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下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参数很多,这里仅用几个最常用的参数来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 横摆角速度的稳态值
0r (deg/ s ):汽车到达稳态回转时绕质心垂直轴转动的角速度。
2) 侧向加速度的稳态值
20( / )ya m s :汽车到达稳态回转时指向汽车横轴方向的加速度。
3) 横摆角速度的峰值
maxr (deg/ s ):汽车在过渡过程中横摆角速度的最大值。
4) 侧向加速度的峰值
2max( / )ya m s :汽车在过渡过程中侧向加速度的最大值。
5) 横摆角速度的响应时间
τ( s):转向盘阶跃输入后,横摆角速度第一次到达90%的稳态值时的时间。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35
重心[centre of gravity]
1、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2、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3、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 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4、物体的重心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 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例如,均匀球体的重 心在球心。
5、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 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 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36
力矩 (torque)
➢ 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可分为力对轴
α
u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2
3.FY-α曲线
FY k
k—侧偏刚度。
FY一定时希望侧 偏角越小越好,所 以 |k| 越大越好。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3
二、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参数对侧偏刚度有显著影响。
大尺寸轮胎
大尺寸轮胎
子午线轮胎
侧偏刚度大
钢丝子午线轮胎
奔驰CLK跑车:前轮205/55R16,后轮225/50R16。
前205、后225的轮胎组合,使得前轮的侧偏刚度小于后轮,
有利于营造不足转向特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52
四、转向操作轻便性
➢路试检测
等速圆周行驶,用转向力测试仪测试转向盘 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于150N。
➢原地检测
车辆操纵稳定性(整理版).

特解为:r B 00 201 uK Lu20 rs0
B0 0 2b c0m uak1 Lb kk 1k 22 L2k u1k21 uK L u2
即稳态横摆角速度
r0
r
s
0
对应的齐次方程为: r 20 r0 2r 0
特征方程为: s22 0s0 20
1 1
1
s00 s0
12i一 对 共 轭 复 根
的特征车速将会降低
1)中性转向 2)不足转向 3)过多转向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当 K>0 时,由
r
s
uL 1 Ku2
即横摆角速度增益会小于同等车速下 中性转向的横摆角速度增益。
r
s
uL 1 Ku2
RR 01K u2
即当车速增加时,转向半径会随车速 增加而增大,这是实际应用中所追求 的转向方式。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二、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2.1 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假设
1)忽略转向系统的影响,直接以前轮转角作为输入; 2)忽略悬架的作用,车身只作平行于地面的平面运动;
1)中性转向 2)不足转向 3)过多转向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当 K<0 时,由
r
s
uL 1 Ku2
即横摆角速度增益会大于同等车速下 中性转向的横摆角速度增益。
当 ucr
-1K, r
s
趋于无穷大
u c r 称为临界车速,临界车速越低,过
多转向量越大。
1)中性转向 2)不足转向 3)过多转向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2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2),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2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第四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一、概述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 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 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1.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瞬态响应及横摆角速度频率特性。
瞬态响应:在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
度过程便是一种瞬态,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 瞬态响应。
稳态转向特性三种类型:
(1)不足转向 (2)中性转向 (3)过多转向
瞬态响应分析:
(1)时间上的滞后 (2)执行上的误差 (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
侧偏角:
轮胎胎面接地印迹中心线与车 轮平面之间的夹角,侧偏角与侧向 力有关。
FY kk—侧偏刚度( 0 处的斜率) 轮胎的侧偏刚度是决定操纵稳 定性的重要参数,轮胎应有高的侧 偏高度,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 稳定性。
三、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
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用来衡量汽车对于驾驶员操纵的反应灵敏程度。
2.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主要运动参量 车厢角速度在z轴上的
分量——横摆角速度 r
汽车质心速度在y轴上 分量——侧向速度
v
汽车质心加速度在y轴上的 分量——侧向加速度 a y
稳态响应:汽车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均是一种稳态,称为转
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FZ —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TZ —回正力矩 —侧偏角
—外倾角
《汽车理论》教案5-汽车操纵稳定性

《汽车理论 A》教案(章节备课)
章节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进程 (含教学 内容、时间 分配、教学 方法、辅助 手段)
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理论授课时间 14 学时
1. 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体系
2. 掌握车辆坐标系和轮胎坐标系的有关术语
3. 掌握轮胎侧偏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侧偏特性的因素
达式
3
《汽车理论 A》教案
Kl
2Kl
2ks
m 2 n
悬架侧倾角刚度的概念和表达式
Kr
1 2
KlB2
1 2
ks
Bm n
2
4)车厢的侧倾角
车厢的侧倾角对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侧倾力矩的三部分的计算与分析
侧倾力矩的计算是本章的难点,强调理解侧倾时车厢的受力分
析 (2)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 响应的影响(25’) 1)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分析 2)车轮垂直载荷重新分配对轮胎侧偏刚度和稳态响应的影响 提出实际问题: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为何通常在轿车的前 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
悬架,请问该车的前、后悬架悬架应采用哪种悬架?分析说明其道理。 什么是侧倾转向?为何有些轿车后轮也设计有前束角? 什么是变形转向?为何回正力矩作用的总效果一般是趋向不足转向? 第 7 次课预习思考题 什么是汽车的纵向稳定性?汽车纵向稳定性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汽车横向稳定性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侧向稳定性系数?比较各种类型车辆的侧向稳定性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5. 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6. 掌握汽车行驶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条件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度、抗侧翻能力、发生侧滑时控制能力等
路径所需时间
车辆坐标系
X方向:前进、倒驶 绕X轴的转动:侧倾运动 Y方向:侧向运动 绕Y轴的转动:俯仰运动 Z方向:垂直运动 绕Z轴的转动:横摆运动
➢ 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主要运动参量:横摆角速度 r 、
侧向速度
、侧向加速度
a
等等。
y
稳态响应:汽车的时域响应不随时间变化;其特性通常 可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三种。
➢开环控制系统:只把汽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不允许驾驶员 起任何反馈作用。
➢人—车闭环系统:把驾驶员与汽车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 究,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馈控制。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两种评价方法
➢客观评价法
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参量如横摆加速度、侧 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wr (t)
B0 0
w02
Cew0t
sin(
w0
1 2 t )
令: 则: 或:
w w0 1 2
wr (t)
B0 0
w02
Cew0t
sin( wt )
wr (t)
B0 0
w02
A1e w0t
cos(wt)
A2 e w0t
sin( wt)
•
初始条件: t 0,wr 0 v 0 0 wr ak1 0 / I Z
➢ 常用稳态横摆角度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
这个比值称为稳态角速度增益,也称为转向灵敏度。
➢ 稳态时横摆角速度
r为定值,此时
•
v
•
0、wr
0,汽车的运动
微分方程变为:
(k1
k2 )
操纵稳定性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2 Lateral deviation and lateral force of tireSideslip angle curve.
The resonance peak frequency, the amplitude ratio of the resonance, the phase lag angle and the steady state gain
3 Steering wheel center position control stability
Ultimate lateral acceleration Limit speed The time required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path
汽车理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二、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车辆坐标系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Basic content
Main evaluation parameters
6 Steering portability In situ steering portability Low speed ring portability High speed steering portability
Man car closed circuit system
汽车理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 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 力矩与侧偏角间的关系,它是研 究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Automobile theory-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扁平率( H/B) 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垂直载荷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侧偏刚度随垂直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垂直载荷过大,侧 偏刚度反而会减小。
轮胎气压对侧偏特性 的影响 气压增大,侧偏刚度 增大,但气压过高, 侧偏刚度不再变化。
车速对侧偏刚度的影响很小。
2 2
(ak1 bk 2 ) 2 (k1 k 2 )( a 2 k1 b 2 k 2 ) [mu(ak1 bk 2 ) ]wr u u Lk1k 2 muak1
m' wr h wr c wr b0 b1
式中:
m' muI Z h [m(a 2 k1 b 2 k 2 ) I Z (k1 k 2 )] c mu(ak1 bk 2 ) L2 k1 k 2 / u b0 Lk1 k 2 b1 muak1
(4)侧向加速度小于0.4g,轮胎侧偏特性属于线性范围。
(5)忽略地面切向力对轮胎侧偏特向的影响。 (6)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 (7)忽略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化对轮胎特性的影响。 (8)忽略轮胎回正力矩的作用。
简化模型
分析时,坐标系与汽车质心重合,这样,汽车质量分布参 数,如转动惯量对于固结于汽车的坐标系就是常数。 二自由度方程建立 ox与oy为车辆坐标系的纵 轴与横轴。 质速度v于t时刻在坐标轴 上的分量为u、v。 在t+Δt时刻,质心速度的大 小与方向均发生变化,且 坐标轴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沿ox轴速度分量的变化为:
汽车操纵稳定性
主要学习内容 概述 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1 概述
操纵性: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反映驾驶员的主观操作, 也就是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图和要求改变汽车行驶方 向和车速。 稳定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干扰不发生 侧滑侧翻的性能;汽车在外界干扰下抵抗干扰或迅速 恢复原来行驶状态的性质。 上述二者的综合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性的好坏实际上指的是汽车的运动参数与驾驶员 要求的运动参数之间的接近程度和渐进过程。 稳定性的好坏实际上指的是汽车的运动参数与原来的 运动参数之间的接近程度和渐进过程。
2、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转
向特性,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3、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4、回正性
5、转向半径 6 、转向轻便性:原地转向轻便性、低速行
驶转向轻便性、高速行驶转向轻便性
7 、直线行驶性:侧向风稳定性、路面不平
度稳定性、微曲率弯道行驶性
8 、典型行驶工况性能:蛇行性能、移线性
共振峰频率f、1Hz时的相位滞后角。
2 轮胎的侧偏特性
轮胎的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间的 关系。是研究操纵稳定性的基础。 1)轮胎的坐标系 2)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 力—侧偏角曲线 3)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 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4)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 矩
2)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侧偏力 FY :地面给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
稳态响应:汽车的时域响应不随时间变化;其特性通常 可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三种。
瞬态响应:汽车的时域响应随时间变化。
图为方向盘阶跃输入下的汽 车瞬态响应,汽车的瞬态响 应汽车二阶惯性环节特点: 时间上的滞后;
横摆角速度超调;
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进入稳态要经历时间。
瞬态响应包括两方面的问题 行驶方向稳定性,即能否达到稳态的问题; 响应品质问题,即达到稳态前的响应特性问题。 开环控制系统:只把汽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不允许驾驶员 起任何反馈作用。
1 2 2 (ak1 bk 2 ) (a k1 b k 2 ) wr ak1 I Z wr u
1 I Z wr (a 2 k1 b 2 k 2 ) wr ak1 u ak1 bk 2
1 2 2 I Z wr (a k1 b k 2 ) wr ak1 u ak1 bk 2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根据稳定性因数K,汽车的稳态响应可分为三类:
Wr u 中性转向:K=0, s L
此关系就是汽车以极低车速行
而无侧偏角时的转向关系。 不足转向:K>0,此时横摆角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小, 是一条下弯的曲线。当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时,
uch
1
转向的一个参数。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及评价所用的物理参数
1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 转向灵敏度、转向盘力特性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 反应时间、横摆角速度波动的无阻尼圆 频率 共振峰频率、共振时的振幅比、相位滞 后角、稳态响应 回正后剩余横摆角速度与剩余横摆角、 达到剩余横摆角速度的时间 最小转向半径 转向力与转向功 侧向偏移与转向操舵力矩梯度 方向盘转角、转向力、侧向加速度、横 摆角速度、侧偏角、车速等
上式为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微分方程,通常写作:
wr 2w0 wr w wr B0 B 1
2 0
o 称为固有频率 式中: h /( 2 w0 m' ) 称为阻尼比
2 w0 c / m'
B0 b0 / m'
B1 b1 / m '
汽车前轮角阶跃输入时,前轮转角的数学表达式为:
人—车闭环系统:把驾驶员与汽车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 究,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馈控制。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两种评价方法
客观评价法 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参量如横摆加速度、侧 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主观评价法 让试验者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评价,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 方法进行评价。
t 0, 0 t 0, 0 t 0, 0
v awr u
awr u
根据坐标系的规定,前后车轮的侧偏角为: (5 6)式可改写为: v bwr bwr 2 u u uwr ) k11 k 2 2 m(v r ak11 bk 2 2 I z w 整理后的二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为:
1 2 2 I Z wr (a k1 b k 2 ) wr ak1 u u v u ak1 bk 2
1 (k1 k 2 ) (ak1 bk 2 ) wr k1 m(v uwr ) u
mI Z u wr [m(a k1 b k 2 ) I Z (k1 k 2 )] wr
同理:
dv dt
uwr u ddt v
做平面运动的汽车对车辆坐标系的微分方程式为:
uwr ) Fy1 cos Fy 2 m(v r a Fy1 cos bFy 2 Izw
(5 6)
质心侧偏角 且
v u
K
,
uch称为特征车速,它是表征不足
过多转向:K<0,此时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大,是 一条上弯的曲线。当横摆角速度增益趋于无穷大时, u ch 1 ,u ch 称为临界车速。
K
3)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运动方程
1 ( k1 k 2 ) ( ak1 bk 2 ) wr k1 m(v uwr ) u 1 ( ak1 bk 2 ) ( a 2 k1 b 2 k 2 ) wr ak1 I Z w r u
2)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 周运动
稳态响应 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 是等速圆周行驶。 常用稳态横摆角度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 这个比值称为稳态角速度增益,也称为转向灵敏度。 稳态时横摆角速度 r为定值,此时 v 0、 w r 0,汽车的运动 微分方程变为: 1 (k1 k 2 ) (ak1 bk 2 ) wr k1 muwr u 1 2 (ak1 bk 2 ) ( a k1 b 2 k 2 ) wr ak1 0 u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评价
稳态横摆增益曲线 r / u a 、横摆角速度增益(又称 为转向灵敏度)、稳定性因数K。
方向盘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评价
t 瞬态横摆响应曲线 r t或( r / r 0 100%) 、 反应时间τ 、衰减振动圆频率ω 。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评价
消除v,便可求出稳态横摆角度增益:
wr s 式中: K m L2 a b k 2 k1 u/L u/L 2 m a b 2 1 Ku 1 2 u L k 2 k1
K为稳定性因数,它是表征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1 ( )
awr u
1 uwr ) (k1 k 2) u (ak1 bk 2 ) wr k1 m(v (5 9) 2 2 1 r (ak1 bk 2 ) u (a k1 b k 2 ) wr ak1 I z w
切向力侧偏刚度的影响。
路面状况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4)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矩
回正力矩的产生
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1)模型简化
(1)忽略转向系的影响,直接以前轮转角作为输入。 (2)忽略悬架的作用,认为汽车只作平行于地面的平面运动: y =0、 x =0。 z =0、 (3)在特定条件下,u=常数,汽车只有侧向运动与横摆运动。
能、双移线性能、…
9 、极限行驶能力:圆周行驶极限侧向加速
度、抗侧翻能力、发生侧滑时控制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