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姜鲲

浅谈如何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姜鲲
浅谈如何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姜鲲

浅谈如何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姜鲲

发表时间:2018-04-20T11:34:12.1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姜鲲

[导读] 摘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电能的支持。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黑龙江佳木斯 154005

摘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电能的支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对火电厂集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发电效率有显著提升。因此,文章针对如何加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综合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提供有利保障,增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提升发电效率。

关键词:加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综合管理

前言: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运行人员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而作为生产电能的发电厂,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轻则影响发电任务的完成及电厂安全生产指标的实现;重则将引起设备损坏,给电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导致电力系统振荡或瓦解,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电力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证发电厂的安全运行。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见性,能否及时正确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给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及时正确处理事故,是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

1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火电厂的机组在运行期间,如果采取的是母管制,在对电、机和炉等进行管理时,采用的是分开管理模式,但这种运行方式不便于管理,因而火电厂机组运行的效率较低,对火电厂的高效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促进火电厂机组的运行效率有明显提升,需要对机组的运行方式加以完善和优化,通过将集控运行技术合理的运用在发电机组中,从而使得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期间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前,在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集控运行被广泛的运用在发电机组中,与以往不同,每台发电机都会配备一个锅炉与汽轮机,通过构建集控运行系统,对电与机等实施集中控制和管理,继而极大的提升了机组的运行效率,也为增强机组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总之,火电厂集控运行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运行程度,也便于工作人员对集控机器运行时的状态进行监督与检查。统一在集散控制系统中予以操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火电厂的发电效率。

2 加强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运行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事故处理能力的强弱,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事故处理的效果和结果。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值长的业务素质及组织协调能力

值长作为一个值的领导,是现场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责任人,是整个值的灵魂。值长的业务素质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事故处理的结果,是能否正确进行事故处理的关键所在。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及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预见性,在事故发生时,运行值班员由于受业务水平、反应能力、实际运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不一定很快地对事故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的做出反应。此种情况下,就应体现出值长核心的作用。此时,一位有着较强业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值长,应能迅速正确分析事故性质、位置、范围,并提出最合理的相应对策,发布正确的指令,有条不紊的指挥众人各司其职,迅速控制事故范围,处理故障设备。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而如果值长的业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就会自乱阵脚,使事故处理过程陷于混乱,造成事故处理不及时,甚至使事故扩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事实证明,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值长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此时值长对事故现象的判断、对事故处理的决断、对事故处理人员的调配等都要进行通盘的考虑。因此值长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及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在这两方面,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正确处理事故的基础和关键,但组织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个道理在我厂的多次事故处理过程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2.2 值班员的业务素质

值内全体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事故处理能力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值长是事故处理时的总指挥,而值班员是将值长的正确判断和操作指令付之于行动的执行人员。如果光有一名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值长,而值内各值班员的业务水平稀松平常,即使值长对事故做出了正确判断并及时发出了操作指令,值班员却执行的一塌糊涂,这对事故的处理也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值长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狠抓值内全体运行人员业务水平。不但要强调对各种规程的熟悉、掌握和正确运用,同时还应注重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来则能战、战则能胜”。另外,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重视职业素质的提高,爱岗敬业、勤于思考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运行值班员所必备的素质。

3 加强对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进行综合管理的措施

3.1 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设施予以完善

在对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进行综合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进而为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提升发挥主要作用。在对期间进行综合管理期间,要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设施予以完善,主要原因是火电厂的集控系统在运行时,要有硬件设施为保障。为了促进火电厂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要不断健全控制室与电子工作室的设施,将计算机控制系统予以接地,并保证电源系统在24小时内都能够持续供电,仪用电源处于安全和稳定的状态。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硬件的质量,需要充分考虑到电子工作室内的湿度和温度的调节问题,控制室与电子工作室都要配备空调。当然,不能只是考虑到温度的问题,温度一定要适宜,保证不能对仪器的运行产生影响,若温度不符合标准,将对仪器产生影响。如果空气比较干燥,会造成仪器产生静电;若空气比较湿润,会使得仪器表面凝结了很多的水汽,因而降低了仪器的精准度,严重的会引发火灾。

因此,必须保证控制系统硬件的质量。在对集控系统的电源问题进行控制时,要确保集控系统与大地相互联通,并且设置电子屏障,进而将外界信号予以屏蔽,从而避免在接受与发送新号时存在错误的几率。为了促进电源供电可以满足硬件的需求,在切换电源时,要符合设备运行时的需求,因而有利于达到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与改善。

同时,仪器在运行时,会面临着环境问题,尤其是受到物理环境的影响,仪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影响其准确度与灵敏度。为了确保

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的几点想法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的几点想法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007-63 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的 几点想法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0 前言 火力发电中集控运行是重要单位,对其进行危险点预控能够有效避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之处,确保电厂工作的安全持续进行。分析危险点预控对于电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厂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下,容易出现危险点的原因很多,比如操作者原因、设备原因、管理原因等,针对这些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通过加强对操作者安全培训、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管理等方式提高电厂安全管理水平,将电厂运行时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1 危险点预控的意义 对电厂工作中出现的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工作人员准备不足,

工作中遇到突?l情况时没有应急方案,或者由于安保措施不到位而最终引起操作故障,给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危险点预控是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对可能产生危险的各项指标进行提前预测,针对可能产生的危险点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进行预防,防止危险点的发生对设备、人员造成危害。但总会发生一些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对风险预控不到位造成的,致使应急方案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解决对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 2 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分析 火电厂集控运行中存在大量的危险点,具有潜伏性、客观性、可控性等特点,常见的集控运行危险点包括:一是设备运行中因雷雨狂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出现的危险点,二是对投入的设备缺乏维修与养护造成的,三是因设备安装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四是设备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引起的,五是管理系统信息不完善对集控运行造成错误判断造成危险点,六是在运行当中临时增加工作内容或调整方案引起的危险点,七是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1.2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 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5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 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1.3 评估原则 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 评估程序

1.5 评估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 组长:任超平

副组长:白占林、张海彬、张豪言 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李胜龙、白亚冬 2 统筹领导组 组长:任超平 3 资料分析组 组长:张豪言 组员:白亚冬、李胜龙 4 现场检查组 组长:张海彬 组员:邹锋、何波 5 人员访谈组 组长:白占林 组员:景国涛、韩志飞 1.6 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火电厂集控运行申报中级职称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力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专业,后进修东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今在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担任集控机组长工作岗位。曾经担任网控值班员、集控巡检员、集控副值班员、集控主值班员、集控机组长、代理单元长、值长等工作。回眸过去的15年就职经历,我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用自己的技术,自己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工作,保障安全生产,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效率和热经济性,为企业赢得效益。 一、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以先进企业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诚信待人,踏实做事,服从领导安排,始终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对待工作。1999年至2003年期间,根据专业及当时电厂实际工作需要,我被分配到发电部从事网控工作。2000年,做为一名专业主力的我,连同其它四位专业同事,连续三天两宿不眠不休,终于网控220KV开关场及#0启备变反受电一次成功,为我厂的机组单体试运及机组整体投运打响了第一枪。2001年,在网控运行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个人成绩第一名及值际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03年,由于岗位配臵的需要,我做为一名优秀网控值班员,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撤离原岗位,来到集控从见习巡检岗位干起。虽然岗位低,工作辛苦,但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认真的完成领导交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虚心向老师傅学习经验,休

班时间到现场查热力系统,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技术学习,先后取得了电气专业函授专科毕业证书及热动专业本科毕业证书,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大大填补了起点低,热动专业理论不足的缺口。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并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升任副值、主值、机组长,代理单元长、值长等岗位。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厂为家,精心调整机组的各项参数指标,做到压线运行。通过指标的调整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抓好生产管理,努力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在担任网控值班员期间积极参与设备调试与试运,得到多方的好评。并且通过仔细的巡查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的缺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厂子的安全稳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担任集控巡检期间,认真巡视设备,多次发现重大缺陷,比如风机振动大、磨煤机风道着火、空预器导向轴承着火、EH油管泄漏、高加汽侧安全门泄漏等,避免了多次非停事故的发生,为厂子挽回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在担任集控副值期间,精心调整机组参数,在值际指标评比竞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在机组正常的操作中,严格按规程操作,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做到尽职尽责。在工作之余,我不但加强自身的学习,还不忘带动周围同事,积极参与部门培训工作,负责值内安全工作,主动整理学习资料,进行技能培训讲课,并写出了多篇业务心得,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对电厂来说,机组能否稳定安全经济运行及节能降耗是重中之重,理清思路逐月对自己的经济指标进行一次分析,对运行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拿出具体措施,专人负责落实。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2.1 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1.1 应急队伍 根据本公司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需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分别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技术和安全负责人、相关部门(包括生产技术、安全、办公室、生产车间、治安保卫等)负责人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分别为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依据企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的实际情况设置)。 2.1.2 应急装备与物资 2.1.2.1 个体防护装备。防毒面具x只、防火服x身、……。 2.1.2.2 消防设施。消火栓x支、干粉灭火器x支、二氧化碳灭火器x支、消防沙xm3、消防锨x把、消防桶x支…… 2.1.2.3 医疗救护器材。担架x付、急救药箱只……。 2.1.2.4 运输车辆x辆。 2、2 应急能力评估 2.2.1应急救援队伍。 2.2.1.2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2.2.1.3 应急救援组。抢险救援组人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应急救援组成员未经过专门培训。 2.2.1.3 应急装备、物资。应急装备可以满足企业发生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的抢险救援需要。对短时间不能控制的重大事故,存在个体防护装备不足、手提式灭火器不足等问题。 2.3 保障措施完善 2.3.1 委托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除抢险救援组以外的其 他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合 格后编入

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2.3.2 购置个体防护装备和手提式灭火器。 3 评估结论 3.1风险评估结论 3.1.1 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炉煤气、高温、电、机械伤害。 3.1.2 主要事故类型:泄漏中毒、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3.1.3泄漏事故可造成人员中毒但不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火灾事故可造成人员烧伤和较少的财产损失;爆炸事故可造成1-2人伤亡、多人受伤及较大财产损失;触电可造成1人以下灼伤或者死亡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高温可造成1人以下灼烫伤事故,不会造成财产损失;机械伤害可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2人以下受伤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 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列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控措施;该表可作为综合预案的事故风险描述内容。 3.2应急能力评估结论 针对公司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公司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了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x项问题。针对评估发现的不足,已经进行了补充完善,现应急能力可满足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火电厂脱硫技术

价值工程 1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威胁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发达国家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为环境破坏,而我国兼而有之,并且都十分严重。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2011年全国化学需氧量1383.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在我国每年因为城市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达到17.8万人。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污染最严重的五六十年代水平,主要污染物则为二氧化硫和烟尘,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而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而火电厂消耗了很大部分煤,燃煤过程产生大量的 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脱硫技术成为电厂的重要任务之一。 2脱硫技术当前,国内外最常见的脱硫方法主要包括燃烧前脱硫(对燃煤脱硫)、燃烧中脱硫(炉内脱硫)、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等方法。 2.1燃烧前脱硫技术 燃烧前脱硫是对原煤通过采取各种方法,除去燃煤中一些硫元素,达到脱硫目的,包括物理洗选煤法、化学 选煤法、 煤的气化和液化、生物选煤法等。物理洗选煤法最为经济,使用广泛。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在国际范围内,我国的煤炭入洗率非常低,大约只有20%水平,而英国约为95%,日本甚至超过98%;对于我国通过提高煤炭的入洗率可明 显减小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理方法脱硫效果很好,技术简单,经济性好;不过物理方法不能除去原煤中的 有机硫,只能除去无机硫中硫含量的80%左右, 占总含硫量不到30%,达不到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指标,故需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 化学脱硫法可以有效的除去燃煤中部分有机硫,主要是将原煤中的某种形式存在的硫元素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可以分离出去的硫元素,从广义上包括煤的气化、 液化等。使用化学脱硫技术,有较高的脱硫效率,但是化学脱硫技术主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需要费用很高,商业化推进比较困难。 生物脱硫技术从严格意义上应属于化学脱硫技术,但由于生物脱硫技术本身的特殊点,这里将其单独列出来。生物脱硫技术将燃煤放入某种特定细菌液中,这种细菌可以产生某种蛋白酶,而产生的蛋白酶又可以将硫氧化生成硫酸盐。目前,生物脱硫技术只停留于实验室阶段,尚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2燃烧中脱硫技术 燃煤燃烧过程中脱硫是在炉内加入一些固硫物质,例如生石灰、石灰石粉末等,将燃煤中的SO 2固化生成对应的硫酸盐,随同炉渣排出,从而可明显减少对大气造成的 污染。常采用的固硫技术有: 有型煤固硫技术和流化床燃烧技术。 2.2.1型煤固硫技术 将原料筛分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煤,在原煤粉碎后与经过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进行混合,然后用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并干燥,经过这个过程就可以得到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工业固硫型煤。 固硫剂主要包含大理石、石灰石、电石渣等,加入多少 —————————————————————— —作者简介:贾风雷(1985-),男,河北邯郸人,助理工程师,长期从 事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工作。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Plant 贾风雷JIA Feng-lei (大唐国际内蒙古托克托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010200) (Tuoketuo Power Plant of China Datang Corporation , Hohhot 010200,China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占据很大的 比例,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而火电厂消耗的很大部分的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为减少环境污染,脱硫技术显得尤为 迫切。 Abstract:At present,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which will do harm to people's health and bring huge threat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do great harm to the environment,China will still maintain the coal based energy structure,a large part of the coal is consumed in the power plant,and amount of sulfur dioxide produced during the combustion process,so the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seem particularly urgent. 关键词:环境问题;火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技术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blems ;power plant ;sulfur dioxide ;desulfurization techonology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308-02 ·308·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答案B要点

一、单选: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答案: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 答案: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 答案: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 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8.12”大爆炸 答案: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B、投入警力快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 答案: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2004年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XX公司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为贯彻XX安委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落实安委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及时妥善处理发生的各类安全紧急事件,提高紧急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各项应急工作的协调开展,确保企业及员工财产和人身安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指导思想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着预防为主,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态度明确,区分性质,严格纪律,讲究策略,措施得力,处置果断,防止事态扩大。 二、报告制度和程序 1、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涉及人员应及时向部门主管及企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视情况迅速拨打110、120、119应急电话(110匪警、120救护、119火警)。 2、时间发现人员应根据事故情况,立即通知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选择逐级上报(普通事件)或者紧急上报(重大或特急事件);如发生特大事件,应立即通知安委会主任,并由安委会主任通知集团安委会进行处理。 3、报告内容如下: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是否

可以采取措施,待采取或已采取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涉及人员。 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消防应急预案 1、发现火警后,在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能够控制火势的,应迅速扑灭火源,主管领导在接到火警信息后立即组织抢险,并视火情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2、保障安全通道畅通,有组织的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疏散过程中,应井然有序,避免拥挤所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3、应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如有人被火围困,需立即组织力量抢救。 4、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极力抢救财物,降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二)食品卫生应急预案 1、如发现生病员工,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 2、通知员工所属部门主管,以便及时做出工作安排,配合开展抢救工作。 3、若遇员工非正常中毒或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配送活动,迅速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配合救助病人。 4、保留可能造成食物中毒或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 5、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封存和销毁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对中毒食品加工场地、工具、设备进行消毒,控制事态发展。

《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教学大纲

《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编号:0714916723 课程名称: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实习 英文名称:Practice Centralized Control in Power Plant 实习周数:1周 1 学分: 实习地点:校内 开设学期:第7学期或者第8学期 实习类型:生产实习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一、目的及意义 火电厂集控仿真运行实习是相关专业学生非常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电站仿真运行实习能够将学生所学的比较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对电厂的生产流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电力信息,从而不至于由于教材的滞后而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三、实习方式 1 内容介绍; 2 指导教师演示操作; 3 学生分组、分阶段进行实际操作。 四、时间分配 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每人分别在仿真机上进行操作考核,或者采用笔试,成绩为百分制,按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六、日志、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本实习一般不需要填写实习报告,但按照下列思路学习: (1)实习目的; (2)各个操作阶段的操作步骤; (3)各个操作阶段的注意事项; (4)机组各个主要事故的现象、处理步骤。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与仿真运行实习相对应的《电站集控运行规程》 参考书:《单元机组自动控制技术》,林文孚,胡燕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1) 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 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1、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2、以MgO为基础的镁法,3、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4、以NH3为基础的氨法,5、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A、湿法FGD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B、干法FGD技术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该法具有无污水废酸排出、设备腐蚀程度较轻,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明显降温、净化后烟温高、利于烟囱排气扩散、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等问题。C、半干法FGD技术是指脱硫剂在干燥状态下脱硫、在湿状态下再生(如水洗活性炭再生流程),或者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如喷雾干燥法)的烟气脱硫技术。特别是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的半干法,以其既有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又有干法无污水废酸排出、脱硫后产物易于处理的优势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按脱硫产物的用途,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两种。 1脱硫的几种工艺 (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1 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 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5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 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评估原则 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评估程序

评估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

组长:任超平 副组长:白占林、张海彬、张豪言 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李胜龙、白亚冬 2 统筹领导组 组长:任超平 3 资料分析组 组长:张豪言 组员:白亚冬、李胜龙 4 现场检查组 组长:张海彬 组员:邹锋、何波 5 人员访谈组 组长:白占林 组员:景国涛、韩志飞 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 准备工作:根据《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第六条的规定,资料收集需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料,预计两天时间; 2 资料分析、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组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各种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各种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一、防洪应急措施: ①项目部日常设专人对高边坡施工区域内的土体稳定情况进行 检查。 ②检查施工临时用电设备接地保护及大型设备接地防雷措施,确保接地保护良好,洪水来临时切断电源。 ③对使用的且可转移的材料堆放整齐并方便于洪水来临前的吊 装转移。 ④施工现场及材料库房筹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器材,包括编织袋、木桩、钢管桩、麻绳、铁钉、应急灯、土方及砂石料等。防汛物资由物设部统一登记,安排专人24小时在岗保管,以便第一时间领取、使用。 ⑤派专人随时了解气象情况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有备无患。 ⑥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高边坡防坍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当。将措施落实、人员教育、料具供应、应急抢险等具体职责落实到主控及相关部 门,并明确责任人。 ⑦项目部加强雨季中高边坡的安全检查,并在每天指派专人对高边坡进行重点巡视,作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经检查认可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在检查期间停止作业。 二、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各班组、部门要坚持安全用电,禁止私拉乱接,电工要坚持每天检查配电箱、用 电设备。一旦触电事故发生,现场值班人员要立即切断电源开关,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引导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2坚持“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项目部医护人员首先在现场根据触电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3根据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派人在路口接警。 ○4如因触电事故引发火灾,要立即组织人员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法进行灭火,必要时立即打119报警。 三、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伤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处于休克状态伤员要立即让其安静、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担架或硬板上,以免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搬运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0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题目:生物能发电概述系部:动力工程系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姓名:张敏班级:07 集控(2)班学号:070302215 指导教师:王祥微教师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题目类型:毕业论文实习报告2010 年5 月7 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 生物能发电概述摘要: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被提上日程,而最具费效比的则是生物能。将从生物能的起点、发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关键字:起点发展未来机炉电目录绪论一、生物能的发展1、生物能发展的起点……………………………………….2 2、生物能在我国的发展……………………………………….2 二、国能浚县生物能发电厂机、炉、电1、汽轮机的基本参数……………………………………….3 2、锅炉参数及其辅助设备……………………………………….4 3、发电机的基本参数……………………………………….7 三、生物能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1、生物能的优缺点……………………………………….7 2、生物能的发展趋势……………………………………….8 四、结论1、生物能的巨大潜力……………………………………….9 2、实际与理论的差异……………………………………….9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 绪论生物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值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在太阳能直接转换的各种过程中,光合作用是效率最低的,光合作用的转化率约为0.5%-5%,据估计温带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率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0.5%-2.5%,整个生物圈的平均转化率可达3%-5%。生物质能潜力很大,世界上约有250000 种生物,在提供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高效率可达8~15%,一般情况下平均效率为0.5%左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质都有一定的能量,而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 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一.生物能发展1、丹麦生物能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一直依赖能源进口的丹麦,着手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发生物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丹麦农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和黑麦,这些秸秆过去除小部分还地或当饲料外,大部分在田野烧掉了。这既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又造成生物能源的严重浪费。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政府很早就加大了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

火电厂脱硫技术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火电厂脱硫技术的概述 纵观现阶段火电厂SO 2污染控制技术,火电厂为实现减排SO 2 而采取的主要 措施有:燃用低硫煤、煤炭洗选、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目前SO 2 的控制 途径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目前,烟气脱硫 被认为是控制SO 2 排放量最有效的途径。脱硫技术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脱硫效率、经济性、可靠性等因素。[1] 1. 脱硫效率高,但不要盲目追求高效率,因为提高脱硫效率将增加设备投资。有资料统计,脱硫效率为60%的脱硫设备,若效率提高到70%~80%,则单位设备 投资将会增加0.9~1.2倍,脱硫率提高到85%时要提高1.64倍。因此只要SO 2排放浓度和脱硫效率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应尽量选用初始投资低的脱硫工艺; 2. 投资少,脱硫装置投资最好不超过电厂总投资的15%; 3. 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工艺流程简单; 4. 运行费用低,脱硫剂质优价廉,有可靠稳定的来源; 5. 对煤种及机组容量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6. 脱硫副产品均能得到处置和利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脱硫工程中最主要的物料就是石灰石粉。 二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形势 目前,国内外应用脱硫技术途径有三种: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燃烧前,可以对燃料的含硫量进行控制,如选用低硫燃料、选煤、洗煤、对煤或油进行气化。在燃烧中的控制主要是炉内喷钙,使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与炉渣一起排掉,另外还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燃烧后主要是对烟气进行脱硫,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7] 1燃烧前脱硫技术 燃烧前脱硫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对锅炉使用的原煤进行清洗,将煤中的硫部分除掉,使煤得以净化。其中煤的物理净化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燃烧前脱硫技术,该方法利用煤中有机质和黄铁矿的物理性质和密度、表面性质、电磁特性等的差异来实现硫的分离,工艺简单,投资少,操作成本低,但不能脱除煤中有机硫,对黄铁矿硫的脱除率也只有50%左右。化学法脱硫多数针对煤中有机硫,主要利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包括生物化学反应,将煤中的硫转变为不同形态硫而使之分离,广义地讲液化、气化和热解等转化工艺,达到便于分离的目的。这类方法一般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等优点,但反应常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还未取得商业化应用。生物脱硫技术虽然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化学法,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可把它单独归为一类。它是把煤粉悬浮在含细菌的气泡液中,细菌产生的酶能促进硫氧化成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目的。目前,微生物脱硫还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却是当前国际上脱硫研究开发的热点,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4] 2燃烧中脱硫技术 煤燃烧过程中进行脱硫处理,即在煤中掺烧固硫剂固硫,固硫物质随炉渣排出。也就是在煤中掺入或向炉内喷射各种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生石灰、电石渣及富含金属氧化物的矿渣、炉渣等作为固硫剂,在燃烧中,由于固硫剂的作用,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火险、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视情况不同采取如下应急处理措施: 1、火灾初起阶段:此时火势小,温度低,是扑救的最佳时机,现场人员应立即利用现场配置的消防器材、设施,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同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2、火灾发展阶段:因发现较晚或扑救不当,火情步入发展阶段,此时火场温度不断升高,起火范围不断扩大,现场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紧急疏散火场周围的贵重及易燃易爆物资,避免火势扩大,同时拨打火警119,向消防部门报警,通知现场其他人员及时撤离,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3、火灾猛烈阶段:火情步入极盛期,温度极高,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密闭空间和容器随时有爆炸、坍塌的可能时,现场人员应全力撤离现场,撤离中注意抢占上风向,以防毒面具、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采取低姿势迅速逃生。同时报火警“119”寻求社会援助。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 职业危害和中毒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危险化学品储罐毁损、泄露从而造成大量的毒害气体;因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对中毒人员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时间将中毒或受伤人员迅速移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地点。使其静卧,松解衣扣、腰带,保持呼吸畅通。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现象,应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并迅速送医院进行治疗、抢救。 酸碱灼伤的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冬季注意保暖,皮肤灼伤可先用布吸收,减少放热,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30分钟左右,迅速就医。酸性化学灼伤用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和湿敷;碱性灼伤用2~3%硼酸溶液冲洗和湿敷。眼部灼伤,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减轻损伤程度,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然后迅速就医。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最新整理)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 一、火电厂脱硫概述 纵观现阶段的火电厂SO2污染控制技术,火电厂为实现减排SO2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燃用低硫煤、煤炭洗选、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 SO2的控制途径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排放量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脱硫技术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脱硫效率、经济性、可靠性等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是:1.脱硫效率高,但不要盲目追求高效率,因为提高脱硫效率将增加设备投资。有资料统计,脱硫效率为60%的脱硫设备,若效率提高到70%~80%,则单位设备投资将会增加0.9~1.2倍,脱硫率提高到85%时要高1.64倍。因此只要SO2排放浓度和脱硫效率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应尽量选用初始投资低的脱硫工艺; 2.投资少,脱硫装置投资最好不超过电厂总投资的15%; 3.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工艺流程简单; 4.运行费用低,脱硫剂质优价廉,有可靠稳定的来源; 5.对煤种及机组容量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6.脱硫副产品均能得到处置和利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脱硫工程中最主要的物料就是石灰石粉(一般要求细度为325目90%通过或250目95%通过)。 二、现有火电厂脱硫技术 衡量和考察一种脱硫工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即脱硫效率、运行的稳定程度、运行费用、投资、系统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能。与前所指出的,湿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干法或半干法是在我国各种不同容量的机组上主要采用的几种脱硫工艺。湿法脱硫工艺的效率比较高,一般都可稳定运行在95%以上。而其它简易脱硫工艺的效率大多在80%以下,如果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剂的耗量和飞灰的再循环量都要增加,运行费用大幅度上升。现对各主要脱硫工艺分别进行阐述。 1.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 该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所以,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脱硫剂以CaCO3最为普及。湿法脱硫系统的效率都很高,正常情况下都在95%以上。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它包括烟气换热系统、吸收塔脱硫系统、脱硫剂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湿法脱硫系统可加装于锅炉的尾部,对现有的锅炉系统包括除尘系统没有任何影响。 a.烟气换热系统:

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 李小强

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李小强 发表时间:2019-10-23T11:49:00.4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作者:李小强 [导读] 摘要:伴随科学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针对现有的火力厂集控系统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科学设计和规划火电厂集控系统的运行方案,发挥技术发展优势逐步对集控系统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火电厂集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满足火电厂安全生产保障要求,增加火电厂的发电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好电力保障工作。 (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73000) 摘要:伴随科学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针对现有的火力厂集控系统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科学设计和规划火电厂集控系统的运行方案,发挥技术发展优势逐步对集控系统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火电厂集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满足火电厂安全生产保障要求,增加火电厂的发电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好电力保障工作。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常见问题;具体措施 引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也要不断进行升级,紧跟时代的潮流,尽早做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不断引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来进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人员投入,同时,集控技术本身也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这些都将不断的推动电厂的进步与发展。 1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 1.1过热器系统引发故障 目前火力发电企业主要是借助调节燃煤和水的比例来调节过热器机组的超临界时候的温度,如果温度调节的需求不大可以通过增减温水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对于实际的生产过程来说,可以影响过热器机组温度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果火电厂集控系统的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处理,过热器机组将会因为温度的原因而出现失灵的结果,最终造成生产装置停车。过热器系统是火电厂发电整体生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过热器出现的任何故障问题都要及时的进行解决,避免过热器故障造成的其他安全问题以及更大的经济损失。 1.2再热气温系统运行成本较高 在现实的火力发电中,集控运行系统中的再热气温系统因为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再热气温系统的运行难度较高,这也就造成了部分的火力发电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生产效益而进行粗暴的运行温度调节,应用粗暴的降温方式虽然可以短期内进行快速温度调节,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生产设备的损耗却是十分严重的,对一些设备的金属材质造成了损伤,添加了生产设备的后期故障出现几率,增加了维修几率,并最终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成本,降低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益。 2加强电厂集控运行成效的具体措施 2.1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 无人化及机械化一直以来均是电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控运行系统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成效不断受到外界承认。集控运行系统的应用不仅大量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可靠性也相对提升。不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在集控运行系统的无人化转化过程中,我们仍需在集控系统的信号处理方面加大先进技术投入,进而让信号收发更加简单、人性化,增强其可操作性。诸如我们在对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进行结算时,完全可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有效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整理与传输,节省人力成本。此做法不仅可提升电厂集控运行效率,更可在一定程度上切实保障电厂集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优化电厂集控运行环境 为提升电厂集控运行成效,还需不断优化电厂的集控运行环境,这一点毋庸置疑。例如相关技术人员应对集控运行系统的电子室及控制室等一系列基础环境进行全面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电源项目的具体运行成效进行集中分析,切实保障集控运行系统运行维度与处理效果之间与实际标准相符。唯有不断提升处理成效,方可进行安装、调试项目。又如为防止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情况下造成电子模件露水凝结产生安全隐患,建议电厂应有的放矢的建立专门的空调设备,有效防治此问题。总之,电厂集控运行效率的提升需要较高的环境条件,电厂只有不断优化集控运行环境,方能切实促进集控运行成效的不断提升。 2.3加强集控系统运行管理 一般情况下,电厂集控运行系统主要由如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1)电缆;(2)执行结构;(3)盘台设备;(4)测量开关;(5)变送器;(6)DCS系统硬件;(7)DCS系统软件等。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上述部分协调作业。如若其中的某一个构成组件出现故障,则会不同程度上影响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集控运行成效。诸如造成机组跳闸抑或是造成设备损坏等。所以,为提升电厂集控运行成效,电厂必须安排专人负责集控运行相关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尤其应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现场管理。有效的集控系统运行管理可提升集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可有效加强电厂集控运行成效。 2.4工作人员树立责任意识 电厂集控运行操作流程较多,且各个环节均紧密相连。一旦某一操作环节出现错误,很容易致使整个系统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工作。因此,电厂应要求每一位员工在操作集控运行系统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做到事无巨细。为避免员工操作失误,电厂应制定具体岗位职责和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员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反复对操作流程进行核查,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对于经常出现操作失误的员工应考虑将其调岗,安排更细心且认真负责的员工负责集控运行系统操作。概言之,集控运行系统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所以,建议电厂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集控运行系统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火电厂集控运行发展展望 当前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设备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火电厂各系统运行更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在当前集控运行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采取措施来提升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质量,确保集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火电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自动化无人值班站已普遍应用,特别是在火电厂集控运行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改善了集控系统运行的效果。另外,在当前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监管设备管理也更具人性化和集中化,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特别是电量结算系统中自动远程抄表的实现,为后期检修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