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分析

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外贸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外贸出口也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内部因素1.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是商品的外观还是内在品质,都会影响到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商品。
如果一款商品的质量不过关,即使价格再低,也难以拥有良好的购买体验和口碑,从而影响销量。
2.竞争力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竞争力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还与国家的产业集群、企业规模、研发实力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
这需要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技术和不断推出具有独特功能和特点的新产品。
3.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影响外贸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包括价格、渠道、宣传、品牌和售后等。
这些策略既可以增加品牌知名度,也有助于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4.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如进出口税、关税、外汇政策等都会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政策,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环境更加有利。
二、外部因素1.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是影响企业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市场的形势和竞争格局会对企业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
企业需要不断了解市场和竞争情况,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2.海关检验在出口商品时,海关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检验结果会直接影响商品是否被允许出口。
如果商品未通过检验,则意味着其无法出口。
因此,企业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海关检验规定,严格遵守,确保商品符合出口标准。
3.国际运输国际物流是企业出口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国际运输能否及时到达,费用和效率等都会影响企业出口的成功。
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国际物流服务商,确保货物安全快捷地达到目的地。
4.外汇政策外汇政策也是影响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指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即中国出口超过进口。
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持续存在多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人口,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并选择中国作为生产和制造基地,进而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一现象使得中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生产和出口商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中国的出口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完整性的优势。
中国的出口企业往往是大型的制造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出口,每个环节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完整的生产服务。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能够满足全球市场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三,中国实施的外贸政策也是导致对外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支持和鼓励出口,包括减免关税、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税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此外,中国还通过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增长。
出口的增加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了就业率和人民收入水平。
同时,对外贸易的盈余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信用度。
其次,对外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依赖于外需市场,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了扭曲。
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导致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引发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争端。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CATALOGUE目录•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概述•影响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环境•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策略•结论与建议CHAPTER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概述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中国目前大量进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对于某些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较高。
多元化进口来源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国家多样化,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风险。
出口品种有限中国粮食出口主要以大米、小麦等少数品种为主,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010302出口市场拓展中国将努力拓展粮食出口市场,提高出口品种多样性,以增加外汇收入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贸易平衡努力中国将在粮食进出口中寻求贸易平衡,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合作,促进双向贸易发展。
进口量将继续增加中国粮食进口量预计将继续增加。
中国粮食进出口的重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融入全球经济体系CHAPTER影响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1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23当国内粮食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时,中国粮食出口具有竞争力,反之则可能增加进口。
价格竞争力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反映了生产成本的差异,包括劳动力、土地、农资等成本,以及农业生产效率。
生产成本与效率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影响粮食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
当国内需求大于供应时,可能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
市场供需关系汇率波动010203人民币贬值或升值贸易结算成本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关税税率关税政策直接影响粮食进出口成本。
降低关税可能促进进口,提高关税则可能限制进口。
贸易协定与国际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协定和合作框架也会影响粮食进出口贸易,如自由贸易区、非关税壁垒农业支持政策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CHAPTER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环境03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国际粮食市场供需状况01世界粮食生产及消费趋势02主要粮食出口国政策影响中国国内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生产能力与产量粮食消费需求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储存和物流设施粮食储存设施储存设施的规模、条件决定了中国能否在丰收年份有效储存粮食,以在短缺年份通过出口调节国内供应。
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导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其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探讨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1.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居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贸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了3.1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49万亿美元,进口额为0.66万亿美元。
虽然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贸易总额可能出现波动,但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 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的进口贸易数据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看,中国主要的进口贸易伙伴包括欧洲盟国、美国、亚洲国家等。
其中,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矿产产品、农产品、化工产品等。
其次,从进口产品的结构来看,中国的进口主要以资源类产品为主,如能源、原材料等;同时,高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的出口贸易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中国以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机械设备等。
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主要受益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和制造能力强大的优势。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合作,提升自身的出口贸易水平。
4.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是影响中国贸易的关键因素,包括全球需求、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等;其次,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摩擦也会对中国进出口造成影响;另外,国内经济政策、改革开放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受到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关税税率等因素的影响。
5.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面临一些挑战,如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产业升级等。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加快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等。
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以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其次明确了研究目的,即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最后阐明了研究意义,为深入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提供理论支撑。
在首先解释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进行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分析,接着详细分析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综合分析了其综合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对外贸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现状分析、综合影响因素分析、未来展望、局限性、改进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备受关注。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贸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引导和规范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研究还可以为未来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进出口贸易行业的进出口

进出口贸易行业的进出口进出口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的商业活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贸易的增加,进出口贸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进出口贸易行业的进出口情况,包括其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进出口贸易的意义进出口贸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进口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于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多样化的商品。
例如,中国通过进口丰富了国内市场的商品种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出口可以刺激国内产业发展,提高了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出口,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商业交流,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和法规的调整也会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贸易政策和法规,包括关税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贸易限制等。
再次,经济周期和需求变化也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贸易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三、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进出口贸易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贸易,国内产业可以获取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自身升级。
其次,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为国内就业提供了机会。
同时,通过进出口贸易,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促进经济增长。
再次,进出口贸易对国内消费者来说能够提供更多选择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进口商品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于高品质商品和特色商品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某些商品价格,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进出口贸易行业的进出口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结果与讨论
实证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政策、汇率波动以及成 本因素均对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 水平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符合一般经济学原理。贸易政策 的调整也会对贸
易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变化会影响国内市场和国 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影响贸易进出口。汇率波动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较为 复杂,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加 出口。
实证分析
本次演示将采用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宏观经济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估这些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例如,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估计汇率波动、利率等因素对出口或进口的 影响程度。
具体数据说明各个因素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例如,数据可能显示汇率 波动与出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出口减少。此外,数据 还可能显示利率与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进口减少。
谢谢观看
以合理制定贸易政策和企业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一方面可以拓展影响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其他潜在因 素,如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如 面板数据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以更准确地估计各因素对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参考内容二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可能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此 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增加外贸企业的进口成本,从而对其经营产生压力。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例如,汇率波动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而利率和通货膨胀则可能对进口产生影响。 此外,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进出口贸易。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分析——基于宏观层面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分析——基于宏观层面首先,国内经济状况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等国内经济指标都会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经济增长率对进出口贸易有着显著影响。
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企业自身产能过剩,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进口额度相应增加。
同时,出口也会受益于经济增长,出口商品需求跟随经济增长。
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低,国内需求不足,进出口贸易可能受到压缩。
其次,外部环境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势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国际市场需求疲弱,我国出口商品需求减少;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出口商品需求相应增加。
此外,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例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冲击。
贸易政策也是决定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进出口政策,如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对进口实行关税壁垒或者提高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成本,减少进口需求。
而降低关税、放宽进口限制则会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最后,国际竞争力是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先进性、品牌影响力、成本优势等。
如果我国企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其出口额度相应增加;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利用竞争力优势进口更多的商品。
总体而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国内经济状况、外部环境、贸易政策和国际竞争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宏观层面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结构和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这些因素的影响将愈发重要,政府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和应对这些因素,以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学院_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一年六月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1995—2009年的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并对下期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预测。
建模过程中,处理了多出共线性问题,避免了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问题。
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大大增加了模型拟合度。
模型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为GDP,第三产业比重及汇率。
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虚拟变量一、引言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多年以来,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10%上升到了2009年的44%,且在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曾高达65%,很显然,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汇率、第三产业比重等。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文献综述关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定量研究的文献占大多数。
何泽(2007)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人民币汇率,服务业比重,GDP以及政策性行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1[。
杨招旭(2010)建立中国进出口的面板数据模型,强调影响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为本国GDP和外国GDP,以及汇率]2[。
张石(2008)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3[。
张洪彬,张欣(2010)认为中国队东亚主要投资来源地的贸易逆差以及对美、欧贸易顺差,是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的差异所导致]4[。
因此,增设利用外资变量。
邹璟(2005)通过对1985年以来外资利用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外资利用促进了我国进出口的稳定发展]5[。
姚丽芳(1998)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价格指数,进口关税税率等。
加起来总共11个影响因素,分为五个主成分,国内环境因素、直接作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贸易条件因素、基础准备因素]6[。
但很明显,模型当中因素太多,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梁辰(2006)创造性地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两个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
其中强调了产业结构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第三产业比重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7[。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一直处在巨大的升值压力中,中国对欧美一直存在贸易顺差,也给了欧美不断对人民币施压的理由。
季文宝(2006)以弹性论和吸收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呈相反方向变动,但其影响能力有限,人民币校幅度的升值不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明显的冲击]8[。
梁琦,徐原(2006)也通过计量的实证分析,强调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程度,建立了定量预测汇率风险的线性回归模型[9]。
2008年金融危机伴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急转直下,王微(2010)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冲击影响]10[。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危机项目虚拟变量,一方面能够反映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更加精确的预测当期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三、理论模型与数据本文要建立进口和出口影响因素的两个模型,因此,被解释变量有两个,分别为出口总额Y1,进口总额Y2。
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从定量分析方面考虑,选取的解释变量如下:(1)GDP(X1)——国民总收入体现了一国整体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外贸易情况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2)固定资产投资(X2)——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国内环境因素的变量,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城乡居民储蓄(X3)——居民储蓄对从另外的角度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状况。
而一过进出口贸易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4)利用外资(X4)——利用外资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般表现为直接用于进口。
(5)国家外汇储备(X5)——外汇储备是具有国际支付能力的货币资源,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6)货币供给量(X6)——货币供给量主要通过投资和储蓄及物价的变化来影响外贸进出口的变化。
(7)汇率(X7)——人民币升值,一般情况下,将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囊里,导致出口减少。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8)——高的物价指数将会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一般情况下,会有反向影响的作用。
(9)关税税率(X9)——进口关税税率是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较高税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
(10)第三产业比重(X10)——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般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降低。
相关数据如下表:表1 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Y1 Y2 X1 X2年份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国民总收入(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995 12451.80 11048.10 59810.53 20019.30 1996 12576.40 11557.40 70142.49 -22974.00 1997 15160.70 11806.50 78060.83 22913.50 1998 15223.60 11626.10 83024.28 24941.10 1999 16159.80 13736.40 88479.15 28406.20 2000 20634.40 18638.80 98000.45 29854.70 2001 22024.40 20159.20 108068.22 32917.70 2002 26947.90 24430.30 119095.69 37213.50 2003 36287.90 34195.60 135173.98 43499.90 2004 49103.30 46435.80 159586.75 55566.60 2005 62648.10 54273.70 185808.56 70477.43 2006 77594.59 63376.86 217522.67 88773.61 2007 93455.63 73284.56 267763.66 109998.16 2008 100394.94 79526.53 316228.82 137323.94 2009 82029.69 68618.37 343464.69 172828.40表2 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X3 X4 X5 X6年份城乡居民储蓄(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十亿美元)货币发行量(亿元)1995 29662.30 481.33 73.60 60750.5 1996 38520.80 548.05 105.03 76094.9 1997 46279.80 644.08 139.89 90995.3 1998 53407.47 585.57 144.96 104498.5 1999 59621.83 526.59 154.68 119897.9 2000 64332.38 593.56 165.57 134610.3 2001 73762.43 496.72 212.17 158301.9 2002 86910.65 550.11 286.41 185007.0 2003 103617.65 561.40 403.25 221222.8 2004 119555.39 640.72 609.93 254107.0 2005 141050.99 638.05 818.87 298755.7 2006 161587.30 670.76 1066.34 345603.6 2007 172534.19 783.39 1528.25 403442.2 2008 217885.35 952.53 1946.03 475166.6 2009 260771.70 918.04 2399.15 606225.0表3 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X7 X8 X9 X10年份汇率(人民币/1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税税率第三产业(亿元)1995 8.35 1.17 291.83 0.331996 8.31 1.08 301.84 0.331997 8.29 1.03 319.49 0.351998 8.28 0.99 313.04 0.371999 8.28 0.99 562.23 0.382000 8.28 1.00 750.48 0.402001 8.28 1.01 840.52 0.412002 8.28 0.99 704.27 0.422003 8.28 1.01 923.13 0.412004 8.28 1.04 1043.77 0.402005 8.19 1.02 1066.17 0.402006 7.97 1.02 1141.78 0.412007 7.60 1.05 1432.57 0.422008 6.95 1.06 1769.95 0.422009 6.83 0.99 1483.81 0.43 此外,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巨大的变动。
建立时间序列与出口总额趋势图(如图1),时间序列与进口总额趋势图(如图2),发现的确存在异常点,即2008年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明显下降,因而本文设置虚拟变量D1,1 (t=2008,2009)D1=0(其他)虚拟变量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可能既有截距影响和斜率影响,则增设XD1=X1*D1图1 我国出口总额趋势图图2我国进口总额趋势图四、建模过程模型一:为估计模型参数,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如下结果(表4):Eviews命令为:LS Y1 C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表4模拟回归方程输出结果由上表可知,该模型的2R =0.998970,2R =0.996395.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为454.2467..模型明显显著。
但是当α=0.1时,回归系数t 检验不显著。
这表明模型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