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操作机设计
50KN全液压有轨锻造操作机设计说明

50KN/125KN.M 全液压有轨锻造操作机设计说明、50KN/125KN.M 有轨锻造操作机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参数备注1. 最大夹持力 KN 502. 最大夹持力矩 KN.M 1253. 钳口开度 mm © 80〜© 7004. 钳杆平行升降mm± 3005. 钳杆上下倾斜(最低到地 面)度± 56. 钳杆左右侧移 mm ± 1607. 钳杆升降速度 mm/s 908. 大车进退速度 mm/s 0 〜500无级调速9. 大车行走定位精度 mm ± 1010. 钳杆旋转速度 r/mi n0〜18无级调速11. 钳杆旋转定位精度度± 112. 工作介质L-HM68抗磨液压油13.轨距mm 2200二、50KN/125KN.M 全液压有轨锻造操作机1、操作机的主要构成锻造操作机为全液压驱动,是机组最重要的辅助设备,可以实现手动、半自 动、自动和与压机联动动作,可以夹持 5T 及其以下锻件进行锻造。
其钳杆的旋 转力矩、夹持力均可在操作台方便调节。
9全液压有轨锻造操作■锻造操作机由机架、钳杆、吊挂系统、液压系统、检测系统、润滑系统、供电供水拖链、行走轨道装置及电气控制等12个部件组成。
能完成六大动作:钳口夹紧松开、钳杆平行升降及上下倾斜、钳杆水平左右移动、钳杆正反旋转,操作机行走。
(1)机架机架主体结构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型式,设计时在刚性方面做了加强。
它是两块拼焊的箱形结构,通过预紧螺栓和后桥架连接起来的平行框架,由前后车轮支承在轨道上。
动力传动装置与车轮是分体的独立部分,车轮仅仅支承重量,而不传递扭矩。
车体行走由固定于机架上的液压马达带动链轮与铺设在地面的销齿啮合而运动。
(2)钳杆钳杆由两个轴承固定在钳杆架上,钳杆架是一个锻焊结构。
钳杆架由前后两个轴与吊挂系统连接、前后轴既是导向轴,又是侧移缸,可使钳杆实现整体平移。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型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方向,通过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文献,对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其中对工作缸、上横梁、活动横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校核,以图示的方式对导向装置、快换缸等部件进行了视觉上的认知。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作为大型自由锻造油压机被世界各国重工业广泛应用。
关键词: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工作缸,活动横梁,导向装置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large-scale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By consulting a variety of reference documents, design some 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machine structure.One of the working cylinder, the beam, bea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a more detailed 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A graphical way to understand guiding device, quick-change cylinders, activity beams and other parts by visual.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as a large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is widely used for heavy industry around the world.Key words: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working cylinder, activities beams, guiding device目录1 绪论-----------------------------------------------------------------------------------------------------------------11.1 自由锻造油压机的概述----------------------------------------------------------------------11.2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基本参数-------------------------------------------------------11.3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概论-------------------------------------------------------21.4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特点-------------------------------------------------------------51.5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趋势-------------------------------------------------------81.6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工作原理------------------------------------------------------101.7 本章小结-----------------------------------------------------------------------------------------112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本体结构设计概况-------------------------------------------------122.1 自由锻造油压机本体结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22.2 本章小结--------------------------------------------------------------------------------------------123 液压缸部件的设计和计算----------------------------------------------------------------------------133.1 工作主缸设计------------------------------------------------------------------------------------------133.2 本章小结-----------------------------------------------------------------------------------------------194 上横梁和活动横梁的结构设计及校核--------------------------------------------------------204.1 上横梁的结构尺寸设计------------------------------------------------------------------------------204.2 上横梁的结构校核------------------------------------------------------------------------------------214.3 活动横梁的结构尺寸设计--------------------------------------------------------------------------254.4 活动横梁的结构校核---------------------------------------------------------------------------------274.5 本章小结-----------------------------------------------------------------------------------------------295 立柱设计及校核--------------------------------------------------------------------------------------------305.1 立柱直径计算设计------------------------------------------------------------------------------------305.2 拉紧螺栓的强度计算----------------------------------------------------------------------------305.3 本章小结-----------------------------------------------------------------------------------------------316 回程缸的设计及校核------------------------------------------------------------------------------------326.1 回程缸结构尺寸确定---------------------------------------------------------------------------------326.2 回程缸筒壁部分强度校核--------------------------------------------------------------------------326.3 本章小结-----------------------------------------------------------------------------------------------337 结论----------------------------------------------------------------------------------------------------------------34 参考文献------------------------------------------------------------------------------------------------------------35 致谢--------------------------------------------------------------------------------------------------------------------361 绪论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国防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型化甚至超大型自由锻件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对大型、超大型自由锻造装备的需求十分紧迫[1]。
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设计

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设计王凯;杨晋;何琪功【摘要】通过分析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典型工况,以钳口处于两个极限夹持位置时机构的力传递效率相同为依据,结合夹持机构的关键结构参数,利用解析几何法建立了机构的平面坐标系,根据机构自身结构特点及几何关系推导了确定夹持机构的方程式.使机构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输出力相同且最大,提高了操作机夹持机构的效率及夹持能力.理论计算了300 kN夹持机构的关键结构参数,验证了研究思路的可行性,为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研究及设计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机械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9(032)002【总页数】5页(P53-56,60)【关键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解析几何;结构设计【作者】王凯;杨晋;何琪功【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20 引言在锻造作业中,锻造操作机一直作为自由锻造的重要辅助设备,配合液压机完成各种锻造加工工艺[1]。
而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作为操作机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对锻件的稳定夹持,是操作机的重要执行机构。
合理设计操作机夹持机构对操作机在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2]应用联立约束法建立夹持机构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响应盲区对机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对两种典型夹持机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文献[3]研究了操作机夹持长棒料锻件进行锻压时夹钳的受力状态,建立了操作机及其锻件总体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锻压位置对操作机受力的影响。
文献[4]建立了夹持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摩擦的基础上研究了夹持力与锻件下倾角的关系。
文献[5]针对传统夹持力确定方法存在的误差问题,建立了工件允许下垂偏角的夹持力计算模型,并以300 kN锻造操作机为例,计算了钳口夹持力,建立了锻造操作机钳杆在ADAMS环境中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了夹持力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JL型锻压操作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JL型锻压操作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发表时间:2020-09-27T10:37:48.093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5期作者:苏禹豪[导读] 锻造操作机在开展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等方面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苏禹豪辽宁科技大学 114000摘要:锻造操作机在开展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等方面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于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锻造操作机快速、高准确能力以及可靠性的需求情况,设计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回路。
在研究结果中我们了解到,科学请适当的设计液压系统回路能够很好的优化液压系统的各项控制能力,除此之外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液压系统的平稳性。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较为合理的帮助,达到现社会对锻造操作机的需求标准。
关键词: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快速性起动性可靠性前言锻造工程的自动化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锻造操作机的帮助,锻造操作机在锻造过程中发挥着加持和移动的作用,他致力于最大限度的配合锻造机开展锻造工作。
锻造操作机能力的改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改变段造水平。
在目前,我国很多的大型锻造机都是来自于国外的锻造加工厂,这也就造成我们在锻造方面花费十分高昂。
锻造行业迫切的需要国家自主研发适合我国实际施工情况的锻造操作机。
1.JL型锻压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1.1操作机液压系统功能分析夹钳大车牌架式锻造操作机的主要构成内容,这三部分构建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完成段锻造得开坯、拔长、镦粗和整圆等工作,正是因为这些构件,操作机才具备各项工作能力。
而大型的锻造操作机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液压驱动方式参与。
首先锻造操作机的行走功能,需要液压系统掌控车辆的移动。
而液压马达则是能够对大车的位置予以了解。
与此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解决因为突然停滞带来的冲击问题。
其次,其能够很好的利用液压系统来发挥自身的旋转功能,当然这一部分的工作里也离不开液压马达驱动的帮助。
除此之外锻造操作机的悬架功能中的转移工作需要悬架液压缸来完成。
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摘要:锻造操作机是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制造的关键设备。
锻造操作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夹持系统、提升俯仰系统、水平移动系统、缓冲系统、大车行走系统和夹钳旋转系统。
采用平均流量法对液压泵站进行节能设计。
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液压系统的关键控制性能(快速性、准确性、起动性)和可靠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通过对液压系统回路的合理设计,改善了液压系统的控制性能,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可为大流量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实现锻造操作机的快速、精确、稳定、智能控制。
关键词: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仿真0引言目前,我国的大型操作机主要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而且也使我国大型锻件的制造加工技术受制于人。
因此,自主研发大型锻造操作机对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锻造操作机的灵巧性和快速性是保证锻件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大型操作机的大负载、大惯量和冲击载荷对传动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常需要采用机电液混合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快速和准确控制,因此,液压系统是大型操作机设计的关键之一。
1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1.1操作机液压系统功能分析锻造操作机主要由大车、夹钳和台架三部分组成,为满足开坯、拔长、镦粗和整圆等锻造工艺要求,操作机需要具备行走、夹钳开闭、旋转、提升、平移和缓冲等多种功能。
对于大型操作机,上述功能主要由液压驱动方式来实现。
行走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大车前进和后退,实现锻件的水平移动。
通过液压马达来实现大车的运动和定位,同时控制大车起停带来的冲击。
夹持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夹钳实现锻件的夹持和旋转。
通过夹钳液压缸实现锻件的夹持,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夹钳旋转,并实现准确定位。
悬架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悬架液压缸实现夹钳和锻件的垂直移动和俯仰。
同时设置液压缓冲机构,以缓解锻压对夹钳的冲击。
1.2操作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操作机在机构构型上通常采用解耦设计,将操作机主要功能分解成夹持、提升俯仰、水平移动、锻造缓冲、大车行走、夹钳旋转等6个相对独立的运动,这使得液压系统的设计也具有独立性。
锻造操作机构型及耦合分析

作者签名:整垒
导师签名逖日期:乏竺三年』月竺日
,
/
中南^学顿I哔位论文
摘要
锻造操作机是一种空间并联机器人,锻造操作机设计中的首要问 题便是解决其型综合问题。 依据锻造操作机的末端运动特征与输入输出关联特性,将构型任 务分类。以有序单开链单元作为设计目标对主运动机构特征进行构型 综台,根据机构活动度、运动输出特征矩阵与基本回路秩分配方案来 确定支路类型、支路组合方案、支路在动静平台问的配置等.然后基 于系统整体特性与操作机极端服役环境对三组特征进行整台构造,最 终得到众多操作机整机构型。 对构型库中所有机型的输入输出关联特性与控制解耦性进行分 析比较。结果表明,就控制解耦性而言,所综合出的部分新机型要优 于传统机型。 运用旋量理论来求解操作机雅可比矩阵,基于雅可比矩阵结合机 器人学相关研究成果构造操作机的运动灵巧性、动态灵巧性与力承载 性能指标。依据课题组建立的操作机数字虚拟仿真平台,运用Matlab 软件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计算。 建立操作机末端处于前进、提升与俯仰三种位形下的主运动机构 输入输出关系模型,分析其在不同位形下的解耦|生,并进行了仿真分 析与实验论证。结果表明,操作机在前进与俯仰运动位形下运动解耦, 在提升运动位形下运动耦合。 总体而言本文在操作机拓扑结构创新与分析评价方面开展了积 极有效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锻造操作机,型综合, 解耦性,性能指标
based index
on
were
constructed performance
the digital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each
is
The
calculated by Matlab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 model of main motion
新型锻造操作机的设计与开发

新型锻造操作机的设计与开发锻造操作机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锻造加工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锻造操作机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从设计与开发的角度,对新型锻造操作机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进行新型锻造操作机的设计和开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了解当前市场对锻造操作机的需求状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设计和开发的方向。
首先,新型锻造操作机需要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设备产能和能源消耗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的新型锻造操作机势在必行。
其次,新型锻造操作机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并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锻造操作机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监测,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新型锻造操作机还应具备较高的柔性和可调性。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变化迅速。
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具备柔性生产能力和可随需求调整的锻造操作机,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制造要求,具备更好的竞争力。
二、设计与开发1. 结构设计新型锻造操作机的结构设计是影响其性能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可以考虑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开设计,以满足不同工件的锻造需求。
同时,还应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各组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控制系统设计新型锻造操作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
可以采用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通过编程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和锻造过程,实现机器的自动运行和调整。
同时,可以引入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机器运行状态和生产效果,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3. 柔性制造系统设计新型锻造操作机的柔性制造系统设计是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可调性的关键。
直移式锻造操作机提升机构设计

2018年第1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1期Vol.45No.12018年1月Jan.2018直移式锻造操作机提升机构设计于牧冰((),266000)摘要:主要介绍了直移式锻造操作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其主要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提升机构设计,设计了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使得直移式锻造操作机整体机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直移式锻造操作机;前提升机构;后提升结构;结构优化作者简介:于牧冰(199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本科。
锻造操作机作为一种辅助锻压机械,用来配合水压机或者锻锤完成各种锻造工艺。
锻造操作机按照传动方式分为全机械式、机械液压混合式和全液压式三种,按照夹钳运动形式分为直移式、回转式、摆移式和平移式四种,按照行走方式分为有轨式和无轨式两种。
锻造操作机不仅用于锻造以及锻压行业,还可以用于装炉、出炉,实现遥控,并能与主机一起动作,应用在模锻和大件冲压中的机械手即为一种自动化的锻造操作机。
虽然我国在锻造及锻压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锻造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锻造操作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改进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设计,对大学四年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重新的理解和运用,增加实践经验,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
1直移式锻造操作机综述(1)锻造操作机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锻造操作机有如下研究现状:目前,德国的丹戈(DDS )公司、捷克的史达施(ZDAS )公司和韩国的HBE PRESS 公司掌握的锻造操作机的制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
其中,德国的潘克(WEPUKQ)公司和丹戈(DDS)公司是世界上实力雄厚的专门生产制造锻造操作机的企业,在大型锻造操作机研制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悠久的历史。
此外,日本三菱长崎公司研制的操作机扬名中外,因其机械手和控制系统不仅能保证很高的速度,也能保证足够高的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菏泽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1 升降机构............................................................. 6 4.2 转轴滑块机构.......................................................... 6 4.3 平衡装置.............................................................. 7 4.4 5 缓冲装置............................................................. 7 夹紧机械手设计......................................................... 8
Key words ...................................................................1
1
绪论...................................................................2
1.1 我国锻压行业的现状.....................................................2 1.2 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历史................................................... 2 1.2.1 锻造操作机的起源.....................................................2 1.2.2 大型锻造操作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3 大型锻造操作机的技术特征............................................. 3 2 3 4 锻造操作机整机介绍......................................................4 大车行驶系设计......................................................... 4 钳架结构设计........................................................... 5
7.4.2 机械手旋转马达控制.................................................. 18 8 动力型液压站设计...................................................... 18 8.1 动力型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18 8.2 油泵电机的选型....................................................... 19 8.3 油泵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19 9 10 变结构PID 在锻造操作机中的应用......................................... 20 总结.................................................................22
The design on one and half-ton forging manipulator
Student majoring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utor Wang Qing Peng Dong
Abstract: Forging manipulator is a important corollary equipment to forging pressure machine. It is also one of the heavy load machinery equipments which compile the machinery, hydraumatic, electric into one organic whole. It has a profound effect to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building up of national defense since it commands cor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heavy forging manipulator. This article based on Solidworks CATIA and FluidSIM CFX &simulation software. It describes in detail about the whole physical construction of one and half-ton hydrostatic forging manipulator, the movements of each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to optimum clamp force of mechanical arm, hydraulic drive design calculation. It brings further optimization design to structure of manipulator and system principles. To make future forging machine develop in high efficiency, high precision, heavy load and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s :Forging manipulator;Mechanical arm;Hydraulic drive Key word ords
5.1 拉紧装置.............................................................. 8 5.2 夹紧机构最优夹紧力分析................................................. 8 5.2.1 夹持机构夹紧力分析................................................... 8 5.2.2 夹紧力分析计算...................................................... 8 5.2.3 夹持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 10 5.3 液压夹紧缸设计计算.................................................... 11 6 机械手旋转机构设计.....................................................12 7 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13 7.1 FluidSIM 软件......................................................... 13 7.2 油泵卸荷回路......................................................... 16 7.3 加紧缸控制回路....................................................... 16 7.3.1 节流背压回路....................................................... 16 7.3.2 琐紧回路........................................................... 16 7.3.3 保压回路........................................................... 17 7.4 马达控制回路......................................................... 17 7.4.1 升降马达控制....................................................... 1前,国内仅有少数工厂拥有数量极少的锻压装备及其辅助设备, 它们分布在机械、冶 金、铁路、水电、兵器、船舶等基础工业部门并主要从事那些体积小,形状相对简单的锻件 的 制造工作。目前,我国大锻件锻造行业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 , 且拥有的100MN 级大型液压机数 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辅助配套设施还很不齐全。如锻造操作机、大截面切割机、锻件尺 寸测量控制装置、工具操作机、锻造加热炉等都不配套, 从而大大影响了被锻钢锭的材料利用 率和生产效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锻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显然,传统的锻造设备已不能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所以必须引进技术 革 新。本文在传统锻造操作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和传动方式改进,目的是 使 其能够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快响应,对操作机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1 我国锻压行业的现状 锻压行业是国际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行业,锻压行业对装备 制 造业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国际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锻 压 业大国,但还不能称其为世界锻压业强国,与锻造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 国锻造行业在"九五"期间有了新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锻造行业独立锻造企业在增多 , 也就是从全能厂中独立出许多自负盈亏、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锻造企业;锻造生产向产品专业 化 发展有了明显进步,许多专业生产线已经形成;锻造行业 "九五"期间技术改造最大的特点是填 平补齐,形成了一批利用现有设备生产精密产品的生产线和技术;"九五"期间锻造企业重视市 场运作,已有锻件成批量出口;特种锻造工艺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效,采用楔横轧机精锻中间 轴 及凸轮轴类生产线约100 条,该技术已受到美国公司的重视;国外锻造企业在中国合资、独 资 锻造企业达17 家;模锻件在锻造行业内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约达 60%,这标志着我国锻造业 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国内又成功开发了一批高科技含量的锻造设备及其辅助工具。 尽管我国锻造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制约 我 国锻造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淘汰少或不许淘汰则是行业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 国 锻件生产过程中,部分骨干企业采用了热模锻压力机及相应的辅助设备,但大多数企业仍采 用 双盘摩擦压力机、空气锤等人工操作生产工艺,使锻件精度,模具寿命,锻件质量稳定性均 受 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对锻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显然传统的锻造方式远远不 能 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所以,要想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科技创新和技术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大型锻造操作机属于当前世界体积相对较大的多自由度重载机器人,属于机、电、液高度 一体化的复杂装备,它是万吨锻造压机的重要配套设备,也是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重大机械 装 备之一。并且,大型锻件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 脉 的战略性行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开展大型锻造操作机 的 研究工作,将逐步实现大型锻造操作机的国产化,对提升我国大型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 设 计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结束我国不能设计大型锻造操作机的历史都具有 重 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1.2 锻造操作机的发展历史 1.2.1 锻造操作机的起源 锻造操作机最早出现在美国和原苏联,而后在日本、英国、奥地利等国发展起来,并成 为 系列化产品进入工业性生产。最初的操作机多为全机械传动, 60、70 年代出现了混合传动和 全液压传动、结构紧凑、操作灵活的锻造操作机。到了80 年代,各国对锻造操作机的设计、 制造、技术改造方面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改进结构及生产工艺,促进了锻压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锻造操作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引起了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对锻造操作机在生产中作 用 的重视[1]。90 年代中期,国外大型锻造操作机技术已经成熟,大型操作机与30000kN 自由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