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合集下载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PPT课件

度在z轴上的分量——横摆角速度 r 等等(参看图5-1)
5
2、汽车的时域响应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 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汽车等速直线行驶是一种稳态, 给汽车以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一般汽车经短暂时间后便进 入等速圆周行驶,这也是一种稳态,称为方向盘角阶跃输 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在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 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 间的过渡过程便是一种瞬态, 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方 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 应。
9
三、人-汽车闭路系统
尽管试验得到的人-汽车闭路系统的性能真实地反映 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但是由于进行试验的驾驶者的操 作特性起了反馈作用,所以客观性及再现性就不如开路系 统汽车的时域响应好。还应指出,人-汽车系统的操纵稳 定性只能在已具有实际车辆的条件下通过试验求得,目前 还不能做到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来进行准确的预测。所以, 在产品开发阶段,广泛应用的理论分析对象仍然只能是开 路系统汽车的时域响应。
常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来表征汽车的操 纵稳定性。
7
图5-3上画出 了一辆等速行驶 汽车在t=0时,驾 驶员急速转动方 向盘至角度δsw0 并维持此转角不 变时的汽车瞬态 响应曲线
8
汽车的瞬态响应,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时间上的滞后 (2)执行上的误差 (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
10
四、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及时域响应与频率响应特 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最后应通过试验来进行测定与评价。试验中 的性能评价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客观评价法 是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 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主观评价法就是感觉评价,其方法是让试验评价人员,根 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并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 办法进行评分。
5
2、汽车的时域响应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 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汽车等速直线行驶是一种稳态, 给汽车以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一般汽车经短暂时间后便进 入等速圆周行驶,这也是一种稳态,称为方向盘角阶跃输 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在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 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 间的过渡过程便是一种瞬态, 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方 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 应。
9
三、人-汽车闭路系统
尽管试验得到的人-汽车闭路系统的性能真实地反映 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但是由于进行试验的驾驶者的操 作特性起了反馈作用,所以客观性及再现性就不如开路系 统汽车的时域响应好。还应指出,人-汽车系统的操纵稳 定性只能在已具有实际车辆的条件下通过试验求得,目前 还不能做到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来进行准确的预测。所以, 在产品开发阶段,广泛应用的理论分析对象仍然只能是开 路系统汽车的时域响应。
常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来表征汽车的操 纵稳定性。
7
图5-3上画出 了一辆等速行驶 汽车在t=0时,驾 驶员急速转动方 向盘至角度δsw0 并维持此转角不 变时的汽车瞬态 响应曲线
8
汽车的瞬态响应,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时间上的滞后 (2)执行上的误差 (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
10
四、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及时域响应与频率响应特 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性能最后应通过试验来进行测定与评价。试验中 的性能评价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客观评价法 是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 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主观评价法就是感觉评价,其方法是让试验评价人员,根 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并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 办法进行评分。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35
重心[centre of gravity]
1、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2、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3、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 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4、物体的重心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 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例如,均匀球体的重 心在球心。
5、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 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 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36
力矩 (torque)
➢ 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可分为力对轴
α
u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2
3.FY-α曲线
FY k
k—侧偏刚度。
FY一定时希望侧 偏角越小越好,所 以 |k| 越大越好。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3
二、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参数对侧偏刚度有显著影响。
大尺寸轮胎
大尺寸轮胎
子午线轮胎
侧偏刚度大
钢丝子午线轮胎
奔驰CLK跑车:前轮205/55R16,后轮225/50R16。
前205、后225的轮胎组合,使得前轮的侧偏刚度小于后轮,
有利于营造不足转向特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52
四、转向操作轻便性
➢路试检测
等速圆周行驶,用转向力测试仪测试转向盘 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于150N。
➢原地检测
第四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四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一、概述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 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 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1.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瞬态响应及横摆角速度频率特性。
瞬态响应:在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
度过程便是一种瞬态,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 瞬态响应。
稳态转向特性三种类型:
(1)不足转向 (2)中性转向 (3)过多转向
瞬态响应分析:
(1)时间上的滞后 (2)执行上的误差 (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
侧偏角:
轮胎胎面接地印迹中心线与车 轮平面之间的夹角,侧偏角与侧向 力有关。
FY kk—侧偏刚度( 0 处的斜率) 轮胎的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 定性的重要参数,轮胎应有高的侧 偏高度,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 稳定性。
三、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
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用来衡量汽车对于驾驶员操纵的反应灵敏程度。
2.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主要运动参量 车厢角速度在z轴上的
分量——横摆角速度 r
汽车质心速度在y轴上 分量——侧向速度
v
汽车质心加速度在y轴上的 分量——侧向加速度 a y
稳态响应:汽车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均是一种稳态,称为转
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FZ —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TZ —回正力矩 —侧偏角
—外倾角
一、概述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 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 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1.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瞬态响应及横摆角速度频率特性。
瞬态响应:在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
度过程便是一种瞬态,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 瞬态响应。
稳态转向特性三种类型:
(1)不足转向 (2)中性转向 (3)过多转向
瞬态响应分析:
(1)时间上的滞后 (2)执行上的误差 (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
侧偏角:
轮胎胎面接地印迹中心线与车 轮平面之间的夹角,侧偏角与侧向 力有关。
FY kk—侧偏刚度( 0 处的斜率) 轮胎的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 定性的重要参数,轮胎应有高的侧 偏高度,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 稳定性。
三、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
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用来衡量汽车对于驾驶员操纵的反应灵敏程度。
2.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主要运动参量 车厢角速度在z轴上的
分量——横摆角速度 r
汽车质心速度在y轴上 分量——侧向速度
v
汽车质心加速度在y轴上的 分量——侧向加速度 a y
稳态响应:汽车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均是一种稳态,称为转
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FZ —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TZ —回正力矩 —侧偏角
—外倾角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02
瞬态横摆响应曲线 、
04
共振峰频率f、1Hz时的相位滞后角。
03
反应时间τ、衰减振动圆频率ω。
05
轮胎的侧偏特性
轮胎的坐标系
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矩 轮胎的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间的关系。是研究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不足转向:K>0,此时横摆角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小,是一条下弯的曲线。当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时, 称为特征车速,它是表征不足转向的一个参数。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过多转向:K<0,此时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大,是一条上弯的曲线。当横摆角速度增益趋于无穷大时, 称为临界车速。
3)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客观评价法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评价 稳态横摆增益曲线 、横摆角速度增益(又称为转向灵敏度)、稳定性因数K。 让试验者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评价,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方法进行评价。
主观评价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两种评价方法
01
02
03
04
05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评价
01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评价
弹性轮胎在侧性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在曲线线性段:
侧偏特性曲线:描述侧偏力—侧偏角关系的曲线
轮胎的最大侧偏力取决于附着条件,即垂直载荷,轮胎花纹、材料、结构尺寸、充气压力,路面的材料、结构、潮湿程度以及车轮的外倾角等。
一般而言,最大侧偏力越大,汽车的极限性能越好。 称为侧偏角,k称为侧偏刚度。
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上述二者的综合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六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通常指定一组评价者,一般为10- 25名,用统计的方法来获得评价结果。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包含不同 驾驶任务的多项目评价和总评价。
评价项目可分为:直线行驶稳定性 (包括转向回正能力、侧风敏感性、路向 不平敏感性等)、行车变道的操纵性、转 弯稳定性(包括转向的准确性、固有转向 特性、转弯制动特性等)以及操纵负荷等。
量进行评价和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
究主要是分析汽车作曲线运动时的响应,
并以相关的物理量来表征汽车的操纵稳定 性能。
二、驾驶员-汽车系统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对象是将 驾驶人包括在内,进行包含驾驶人反 馈的汽车响应研究
• 人-车闭环系统
三、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评价方法
• 对试验中汽车性能的评价可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 评价两种。
使汽车前后轮产生相同侧偏角的
侧向力作用点 中性转向点Cn
静态裕度
SM a`-a L
a`中性转向点至前轴的距离;
a 质心至前轴的距离
FY 2
Fy
FY1
Cn C
a
a`
L
四、影响汽车稳定响应的一些使用参数
1. 轮胎气压
K
m L2
a (
k2
b )
k1
K
m L2
(a k2
b) k1
K
K
m L2
的各种外界干扰(路面扰动或风扰 动),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控制, 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一 汽车坐标系
• 汽车坐标系及其描述
r横摆角速度( yaw) w垂直速度
p侧倾角速度(roll ) q俯仰角速度( pitch)
u前进速度
侧向速度
•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物理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包含不同 驾驶任务的多项目评价和总评价。
评价项目可分为:直线行驶稳定性 (包括转向回正能力、侧风敏感性、路向 不平敏感性等)、行车变道的操纵性、转 弯稳定性(包括转向的准确性、固有转向 特性、转弯制动特性等)以及操纵负荷等。
量进行评价和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
究主要是分析汽车作曲线运动时的响应,
并以相关的物理量来表征汽车的操纵稳定 性能。
二、驾驶员-汽车系统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对象是将 驾驶人包括在内,进行包含驾驶人反 馈的汽车响应研究
• 人-车闭环系统
三、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评价方法
• 对试验中汽车性能的评价可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 评价两种。
使汽车前后轮产生相同侧偏角的
侧向力作用点 中性转向点Cn
静态裕度
SM a`-a L
a`中性转向点至前轴的距离;
a 质心至前轴的距离
FY 2
Fy
FY1
Cn C
a
a`
L
四、影响汽车稳定响应的一些使用参数
1. 轮胎气压
K
m L2
a (
k2
b )
k1
K
m L2
(a k2
b) k1
K
K
m L2
的各种外界干扰(路面扰动或风扰 动),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控制, 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一 汽车坐标系
• 汽车坐标系及其描述
r横摆角速度( yaw) w垂直速度
p侧倾角速度(roll ) q俯仰角速度( pitch)
u前进速度
侧向速度
•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物理
操纵稳定性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2 Lateral deviation and lateral force of tireSideslip angle curve.
The resonance peak frequency, the amplitude ratio of the resonance, the phase lag angle and the steady state gain
3 Steering wheel center position control stability
Ultimate lateral acceleration Limit speed The time required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path
汽车理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二、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车辆坐标系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Basic content
Main evaluation parameters
6 Steering portability In situ steering portability Low speed ring portability High speed steering portability
Man car closed circuit system
汽车理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 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 力矩与侧偏角间的关系,它是研 究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评价

当 tg
1
, 则v max , 任意车速不侧滑。
c、侧滑在翻倾之前的条件
为了保证安全,应使侧滑在翻倾之前,则必须 vφmax < vαmax ,即先产生侧滑的条件:
gR( B 2hg tg ) 2hg Btg
gR( tg ) 1 tg
B 整理 : ,即为横向侧滑发生在侧翻之前 2hg 的条件。
目录
5.1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 主要内容 5.2 汽车极限行驶稳定性 5.3 轮胎的侧偏特性 5.4 汽车的转向特性 5.5 汽车转向轮的振动 5.6 转向轮的稳定效应
5.1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操纵性: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 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稳定性:汽车行驶中具有抵抗改 变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 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1、极限行驶稳定性 横向倾翻的最大坡度;横向倾翻的最大 车速;纵向行驶稳定性。 2、直线行驶性能 抗侧风和路面不平度的稳定性。 3、转向轻便性 原地转向轻便性(静态) 行驶转向轻便性(动态) 4、转向灵敏性 时域响应:稳态响应、瞬态响应; 频域响应:振幅比(增益)、相位比。
5.2 汽车极限行驶稳定性 汽车在坡道尤其是横坡上丧失稳定性的 表现为汽车的翻倾和滑移:
横摆角速度ωr 垂直速度w
侧倾角速度ωp
俯仰角速度ωq
x
图5-2 车辆坐标系与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
y
侧向速度v:质心速度沿Y 轴的分量; 俯仰角速度ωq(pitch velocity):质心绕Y轴旋转 角速度; 垂直速度v:质心速度沿Z 轴的分量; 横摆角速度ωr(yaw velocity):质心绕Z轴旋转角 速度。
下汽车产生的横摆角速度,即绕转向中 心旋转角速度的响应值,因此稳态横摆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改善措施
二、与汽车操纵稳定性相关的新技术应用
过去一直只限于改进轮胎、悬架、转向和传动系统(被动地)来提 高汽车固有的操纵稳定性。 1.电控助力转向系统(EPS) 2.四轮转向系统(4WS) 1)低速转向行驶或者转向盘转角较大时进行逆相位操作,后轮的偏 转方向与前轮的偏转方向相反,且偏转角度随转向盘转角的增大而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后轮最大转向角一般为5°~8°)。
第三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1)如果车轮静止不滚动,则侧向力Fy将使具有侧向弹性的车轮发生
侧向变形,轮胎胎面接地印迹的中心线与车轮平面不重合,轮胎接 地印迹长轴线n-n侧向位移Δh(见图5-4a)。 2)如果车轮向前滚动,在轮胎胎面中心线上标出A0,A1,A2,A3,… 各点,随着车轮向前滚动,各点将依次落于地面上相应的A′1,A′2, A′3,…各点上。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改善措施
2.汽车瞬态转向特性
(1)反应时间τ 反应时间是指角阶跃输入后,横摆角速度第一次达到 稳定值所需的时间,也有取达到0.9或0.63值所需的时间。 (2)峰值反应时间ε 通常用达到第一次峰值时所需的时间ε作为评价 汽车瞬态横摆角速度响应反应快慢的参数,称为峰值反应时间。 (3)超调量 最大横摆角速度常大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值,/×100%称 为超调量。 (4)横摆角速度ωr波动时的固有(圆)频率ω0 在汽车瞬态响应中,横 摆角速度ωr以频率ω0在稳定值处上下波动。 (5)稳定时间σ 横摆角速度达到稳态值的95%~105%时的时间称为 稳定时间。
图5-2 汽车在横向坡道上作等 速弯道行驶时的受力图
第三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图5-3 刚性车轮滚动时受侧向力的受力情况 a) 没有侧向滑移 b)有侧向滑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抗侧翻能力、发生侧滑时控制能力等
路径所需时间
车辆坐标系
X方向:前进、倒驶 绕X轴的转动:侧倾运动 Y方向:侧向运动 绕Y轴的转动:俯仰运动 Z方向:垂直运动 绕Z轴的转动:横摆运动
➢ 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主要运动参量:横摆角速度 r 、
侧向速度
、侧向加速度
a
等等。
y
稳态响应:汽车的时域响应不随时间变化;其特性通常 可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三种。
➢开环控制系统:只把汽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不允许驾驶员 起任何反馈作用。
➢人—车闭环系统:把驾驶员与汽车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 究,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馈控制。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两种评价方法
➢客观评价法
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参量如横摆加速度、侧 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wr (t)
B0 0
w02
Cew0t
sin(
w0
1 2 t )
令: 则: 或:
w w0 1 2
wr (t)
B0 0
w02
Cew0t
sin( wt )
wr (t)
B0 0
w02
A1e w0t
cos(wt)
A2 e w0t
sin( wt)
•
初始条件: t 0,wr 0 v 0 0 wr ak1 0 / I Z
➢ 常用稳态横摆角度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
这个比值称为稳态角速度增益,也称为转向灵敏度。
➢ 稳态时横摆角速度
r为定值,此时
•
v
•
0、wr
0,汽车的运动
微分方程变为:
(k1
k2 )
1 u
(ak1
bk2 )wr
k1
muwr
(ak1 bk2 )
1 u
(a 2 k1
b 2 k 2 )wr
m(v uwr I z wr
)
整理后的二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为:
(k1
k2)
1 u
(ak1
bk2 )wr
k1
m(v uwr )
(ak1 bk2 )
1 u
(a 2 k1
b2k2 )wr
ak1
I z wr
(5 9)
2)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
周运动
稳态响应 ➢ 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 是等速圆周行驶。
上式为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微分方程,通常写作:
••
•
•
wr 2w0 wr w02 wr B0 B 1
式中:
w02
h
c / m' /(2w0 m' )
B0 b0 / m'
o称为固有频率 称为阻尼比
B1 b1 / m'
➢ 汽车前轮角阶跃输入时,前轮转角的数学表达式为:
t 0, 0
t
0,
侧偏力 FY :地面给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
➢刚性轮 当车轮有侧向力作用时,
当FY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时, 车轮与地面没有滑动,车轮 仍沿车身平面cc的方向行驶。 当FY 达到附着极限时,车轮 与地面有滑动,车轮有侧向 行驶。
➢ 弹性轮胎在侧性力作用 时的运动状态
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 力作用时,FY 没有达到附着 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偏 离车轮平面的方向。这就是 轮胎的侧偏现象。
轮胎扁平率(H/B) 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垂直载荷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侧偏刚度随垂直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垂直载荷过大,侧 偏刚度反而会减小。
轮胎气压对侧偏特性 的影响 气压增大,侧偏刚度 增大,但气压过高, 侧偏刚度不再变化。
车速对侧偏刚度的影响很小。 切向力侧偏刚度的影响。
路面状况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ak1
0
消除v,便可求出稳态横摆角度增益:
wr
s
1
m L2
u/L
a k2
b k1
u 2
1
u
/L Ku
2
式中:
K
m L2
a k2
b k1
K为稳定性因数,它是表征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根据稳定性因数K,汽车的稳态响应可分为三类:
➢
中性转向:K=0,
Wr
s
u L
此关系就是汽车以极低车速行
➢主观评价法 让试验者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评价,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 方法进行评价。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评价
稳态横摆增益曲线 r / ua 、横摆角速度增益(又称
为转向灵敏度)、稳定性因数K。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评价
瞬态横摆响应曲线 r t或(r /r0 100%、) t
反应时间τ、衰减振动圆频率ω。
b2k2 )wr
ak1
ak1 bk2
•
IZ
••
wr
1 u
(a 2 k1
•
b2k2 ) wr
•
ak1
ak1 bk2
IZ
•
wr
1 u
(a2k1
b2k2 )wr
ak1
ak1 bk2
•
IZ
••
wr
1 u
(a2k1
b2k2)
•
wr
•
ak1
ak1 bk2
v / u, v/ u v u
wo wo 2 1 t
r
3
4
1, 称为大阻尼,wr (t) 单调上升,趋于wr0 ,但车速超过临界
车速后, wr发散且趋于无穷
1, 称为临界阻尼,wr (t)单调上升且趋于 wr0 1, 称为小阻尼,wr (t) 是一条收敛于 wr0 的减幅正弦曲线
✓正常汽车都具有小阻尼的瞬态响应,与小阻尼对应的横摆角 速度为:
➢沿ox轴速度分量的变化为:
(u u) cos u (v v)sin
u cos u cos v sin v sin
u v
➢汽车质心绝对加速度在ox轴上的分量为:
ax
du dt
v
d dt
u vwr
同理:
ay
dv dt
u
d dt
v uwr
➢ 做平面运动的汽车对车辆坐标系的微分方程式为: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评价
共振峰频率f、1Hz时的相位滞后角。
2 轮胎的侧偏特性
轮胎的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间的 关系。是研究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1)轮胎的坐标系
2)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 力—侧偏角曲线
3)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 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4)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 矩
2)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驶转向轻便性、高速行驶转向轻便性
最小转向半径 转向力与转向功
7、直线行驶性:侧向风稳定性、路面不平 侧向偏移与转向操舵力矩梯度
度稳定性、微曲率弯道行驶性
8、典型行驶工况性能:蛇行性能、移线性 方向盘转角、转向力、侧向加速度、横
能、双移线性能、…
摆角速度、侧偏角、车速等
9、极限行驶能力:圆周行驶极限侧向加速 极限侧向加速度、极限车速、回至原来
1,s wo wo 1 2 i一对共轭复根 1,s wo 重根
1,s wo wo 2 1两个不同实根
齐✓齐次次方方程 程的通通解解为:
1,wr Cewot sin wo 1,wr C1 C2 ewot
1 2 t
1,w C e C e wo wo 2 1 t
瞬态响应:汽车的时域响应随时间变化。
图为方向盘阶跃输入下的汽 车瞬态响应,汽车的瞬态响 应汽车二阶惯性环节特点: ➢时间上的滞后; ➢横摆角速度超调; ➢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进入稳态要经历时间。
➢ 瞬态响应包括两方面的问题
✓行驶方向稳定性,即能否达到稳态的问题; ✓响应品质问题,即达到稳态前的响应特性问题。
wr
(t)
wr
s
o
1
mua Lk2
2
w02
2muaw0
Lk2
1
1
1 2
ew0t sin( wt )
➢ 表征瞬态响应的参数
✓横摆角速度波动时的固有(圆)频率
wo
c m'
muak1
bk2
Lk1k2 u
L
muI z
u
k1k2 1 Ku2 mIz
w0是评价汽车瞬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高些好。
0
t 0, 0
••
•
wr 2w0 wr w02 wr B0 0
➢这是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
✓特解为
wr
B0 0
w02
1
u
/L Ku
2
0
w
r
s
0
••
•
✓对应的齐次方程式为: wr 2w0 wr w02wr 0
其通解可有特征方程式求得 s 2 2w0s w02 0
✓根据 的数值。特征方程的根为:
上述二者的综合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性的好坏实际上指的是汽车的运动参数与驾驶员
要求的运动参数之间的接近程度和渐进过程。
稳定性的好坏实际上指的是汽车的运动参数与原来的
运动参数之间的接近程度和渐进过程。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1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 2、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转
m(v uwr ) Fy1 cos Fy2
I z wr a Fy1 cos bFy2
(5 6)
质心侧偏角
v u
且
vawr u
awr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