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介绍地理气候

合集下载

将乐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书)

将乐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书)

将乐县xxx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将乐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时隶建安郡,明清时期属延平府,1983年始隶属三明市。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历史古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10月,将乐县辖8个镇、5个乡。

将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6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降量2701.4毫米。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铅锌矿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10多亿吨。

林地面积293.7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5.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8%,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

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玉华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阶山四块国家级旅游品牌。

2014~201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

2016年末户籍人口18.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6万人,人口出生率13.22‰、人口自然增长率8.11‰。

2020年3月,成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

从水厂送水泵至用水户总表之间管道的长度为供水管道长度,近年来城市供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2018年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为86.50万公里,同比增长8.49%,其中,公共供水管道的长度为82.6万公里,占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的95.5%。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792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81.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67%;流动资金2640.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33%。

达产年营业收入1898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631.45万元,税金及附加149.53万元,利润总额4348.55万元,利税总额5097.88万元,税后净利润3261.4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36.4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90%,投资利税率64.35%,投资回报率41.17%,全部投资回收期3.93年,提供就业职位397个。

宋史志卷四十二地理五

宋史志卷四十二地理五

宋史·志·卷四十二地理五作者:脱脱、阿鲁图等◎地理五○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福建路。

州六:福,建,泉,南剑,漳,汀。

军二:邵武,兴化。

县四十七。

南渡后,升建州为府。

绍兴三十二年,户一百三十九万五百六十五,口二百八十二万八千八百五十二。

福州,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节度。

旧领福建路钤辖,建炎三年升帅府。

崇宁户二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二。

贡荔枝、鹿角菜、紫菜。

元丰贡红花蕉布。

县十二:闽,(望。

)侯官,(望。

)福清,(望。

)古田,(望。

)唐县。

(有宝兴银场、古田金坑。

)永福,望,有黄洋、保德二银场。

长溪,(望。

有玉林银场及盐场。

)长乐,(紧。

有海坛山盐场。

)罗源,(中。

旧永贞县。

)闽清,(中。

)宁德,(中。

王审知时置)。

怀安,(望。

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置。

)连江。

(望。

)建宁府,上,本建州,建安郡。

旧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

崇宁户一十九万六千五百六十六。

贡火箭、石乳、龙茶。

元丰贡龙凤等茶、练。

县七:建安,(望。

汉县。

有北苑茶焙、龙焙监库及石舍、永兴、丁地三银场。

)浦城,(望。

有余生、蕉溪、斤竹三银场。

)嘉禾,(望。

本建阳县。

有瞿岭四银场。

景定元年改今名。

)松溪,(紧。

)崇安,(望。

淳化五年,升崇安场为县。

)政和,(紧。

咸平三年,升关隶镇为县。

政和五年,改关隶为政和县。

有天受银场。

)瓯宁。

望。

熙宁三年废,元祐四年复。

)监一:丰国。

(咸平二年置,铸铜钱。

泉州,望,清源郡。

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

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

崇宁户二十万一千四百六。

贡松子。

元丰贡绵、蕉、葛。

县七:晋江,(望。

有盐亭一百六十一。

)南安,(中。

)同安,(中。

有安仁、上下马栏、庄坂四盐场。

)惠安,(望。

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置县。

有盐亭一百二十九。

)永春,(中。

闽桃源县,有倚洋一铁场。

)安溪,(下。

有青阳铁场。

)德化。

(下。

有赤水铁场。

)南剑州,上,剑浦郡,军事。

将乐县基本县情

将乐县基本县情

将乐县概况一、基本概况将乐历史将乐在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属建安郡,为闽越地早期置县的七个古县之一。

自建县始,县境与隶属屡变。

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升县为州,取名镛州,简称“镛”。

翌年废州为县。

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后,县界稳定未变,隶延平府。

1950年,将乐解放,先后隶属福建省第二专区、南平专区(地区)、三明地区。

1983年至今,将乐为三明市辖县。

地理环境将乐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扼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东临顺昌,西接泰宁,南连明溪,北毗邵武,东南与沙县接壤。

境内山峰林立,溪流密布,最高峰海拔1640.2米。

岩溶地貌是本县一大特色。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9.8°C ,年平均降雨量2027毫米。

人口民族 2003年底统计,全县有汉、畲、回、苗、满、土家、侗、布依、壮、蒙古、彝、仡佬、高山、仫佬、纳西、东乡等16个民族,总人口为16.7万人。

人文风情将乐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

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

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

自然资源将乐资源丰富,全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5%,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

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31.5万千瓦。

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

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 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1亿元,比2003年增长47%,年均增长13.6%。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均比2003年翻番或更多。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将乐县位于福建省的中部偏西地带,地处闽北山区,东临建宁县,南接永安市,西接大田县,北与明溪县相连。

将乐县境内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素有"骑缰之乡"的美誉。

水南镇是将乐县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县城以南的山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有水田、坡地以及一些小流域。

水南镇人口众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种植水稻、玉米、糯米等农作物,并养殖一些家禽家畜。

华乐巷是水南镇的一个街道,位于镇中心,是交通便利的地方。

巷子两旁分布着许多居民房屋和一些小商铺,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也有一些从事小商贩的人。

巷子里的市场热闹非凡,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还有一些水产、肉类等供应,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采购。

华乐巷12号是位于这条巷子上的一个居民住宅,这是一个普通的院落式民宅,占地面积较小,建筑面积也不大。

院内种植着一些绿色植物,如花草树木等,整洁干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院子内有一个小花园,可以种植一些蔬菜和花卉,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着一些鱼类,为院子增添了一些生气。

屋子的外观看起来比较老旧,墙壁已经有些剥落,整体的装饰也比较简朴,但是干净整洁。

门前有一个小庭院,种植着一些树木,提供了一些自然的遮荫。

院子内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面养着一些金鱼,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些生气。

进入屋内,可以看到一间客厅和几间卧室。

客厅的摆设比较朴素,有一张简单的沙发和一些椅子,地上铺着一块花纹地毯,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增添了一些艺术气息。

卧室内的家具也比较简单,有一张床和几个柜子,墙上挂着一些家人的合影,保留了一些温馨的回忆。

屋子的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功能齐全。

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比较紧缺,因此屋内没有供应自来水,只能依赖收集雨水和井水来生活。

屋子里有一个简易厨房,里面配备了一些基本的厨具和用具,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求。

房屋内还有一个简易的卫生间,虽然没有豪华的装潢,但是保持了基本的清洁和卫生。

华乐巷12号是一个普通的居民住宅,虽然外观看起来比较简朴,但是整体干净整洁,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关于三明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明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明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主题:三明境内自然环境资源情况调查范围:福建省三明市全境调查时间:2015.8调查内容:如下地理位置:三明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东依福州市,西界江西省,南邻德化县、永春县,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长汀县、连城县、福建漳平市,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

三明市境域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北西部为武夷山脉,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角依傍戴云山脉。

全境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境内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全境地势总体上西南部高,北东部低,海拔最高1858米,最低50米。

地质环境:三明市境域各地史时期之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形变质特征及地壳构造运动特征表明,其地史演变基本上可划分为六个阶段: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震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新生代。

地层结构发育完整,自下元古界至新生界共有12个系,37个地层单元包括变质岩、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四大岩类。

最古老的岩石层分布于建宁一带的晚太古代天井坪组,是华夏古陆核的组成部分,代表福建省最古老的岩石层。

由于三明地域跨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地质结构上存在四条断裂带:沙县—南日岛北西向断裂带,途经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地;永安—晋江北西向断裂带,途经明溪、永安、大田等地;邵武—河源北北东向断裂带,途经泰宁、建宁、宁化等地;政和—海丰北北东向断裂带,贯穿尤溪、大田、永安、沙县及三明城区。

森林资源: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

境内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

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据此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 地球是个球体C.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 地球绕太阳公转2.下列关于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B. 赤道周长6371千米,形状为圆形C.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形状为不规则球体D. 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形状为正球体3.今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宇航员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A. 地球的地轴和南北两极B. 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球体C. 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D. 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读经纬网图,完成4~5小题。

4.丁地的经纬度是()A. 23.5°N,65°EB. 23.5°S,65°EC. 23.5°N,65°WD. 23.5°S,65°W5.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东半球B. 乙地位于南温带C. 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D. 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7小题。

6.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的更替C. 昼夜长短变化D.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7.P点此时正处在()A. 日出时刻B. 中午时刻C. 日落时刻D. 午夜时刻8.下图中虚线和字母A、B表示地形部位,那么地形部位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A. 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谷、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9.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如图示意某市区元宵花灯展区导游路线,读图完成10~12小题。

将乐旅游景点

将乐旅游景点

将乐旅游景点
将乐县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一些将乐县的旅游景点:
金山风景名胜区:金山位于将乐县南部,是一个融山水、洞穴、溶洞、瀑布于一体的风景区。

这里有层峦叠嶂,溪流潺潺,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地貌景观,非常适合户外探险和自然风光的欣赏。

将乐大龙湿地公园:这是一个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公园,有着丰富的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是观赏候鸟和湿地生态的好去处。

青龙山风景名胜区:青龙山位于将乐县东南部,是一个道教文化名山,山上有青龙宫、碧霞洞等道教古迹,还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

云水谣古镇:云水谣是将乐县的一个古老水乡古镇,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保留了浓厚的客家文化和水乡风情,是一个体验古镇风情和品味客家文化的好去处。

以上是将乐县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适合喜欢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华乐巷12号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的山水之中,地处西江源的源头,境内气候宜人,林木葱郁,风光秀丽,四季如春。

有“三乐之乡”之称,县政府位于水南镇。

将乐县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上传说中,有著名的三侠五义宋江的故乡,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县内广泛有宋高僧创办的名祠及古镇、桥、庙宇等古迹,据记载,到明末清初,曾经有90%的宋代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在将乐县。

水南镇气候宜人,绿树成荫、宁静淳朴,湖光山色、人文自然遥相呼应,是一处集精神文化、历史景观、休闲观光於一身的度假胜地。

镇上一幢古朴的宅院,临坐在华乐巷12号,历史悠久、宏伟古朴,令人叹为观止。

它原来属于宋朝官员仇伯轩,元末改建为永宁楼,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宅院内外保存完好,进门右侧石棹被仰镇,以龟形收藏宋代宫廷小诗四十八首,墙壁上有宋代家装、特色绘画,令人惊奇。

宅院内,六合古画铡刻出鸟相机面,中庭的石碑上铭刻的古文、西江绝笔作,更让宅院无比的古朴壮丽,历史文化气息浓度处处可见。

来到水南镇华乐巷12号,让我们不仅享受这片淳朴的小镇的美景,更能感受它的历史气息,领略它的历史文化景致。

也许,我们坐在这里,可以听出历史的脉动,还原昔日的繁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乐介于北纬26°25′~27°04′、东经117°05′~117°40′之间,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将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常有灾害性天气。

县内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差异明显。

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区,夏长冬短,春秋对峙,热量丰富,气候温暖。

随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长,夏季缩短,气温逐渐降低,气候以温凉为主。

春季气温回升快,南风日数逐渐增多,早春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常遇寒潮、低湿阴雨。

春末阴雨连绵,时有冰雹和洪涝。

夏季初夏为梅雨高峰期,多洪涝。

盛夏炎热少雨,为高温期,午后多雷雨。

受台风影响,可出现暴雨。

季内盛行东南风。

秋季多晴天,西北风渐多,秋高气爽,冷暖宜人。

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霜冻结冰现象。

高海拔山区常下雪、积雪。

夜晨多雨、雾凇。

河谷平原地区夜晨多雾,偶尔也下雪,2~3年一次。

气候要素一、日照(一)年平均日照日照时数受地形影响明显,高唐、城关、南口等河谷盆地日照较多,其余山区日照较少。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0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4423.2小时的39%。

其中7~9月份平均每天日照7.1小时,2~4月份平均每天仅3.4小时。

(二)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1.6千卡/平方厘米。

夏季每月平均10~13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35%;冬季每月平均5~6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16.7%。

(三)云量年总云量为8成,低云量为6成。

3~6月平均总云量为8~9成,其余月份为7成。

2~6月份平均低云量为6成,其余月份为5成。

7月最少。

年平均晴天日数40.4天,占全年11.1%;阴天日数84天,占全年23%;昙天数为241天,占全年66%。

日云量晨8时7.3成,14时5成,20时4.4成。

(四)雾日年平均雾日56天。

1962年,雾日78天,为最多;1975年,雾日仅28天,为最少;1971年11月17~25日、1976年1月12~20日,连续雾日9天,为最长。

一年中,冬半年雾日较多,夏半年较少。

11月至次年1月每月平均9天左右,5~8月仅1~2天。

冬半年雾一般在凌晨3~4时形成,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

二、温度(一)气温将乐县地形复杂,海拔高度相差1482米,热量分布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

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28℃。

大于0℃积温,海拔600米以下地区,高度上升100米,积温减少135℃;海拔600米以上地区,高度上升100米,积温减少100℃。

县内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14.6~18.8℃;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4.6℃。

高唐、城关、南口、白莲、黄潭、万安等低丘、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18℃,为高温区;龙栖山、南花山、雪峰山、九仙山等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4℃,为低温区;其余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8℃。

据将乐县气象站1960~1987年观测资料统计,城关年平均气温18.7℃,最高值19.4℃(1961年),最低值17.9℃(1976年),年际较差1.5℃。

各月气温以7月最高,1月最低。

2~7月气温递升,3~5月升温最快。

8月至次年2月气温递降,10~12月降温最快。

7月平均气温28.1℃,最高年达29.4℃,最低年26.8℃。

高温中心在高唐—白莲和水南—万全一线。

年极端最高气温40.2℃(1971年7月31日)。

日最高气温高于35℃高温日,累年平均33.8天,1971年最多55天,1973年最少11天。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2℃,最高年10.3℃,最低年4.3℃。

年极端最低气温-6.9℃(1973年12月25日)。

全县气温低值中心在龙栖山、雪峰山一带。

候平均气温≥30℃为酷暑。

1966年8月6~10日,候平均气温30.6℃,为历年极端值。

海拔300米以上地区未出现酷暑。

候平均气温≤0℃的严寒在水南、城关未出现。

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常出现严寒。

(二)地温据将乐县气象站多年观测,地面温度年平均21~23℃,比年平均气温高3~4℃。

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35.9℃,最低温度14.8℃。

最高温度出现在7、8月,极值达69.1℃(1964年7月20日);最低温出现在1月份,极值达-8.5℃(1963年1月27日)。

地面温度变化幅度大于气温,平均最高温度比气温高11℃;最低温度接近于气温,比气温低1.6℃。

地中温度观测深度5、10、15、20厘米,年平均值为21.12~21.3℃,比气温高2.4℃。

地中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气温,且随观测深度增加,变化幅度减少。

夏半年地下温度随深度增加略有降低,冬半年则略有升高。

(三)霜期最低气温在≤3℃,即可出现霜。

每年霜日多集中于12月至次年1月。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霜期初日提早,终日推迟,霜期增长。

河谷平原地区10~20天,丘陵山区30~40天,中山地区50天以上。

最早初霜日10月12日(1971年),最晚终霜日4月11日(1971年),霜期183天,霜日70天。

水南多年平均初霜日12月11日,最早10月29日(1978年),最晚1月22日(1974年);平均终霜日2月13日,最早12月12日(1988年),最晚3月26日(1962年);平均霜日13.5天,最多35天(1963年),最少3天(1975、1979年);平均霜期65.6天,最长104天(1965年),最短7天(1988年);平均无霜期298.8天,最长347天(1973年),最短248天(1962年)。

三、降水(一)雨量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676.3毫米。

多雨区分别在西南部龙栖山、东部雪峰山及西北部莲花山地区,年平均雨量大于1750毫米。

少雨区在中部河谷平原及北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雨量少于1650毫米。

雨量分布从东、西两面向中、北部逐渐减少。

城关地区年最多降水量2460.4毫米(1975年),年最少降水量1007.8毫米(1971年)。

其他地区年降水量最多出现在白莲,多达2500.2毫米(1961年);最少也为白莲,仅1009.5毫米(1963年)。

降水量从1~6月逐月递增,以5~6月最多;7~12月逐月递减,以11~12月最少。

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保证率达95%。

(二)雨季2~4月为春雨季,雨量360~390毫米,占年雨量22%。

5~6月为梅雨季,雨量600~700毫米,占38%。

7~9月为台风雨季,雨量310~350毫米,占18~21%。

7月雨量较少。

8~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较多。

10月到次年1月为少雨季,占年雨量7%。

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12~14%,较稳定。

各月降水相对变率30~69%,不稳定。

全县降水集中在5~6月及8~9月,常出现大雨及暴雨。

全年大雨及暴雨天数为19~21天,其中5~6月占46~63%,8~9月占13~15%,3~4月占12~19%。

各地年降水日数127.8~173.8天。

连续降水时间最长达35天,出现在1975年4月26日到5月30日(水南),总雨量542.6毫米。

连续无降水时间最长达74天,出现在1977年10月15日到12月27日(大源)。

一天最大降水量一般131~170毫米,都出现在5~6月。

1984年5月31日,水南日降雨量达216.5毫米,为历年最大值。

(三)降雪积雪中山地区降雪初日出现于12月中、下旬,终雪期一般在2月下旬,最迟到4月上旬。

全年降雪日数10~20天。

每年降雪3~5次,积雪厚度一般30~50厘米,有时达70~80厘米。

平原地区降雪一般2~3年一遇,初日一般在1月上、中旬,终雪期一般2月中旬,最迟3月下旬。

降雪日数2~3天,最多7天,一般积雪10厘米左右。

降雪性质一般为粒雪,亦有鹅毛大雪出现。

四、气压风(一)气压水南年平均气压为995.6毫巴(1962~1974年)。

气压年变化与气温相反,全年以12月最高,为1000.4毫巴,以后逐月下降;7月最低,为986.4毫巴,8月以后逐月上升。

5月降压最快,月际差值4.3毫巴;10月升压最快,月际差值6.2毫巴。

气压日变化一般呈二峰二谷形。

日最高气压出现在9~10时及夜间23~1时;最低气压出现在4时及16时左右。

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中低山地区比河谷平原地区低。

(二)风将乐受季风影响明显。

冬半年多吹偏北风,夏半年多吹偏南风。

各地风向受地形影响而变化较大。

城关、水南以偏北风多,偏南风次之。

风向的季节变换以春、夏季和夏秋季明显,夏季偏南风多于春、秋季,偏东风多于其他各季,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县内风速不大。

水南年平均风速1.2米/秒。

2月和8~9月风速较大,平均风速1.3米/秒。

每天午后到傍晚风速较大,平均风速1.9米/秒。

夜、晨风速较小,晨8时平均风速0.5米/秒。

五、湿度(一)绝对湿度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山区比平原小。

城关地区年平均温度约1.9毫巴;1月仅5~11毫巴,为年平均最小值;7、8月达28~29毫巴,为最大值。

一日中最大值出现在19时,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和11时前后。

极端最大绝对湿度达38.8毫巴(1962年8月3日),极端最小值为0.8毫巴(1968年1月15日)。

(二)相对湿度城关地区相对湿度平均82%。

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6月,为85%;最小值出现在7、8月,为79%,年际变化最大年平均85%,最小平均80%。

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为5%(1968年1月15日)。

每天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最小值出现在14时、15时左右。

山区比平原相对湿度大。

县境地势由西南略往东北倾斜,西北、东南较高,中部略低,大致呈山间盆谷。

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河谷与盆地小平原错落其间。

千米以上山峰48座。

龙栖山主峰海拔1640.2米,雄峙县南,为全县最高处。

大小河道47条。

闽江支流金溪自西南而入,向东北斜贯,境内流程80.3公里。

高唐乡黄坑口村金溪河面海拔138米,为全县最低处。

全县山地、丘陵地面积占89.13%,溪谷及山间盆地占10.87%。

土壤有6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红壤土最多。

丘陵、山地以红壤、黄壤为主,宜栽树、竹、茶、果;平原山垅以水稻土为主,宜种粮油等作物。

耕地面积20.9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2%。

县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

四季分明,夏无酷署,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有别。

高山地区与河谷平原地带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较明显,有“一山隔季”之说。

城区年平均气温18.7℃,高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低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40.2℃;年均气温日较差为9.8℃。

年平均降水量1698.2毫米,雨雪日数174.2天,无霜期295天,日照时数1730小时。

春夏多偏南风,秋季多偏东风,冬季多偏北风。

将乐地沃物阜,土特产品颇多,历来盛产稻谷、红薯、大豆、花生、油菜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