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孔子文化节探究
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内容

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孔子文化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盛大文化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
孔子文化节每年举行,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包括庆祝仪式、文艺演出、讲座、展览、比赛等等。
下面是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内容。
1. 庆祝仪式孔子文化节的开幕式是一个盛大的庆典,旨在向孔子表达敬意和感恩。
开幕式一般在孔子故里举行,参加者包括政府官员、学者、商界人士和学生代表等等。
仪式上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如舞狮、舞龙、鼓乐、合唱等等,让人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文艺演出文艺演出是孔子文化节的另一大活动。
这些演出包括歌舞、器乐、戏剧、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
演出内容通常都与孔子和儒家思想有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演出的艺术水平很高,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表演,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讲座和研讨会孔子文化节还包括各种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众多学者和专家来分享和探讨孔子和儒家思想等主题。
讲座的主题多种多样,包括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孔子的人生哲学、儒家的伦理思想等等。
这些讲座和研讨会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4. 展览孔子文化节的展览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
这些展览包括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等,也包括现代的展览形式,如数字展览、多媒体展览等等。
展览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5. 比赛孔子文化节还包括各种比赛,如汉语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等。
这些比赛旨在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励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发扬中华文化。
总之,孔子文化节是一个丰富多彩、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传统。
孔子文化节已经办了多年,属于一种文化传承

孔子文化节已经办了多年,属于一种文化传承孔子文化节与儒家文化传播孔子文化节是一种文化传播的仪式,它承载了厚重的儒家文化,其核心事项——祭孔典礼,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两千多年以来绵延不绝,可以说是文化史上的奇迹。
当代的孔子文化节,自1984年以来已举办了26届,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举办模式与文化内涵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儒家文化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孔子文化节正是为它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本文首先追溯了孔子文化节起源与两千多年来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基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传播学仪式观”、“媒介发展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孔子文化节作为儒家文化传播方式的理论支持,然后结合祭孔乐舞所体现的“礼乐观”、“和谐观”,分析孔子文化节传播儒家文化的可行性。
其次是分析孔子文化节传播儒家文化的具体过程,即对儒家文化传播的原则方法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孔子文化节的举办方——曲阜市政府自上而下的运作,对传播环境的营造以及对传播者组织环境的建构;二是孔子文化节的传播者利用文化符号理论、遵循文化原则,对传播内容——儒家文化文本进行建构;三是传播者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儒家文化文本,对文化媒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策划一系列文化项目,注重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四是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发起“时代与孔子的对话”活动,与文化节参与者进行互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受众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
最后是探究孔子文化节的儒家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避免和调控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就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有:对“孔子文化节”品牌的误读,导致对儒家文化符号的不合理运用;媒介的“议题”设置不当,造成对受众的误导;受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几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法:一是媒体传播者应注重文化技术水平及媒介认知能力的提高;二是运用“议程设置功能”找准与受众相符合的“议题”;三是用好“两级传播”理论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共24张ppt)

2.小组交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
探究二 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是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对人类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探究三 增强同世界文明交流的做法
阅读感悟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持续不断的交流 互鉴中发展壮大的。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唐代对外通 使交好的国家达七十多个,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 长安;十五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达东 南亚很多国家,远抵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 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科技知识, 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 中国人的视野。当今世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世 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以展上资图金片的国和家材把料握说发明展机了遇什…么… ?
探究一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阅读感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内改善人民生活,对外促进世界 和平与稳定,发展成果惠及全球,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越来越受到 国际社会的关注。 ▲有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曾经这样评价:审视中国的发展进程可以发 现,中国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 政治方面,中国正在呈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其发展的脉搏可以让全世界 都感觉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非洲地区,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需要特 别指出的是,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 各国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探究一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
材料: 长期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 强劲引擎成为共识。“一旦中国不再增长, 世界就会陷入严峻的萧条期。”“中国对世 界经济增长贡献远超欧美。”这是来自外媒 的判断。“中国数据”提振世界预期与信心。 作为经济体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两大经济体 之一,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①中国向世界率其近他1国0年家来和年地均区在出3口0%物以美上。这种十分难得 价廉、丰富多的样稳的定日增常长生,活无用疑品对;世②界为经济起到了压舱石 越来越多的国和家发提动供机更的多作更用好。的技术和 设备;③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
孔子与儒家思想PPT学习课件

总结: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统一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 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7)宋明时期 (8)明清时期
(3)秦朝时
(4)西汉时
(9)洪秀全吸取儒家大同思想
(10)十九世纪末,康有为借用
(5)三国两晋南北朝 (11)辛亥革命后
(6)唐宋时期
(12)新文化运动前期
(9)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 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 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全盘 利用 否定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 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 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 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 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 必然受到冷落。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 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 “天 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 需 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
美国旧金山市政 广场的祭孔活动
形 成 、 发 展 和 演 变
一 、 儒 家 思 想 的
1、创立: 春秋时期 孔子 “仁” 、“礼”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掌握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标志性意义。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百家争鸣”是大变革的思想反映。
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对列国争霸的实质及华夏民族的融合进行历史解释,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大发展。
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充分体现了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
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春秋五霸①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②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先后建立了霸权,统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②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
③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1)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
自主探究:漫画通常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耐人寻味。
第1课百家争鸣(精品)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内容:本课教材主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情况。
课标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课标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了解——知识落实】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出现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方面: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②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①各种力量对变革现实发表不同看法,提出改革的不同方案,必然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的思想不受束缚制约。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①各国诸侯出于富国强兵,争夺霸权,特别注意礼贤下士。
②士阶层希望实现治国济世的思想政治意愿。
(4)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3、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形成的各大学者和思想流派。
(1)宗旨: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2)流派: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
(3)特点: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历史影响(1)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各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4)推动了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1、早期儒学的创立2、早期儒学的发展(1)时间:战国时期。
【理解——探究学习】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当今对我国和世界仍有现实意义。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拓展课

一探寻文明渊源,感悟中华魅力活动目标: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
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探究,感悟中华民族魅力.活动准备:作为本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活动课帮助引导学生梳理组织有关单元知识,学生可通过其他方式搜集相关历史知识,做好相关知识的准备。
活动过程:【材料阅读】材料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据新华网报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近日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
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据悉,“祭祖台”修建的初衷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2009年“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72年后再次进行清理发掘。
发掘队长高星表示,“‘有望发现北京人头骨’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会给发掘工作造成曲解和被动,出土头骨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出土最多的是牙齿,肢骨也可能会有一点。
”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将历时4个月,将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首次进行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请回答:(1)你认为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170米?(2)如果你来到周口店遗址,你将会发现一些北京人生活的痕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同学或家人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3)作为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图1图2图3图4(4)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父母或同学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5)你知道图2是某同学在参观哪一处遗址后拍摄的吗?这种房屋被称作什么?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6)每年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常到西安拜谒(yè)黄帝陵(图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7)图4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在参观大禹陵时,导游向同学们提出如下问题:“面对凶猛的洪水,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而大禹治水则取得了成功。
孔子文化考察

孔子学院世界分布图
戔至2010年10月,全球91国共廸立322所孔子 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埻,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 国家(地区)。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不孔子学 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 招募志愿者。
1、孔子六艺城
孔子修学斴游节以“游学曲阜,快乐成长”为主题,依托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民俗风韵,全新包装 整合了以学礼节、赏乐舞、练射艺、游列国、习书法、破谜题,听讲座、观劢漫、品民俗、尝美食为主要内 容的“孔子六艺文化体验之斴”, 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吸引国内外师生参加。
4
28
项目借鉴
依托齐鲁文化底蕴,发挥济南省会
城市优势,廹发孔子文化主题项目
不中国孔子基金会合作成立孔子研究 院,丼办“国学班”、“儒学班”等 不山东大学戒曲阜师范学院孔子学 院合作,成立兴隆孔子学埻
将孔子修学主题不青少年教育相 结合,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
成立孔子文化体验中心,提供衣 食住行儒家文化全程体验
孔 子 文 化 考 察 报 告
华润置地(山东)发展有限公司 兴隆南地块项目部 2011.8
目录
1 2
3
三孔景点考察 曲阜孔子文化分析 孔子学院分析 本项目借鉴
4
2
1、曲阜旅游概述 山东斴游线路:历叱文化游和黄金海岸游。其中历叱文化游主要是孔孙线路和红色 线路;黄金海岸游指青岛、烟台、威海等山东沿海景点。
一期
17
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斴游局确定的国家级、国际性“中国斴游节庆精选”之一。由国家斴游局 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旨在纨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 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不合作,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孔子文化节是一项集纨念先哲、文化斴游、学术交流、经科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劢,于每年孔子 诞辰期间,即公历9月26日至9月28日,在曲阜市丼行,从1984年廹始,迄今已丼办了26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一、孔子文化节简介与发展历程 (3)二孔子文化节的重要意义 (4)2.1孔子文化节为当地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4)2.2.中国孔子文化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5)2.3孔子文化节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效应 (7)2.4孔子文化的举行提供的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7)三.孔子文化节的出现对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了有重要的作用 (7)四、孔子文化节对我国的文化的弘扬有了重要的作用 (8)五、目前孔子文化节举行的现状 (8)5.1节目单目前状况 (8)5.2孔子文化节中活动过于单调 (11)5.3孔子文化节举办占主导政府部门,市场导向不足………………………..14.5.4孔子文化节营销手段单一 (15)5.5孔子文化节旅游商品不足 (15)六、扩大孔子文化节影响力途经 (15)6.1充分挖掘孔子文化的内涵提高节庆的的文化底蕴 (15)6.2强化孔子文化节营销意识,丰富孔子文化节的营销手段 (16)6.3加强旅游市场的研究 (17)6.4加强孔子文化的学术研究 (17)6.5加强孔子文化节品牌的建设 (18)6.6丰富孔子文化节的旅游商品 (19)6.7引入市场化运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20)6.8引入当地民俗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20)参考文献 (20)致谢 (21)国际孔子文化节探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形式不断的丰富和进步,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更为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大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结合孔子文化节对当地的重要影响来阐述。
The abst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travel continually enrich and develp tourism resources seem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tourists attraction ,festiv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tourism economy more impoitantly, it can bing us geneous social benfits ,it piays animportants part in the developments of local ecnomy greatly raising people’s standards of living combined with confuius culture festiaval declar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local.关键字:文化节旅游经济旅游文化引言目前中国各类节庆活动近8000千个,为我国创造了千亿的经济效益,它正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资源,在蓬勃的发展。
节庆活动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伴随着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节庆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21世纪的钟声敲响,节庆旅游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它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据不完全统计节庆旅游为我国创造了千亿的社会价值。
节庆旅游的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度的提高、城市形象的塑造、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昆明世界博览会),随着现在兴起的的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而节庆旅游有着带动性和辐射性极强的特点备受各地重视,各大城市的竞争性不断加强,它们各地方也在不断的挖掘自己的旅游文化资源,他们不断的开发新的节庆旅游,举办自己重大的节庆旅游,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树立自己的良好的旅游形象。
2010年全国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1.5万亿。
这比2009年1.29万亿增加了16.9%,据权威人士的说法这很大一部分是各地方的旅游节庆文化带动的,它们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对国外的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中国的文化对他们有着一种神秘感,吊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来中国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2月28—29日“首届中国国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在北京召开,这进一步说明了节庆旅游越来越受个部门的重视,它将会是我国旅游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实践证明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胜利召开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文化和城市知名度迅速的提高,带动了本区的快速的发展,对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吕镇王艳红李恒天在上世界90年代认为节庆旅游文化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了发展旅游旅游文化和传统文化应该定期就行。
陈文君认为节庆旅游是依托各种节庆庆活动同时是可以看做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本文结合国际孔子文化节的背景,内容和旅游资源对曲阜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贸易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孔子文化节简介与发展历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97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派的创始人,据说拥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达七十二人他带领弟子周游诸国,讲述自己的学派,他还曾馔《诗》、《书》、《礼》\《乐》.序有《周易》作有《春秋》,他是我国儒家学派的鼻祖,集华夏文化与一身的伟大的思想家,在是被人们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在对以后的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人们为了纪念了传承他的文化和他对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设立了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
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孔子文化节主要是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达到纪念先哲,文化交流,发展当地旅游,促进城市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地的良好效果,为当地的繁荣昌盛起到引导作用。
它与每年孔子诞辰公历9月28 日,即公历9月26 至9月28日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市举行,拒不完全统计从1989年至今光临活动当天的旅客已达400万人以上,其中包括近20万的国外旅客每年吸引了中国国内外旅客来参观。
它已成为世界文化界和旅游界最瞩目的节庆旅游之一。
到今天孔子文化节已举办了数十届,中国国际曲阜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14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备受国家和地方领导重视,每年国家旅游局,山东省政府,曲阜市政府都会投如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期间还举行企业经贸洽谈会,孔子家乡游,孔子文化探究等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活动丰富多彩,提升了孔子文化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力,社会的影响力。
进一步推进和促进了曲阜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文化竞争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深深的印在国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名族自豪感上。
因此节庆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有身后的文化底蕴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赋予了慎重的责任。
二、孔子文化节活动的重要意义2.1孔子文化节为当地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人们的印象中,山东曲阜仅仅是依靠一个靠孔庙、孔府、孔林支撑起来的旅游小城。
其实不如此,如今的曲阜,在热电、汽车配件生产、商品交易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过阔的舞台,工业经济实力大幅增长。
这是该市积极利用文化平台进行招商引资的结果。
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
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
因此一年一度的空子中国国际孔子节对曲阜使市的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国际孔子文化节将会对曲阜的城市功能起到强化的作用,因为民俗文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节日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民俗的腾飞,而且它进一步提高济宁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甚至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增加了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曲阜投资的机会,为城市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地位,为城市的招商引资带来了机遇企业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孔子文化节的名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投资环境深深的打动了他们.正如曲阜市招商局副局长孔凡玉告诉记者“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就是利用孔子这张名片,依托文化平台,吸引投资商来曲阜投资项目,从而加快经济发展。
许多的企业因孔子文化节的影响纷纷来曲阜投资建厂.促进了曲阜的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文化节期间许多的企业纷纷来到文化圣地曲阜来寻找商机,通过文化节来宣传他们的产品,这里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如以下企业每年的孔子文化节活动期间组委会都会举行大型的经贸洽会谈会议,他们以孔子文化节为契机大力宣扬孔子故里,国内外游客介绍投资花茎环境和投资证词政策,充分的利用了孔子国际文化节这个桥梁作用,大量吸引企业来济宁投资,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图所示:2.2.中国孔子文化节对曲阜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旅游业被誉为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待遇不断提升,许多地人们都有带薪休假的福利,人们为了减轻压力,开阔自己的眼界他们往往选择旅游,根据预测十年内,我国的旅游人数不断的扩大,旅游业保持着门年10.4%的增长,其中个人旅游消费为9.8%的增长,公费旅游为10.9%的增长,到2010年旅游收入占到了GDPD的8%左右,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样孔子文化节对曲阜的社会收入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曲阜的为当地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每年都呈现递增的作用,据统计,从1989年到2010年在连续举办孔子文化节期间,光临这一节庆活动的国内外嘉宾和社会游客总数累计达350万人次,其中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和海外同胞、侨胞10万多人次。
孔子文化节对当地的旅游业的收入起了着重要的作用,孔子文化节为当地创造了不菲的收入,带动了其他旅游的发展,提高了曲阜旅游业的地位和知名度。
如图2007-2009年曲阜的旅游收入2007_2008年济宁的旅游收入举行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也有力促进了曲阜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进一步发展,孔府,孔林,孔庙已成为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起到整合作用,更重要的是孔子文化节为主题进一步优化当地的旅游资源,它充分的整合曲阜的的旅游资源,它是一条线,曲阜的美好旅游留给了全世界的人们,而且孔子文化节也带动了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知名度如:尼山风景区,鲁国盛世文化城,石门上风景,等优秀的旅游资源,他们借助孔子文化节这给桥梁,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