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pt

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pt
•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 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 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 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 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 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 水平的织物,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 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只有云 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 提花木机织造。
•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 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印度尼西亚配剑
• 时间:2005 • 国别:印度尼西亚 • 地区:亚 太 • 类别:传统知识技艺 • 简介:克里斯(kris或keris)是印度尼西亚一种独特的不对称配剑,由于它常被认为拥有魔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正式完整版
激发创作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元素可以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推动 艺术创新和发展。
社会和谐功能
促进文化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增强社会认同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建设
双边合作
各国之间签订双边协议,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工作,如文化交流、联合申遗、人才培养等。
多边合作
通过加入国际公约、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等方式,加强多边合作机制 建设,共同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区域合作
在地区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 作,如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
国际交流活动举办和参加情况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定期举办,各国展示和交流各自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各国轮流举办,通过文艺表演、手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形式,展 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国际研讨会和论坛
各国专家学者定期召开国际研讨会和论坛,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社会参与和宣传推广
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媒体宣传推广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文化交流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展览 、演出、研讨会等,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东北二 人转
时间:2006年 类别:曲艺 地区:辽宁,吉林 ,黑龙江 编号:Ⅴ—35 申报地区或单 位:辽宁省黑 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 市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
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 ”,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 一般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 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在发展中广泛吸 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 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 。
川江号 子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重庆,四川 编号:Ⅱ—24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 四 川省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 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 ,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 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 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代表曲目有《十八扯》、 《八郎回营》、《桂姐修书 》、《魁星楼》等。《拉纤 号子》、《捉缆号子》、《 橹号子》、《招架号子》、 《大斑鸠》、《小斑鸠》等
少林功夫
时间:2006年 类别:杂技与竞技 地区:河南 编号:Ⅵ—7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登封 市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 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 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 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 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 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 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 论体系,它以武术技艺和套路 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信仰和 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 盖的内容
•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 二、传统表演艺术
• 三、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 识和实践 •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PPT课件
48
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2005)
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台上 的傀儡约两米高,由透孔皮革制成。远在 吴哥时期之前,“斯贝克—托姆”皮影戏 与皇家舞剧、化装舞剧都被认为是神圣的。 祭神的表演只在一些特殊时刻举行,一年 表演三到四次,例如:高棉新年、国王生 日或敬奉名人。在上个世纪吴哥王朝衰败 后,皮影戏也随之被削弱,但它已经演化 为一种保留着仪式规范的典礼性艺术形式。
1616大类大类一民族语言一民族语言二民间文学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口头文学神话神话传说传说故事故事歌谣歌谣史诗史诗长诗长诗谚语谚语谜语谜语其他其他三民间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四民间音乐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其他1212五民间舞蹈五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其他其他六戏曲六戏曲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其他其他1313七曲艺七曲艺说书说书唱曲唱曲谐谑谐谑鼓词鼓词快板快板莲花落莲花落数来宝数来宝相声相声其他其他八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其他1414九民间手工技艺九民间手工技艺工具和机械制作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织染缝纫织染缝纫金属工艺金属工艺编织扎制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其他其他十生产商贸习俗农业林业渔业狩猎饲养和牧畜业商贸副业其他1515十一消费习俗十一消费习俗服饰服饰饮食饮食居住居住交通交通其他其他十二人生礼俗十二人生礼俗妊娠妊娠分娩分娩诞生命名诞生命名满月百日周岁满月百日周岁寿诞礼寿诞礼葬礼葬礼其他其他十三岁时节令汉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其他十四民间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庙会巫术与禁忌其他1616十五十五民间知识民间知识医药卫生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物候天象灾害灾害数理知识数理知识测量纪事测量纪事营造营造其他其他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弈游戏赛力竞技技巧竞赛杂耍艺竞技其他1717级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皮影戏
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 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
传统技艺
陶瓷制作
一种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 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的器
物。
漆器制作
一种以木胎为底,在上面髹漆并 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竹编
一种以竹子为主要原料,通过编 织、拼接等工艺制成的日用品或
工艺品。
中药炮制技术
炒制
01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不同火力加热,并
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炙制
02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
法。
煅制
03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
法。
05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神话传说的传承面临挑战,需要采取措
施加强保护和传承。
民间故事
定义与特点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具有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 实等特点。它们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智慧。
代表性作品
《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传承与保护
民间故事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同时也通过书面记载、舞台表演等形式得以传播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民间故事的传承受到威胁,需要采取 措施加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避免言行不当
在节庆活动中,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说出不吉 利的话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节庆活动与习俗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社会凝聚
传统节庆活动和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参与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以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节庆活动和习俗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 人心,增强社会和谐与稳定。
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
民间信仰和祭祀文化成为旅 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 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 验。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日益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 峻挑战。
跨文化交流的机遇
全球化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 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 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课件
目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民间文学与表演艺术 • 传统节庆活动与习俗 • 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挑战与机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民间故事
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叙事性文学作 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
民间传说
关于特定人物、事件或地方的口头 传统,通常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密切相关。
民间歌谣
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包 括民歌、民谣、儿歌等,表达人民 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社区培训
02
在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课程,让社区
居民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技艺。
师徒传承
03
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现代生活
传统技艺的传承
通过举办传统技艺的展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传统技艺,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历史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 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和文化内涵。
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 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多
样性的重要体现。
濒危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和 保护的困境,许多项目已经濒
临消失。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种类
传统口头文学和表现形式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和文 化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教育与传播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活动,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0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利用与开发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魅力,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中国的定义
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 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日本的定义
日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具有历史、艺术、学术价值的无 形文化财产,包括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 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范围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老字号”的关 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认定范围
中华老字号认定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关 单位(企业或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老字号”的关 系
(4)对相关器物的全面保存与保护 (5)对文字、声像资料的完整保存 (6)数据库的建立
实地调查的几个重要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重点:
1、传承人及其技艺的普查和保护:
A 传承人普查、保护;B 传承人技术
2、传承机制及其活动的调查:
A 拜师授徒的传艺机制;B 祖业家传的传承机制
实地调查的几个重要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或条件····中华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1、具有杰出的历史、文化或科学价值; 2、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 3、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4、出色地运用传统技艺,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老字号”的关 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或条件····中华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汉语习惯语的对应词语 汉语逻辑思辨对应语
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 世界遗产代表作90项:第一批 19项中国1项;第二批28项中国 1项;第三批43项中国2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
项目类别具体认定的参考实例
东蒙短调民歌·········· ··············民间音乐 苏州吴歌··············· ··············民间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 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4
5
6
印度尼西亚配剑
• 时间:2005 • 国别:印度尼西亚 • 地区:亚 太 • 类别:传统知识技艺 • 简介:克里斯(kris或keris)是印度尼西亚一种独特的不对称配剑,由于它常被认为拥有魔
• 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 水平的织物,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 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只有云 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 提花木机织造。
2
•下面那就为大 家介绍几种非 物质文化遗产
3
昆曲
•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 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分南曲和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 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 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 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2
13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1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
定义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 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 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 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 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 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 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 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 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8
9
10
•还有一个来自 我们南京的哦!
11
南京云锦
•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 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云锦用 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 艺之大成,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 织工艺的巅峰状态。
•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 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 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力,所以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剑铸于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 通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 。 • 印度尼西亚配剑,常被认为拥有魔力,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 剑铸于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通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 • 配剑的刃部通常很窄,有个不对称的刀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刀刃,呈显眼的波纹外 观,称作"帕莫尔"。剑鞘通常木制,但铁制也大量存在,甚至有金制剑鞘。它的审美价 值体现于"达泼尔"(剑刃的形状和设计,约近150种)、帕莫尔"(刃上合金的装饰图案,约 有60种)和"坦戈",即配剑的历史和来源。一个铸剑铁匠(称"安普")选择不同铁矿层的材 料和陨石中的镍层制作刀刃。许多剑刃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传奇故事中的 武器要花费几年时间。高质量剑刃的铸造,需要融合多种金属,数百次的淬炼以及极 其精确的处理。铸造配剑的工匠也因拥有文学、历史和玄妙知识等而受人尊敬
7
皮影戏 - 民间传统艺术
•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 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 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 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 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 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