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侵袭及转移

肿瘤侵袭及转移
肿瘤侵袭及转移

肿瘤侵袭及转移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方伟岗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是临床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

一. 转移的基本概念:

肿瘤转移 (tumor metastasis) 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生长部位, 通过各种途径的转运, 在机体内远离原发部位的器官 / 组织继续增殖生长, 形成同样性质肿瘤 (转移瘤) 的过程. 在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原发瘤(primary tumor),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

肿瘤演进 (progression) 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从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所必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综合, 至少包括: 失控性生长, 血管化, 抗药性, 浸润, 转移等. 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演进的最后阶段.

二. 转移的基本过程: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 其中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原发部位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 穿越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壁进入管腔, 与血小板聚集或形成小瘤栓, 随血液 / 淋巴液运输到达靶器官毛细血管床, 与该部位的血管 / 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粘附, 穿越管壁和基底膜进入周围间质, 不断增殖形成转移瘤(图1).

肿瘤细胞的浸润 (invasion)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但尚未进入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的阶段,和转移是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 浸润是转移的前提, 但不一定发生转移; 而转移必定包括浸润过程.

三. 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发生淋

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但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行转移。

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引流淋巴液进入局部淋巴结,先聚集在淋巴结边缘窦,逐渐累及破

坏整个淋巴结,并可进一步转移到下一站引流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进入体循环。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变硬、互相粘连成团,切面灰白而干燥。显微镜下淋巴结结构被破坏,出现数量不等的肿瘤细胞,严重者整个淋巴结被肿瘤组织取代。

2.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是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部分癌如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肺癌以及其它癌的晚期也发生血道转移。肝、肺是两个血道转移的主要靶器官。

3.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累及到器官的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各器官的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腹腔、胸腔最常受累,心包腔、蛛网膜下腔亦可受累。常在浆膜面形成多数转移结节,很少侵入器官的深层,并常伴血性积液,积液内可查到肿瘤细胞。

尽管多数肿瘤是单细胞起源的, 但即使来自同一肿瘤的细胞也可在组织形态, 核型, DNA 含量, 细胞表面抗原和标记物, 生长能力, 转移潜能, 抗药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因此,具有转移潜能的癌细胞只是肿瘤群体中的一部分.

肿瘤细胞的遗传学不稳定性 (genetic instability) 是使肿瘤细胞在其演进过程中逐渐获得异质性的遗传素质, 而变化的外界环境则使肿瘤细胞处于一种高度非随机性选择的压力之下. 肿瘤细胞只有不断通过遗传变异来获得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 绝大多数晚期肿瘤是由那些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机体环境而生存的细胞构成的.

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调节基因

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的过程, 分别受到不同基因的调控. 许多具有细胞转化作用的基因 (癌基因),变异型的 p53, Rb 等抑癌基因, 以及某些过度表达的生长因子 EGF, PDGF 等及其受体, 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特性. 目前已经发现一些转移相关基因 (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这些基因只涉及转移过程的某个阶段, 而且并非参与整个转移过程(表1). 这些基因编码的产物涉及各种黏附因子, 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酶, 细胞运动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等。

目前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suppressor gene)可能涉及多个方面: 参与细胞重要生理活动调节的基因, 如 nm23; 基质蛋白水解酶抑制因子基因 TIMPs, PAI 等; 增加癌细胞免疫原性的基因如 MHC 等;参与不同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基因如GAP, MEKK,P38等。

五、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细胞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可介导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 血管内皮细胞, 实质器官细胞或与其它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 与 ECM 之间的粘附是肿瘤细胞分泌或诱导分泌蛋白水解酶, 降解 ECM 的首要条件; 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识别和粘附在决定器官特异性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间粘附作用增强 (包括与血小板的黏附作用) 有利于其进入血流后形成细胞团, 抵御免疫细胞的杀伤; 而肿瘤细胞间粘附作用的降低则有利于其脱离原发灶, 侵入周围组织.

主要的粘附分子包括:整合素(integrin), 钙粘素 (cadherin),选择素(selectin),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如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 神经黏附分子 NCAM,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 以及癌胚抗原 CEA 和 DCC (deleted in colon cancer) 等即属此类),以及 CD44,67 KD 层粘连蛋白受体等。

2. 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

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 由于肿瘤细胞要多次穿越基底膜并侵入周围组织, 因此对 ECM (包括基底膜) 的降解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ECM 主要由胶原, 糖蛋白, 蛋白多糖和氨基葡聚糖等组成. 胶原是 ECM 的主要成分, 至少有 12 种类型. I, II 和 III 型胶原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IV 型胶原主要存在于基底膜. ECM 中的糖蛋白包括层粘连蛋白 (LN), 纤维粘连蛋白 (FN), extactin 和 nidogen. 各种 ECM 成分的降解需要其特定的蛋白水解酶来完成, 因此整个 ECM 的降解需要多种基质水解酶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正常情况下, 蛋白水解酶和蛋白酶抑制剂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ECM 的降解程度最终取决于蛋白酶的活性以及与蛋白酶抑制剂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目前的研究, 与肿瘤细胞降解 ECM 有关的蛋白水解酶可分成四大类: 丝氨酸蛋白酶(如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PA), 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s) 弹力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并对前二者研究较为深入.

3. 细胞的运动能力

肿瘤细胞穿入或穿出血管除了需要黏附反应和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以外, 活跃的细胞移动能力也是完成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说来, 具有高度侵袭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往往同时具

有活跃的细胞运动能力. 已发现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细胞的运动能力, 如生长因子, ECM 成分,自分泌性移动因子 (AMF) 及宿主来源的扩散因子 (scatter factor, SF) 等.

虽然对肿瘤细胞运动的确切分子机制还不十分了解, 但可以初步确定肿瘤细胞可能具有对多种运动刺激因子起反应的内在机制, 使肿瘤细胞在侵袭转移的不同时相, 不同微环境中根据需要灵活地发生运动反应.

4. 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作为肿瘤间质组成的一部分, 肿瘤内新生血管生成不仅为原发肿瘤生长所必需, 也是肿瘤细胞向远处播散的必备条件之一, 更是肿瘤细胞能否在转移部位生存的重要前提. 一般说来, 血管化往往是肿瘤向恶性阶段演进的关键时期. 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的观察发现, 不同人类肿瘤组织中血管的数量和密度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并非所有血管化的肿瘤均能播散, 但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阻断原发瘤和转移瘤的侵袭和生长, 因此可以抑制转移的发生, 这一点已得到承认.

与正常组织相比, 肿瘤内的毛细血管往往处于持续生长状态. 这些血管极少分化成熟, 且形态学上表现出很大差异, 如结构粗糙, 走行紊乱, 常呈不规则的狭窄, 扩张及扭曲. 多数血管壁薄, 仅有一层内皮细胞, 细胞间裂隙较大, 基底膜不完整或缺如. 这些异常的结构非常有利于肿瘤细胞进入血管腔, 进而向远处播散.

肿瘤的血管生成受到来自宿主细胞和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分泌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调节. 目前明确的有调节血管生成作用的内源性因子主要包括

●血管生成刺激因子:aFGF, bFGF, angiogenin, IL-8, TGF-α, TGF-β, TNF-α,前列腺素 E1,

E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ngiostatin, IFNα, IFNβ, TIMPs, 肝素酶, 血小板因子4, 血小板反

应蛋白,等。

六,展望:

进入新世纪,肿瘤转移研究将进入硕果累累的收获阶段。功能性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将

使转移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功能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DNA芯片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 就使我们能够对侵袭转移过程中一组(而不是单个)基因表达的变化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可

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研究所得信息量过少, 内在联系不明确的现状.因为转移过程涉及多种基因

或基因产物,只有综合分析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研究提供的信息找到更

特异的侵袭转移标记物, 为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更精确

的定量逆转录PCR技术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细胞技术,会更早, 更准确地检测出病人外周血中出现的

肿瘤细胞, 用于早期发现转移细胞,监测治疗效果等,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激光俘获显微切

割术(laser-captured microdissection) 可以在显微镜下从组织切片中获得单个细胞或细胞团, 结合PCR等微量分析技术进行特定靶细胞的基因或蛋白微量分析. 这项技术一方面克服了临床标

本中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混杂造成的背景干扰,又弥补了单用体外培养细胞造成的人为偏差,可以

用于研究处于不同侵袭转移阶段的肿瘤细胞, 得到常规方法无法提供的重要信息.

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研究的深入,调节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及关键环节将会被揭示, 针对这些通路和环节设计的新型抗转移药物将会使我们在与肿瘤的殊死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不

可否认的是,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加速, 使中医药在抗肿瘤, 抗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基础研究

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临床医生将会根据来自基础研究的成果,针对不同病人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病人的生存质量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Hanahan D and WeinbergRA: The hallmarks of cancer. Cell 2000; 100:57-70.

2. Fidler IJ: The seed and soil hypothesis at the millennium: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ancer metastasis. Clin Exp Metastasis 1999; 17:731.

3. Wyke JA: Overview-burgeoning promise in metastasis research. Eur J Cancer 2000; 36:1589-159

4.

4. Yokota J.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Carcinogenesis 2000; 21:497-503.

5. Ward Y, Wang W, Woodhouse E, Linnoila I, Liotta L, Kelly K. Signal pathways which promot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critical and distinct contributions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and ral- specific guanine exchange factor pathways. Mol Cell Biol 2001;21:5958-69.

6. 方伟岗:21 世纪肿瘤侵袭转移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述评)。中华医学杂志 81:193-

194,2001。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

项目名称: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 干预 首席科学家: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 研究所 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研究内容1.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恶性增殖、侵袭相关分子机理 肿瘤是一种“细胞转导通路异常”性疾病,我们将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技术,重点研究抑癌基因p53、BRCA1、Gadd45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蛋白Aurora-A、Cyclin B1、Plk1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恶性表型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从而揭示细胞增殖失调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内在联系。 2.细胞凋亡和分化异常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异常与侵袭特性生长密切相关。促进细胞死亡的机制失活和抑制凋亡的分子的大量表达使癌症细胞存活延长,使基因突变的积累和癌变机会的增加,同时凋亡机制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具有抗药性。通过对细胞死亡新机制、肿瘤干细胞凋亡相关研究、细胞信号转导与凋亡调控等研究,深入探讨侵袭性生长的机制。 3.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内在关系 以恶性肿瘤干细胞特异性表型为突破口,从白血病干细胞延伸至实体瘤干细胞,研究其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性,探讨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和关键分子生物学性质,认别恶性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或肿瘤“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为特异性打击肿瘤干细胞作为彻底消除肿瘤转移潜能的一种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4.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介导的肿瘤转移机制 已鉴定肿瘤组织中血管表达Tim-3和淋巴管表达Sema4c等是沉默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活性分子,能通过与淋巴细胞的对话,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是

肿瘤侵袭及转移

肿瘤侵袭及转移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方伟岗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是临床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 一. 转移的基本概念: 肿瘤转移 (tumor metastasis) 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生长部位, 通过各种途径的转运, 在机体内远离原发部位的器官 / 组织继续增殖生长, 形成同样性质肿瘤 (转移瘤) 的过程. 在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原发瘤(primary tumor),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 肿瘤演进 (progression) 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从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所必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综合, 至少包括: 失控性生长, 血管化, 抗药性, 浸润, 转移等. 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演进的最后阶段. 二. 转移的基本过程: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 其中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原发部位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 穿越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壁进入管腔, 与血小板聚集或形成小瘤栓, 随血液 / 淋巴液运输到达靶器官毛细血管床, 与该部位的血管 / 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粘附, 穿越管壁和基底膜进入周围间质, 不断增殖形成转移瘤(图1). 肿瘤细胞的浸润 (invasion)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但尚未进入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的阶段,和转移是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 浸润是转移的前提, 但不一定发生转移; 而转移必定包括浸润过程. 三. 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发生淋

肿瘤迁移和侵袭试验

肿瘤迁移和侵袭试验——Millicell小室测定法 【实验材料】 1、肿瘤细胞及其所需培养液; 2、Transwell小室(Millipore公司,直径12mm,孔径8μm); 3、人工基质胶(ECM,Sigma公司); 4、24孔细胞培养板; 5、无水乙醇、苏木精、伊红染液,棉签; 6、载玻片、手术刀片。 【实验步骤】 1、接种细胞前一天,将ECM胶与预冷的无血清和抗生素(双无)1640按1:7的比例以总量32μl铺在 transwell小室的上室面,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再将小室置于24孔细胞培养板内,超净台内紫外线照射过夜。(做肿瘤迁移实验则不需要此步) 2、接种细胞: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制备单细胞悬液,将细胞密度调整为2.5×105个/ml,取400μl加入 上室中;在下室即24孔板内加入600μl含20%FBS的1640培养液。 3、细胞培养:将24孔板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 4、固定细胞:待培养时间结束后,吸尽上室内液体,小心取出上室,用湿棉签檫去膜上面未穿过膜的细 胞,自然风干后以无水乙醇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固定20min。 5、细胞染色:固定后的细胞先以苏木精染色20min,清水清洗一遍;再用伊红染色20min后清水清洗一 遍。 6、细胞计数:染色完毕后将小室自然风干,用手术刀片沿压痕将小室膜轻轻切下,置于载玻片上在显微 镜下观察、计数。 【注意事项】 1、由于ECM在室温或温度更高的情况下极易凝固成胶状,且此过程为不可逆的,因此建议在配制人工 基底胶时可在冰上操作;

2、ECM与双无1640的比例可根据试验情况在1:5到1:10之间调节; 3、接种细胞之前一定要细胞计数,细胞密度最好不要超过5×105个/ml; 4、下室内的培养液亦可换成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条件培养基,制备方法:用含10%FBS的1640 培养液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在细胞长势良好的情况下换成双无培养液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冰冻保存备用。 5、细胞培养的时间依肿瘤细胞类别有所不同。 6、细胞固定及染色时应注意每次都要将小室风干,必要时可将小室倒置。 7、Harris苏木精染液配制方法: 苏木精1.0g 硫酸铝钾15g 无水乙醇10ml 蒸馏水200ml 先用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用无水乙醇溶解苏木精,再倒入已溶解的硫酸铝钾蒸馏水中,煮沸1min 后稍冷却,慢慢加入红色氧化汞0.5g,继续加热至染液变为紫红色,用纱布盖住瓶口。使用之前用滤纸过滤后每100ml加冰醋酸5ml。 8、伊红染液配制方法: 伊红Y 0.5~1.0g 蒸馏水100ml 先将伊红Y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将伊红搅起泡沫后过滤,每100ml加冰醋酸1滴。 附: 正常胃癌SGC7901细胞株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发育生物学综述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姓名: 学号: 专业: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摘要: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与肿瘤细胞间黏附功能的降低密切相关,由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是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E-钙粘蛋白;复合体;肿瘤;侵袭转移 前言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个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肿瘤细胞黏附特性的改变。此过程主要通过一些相关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异常表达或缺失,引起肿瘤脱离原发灶,并发生过转移1;②肿瘤微环境的调整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水解。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和淋巴液等,基质主要是各种胶原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微环境不仅促进肿瘤增殖侵袭生存和耐药,而且还促进肿瘤转移2。另外,肿瘤细胞降解基质蛋白质是局部侵袭和转移的必需步骤,同时降解的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增长生殖有促进作用;③肿瘤细胞的迁移和运动。肿瘤细胞还存在一种不依赖蛋白水解的单个细胞水平的变形运动3。 E-钙粘蛋白是一类介导同源细胞间粘附的钙离子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它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第一个表达的钙粘蛋白,影响胚胎发育中细胞的分化,参与组织器官的形成。E-钙粘蛋白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上皮细胞,对于维持上皮细胞形态和组织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也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影响原发肿瘤的早期生长和诱发肿瘤的增殖生长4。当其表达下调或功能障碍时,将使同种细胞失去粘附,对于上皮源性肿瘤而言,则意味着肿瘤具备侵袭生长的特点,并易从原发病灶脱落分离,向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5。 1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概述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 肿瘤的侵袭转移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发育生物学综述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姓名: 学号: 专业: 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摘要: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与肿瘤细胞间黏附功能的降低密切相关,由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是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E-钙粘蛋白;复合体;肿瘤;侵袭转移 前言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个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肿瘤细胞黏附特性的改变。此过程主要通过一些相关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异常表达或缺失,引起肿瘤脱离原发灶,并发生过转移1;②肿瘤微环境的调整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水解。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和淋巴液等,基质主要是各种胶原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微环境不仅促进肿瘤增殖侵袭生存和耐药,而且还促进肿瘤转移2。另外,肿瘤细胞降解基质

蛋白质是局部侵袭和转移的必需步骤,同时降解的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增长生殖有促进作用;③肿瘤细胞的迁移和运动。肿瘤细胞还存在一种不依赖蛋白水解的单个细胞水平的变形运动3。 E-钙粘蛋白是一类介导同源细胞间粘附的钙离子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它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第一个表达的钙粘蛋白,影响胚胎发育中细胞的分化,参与组织器官的形成。E-钙粘蛋白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上皮细胞,对于维持上皮细胞形态和组织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也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影响原发肿瘤的早期生长和诱发肿瘤的增殖生长4。当其表达下调或功能障碍时,将使同种细胞失去粘附,对于上皮源性肿瘤而言,则意味着肿瘤具备侵袭生长的特点,并易从原发病灶脱落分离,向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5。 1E-钙粘蛋白及其复合体概述 1.1E-钙粘蛋白结构及生物学特征 人类的E-钙粘蛋白编码基因定位于16号染色体q22.1附近,cDNA全长4.8kb,由16个外显子及15个内含子组成。E-钙粘蛋白由723—74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80~124ku,分子中存在一个疏水基团,位于跨膜区,氨基末端位于细胞膜外,是钙离子的结合位点,对Ca2+有高度敏感性,其氨基末端位于细胞浆内,与激动蛋白相连。胞内区通过α、β、γ连接蛋白与微丝、中间丝、肌动蛋白相连接,形成复合体,使E钙粘蛋白被锚定于细胞骨架上,与相邻细胞形成稳定连接(如附图所示)6。 1.2E-钙粘蛋白复合物相关蛋白 E-钙粘蛋白表达降低的肿瘤易发生侵袭和转移,但近来发现一些E-钙粘蛋白表达较强的肿瘤其转移性仍较强,研究证实原因是连环蛋白表达减少。连环蛋白是一组与E-钙粘蛋

肿瘤的转移机制综述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陈露 12级七临9班 12170918 指导老师:马长艳 【摘要】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转移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了解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机制,寻找相应阻断途径对遏制恶性肿瘤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恶性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机制 众所周知,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9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1]。肿瘤的转移过程包括从肿瘤的原发部位脱离,进入周围的基质,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血管外迁移及在远处侵润,血管增生,形成新的转移灶等。从上个世纪Stephen Paget提出肿瘤转移的种子-土壤学说到现在,人类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各种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肿瘤转移这一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肿瘤的转移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遗传异质性 实验证实,肿瘤细胞的同一转移性克隆中可以分离出不同恶性潜能的亚克隆,而高转移性克隆出现遗传学突变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非转移性克隆,提示肿瘤转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具有早期联系[2]。临床上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分为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如matal、H-ras、nm23、mts-1、WDNM、PGM21等,它们通过参与信号传导,诱导转移表型,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来诱导、促进、抑制肿瘤转移,如Varambally等[3]研究发现EZH2在前列腺癌转移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异位过表达和重建染色体等组成性抑制多种抑癌基因,并与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的遗传异质性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产生化疗抗性、形成转移复发的根源,是抗转移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2.1 EMT概念

肿瘤的转移机制综述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陈露12级七临9班12170918 指导老师:马长艳 【摘要】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转移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了解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机制,寻找相应阻断途径对遏制恶性肿瘤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恶性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机制 众所周知,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9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1]。肿瘤的转移过程包括从肿瘤的原发部位脱离,进入周围的基质,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血管外迁移及在远处侵润,血管增生,形成新的转移灶等。从上个世纪Stephen Paget提出肿瘤转移的种子-土壤学说到现在,人类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各种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肿瘤转移这一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肿瘤的转移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遗传异质性 实验证实,肿瘤细胞的同一转移性克隆中可以分离出不同恶性潜能的亚克隆,而高转移性克隆出现遗传学突变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非转移性克隆,提示肿瘤转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具有早期联系[2]。临床上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分为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如matal、H-ras、nm23、mts-1、WDNM、PGM21等,它们通过参与信号传导,诱导转移表型,

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来诱导、促进、抑制肿瘤转移,如Varambally等[3]研究发现EZH2在前列腺癌转移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异位过表达和重建染色体等组成性抑制多种抑癌基因,并与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的遗传异质性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产生化疗抗性、形成转移复发的根源,是抗转移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2.1 EMT概念 上皮间质转化( EMT) 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在细胞基质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它以上皮细胞极性的丧失及间质特性的获得为重要特征[4]。这种表型的转换允许肿瘤细胞摆脱细胞—细胞间连接而表现得更具侵袭性。 2.2 EMT的发生机制 EMT的发生是一个动态、多步骤的过程,包括细胞间黏附的丧失、肿瘤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以及细胞骨架的重构而导致细胞运动性增强和迁移的产生。EMT的发生涉及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目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钙连接素、生长因子等有关。 2.2.1 钙连接素 钙连接素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间的连接,分为E-cadherin,P-cadherin和N-cadherin3种,其中E-cadherin被视为EMT的主要调控者,其表达的下调是EMT发生的限速步骤,E-cadherin通过其细胞内外黏附功能,维持细胞间连接及上皮细胞的诸多功能。也有专家研究发现[5],N-cadherin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而且其作用可以和E-cadherin介导的细胞间黏附作用相

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

项目编号:2002CB513100 项目名称: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起止年月:2002年12月-2007年8月 项目首席科学家: 马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依托部门:教育部、卫生部 经费预算:3000万元

一、研究内容 恶性肿瘤正在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人,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约为130万人,每年有160万到200万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并以3%的速度递增,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确切证据表明,9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潜能是恶性肿瘤的顽固性和难治性的根本原因。就目前人类对肿瘤的认识水平和常规治疗手段尚无法从根本上清除恶性肿瘤,因此,阐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的关键机制,建立相应的阻断途径,尤其是在临床上去除原发肿瘤后到转移复发前的有限时限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性阻断遏制手段尤为重要,也是根治肿瘤的希望所在。 既往肿瘤项目研究多侧重于肿瘤的发病学和病因学,这些探索固然重要,但忽略了恶性肿瘤危害人体健康的具体表现。因此,通过研究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恶性行为,特别是侵袭和转移的基本生物特征,建立有效的阻遏手段或许更有实用价值。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是:依据国家控制重大疾病对人类危害的基本国策,选择研究恶性肿瘤恶性表型的生物学特征,探索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和转移潜能的分子机理,着重确定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调节靶点,从相关基因、功能蛋白及活化因子等层次建立行之有效的分子阻遏手段,在遏制肿瘤危害性方面有所突破。本项目将注重研究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决定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要素,并设计针对性阻断手段加以遏制。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如下:1.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恶性增殖的关系及机理研究 肿瘤侵袭性生长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破坏。通过研究细胞周期调控与恶性增殖的关系,重点探讨p53、BRCA1在细胞周期G2-M监测点、中心体复制和细胞生长接触性抑制失调的相互关系和分子机理,揭示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破坏后基因组稳定性降低和细胞恶性增值的内在规律。 2.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