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

家庭传承 社会传承 学校传承 创新发展
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授给家族成员 ,保持技艺的纯正和延续。
通过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传授给更广泛的人群,扩大传承范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 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
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 求和科技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活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传承历史文化
维护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载 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和 差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文化创新
增强民族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创新与发展的方向
如数字化保护、跨界融合、社区参与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新与发展的案例
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场景、将非物质文 化遗产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新表演等。
力。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的意义
通过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旅游开发的模式
包括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等。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和培养。
开展社会培训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公众的保护能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与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分
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
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如傣族舞、藏族舞、汉族 舞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演 奏的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手工艺技能
80%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100%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节日习俗与庆典活动
01
02
03
04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等。
元宵节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教育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和培养。
开展社会培训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公众的保护能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与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走进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分
享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
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如傣族舞、藏族舞、汉族 舞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二胡等多种乐器演 奏的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手工艺技能
80%
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100%
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风情
节日习俗与庆典活动
01
02
03
04
春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等。
元宵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

02
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及工艺流程
包括传统农具、传统交通工具、传统建筑技艺等,这些工具和技艺体现
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03
传统医药和医疗知识
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推拿等医疗技能,以及养生之道等健康知识,这
些医药和医疗知识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观念和实践经验。
03
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京剧、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支持 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01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现代科技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全球化、城市化等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也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承与保护ຫໍສະໝຸດ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 进行。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 承。
现代化技术与非遗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 对非遗进行记录和展示,提高其传播效率和影响 力。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可以带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非遗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促进非遗与市场的结合。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负面影响
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非遗失真、变味,损害非 遗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

激发创作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元素可以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推动 艺术创新和发展。
社会和谐功能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强社会认同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
双边合作
各国之间签订双边协议,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工作,如文化交流、联合申遗、人才培养等。
多边合作
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等方式,加强多边合作机制 建设,共同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区域合作
在地区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 作,如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
国际交流活动举办和参加情况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定期举办,各国展示和交流各自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各国轮流举办,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形式,展 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国际研讨会和论坛
各国专家学者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和论坛,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社会参与和宣传推广
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媒体宣传推广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文化交流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展览 、演出、研讨会等,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元素可以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推动 艺术创新和发展。
社会和谐功能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强社会认同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
双边合作
各国之间签订双边协议,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工作,如文化交流、联合申遗、人才培养等。
多边合作
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等方式,加强多边合作机制 建设,共同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区域合作
在地区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 作,如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
国际交流活动举办和参加情况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定期举办,各国展示和交流各自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各国轮流举办,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形式,展 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国际研讨会和论坛
各国专家学者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和论坛,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社会参与和宣传推广
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媒体宣传推广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文化交流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展览 、演出、研讨会等,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非物
非遗文化PPT模板

昆
曲
艺
术
昆剧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剧是从吴中发展
特
点
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
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
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
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
另外,昆剧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有极
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
术
高濂《玉簪记》 李渔《风筝误》 朱素臣《十五贯》 孔尚任《桃花扇》
名
洪升《长生殿》
家
……
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
《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 《断桥》……
剧
目
介
绍
巴黎中国戏曲节上,浙江昆剧团《公孙子都》捧得最高奖项
及
“塞纳大奖”。
艺
术
此剧还荣获了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
家
沈自晋 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剧坛江派的健将
剧
目
昆曲艺术名家:
介
绍
及
俞振飞 卓越的昆曲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家
艺
术
名
周传瑛 杰出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昆剧界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家
张娴
“我们的昆曲妈妈”、夫周传瑛,苏剧、昆剧当家花旦,荣 获“昆曲艺术事业特殊贡献奖”
第四章节
昆曲的文化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
展
历
壹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
程
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
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PPT课件

49
德拉迈茨的鼓乐面具舞(2005)
不丹,著名的南卓尔叩灵寺院所在的 德拉迈茨村,位于东不丹的蒙戈尔区。每 年不丹历的五月和十月,德拉迈茨有两次 大的节庆活动,纪念佛教领袖帕马萨哈瓦。 其时,德拉迈茨村的村民,以及附近村庄 和地区的人都聚集于此,从德拉迈茨舞者 那里获得祝福。
50
国家级(中国):
5
国外情况:
日本:“大火烧出的法律” 以立法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1949年1月24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 构建筑法隆寺金堂烧成灰烬,金堂飞鸟时 代的壁画顷刻消失。1950年7月6日,京都 鹿苑寺金阁被烧毁,另有3件国宝被烧毁。
1950年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第一 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概念,与“有形 文化财”相对称。
16大类一民族语言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其他三民间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四民间音乐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其他五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其他六戏曲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其他七曲艺说书唱曲谐谑鼓词快板莲花落数来宝相声其他八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其他九民间手工技艺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其他十生产商贸习俗农业林业渔业狩猎饲养和牧畜业商贸副业其他十一消费习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其他十二人生礼俗妊娠分娩诞生命名满月百日周岁寿诞礼葬礼其他十三岁时节令汉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其他十四民间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庙会巫术与禁忌其他十五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知识测量纪事营造其他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弈游戏赛力竞技技巧竞赛杂耍艺竞技其他级别
德拉迈茨的鼓乐面具舞(2005)
不丹,著名的南卓尔叩灵寺院所在的 德拉迈茨村,位于东不丹的蒙戈尔区。每 年不丹历的五月和十月,德拉迈茨有两次 大的节庆活动,纪念佛教领袖帕马萨哈瓦。 其时,德拉迈茨村的村民,以及附近村庄 和地区的人都聚集于此,从德拉迈茨舞者 那里获得祝福。
50
国家级(中国):
5
国外情况:
日本:“大火烧出的法律” 以立法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1949年1月24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 构建筑法隆寺金堂烧成灰烬,金堂飞鸟时 代的壁画顷刻消失。1950年7月6日,京都 鹿苑寺金阁被烧毁,另有3件国宝被烧毁。
1950年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第一 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概念,与“有形 文化财”相对称。
16大类一民族语言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其他三民间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四民间音乐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其他五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其他六戏曲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其他七曲艺说书唱曲谐谑鼓词快板莲花落数来宝相声其他八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其他九民间手工技艺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其他十生产商贸习俗农业林业渔业狩猎饲养和牧畜业商贸副业其他十一消费习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其他十二人生礼俗妊娠分娩诞生命名满月百日周岁寿诞礼葬礼其他十三岁时节令汉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其他十四民间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庙会巫术与禁忌其他十五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知识测量纪事营造其他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弈游戏赛力竞技技巧竞赛杂耍艺竞技其他级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皮影戏
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 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
传统技艺
陶瓷制作
一种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 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的器
物。
漆器制作
一种以木胎为底,在上面髹漆并 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竹编
一种以竹子为主要原料,通过编 织、拼接等工艺制成的日用品或
工艺品。
中药炮制技术
炒制
01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不同火力加热,并
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炙制
02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
法。
煅制
03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
法。
05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神话传说的传承面临挑战,需要采取措
施加强保护和传承。
民间故事
定义与特点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具有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 实等特点。它们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智慧。
代表性作品
《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传承与保护
民间故事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同时也通过书面记载、舞台表演等形式得以传播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民间故事的传承受到威胁,需要采取 措施加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共20张PPT)《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国务院 2005 年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 第 2 条给
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第 3 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瓦雅皮人的口头和图画表达形式于 2008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
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远古以来,瓦雅皮居民就用植物颜料在身体和各种物体上画出几何图形。随
着 世纪推移, 们逐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把图画和口头
表达混合兼用,以 反映 们独特的世界观,并传承 们关于社会生活
C
传承性
B
A
G
地域性
活态性
独特性
D
无形性
E
多元性
F
社会性
第二节 艺术旅游文化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一)《格萨尔》史诗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
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
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
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 《格萨尔史诗》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2001 年,我国参与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项目”,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
一概念因此被国内熟知。我国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
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物质遗产
遗产
剪纸作品&文化商品
非物质
剪纸技艺&剪纸民俗
13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认定 范围——分类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分类范围
文化表现形式10类:
民间(口头)文学、传统音 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 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 统医药、民俗(含生产商贸习 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 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 识)。(原16类)
河北武安傩戏······· ·······················戏
··············民间文学
剧
山西朔州秧歌戏··· ······················戏 剧
山东胶州秧歌······ ··············民间舞蹈
福建漳州木偶······· ···············手工技艺 福建泉州木偶戏··· ·······················戏 剧
8
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汉语习惯语的对应词语 英文 Intangible 物质/精神 Cultural
物质产品/精神产品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汉语逻辑思辨对应语
中译文: 1、触摸不到的文化 2、不可捉摸的文化 3、难以确定的文化
辽宁锦州皮影······· ···············手工技艺 甘肃环县皮影戏··· ·······················戏 剧
陕西商洛花鼓······· ······················戏 剧
安徽蚌埠花鼓灯··· ··············民间舞蹈
山西翼城花鼓······· ···············民间舞蹈 安徽凤阳花鼓······· ·······················曲 艺
• 干事松浦晃一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2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的界定
概念——定义
(1)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关系
3
一、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定义
1、目的
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 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 别、保护和利用。
2、“非物质遗产”定义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 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 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 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 菲律宾
• 2001
• 伊夫高是一个以开梯田种水稻而著称的族群。他们在播种和 收获季节以及守丧仪式上,都要咏诵哈德哈德圣歌。伊夫高 人是母系氏族文化,妻子通常在圣歌中担任主角,其兄弟的 地位在丈夫之上,所以哈德哈德具有人类学价值。
• 圣歌的叙事语言充满形象词组和重复句,多用象征、明喻和 暗喻等修辞手法,所以很难用文字记录。所有的圣歌通篇只 有一个曲调,每个曲调在当地都通行,直至目前,这一文化 现象的文字印迹几等于无。
• 舞蹈表演过程中乐队演奏庄严的音乐为其伴奏,一支女子合唱 队用歌声为剧情的发展以及舞蹈所传达的情感进行解说。 这 些高雅的舞蹈者被人们看作是国王与上帝和祖先之间的信使7 。
中国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 昆曲 2001年 • 古琴 2003年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 2005年
文化空间1类:
按传统习惯 的时间场所 举行的大型 综合性民众 民间文化活 动,如传统 节庆、歌圩、 庙会等。
15
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形式
回族花儿演唱形式
甘肃临夏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表现形式的 多样性: 一个遗产项目 若干个子项目
17
分 类 认 定
:
木 偶 制 作 工 艺
物质文化/
4、无形文化(日、韩文采用)
质文化
/非物 5、非物质文化(中文采用)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0
物质遗产
乐器/文物
非物质遗产
古琴制作工艺 古琴演奏技巧 古琴传统曲谱 古琴相关习俗 古琴传授方式
11
物质遗产
乐器/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 产
象脚鼓制作工艺/ 鼓谱/打击技巧/鼓舞动作 /套路/相关民俗/技艺传 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包含了人类无限的情感,这是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无论是这个民族的语言 、传统知识,还是她的物质文化产生方式、价值体系,抑 或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于其中。随着当今 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正逐渐失去她往日的光彩,所 以我们现在必须运用通过现存的图片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 普遍价值的方法来保护和丰富世界民俗文化遗产。
6
柬埔寨皇家舞剧 (2003年) The Royal Ballet of
Cambodia
• 柬埔寨皇家舞剧,也叫高棉古典舞, 已有1000多年的渊源。
• 这种舞蹈以其优雅的手势和色彩艳丽的服饰而著称。在王室的 各种庆典和仪式上,诸如加冕礼、婚礼、葬礼或是高棉人的节 日等等,都有这种舞蹈表演。
• 古典舞剧一共有四种角色类型:女人(Neang),男人 (Neayrong),巨人(Yeak)和猴子(Sva),每种角色都有其独特 的色彩、服装、化妆、面具和手势。这些程式化的手势和姿态 ,要求多年的训练才可掌握,它表现人类的七情六欲,诸如恐 惧、愤怒、爱与欢喜等等。
4
3、“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 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 表演艺术 •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5
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
圣
歌
Hudhud Chants of the
Ifugao
X
木 偶 戏
18
项目类别具体认定的参考实例
东蒙短调民
舞龙、舞狮、高跷、 江西南丰跳傩·······
歌··········
旱船················民俗 ···············民间舞蹈
··············民间音乐 龙舞、狮舞、高 苏州吴歌··············· 跷···பைடு நூலகம்····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