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与技术应用分析

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与技术应用分析

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与技术应用分析目前,爬壁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爬壁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为了实现在垂直或倾斜表面的爬行,需要设计具备足够吸附力的足部结构。

研究者通过模仿壁虎等动物的足部结构,设计出了各种新型的吸附装置。

同时,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关键,常见的材料包括硅胶、微纳米毛发等。

第二,爬壁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感知系统。

爬壁机器人需要基于环境信息进行定位和导航,同时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变化。

研究者发展了多种导航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如视觉导航、激光雷达等,以提高爬壁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第三,爬壁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研究。

爬壁机器人需要具备足够的动力来支撑其在垂直或倾斜表面上的移动。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动力系统,如电池、电机、液压系统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爬壁机器人。

第一,建筑工程领域。

爬壁机器人可以用于高空外墙维护、玻璃清洗等工作。

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爬壁机器人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风险。

第二,军事领域。

爬壁机器人可以用于侦察、侦查、搜救等任务。

通过在垂直或倾斜表面上自由移动,爬壁机器人可以到达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提供重要的信息。

第三,工业生产领域。

爬壁机器人可以在工业设备等狭小和垂直场所进行作业,如管道检测、焊接等。

这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医疗领域。

爬壁机器人可以用于内窥镜等医疗设备中,实现更准确、精细的操作。

这对于微创手术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爬壁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应用正在不断发展。

未来,爬壁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爬壁机器人发展现状

爬壁机器人发展现状

脐带缆检测机器人发展2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三维空间运动能力,机器人在作业中的爬壁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爬壁机器人按爬壁机构划分可以分成6大类:真空吸附型、微针吸附型、抓握型、粘结剂吸附型、静电力吸附型、以及磁力吸附型。

真空吸附型是一种较为轻便,且易于控制的吸附类型,主要依靠真空负压原理,使得吸盘吸附在壁上。

这种吸附存在明显缺陷,就是在不平整的墙面上,吸盘的吸附能力急剧下降,所以这种机器人的适应范围被限制在表面粗糙度较小,表面相对平整的壁面。

另外这种吸附,抽真空过程较长,这也限制了机器人的运动速度。

真空吸附依赖的真空负压原理也决定了该类吸附仅仅适用于非真空条件下作业。

采用这种吸附方式的机器人有吕贝克大学的DEXTER机器人和香川大学的WallWalker机器人等。

微针式是为了克服真空吸附型难以吸附不平整墙面设计制作而成的,微针附着型爬壁机器人利用大量的微型针状吸盘与墙壁同时接触,使得负载平均分布在有效的针上面从而实现吸附,这种吸附方式可以克服真空吸附难以吸附不平整墙面的弊端。

合成干性粘合剂型和抓握型爬壁机器人都是适用于在不平整的墙面进行行走,他们都是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而成。

抓握式爬壁机器人则是模仿了灵长类的攀爬动作设计而成,它同样可以克服不平整墙面的弊端,但是他对攀爬的物体表面仍然有一定的要求,墙面必须为攀爬提供足够大的缝隙或突出物,为爬壁机器人的攀爬做支撑,Stanford大学的LEMUR IIb爬壁机器人采用的就是这种攀爬方式。

合成干性粘合剂是仿造壁虎的脚趾结构制作而成,壁虎的脚趾上有数亿根5um的刚毛,每条刚毛纤维上有数百条直径200nm的纳米纤维,这样精细的结构使得吸盘与墙壁之间产生足够客观的分子级别的吸附力,由于这种结构具有防水性,所以可以进行清水自行清洗,但是Mellon大学研制的壁虎爬壁机器人Geckobot,经过实验发现虽然这种机器人可以爬上斜度达85度的有机玻璃光滑壁面,但是长期使用发现,其固态吸附粘结剂聚氧烷(RDMS)很容易受到环境中的灰尘的影响,使吸附能力下降。

2023年爬墙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爬墙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爬墙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爬墙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爬升墙壁能力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建筑、清洁、安防等领域。

本文将对爬墙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介绍,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

首先,爬墙机器人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安全需求的增加,爬墙机器人在建筑、清洁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

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爬墙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爬墙机器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爬墙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激烈。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多家专注于爬墙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竞争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爬墙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爬墙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智能化的爬墙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导航、障碍物避免、智能清洁等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另一方面,爬墙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除了建筑和清洁,爬墙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安防监控、环境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最后,爬墙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技术研发和创新是爬墙机器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升级技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和法规政策也对爬墙机器人行业提出了相应要求,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爬墙机器人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竞争格局激烈,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爬墙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企业也需要面对技术创新、市场监管等挑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楼外墙的清洗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和困难。

为了提高清洗效率和安全性,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和设计一种新型的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

本文将探讨该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1.引言在传统的高楼清洗工作中,清洁工人需要悬挂在绳索上来进行清洗,这既危险又低效。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自主完成高楼清洗工作的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该机器人将能够准确地识别清洗区域,自主爬升和下降,并进行清洗操作。

2.机器人结构与原理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主要由机械臂、清洗器、传感器和电源组成。

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在高楼外墙爬行,机械臂采用伸缩式结构,并能够自主调整长度。

清洗器则采用带有纤维材料的刷子,能够有效清洁外墙的污渍。

传感器用于识别墙壁的形状,避免机器人碰撞。

电源方面,机器人采用可充电电池,确保长时间的清洗工作。

3.机器人系统设计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运行,需要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来指导其工作。

该系统主要由导航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动作控制系统组成。

导航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来确定机器人当前的位置和姿态角。

为了避免机器人过度依赖GPS,还可以加入激光测距仪来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

视觉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墙壁的材料和污渍类型,从而确定最佳的清洗方法。

动作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机械臂的伸缩和清洗器的动作来完成清洗任务。

4.机器人工作流程该机器人开始工作时,首先通过导航系统确定自己的位置,并设定清洗区域。

然后,视觉识别系统分析墙壁的材料和污渍类型,并确定最佳的清洗方式。

接下来,机器人把机械臂伸展到合适的长度,并将清洗器放置在墙壁上。

随后,清洗器开始移动,刷洗墙壁上的污渍。

当清洗完成后,机器人收回机械臂,并筛选清洗效果,确保墙壁彻底清洁。

5.机器人优势与展望相比传统的清洗方式,新型高楼清洗爬壁机器人具有以下优势:5.1 提高工作效率: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清洗任务,不再依赖于人力。

爬壁机器人论文

爬壁机器人论文
1.2
爬壁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发展历史也是比较长,早在1966年,就有人设计出了一台简单的原理样机:是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任讲师的西亮,利用电风扇进气低压空气产生的负压为吸附动力制作的,这被看做是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开端。自此,爬壁机器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一领域,日本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国内,对爬壁机器人的研究,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88年率先进行的,发展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加入了一些大学及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光机所、上海大学等,他们为国内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爬壁机器人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已经有将机器人投入使用的先河:如2001年由北航设计的用来清洗上海科技博物馆的SKY三号机器人。
以此为背景,研究人员设计提出了多种解决壁面清洗机器人的方案。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磁力吸盘爬壁机器人只能用于导磁金属壁面上,而对普通玻璃墙壁无法适用;许多大型悬挂清洗机器人要求有楼顶悬挂机构;履带式机器人转弯困难等,为应用带来困难。本次毕业设计介绍一款真空吸盘式独立行走爬壁机器人,它无需楼梯悬挂机构,巧妙地运用了机械传动机构实现吸排气的控制。
关键词:真空吸附蜗轮蜗杆机构电机驱动四轮式小车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floors, with glass curtain wall building more and more to avoid cleaning a very important issue,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rtificial, or a cable from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will be used under the robotic crane, low efficiency, high-risk, then cleaned with a wall-climbing robot came into being, this task is to design a walk on the adsorption to the wall climbing robot for cleaning.

基于仿生附着特性的爬壁机器人

基于仿生附着特性的爬壁机器人

04
05
基于本研究已经取得的 成果,未来可以在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和发展
1. 优化设计:进一步优 化设计,减小样机的尺 寸和重量,提高便携性 。同时改进仿生附着机 制的设计,提高其逼真 度和性能。
2. 控制系统优化:优化 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 样机的运动速度和稳定 性。同时可以引入智能 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 的自主运动和适应环境 变化的能力。
本研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附着机制进行分析和模拟,设计出一种具有仿生附着特性的爬壁机器人,并对 其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虽然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实验样机的尺寸和重量较大,不便于实际应用和携带。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减小样机的尺寸和重量,提
发展
未来,爬壁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轻量化、高效化,其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 泛。本研究将为爬壁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爬壁机器人概述
02
爬壁机器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爬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墙壁、天花板等非结构化表面上稳定运行的机器人 ,具有自主移动、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特点
能源供应
由于攀爬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 因此如何为机器人提供持续、可 靠的能源供应是另一个技术挑战

基于仿生附着特性
03
的设计
仿生附着特性的选择与设计
仿生附着特性的选择
选择自然界中具有优秀附着特性的生物(如壁虎、章鱼等),提取其附着机制,并应用于爬壁机器人的设计。
仿生附着机构的设计
根据提取的附着机制,设计出具有仿生附着特性的爬壁机器人机构。
在石油、化工、核能等高危行业中,仿生附着机器人可以代替

爬壁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爬壁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内部检测壁虎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编号:GZHKJXM20170068)收稿日期:2019-06-14爬壁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程思敏,陈韦宇,丛培杰(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0)摘要:随着移动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壁面爬行机器人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现有爬壁机器人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根据其吸附方式、移动结构、驱动方式等介绍了目前爬壁机器人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由于存在跨越障碍未能从根本上克服的问题,因此目前爬壁机器人离大规模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随着吸附技术、机器人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增加,不再局限在有限的空间,拥有一定自主决策能力、不再有电缆的爬壁机器人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吸附方式;移动机构;驱动方式;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2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492(2019)09-0006-05Research Status for Wall-Climbing RobotCHENG Si-min ,CHEN Wei-yu ,CONG Pei-jie(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Guangzhou 51062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robots ,wall crawling robots have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have been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applications of existing wall-climbing robots ,the type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wall-climbing robots were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ir adsorption mode ,moving structure and driving mode.Becau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can not be overcome fundamentally by crossing obstacles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wall-climbing robots a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s.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dsorption technology ,robotic sensing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nsity of batteries ,it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limited space.Wall-climbing robots with certain autonomous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no more cables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wall-climbing robot ;adsorption method ;mobile structure ;driving method ;development trendDOI:10.3969/j.issn.1009-9492.2019.09.003程思敏,陈韦宇,丛培杰.爬壁机器人的研究现状[J ].2019,48(09):6-10.0引言随着移动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壁面爬行机器人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军事、工业以及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爬壁机器人调研报告

爬壁机器人调研报告

爬壁机器人调研报告爬壁机器人是一种将地面移动机器人与吸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器人,其可代替人工在极限条件下完成危险的作业任务。

一、原理爬壁机器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能:壁面吸附功能和壁面移动功能[1]。

吸附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吸附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其在垂直墙面方向产生吸附力,进而得到一个平行墙面向上的摩擦力,以抵消机器人自身重力,实现机器人吸附于墙面。

移动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爬壁机构及其控制系统。

当爬壁机构与吸附装置耦合时,机器人必须先通过控制系统撤除部分吸附力,然后由爬壁机构的机构运动实现移动或者转向。

若爬壁机构与吸附装置分离,则移动和转向功能不需要考虑吸附部分,可直接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爬壁机构实现。

另外,爬壁机器人根据其作业任务需要,除了吸附装置和爬壁机构外,一般还应含有特定的作业系统。

二、类型根据吸附方式的不同,爬壁机器人可以分为:负压(真空)吸附爬壁机器人,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螺旋桨推压吸附爬壁机器人,机械联锁吸附爬壁机器人,静电吸附爬壁机器人,仿生吸附爬壁机器人等等[2][3][4]。

负压吸附和磁吸附两种吸附方式是传统的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方式,后面又陆续发展出其他多种吸附方式。

负压吸附方式抽离吸附薄膜与壁面间隙空气,以大气压力产生吸附力,但是其受壁面粗糙度影响,当壁面不光整时,有漏气现象,吸附力相对较小。

并且由于其作用力产生来源为大气压力,故而于真空环境中不能吸附。

磁吸附方式又分为电磁体式和永磁体式两种。

电磁体式爬壁机器人维持吸附力需要电力,但控制较为方便;永磁体式爬壁机器人不受断电的影响,使用中安全可靠[5]。

磁吸附方式产生的吸附力大,不受壁面粗糙度影响,但受限于壁面材料必须为导磁性材料,故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其他吸附方式,如螺旋桨推压吸附方式主要通过螺旋桨高速转动产生推力,其噪音较大;机械联锁方式利用机械装置对壁面的抓持产生吸附,不适用于光滑表面,但在合适环境下,其抓持力大,负载能力强;静电吸附方式通过对导电电极施加高压静电,极化壁面,进而产生电场力实现吸附,但其产生的吸附力小,故而其实现条件严格,要求机器人自重小、负载小,重心贴近壁面,吸附膜与壁面紧密接触等[6];仿生吸附方式主要模仿动物吸附于墙壁的方式,如仿壁虎的干吸附方式,通过特殊材料与壁面间的范德华力(分子力)实现吸附,如仿蜗牛的湿吸附方式,通过液体薄膜张力实现吸附等等[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壁检测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调查一.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摩天大楼已成为现代都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享受高楼大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由此而带来的诸多难题,如高层建筑物立面的施工建设质量,维护以及安全监测等问题。

传统方法只有通过靠搭脚手架或采用吊篮等人工目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精度低,检测过程十分危险,效率不高且成本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集中到建筑爬壁检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上。

爬壁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用于极限作业的特种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在高空垂直立面位置作业。

现在爬壁机器人已经在多个行业尤其是建筑行业,消防,核工业,石油化工业和制造业等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爬壁检测机器人是在爬壁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的,是爬壁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主演衍生产物之一。

爬壁检测机器人将极大提高建筑物检测水平,提高工人在危险环境下作业的安全性,降低高空作业的风险,提高劳动工作的效率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二.爬壁机器人的分类
现有的爬壁机器人主要根据吸附功能和移动功能进行分类:
(1).根据吸附方式进行分类
爬壁机器人主要可以分为真空吸附式,磁吸附式和推力吸附式三种。

真空吸附是通过真空泵使吸盘腔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使机器人紧紧贴在立面上,优点是不受壁面材料限制,容易控制,适应围广;缺点是如果建筑立面不够光滑或存在凹凸时,容易使吸盘漏气造成机器人吸附能力降低。

磁吸附式首先要保证建筑立面是导磁材料,优点是结构简单吸附能力强,能够适应比较粗糙的建筑立面,而且不会出现真空漏气现象;缺点是只能用于导磁壁面而且断电失稳。

推力吸附采用螺旋桨或涵道风扇产生的推力使机器人贴附在立面上。

优点是吸附力大小容易控制,越过障碍物的能力比较强;缺点是稳定性较差不易保持精度。

(2)根据移动结构进行分类
爬壁机器人主要可以分为车轮式,脚足式,履带式,轨道式等类型。

车轮式机器人通过电机驱动车轮移动,优点是控制简单灵活,速度较快,但要求壁面必须平坦,而且车轮式机器人的避障能力差。

履带式机器人优点是接触面积大,对各种建筑立面的适应能力强;缺点是灵活性较差不易转弯。

脚足式通过多个脚反复吸附与脱落进行移动,越障能力和负载能力强,但移动速度慢,控制难度大。

轨道式机器人控制简单,可靠性强,但是灵活性较差。

三.爬壁式机器人的国外研究现状
(1)爬壁式机器人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日本是研究开发爬壁机器人较早且技术领先的国家之一。

1966年,日本西亮讲师研制出世界上第
一台垂直壁面移动机器人的原理样机;1975年研制成功
一种单吸盘吸附结构的壁面爬行机器人;
1984年,日本成功设计了一种足式磁吸附壁面移动机器人;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爬壁机器人已经开始
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1990年之后,日本相继成功设
计了各种爬壁移动机器人。

在爬壁机器人方面,美国也是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1990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了一种壁面移动机器人,
并且在机器人身上首次运用是十字构架型结构;近年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成功了一种具有粘性脚足的壁虎状
机器人“粘人”,运用了仿生学原理,为将来爬壁机器人
在太空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后来,美国又设计研制了一
种名为C-Bot的壁面爬行机器人,用于建筑物状况的检
测;2008年,美国设计开发了Capuchin,它为机器人将
来在火星探索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机器人的研制开发中。

(2)爬壁机器人的国研究现状
国爬壁机器人相对与国外而言,开展时间较晚,不过技术进步也很快。

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成功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爬壁机器人,用于检测放射性废液
储存罐;1994年,该所成功研制了CLR-II型壁面清洗爬
壁机器人;1997年,该所研制出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停
炉检修的履带式磁吸附壁面移动机器人;2000年,该所
成功开发了“蓝色超人”壁面清洗机器人并投入使用;
成为国首个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的壁面清洗机器人;2007
年,该所成功设计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反恐领域的爬壁
机器人。

从1996年起,航空航天大学成功研制了壁虎系列爬壁机器人;1998年,该校又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洁
宝”的新型擦窗机器人;2002年,该所又设计开发生产
了“洁士”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

四.爬壁机器人未来展望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未来爬壁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将呈现集成度高,控制精确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的特
点;机械结构系统将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新型传动装置的设计而发生改变:质量变轻,负载能力加强,移动速度加快;新型材料的运用将改变爬壁移动机器人的吸附方式;新型传感器则可能使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提高等。

伴随爬壁机器人自身改变的可能还有爬壁移动机器人用途的改变,未来的高智能的爬壁机器人可能用于高楼大桥救助企图跳楼轻生者,船体,建筑物,空间站等的自我检测修复,进入核电站进行检修救援等,可以想象,将来的爬壁移动机器人会成为名副趋势的“蜘蛛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