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知识全套课件80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课程:现代汉语教学课件ppt

汉语言文学课程:现代汉语教学课件ppt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分类
普通话有二十一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 (一)按发音部位分类 根据发音部位的异同,普通话声母可分为七类:1.双 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 中音d、t、n、I;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音j、 q、x;7.舌根音g、k、h (二)按发音方法分类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三个方面:阻碍形成和克 服的方式,解除阻碍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颤动。 下面从这三方面对声母分类。 成阻、除阻的方式:1.塞音b、p、d、t、g、k;2.擦 音f、s、sh、x、h、r;3.塞擦音z、c、zh、ch、j、q;4. 鼻音m、n;5.边音I 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1.浊音m、n、l、r,声带颤动; 2.清音,其他声母,声带不颤动 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1.送气音p、t、k、c、ch、 q;2.不送气音b、d、g、z、zh、j
四、现代汉语规范化
1.语音规范化 2.词汇规范化 3.语法规范化
五、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教学
一、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 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 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许多有关学校广为开设的一门 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对现代汉语有 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能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 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 分析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日后从事语文教学、汉 语研究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1.在有文字记载的汉语发展史中,一般按 社会的变革和语言结构特点的变化划分为四个 时期:汉代以前是上古汉语时期,往下至隋唐 是中古汉语时期,再往下至清代是近代汉语时 期,本世纪二十年代起是现代汉语时期。

2024版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2024版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词类划分
古代汉语的词类主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等。
句法结构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以主谓宾为基本框架,同时包含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句子的语序相 对固定,一般遵循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谓语之后的原则。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这使得 词语在句子中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
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成 分,古代汉语中常采用 倒装句式,如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等。例如, “何陋之有?”即为宾
语前置的倒装句。
固定句式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固定 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
“无乃…乎”、“得 无…乎”等,这些句式 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语
气和含义。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的比较
词类差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类划分上存在差异,如古代汉语 中的“之”、“其”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作为代词使 用。
01
《诗经》、《尚书》 选读
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解读,探讨 其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及注释方 法。
02
《论语》、《孟子》 选读
通过选读孔子、孟子的言论,理 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及其在古 代汉语中的表达。
03
《左传》、《史记》 选读
选取历史散文中的精彩篇章,分 析其叙事技巧、语言特色及注释 方法。
古代汉语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02
文字学基础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
汉字的起源: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2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3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由表意到表 音
六书理论与汉字的构造
六书

《汉语言文学》课件——模块一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

《汉语言文学》课件——模块一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
时候
细佬哥 细人子 毛伢子 细人ê/细 腻ê
睡觉
有点儿
妻子
困觉 困眠 训觉 困觉 困觉 睡目
有一 有淡薄 有的多 有滴子 有点咖 有滴


女个 厝内 老婆 堂客 堂客 屋家个
◇语法差异
❖ 语法结构是语言体系中最稳固的。相对来说, 汉语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性要小一些,但综 观各地方言,仍反映出各种各样的语法特点, 如在实词的形态变化 、虚词的不同用法、语 序的特点、一些句式的不同结构等方面表现 出各地方言的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
少 一般4~5个 银川话、 烟台 话3个
多 湘方言5-6个 吴方言7-8个 粤方言8-10个 客家话6个 闽方言7-8个 (龙岩话8个)
普通话
白天 这儿 幼儿
词汇的差异 上海 厦门 广州 南昌 长沙 梅州
日向里 日时 日头 日上 日里 日辰头
个搭/迭 搭块/迭 搭
小小 囡
即搭
幼囝/ 细囝
呢处 个里 咯里 咯ê/咯个
模块一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汉语的内容、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主要特点; 2、熟悉现代汉语各方言的概貌;
任务1-1现代汉语的形成
一、汉语的历史来源 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
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
❖ 语音整齐、响亮、有音乐感
——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元音收尾的音节较多,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 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双音节的词占优势 、有丰富的 量词和语气助词
❖ 词形变化极少,构词方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词序和虚 词十分重要,它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言文学--语法概说 ppt课件

汉语言文学--语法概说  ppt课件
语素12ppt课件课文学习外来语素纯音译过来的本族语素汉语产生的反义语素褒贬同义语素行走单义语素怎33义项多义语素熟老44语源55意义关系13ppt课件课文学习不成语语素民习丽第成词语素人很吗的77构句能力剩余语素组合能力弱只处一语言成分非剩余语素组合能力强不止一语言成分66构词能力自由语素加句调可直接成句88组合能力粘着语素自身永不成句14ppt课件课文学习词根语素桌子花儿不定位语素人民99在词中作用词缀语素前中后缀10位置固定与否定位语素很和15ppt课件课文学习实语素名动形数量代虚语素副介连助叹拟语段语素以上各例超语段语素句读停顿重音等11意义虚实12构成材料16ppt课件课文学习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能够揭示句子构造的层次性,科学地解释了句子的构造。 •(2)它能区分歧义结构。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缺点:
(1)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注重揭示句子的结构层次,不重视 说明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因而不能区分一些层次相同但 结构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
他看书
看新成分分析法的应用有局限性,如汉语中的兼 语结构、双宾语、连谓结构等就无法二分。
同音语素(Ming名、鸣、名、多形一音 金(姓、金属、 一形一音)
ppt课件
13
课文学习
3)义项 4)语源 5)意义关系
课文学习
单义语素(怎) 多义语素(熟、老) 本族语素(汉语产生的) 外来语素(纯音译过来的) 同义语素(行、走) 反义语素(褒、贬)
ppt课件
14
6)构词能力
成词语素(人、很、吗、的) 不成语语素(民、习、丽、第)
•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重要特点是认为句子的构造是有层次的,句子 中的词并不是都处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句子的语法结 构逐层二分,依次找出各层次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一般分析到不能 再切分为止。

汉语课程ppt课件

汉语课程ppt课件

的主要方式。
社会问题
02
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问题等,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科技创新
03
如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社会进步。
06 汉语学习资源与策略
CHAPTER
学习资源推荐
推荐使用《汉语拼音》、《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等教材,这些教材系统介绍了汉语的语音、语法、
汉语课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汉语简介 • 汉语语音基础 • 汉语词汇与语法 • 汉语阅读与写作 • 汉语文化背景 • 汉语学习资源与策略
01 汉语简介
CHAPTER
汉语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汉语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 明的重要载体之一。
发展
随着历史的演变,汉语经历了甲 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发展,形成了 现代汉语的体系。
04 汉语阅读与写作
CHAPTER
阅读技巧与策略
速读技巧
如何快速浏览文章,抓住关键信息, 提高阅读效率。
精读技巧
阅读策略
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如获取信 息、理解观点、欣赏文学价值等)采 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何深入理解文章,把握作者意图, 分析文章结构。
写作技巧与规范
写作技巧
如何构思文章结构,组织语言, 表达思想,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
学习方法与技巧
注重发音和语调的训练,多听 多模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
调是学好汉语的关键。
词汇积累
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记忆,通过 阅读、听力、写作等多种方式
扩大词汇量。
语法理解
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掌 握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有 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高考语文专题秦汉文学课件(276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秦汉文学课件(276张PPT)
文采,感情充沛,行文气势磅礴。 “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四、晁错的散文
(一)晁错其人
晁错(前200?~前154), 颖川人。汉初的一位学者, 也是个积极的政治改革家。 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 家学说。号称“智囊”。 提出“削藩”的建议,引 起“七国之乱”。后被 “腰斩”处死。
(二)晁错的文章
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
从武帝到东汉中期的政论散文衰落,成就不 高,内容上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 格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
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
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内容多指陈时弊,抒 写政见,感情激愤,但较少文采,文学性不 及西汉初年。
贾第 谊三 的节 政 论 文
英年早逝的才子贾谊
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 :(前200~前 168),洛阳人,汉初著名 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 和文学家。少年博学,被 文帝召为博士。后被外放 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作梁 怀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 年仅33岁。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 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 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 鬼神。”
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它并不是抽象地去论道, 而是紧密联系现实,因此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多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说理, 文风新奇瑰丽。
二是行文多铺叙张扬,语言重修饰整饬。
文中排比、对偶句比比皆是。它与陆贾、贾 谊等人的文章一样,对后世骈体文的产生起 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的一种新文体。 2.楚辞类作品的演进。汉代的楚辞作品在内容和形
式上大多是摹拟屈原《离骚》、《九章》而作。楚 辞体作品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在发展 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 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

汉语言文学课件

汉语言文学课件

总结词
文献综述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确 定研究主题、收集文献资料、 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综述文 章。
在实施文献综述法时,研究者 需要确定研究主题,收集尽可 能全面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 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主题的 研究脉络、主要观点和争议焦 点,最后撰写出结构清晰、逻 辑严密的综述文章。
比较研究法
总结词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文化 或文本之间的异同,探究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总结词
汉语言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演变和完善。
详细描述
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古代,汉语言文学主要以诗 歌、散文等形式出现,到了唐宋时期,诗词达到了巅峰。现代汉语言文学则更加多元化,包括小说、散文、戏 剧等多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 更新。
02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距今约六 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图 画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最 终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体系。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 书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汉语的语音与语法
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 部分,其中声调是汉语特有的语音特 点,也是区别意义的重要手段。
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手段, 句子结构灵活,有时语序的不同会导 致语意的改变。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
词汇差异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 较大差异,一些古代常用的词汇在现 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或意义发生了 变化。

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大学语文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ppt

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大学语文第十二章汉语基础知识.ppt

现代汉语常用句子类型与病句修改
• 1、句子与句子结构分析 • 句子 :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表达
相对完整的意思、有明显语气和句调的语法单位。 • 句子的分类和标准: (1)根据语气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根据句子结构分类:单句和复句
• 2、单句 • 单句——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者词构成的。 (分两类: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 A形容词谓语句:周末很愉快。 • B动词谓语句:我看过这个电影。 • C“被”字句和“把”字句: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
• 1955 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 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
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把握
• 1、词和词的分类 • 词指一定语音形式跟一定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具有以下性质: • (1) 词与词之间有比较明显的语音界限,而在 词的内部不能停顿。 • (2) 能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或在一定语境中 独立成句。
之,则安之。” • 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名词用作状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2、省略句: • 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 谓语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
衰,三(鼓)而竭…… • 宾语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
卿。” • 介词宾语省略: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 • 介词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 古代汉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文字、词 汇、语法
古代汉语常用词
• 词汇按照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可有实词和虚词两大 类。
•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 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造字方法上划分(掌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划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 如日、月等。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又称象事、处 事,如上、下等。 (3)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 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森、休等。
(1)单选(4项选1)44题(每题1分)、 (2)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 (3)填空20题(每题1分)、 (4)论述2题(每题8分)。
三、考试目的与内容 第一编 汉字与导游语言 第一章 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了 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1、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2、熟悉汉字的种类,能识别不同种类汉字的形体特 点,熟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 3、掌握《说文解字》(许慎著)划分的汉字六种造 字方法。
汉语言文学知识
2013年中级导游员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大纲
一、总体要求
1、了与导游工作相解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2、熟悉常用的汉字和导游作实际,丰富导游讲解的文化内涵 5、语言表达形象性、艺术性,引人入胜
二、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类型:
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共简 化汉字2235个,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通用字7000个。
(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熟悉) 1、汉字形状产生的形容词语,如一字形、人字形等; 2、汉字结构产生的猜谜民俗,如林、众等。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字形工整,笔画圆润,代有书法的美 感。
(3)篆文 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为大篆和小篆。
广义大篆指所有的古体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zhou) 文和小篆。狭义大篆的代表字体有籀文和石鼓文。
小篆是秦统一后使用的文字,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 性文字。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琅琊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 和会稽刻石。 小篆字体多长圆方正、字形整齐、大小匀称。
、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方面。 甲骨文在旅游景点常作为一种旅游景物或文化背景出现。
(2)金文 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秦汉均有,盛行西周
。又名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 铸字突出为阳字,称“识(志)”;刻字为阴字,称“款”
。金文又称彝器款识。 金文最早出现于商代,司母戊鼎大方鼎;陕西省历史博物 馆收藏全省出土的2000余件,内容涉及祀典、锡命、征伐、 契约等。
1、了解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2、理解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 3、掌握重点篇目,记识精彩语句。
第一章 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第一节 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一、汉字概述 (一)汉字的历史(了解)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文字源于图画,之前经历了用实 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
图画式的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等较为固 定的象形文字。
(6)行书 东汉末年随楷书而产生的一种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代表作品为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还有王珣的《伯远帖》。 (7)草书 人称解散的楷体,草有草率、潦草之意。广义指快而不工 整的字体,狭义指某一具体字体的草写形式,如章草、今草 、狂草等。 章草盛行于东汉章帝时期,代表碑帖“皇象本急就篇”;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可字字相连,大小相同,粗细不一 ,正斜相依。 狂草据说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创,代表作品有张旭的《残 千字文》和怀素的《自叙帖》。
(4)隶书 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出现于秦代,相传是秦始皇 时程邈在云阳狱中所作。 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线,排除了汉字中象形符号 ,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 (5)楷书 方正、整齐的文字,有说源于钟繇的《章程书》,又叫正 书、真书;今隶。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为 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楷书点画结构的照应、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和比例要 求严格,字形方正,书写简单。
(4)形声:用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 如箕、匡等。 (5)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 释。“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 归于同一部类的字,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 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 3、从笔画多少划分
最古老的的汉字是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如西安半坡村的陶器 ,上有仰韶文化符号100多个,被郭沫若称为“中国原始文 字的孑遗”。
(二)汉字的种类(熟悉) 1、形体演变上划分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甲骨文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土河南安阳小屯村 ,又称殷墟文字、契文、贞卜、卜辞;15万片,整理文字 4500个,识别1000余个,内容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
第二节 汉字在导游中的作用 了解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和汉字结构的文化功能,掌握在导
游中常见的难读易错汉字的读音。 第二章 导游语言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语言相关知识了解、熟悉与 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导游词概述
熟悉导游词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导游词不同语 体的表达风格和导游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导游词的表达艺术 熟悉导游词表达的特点,掌握导游词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二编 旅游文学知识 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文学了解、熟悉 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旅游文学的含义与渊源,熟悉旅游文学的特征 和作用,以及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
第一章至第八章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景点诗文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