溅湿、爆炸、火灾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耳塞等,防止工人接触化学品对身体造成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一)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有铅、硫酸、炭黑、硫磺、沥青等。

其中接触铅和硫酸的人员最多,这2种物质对操作者的危害也很严重。

我国目前已将铅中毒、炭黑尘肺、牙酸蚀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之中。

1.铅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µ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进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有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痉挛、脑盆血、脑水肿等引起的。

铅中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肠胃的消化不良,还可发生麻痹和中毒性脑病,如短时间接触高浓度铅可引起剧烈的腹绞痛和中毒肝炎。

2.硫酸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硫酸是侵入途径主要是硫酸雾由呼吸道吸入,对操作人员的牙齿和上
呼吸疲乏造成伤害。

目前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为牙酸蚀病,呼吸道的地敏性炎症虽然未列入法定职业病之中,但也应受到关注。

3.炭黑和沥青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碳黑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体长期吸入碳黑,肺部组纷呈会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造成炭黑的尘肺病(法定职业病的一种)。

碳黑粉尘的粒径为0.5~5µm时,对人体危害最大,严重污染全身时对皮肤有刺激。

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心悸、头痛等症状。

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能导致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

二、有害物所的形态特征有分布
1.有害物质的形态特征
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工序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少部分工序还有硫酸雾的溢散。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为207.20,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5℃,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电池极板在充电过程中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的温度能够达到40~50℃时,即有硫酸蒸气溢出。

当充电过程进入中后期,充电槽内会冒出大量气
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硫酸雾的蒸发量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