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压力显示仪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1
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

配电室电能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高厂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高厂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高厂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高厂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启备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启备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主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1主变副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2主变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2主变副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宁格尔线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宁格尔线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宁格尔线主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宁格尔线副表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
67.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

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量值溯源图的绘制■实验室认可申请书的附录中要求绘制量值溯源图。
■量值溯源图是对所有认可项目涉及的“各种量值”绘制,而不是对每台仪器绘制。
■在每个量值的溯源图中,绘制上、中、下三个方框,方框之间用向上的箭头连接。
■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写测量要求。
第一行填写“测量要求”;第二行填写认可项目涉及的(物理)量,例如“小容量(滴定测量)”;第三行填写该量在申请认可的情况下所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1~100 )mL”;第四行填写要求的测量准确度、扩展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例如“测量准确度要求:mL”;■在中间的方框内填写本实验室测量器具技术性能。
第一行填写“本实验室测量器具技术性能”;第二行填写对应于认可项目所涉及的(物理)量,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例如“工作计量器具:A级滴定管”;第三行填写该仪器设备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1~100 )mL”。
该范围应大于等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的测量范围;第四行填写使用该仪器设备测量所获得的(扩展)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例如“最大示值允差:△=±(5~1)×10-3 mL”,其数值应小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所给出的数值。
■在上面的方框内填写承担检定或校准机构的校准能力。
第一行填写承担检定或校准的机构,例如“XX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授权证书号:×××字×××—××号”;授权证书号可从该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或检定证书上获得。
第二行填写该机构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名称,例如“计量标准器具:一等标准玻璃量器组”;第三行填写该计量标准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10 000)mL”。
该范围应大于等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的测量范围;第四行填写使用该计量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扩展)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等,例如“最大示值允差:△=±(12~)×10-4 mL”。
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非常不错

、测某1kg 的标准硅码的实际质量值为1. 0003kg ,使用该硅码进行测量时,其示值修正值及其偏差分别是()A:-0.3mg 和-0.3mgB:-0.3mg 和+0.3mgC:+0.3mg 和-0.3mgD:+0.3mg 和+0.3mg2、对被测量进行了5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0.31 , 0 . 32 , 0.30 , 0.35 ,0.32 。
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即得到的测量结果为(B)。
A: 0.31B:0.32C:0.33D:0.343、在对异常值剔除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n>50 的情况下,格拉布斯准则效果较好B:3<n<50 的情况下,格拉布斯准则效果较好,适用于单个异常值判定C:对多于一个异常值时,采用格拉布斯准则较好D:格拉布斯准则只是作为异常值剔除的粗估,不能用于发现异常值4、下列对重复性描述正确的是()。
A: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考核计量标准随时间漂移的能力B: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就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C: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小D: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包括所用计量标准等因素以及实际被测量的随机变化5、为了使所有给出的测量结果之间能够方便地相互比较,在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时,大多数情况下取包含因子为()。
A:k= 3B:k =2.58C:k=1.73D:k =26、下列说法中能正确描述测量仪器的分辨力的是()。
A: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μV ,则分辨力为0.5μVB:线纹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则分辨力为0.1mmC:衰减常数为0.1dB/cm 的截止式衰减器,其刻度的最小分度为10mm ,则该衰减器的分辨力为0.01dB D:用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标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的一半7、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计算时应考虑各输入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对于非线性数学模型,则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量值传递与溯源

4.计量基础研究、基准运行人员较缺乏
量值传递与溯源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四、我国工业计量与国际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1.我国计量校准市场尚未完全建立
建立市场化的计量校准体系,这是计量支撑工业经济最直接的部分。 但是,我国目前计量校准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没有制定计量校 准市场规则,没有建立计量校准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形成计量校 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国加入WTO后,已引起国外校准机构对 我国校准市场的冲击,并造成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校准管理的被 动局面。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一个以法律法规为准则、 行政管理为核心、技术保障为支持的计量体系。
量值传递与溯源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1955年,成立了国家计量局。
当时没有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只能集合社会上各部门 的标准作为国家的临时标准。如:以一机部的长度计 量标准、电力部的电学计量标准、冶金部的热学计量 标准分别作为国家临时计量标准。
量值传递与溯源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3. 计量行政管理
4. 计量检定机构和强制检定工作 (1)计量检定机构 计量检定机构包括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依法授权的专业计量站、部门建立的专业计量机构和国防科技工 业系统建立的计量检定机构。其中,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 《计量法》的规定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社会公益性的计量检定 机构称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我国的量值传递与溯源工作就 是由计量检定机构负责实施的。其中,国家级的计量检定机构为 国家计量测试研究院。在省级计量检定机构中,保存的计量基准 和标准最多的是位于成都的中国计量测试研究院(有47项国家 基准、标准)。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则为投资规模最大、设备最 先进的省级计量检定机构。
67.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

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量值溯源图的绘制■实验室认可申请书的附录中要求绘制量值溯源图。
■量值溯源图是对所有认可项目涉及的“各种量值”绘制,而不是对每台仪器绘制。
■在每个量值的溯源图中,绘制上、中、下三个方框,方框之间用向上的箭头连接。
■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写测量要求。
第一行填写“测量要求”;第二行填写认可项目涉及的(物理)量,例如“小容量(滴定测量)”;第三行填写该量在申请认可的情况下所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1~100 )mL”;第四行填写要求的测量准确度、扩展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例如“测量准确度要求:0.01 mL”;■在中间的方框内填写本实验室测量器具技术性能。
第一行填写“本实验室测量器具技术性能”;第二行填写对应于认可项目所涉及的(物理)量,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例如“工作计量器具:A级滴定管”;第三行填写该仪器设备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1~100 )mL”。
该范围应大于等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的测量范围;第四行填写使用该仪器设备测量所获得的(扩展)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例如“最大示值允差:△=±(5~1)×10-3 mL”,其数值应小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所给出的数值。
■在上面的方框内填写承担检定或校准机构的校准能力。
第一行填写承担检定或校准的机构,例如“XX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授权证书号:×××字×××—××号”;授权证书号可从该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或检定证书上获得。
第二行填写该机构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名称,例如“计量标准器具:一等标准玻璃量器组”;第三行填写该计量标准覆盖的测量范围,例如“测量范围:(0.01~10 000)mL”。
该范围应大于等于前一个方框内同一行的测量范围;第四行填写使用该计量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扩展)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等等,例如“最大示值允差:△=±(12~0.4)×10-4 mL”。
注册计量师(一级)测试题与答案

注册计量师(一级)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6题,每题1分,共56分)1.开展商品量检测时应使用国家统一的商品量检测技术规范,如果无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规范,应执行()规定的测量方法A、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D、计量检定机构正确答案:A2.拟测量的量称为()A、被测量B、影响量C、测量结果D、被测对象正确答案:A3.在计量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属于()A、计量行政法规B、计量规章C、规范性文件D、计量法律正确答案:A4.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规定出具()A、检定证书或加盖检定合格印B、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证C、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D、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证正确答案:C5.有关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框图,()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三级之间应注明溯源和传递方法B、三级是指上一级计量器具、本级计量器具和下一级计量器具C、上一级计量器具三要素为计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和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D、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包括三级要素正确答案:C6.为达到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而进行的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过程是A、比对和测量审核B、检定和校准C、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D、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正确答案:C7.计量检定过程包括了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查一般包括计量器具的()检测和计量器具()检查A、准确性,稳定性B、外观,计量特性C、准确性,可靠性D、外观,准确性正确答案:B8.测量审核是将被审核实验室的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因此该参考值通常由()提供A、国家计量技术机构B、省级及以上计量技术机构C、主导实验室D、与本次测量审核无关的实验室正确答案:A9.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是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计量基准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D、工作计量标准正确答案:A10.下列关于最高计量标准和次级计量标准描述中()是不正确的A、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次级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要比同类的最高计量标准低,次级计量标准的量值一般可以溯源到相应的最高等级计量标准B、最高计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最高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最高标准C、如果一项基本标准的计量标准器由本机构量传,可以判定其为次级计量标准D、最高计量标准是指在给定地区或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计量标准正确答案:C11.对计量器具做出合格与否判定的计量技术规范是()A、国家计量校准规范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C、计量器具产品标准D、型式评价大纲正确答案:B12.对检定校准检测工作中执行的技术文件为了()必须进行受控管理A、使用方便B、满足考核要求C、保证是现行有效版本D、保密正确答案:C13.电学计量中采用电桥测量电阻采用A、补偿测量法B、零值测量法C、直接比较测量法D、替代测量法正确答案:B14.在科技成果鉴定中,():针对具体项目的需要,仅提供文献线索和原文,对项目不进行分析和评价A、科技查新B、试验验证C、评审专家D、文献检索正确答案:D15.下列对计量检定印证描述不正确的是A、检定证书是给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的合格标签B、计量检定印证是计量器具能否销售能否使用的凭证C、计量检定印证是评定计量器具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技术判断和结论D、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属违法行为正确答案:C16.下列属于累计式测量仪器的是A、家用电能表B、配料皮带秤C、皮革面积测量仪D、温度记录仪正确答案:B17.当比对传递标准器稳定性水平度高时可采用()A、花瓣式B、组合式C、星形式D、圆环式正确答案:D18.标准量块的长度测量,在等臂天平上砝码测量,这两种测量方法为A、直接测量法B、基本测量法C、符合测量法D、直接比较测量法正确答案:D19.一个发电厂有若干台发电机在工作,电功率并联一起输出,需要知道每时每刻输出的总功率,为此目的所使用的总加式电功率表是一种A、显示装置B、累计式测量仪器C、积分式测量仪器D、显示式测量仪器正确答案:B20.某单位以前没有流量方面的计量标准,现在新建立一项流量计量标准,它的量值可以溯源到本单位的质量和时间计量标准,所有()A、可以判定其属于最高计量标准B、可以判定其属于次级计量标准C、无法判定其属于最高还是次级计量标准D、可以作为最高计量标准,也可以作为次级计量标准正确答案:A21.凡进口或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的计量器具应当向()申请办理型式批准。
测量设备计量设备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钢卷尺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电子天平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直流电阻器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பைடு நூலகம்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倾斜式微压计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智能数显温控仪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补偿式微压计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空盒气压表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绝缘电阻表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温湿度表量值溯源图
上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压力变送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压力变送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19年4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9)
十一、结论 (10)
十二、附加说明 (10)
注:应当提供《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注:应当提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