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热解吸影响因素的研究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低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对环境及生物造成较大的危害。
研究发现高效降解PAHs的微生物对于环境污染修复和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对近年来微生物降解土壤中PAH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微生物降解PAHs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在微生物降解PAHs的机制方面,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PAHs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酶的作用将PAHs氧化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
氧化酶是最关键的降解酶,如环氧化酶、苯并三环二酮酶等。
还有一些微生物通过羧化酶、脱氢酶等酶来降解PAHs。
微生物降解PAHs还涉及到一系列辅助因子,包括细胞表面(如外膜)、细胞中质子梯度、底物生物可及性等。
这些辅助因子对于微生物降解PAHs的效率和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然后,本文介绍了影响微生物降解PAHs的因素。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PAHs 降解的效果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细菌和真菌是降解PAHs的主要微生物。
一些微生物在降解PAHs时还需要其他细菌的合作作用,例如多菌种共培养。
土壤的pH值和温度也对微生物降解PAHs的效率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pH值和温度有利于微生物降解PAHs。
还有一些土壤成分对微生物降解PAHs有抑制作用,如有机质的含量、金属离子的存在等。
本文总结了一些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有研究发现一些具有特殊降解能力的细菌和真菌,如PAHs降解能力极强的海洋细菌和真菌。
还有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在PAHs降解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这将对环境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研究如何降低中间产物的毒性,提高PAHs降解的效率和安全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PAHs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微生物降解PAHs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PAHs降解的效率和安全性,以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修复和保护。
热处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热处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影响作者:董美花邹依霖李东浩王娟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4期摘要[目的] 为了对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一种温度辅助解吸-气流式液相微萃取装置结合溶剂超声萃取,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为50~300 ℃)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苊、菲、芘、苯并[a]芘)存留的影响。
[结果] 在该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时只有极少部分的多环芳烃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大部分被保留于土壤中;200 ℃以上的处理温度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剂可提取性,对多环芳烃起锁定作用。
[结论] 该研究可以为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修复和生物有效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土壤; 多环芳烃; 热处理; 溶剂可提取性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091-03Effects of Thermal Disposal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DONG Meihua1, ZOU Yilin1,LI Donghao2, WANG Juan2,3*(1.College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2.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Changbai Mountain and Functional Molecules,Ministry of Education,Yanbian University,Yanji, Jilin 133002;3.Agricultural Colleg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Jilin 133002)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PAHs in soil.[Method] The effects of thermal disposal (temperatures from 50 to 300℃) on PAHs including acenaphthylene,phenanthrene, pyrene and beazo[a]pyrene in soil were studied using a temperature desorptiongas purge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by solvent. [Result] A low of PAHs were released from soil from 50 to 300℃ and most of PAHs were retained in soil. The solvent extractability of PAHs in soil was reduced above 200 ℃ of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disposal played a locking role to PAHs in soil. [Conclusion]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guidance of the soil remediation contaminated by PAHs and the boiavalilablity.Key words ;Soi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rmal disposal; Solvent extractability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易吸附于土壤中,并在土壤中迁移、扩散。
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进展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进展作者:吴维兴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5期摘要概述了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同时分析了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环境行为中图分类号 S153.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5-08563-03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H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soil.Key words Soi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并以线状、角状或簇状形式排列的有机化合物,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污染物。
多环芳烃来源广泛,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生物体内产生富集并沿食物链传递,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1-3]。
目前已报道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种类已经超过400种,其中16种多环芳烃已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也有7种多环芳烃被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4]。
虽然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残留量较低,但其分布较广泛。
人们易通过大气、水、食品、吸烟等途径摄取多环芳烃。
目前,多环芳烃已成为人类癌症的重要诱因[5]。
因此,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其生态环境风险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

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论文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因素降解机理论文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微生物的降解是PAHs去除的主要途径。
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性质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阐述了三大因素:基质、微生物活性和环境因子等对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
并对今后的几个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PAHs are a class of widespread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degrad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removing PAH.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nature of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icrobial of degradating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 analysis the three factors, such as matrix, microbial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which the effects of microbial degradat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the mechanism of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Finally, forecasted a few research directions of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factors, degradation mechanism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或高温裂解的副产物[1]。
土壤对多环芳烃吸附的研究进展

土壤 - 水体系中,当土壤有机碳含量超过 0.01% 时,矿物吸
附疏水性有机物( H O C s ) 因水分子竞争而被强烈抑制,有机
质成为吸附 H O C s 的主要成分[16]。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土
壤、沉积物中矿物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不能轻易忽
视,Hundal 等[17]研究表明,蒙脱石能从水相中吸附大量菲,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壤、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 吸附实际上是由土壤、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分和有机质两部分 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矿物质表面具有极性,在水环境中发 生偶极作用,极性水分子与矿物质表面结合,占据矿物质表 层的吸附位,非极性的有机物较难与矿物质结合而易分配到
上海农业科技 2009-4
土壤对多环芳烃吸附的研究进展
黄 嵘 尹 君 李春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摘 要:相对于土壤矿物而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 关研究,着重综述了土壤有机组分对多环芳烃的吸附机理和特性,同时也期望能从综合的角度出发,研究土壤对 多环芳烃的吸附作用。
的作用,但关于土壤矿物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相
对较少。目前普遍认为,土壤、沉积物中矿物对有机污染物
的吸附作用是微弱的,在一定有机质含量下,矿物的吸附作
用是可以忽略的。研究表明:与土壤腐殖质相比,土壤中的
矿物组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是次要的,而这种吸附多以物
理吸附为主,在动力学上符合线性等温吸附模式[15]。在天然
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吸附
多环芳烃广泛分布在大气、水、土壤之中。化石燃料和 矿物形成过程中的地热反应、森林植被和灌木的燃烧以及一 些植物和细菌的自身合成都能形多环芳烃,这些是多环芳烃 主要的自然来源。环境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特 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土壤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大气沉 降。因此,随国家和区域工业化的发展,土壤中多环芳烃含 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土壤作为重要的环境 介质,是环境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重要的储存库。土壤对多 环芳烃的作用主要包含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两部分的共同 作用,其中土壤有机组分的吸附更为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 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壤无机、有机组分对多环芳烃吸附的 机理。 1 多环芳烃的概况 1.1 多环芳烃的定义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 可分为芳香稠环型及芳香非稠环 型。芳香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至少有两个共用的碳 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如萘、蒽、菲、芘等;芳香非稠环型是 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之间只有一个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如 联苯、三联苯等。 1.2 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分布状态 1.2.1 多环芳烃的来源。多环芳烃的形成可分为人为和天 然两种,前者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多环芳烃主要是 石油、煤炭、木材、气体燃料、纸张等含碳氢化合物的不完 全燃烧以及在还原过程中热分解而产生的。环境中多环芳烃 源自火山爆发、森林和灌木丛燃烧以及细菌对动物、植物的 生化作用等。但人为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环境 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因人为活动散发在环境中的多环芳 烃,主要是由于各种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所致。如焦化厂炼 焦所产生的烟气及废水中,炼油及采油过程所产生的废气、 废水及废渣中,木材燃烧的灰烬及烟气中,汽车尾气、火力 发电产生的烟气废水中,因原油运输、泄漏而产生的废水中, 固体废弃物焚烧的烟气中,家庭做饭的油烟中等,都含有大 量的多环芳烃。据估计,每年因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而进 入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有成千上万吨。另外,汽车废气、道路 尘土及炉灶烟尘等都是土壤污染的来源[1~3]。因此,探讨环 境中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和污染状况,并进一步研究其污染的Freundlich 常数或容量因子,n:为 Freundlich 指数,
多环芳烃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多环芳烃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多环芳烃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以新余钢铁城市为例,对其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初步探讨其污染水平,并对土壤PAHs污染防治,减少对农作物污染提出了建议.对典型区域土壤中采集样品,对8种可能高致癌PAHs:苯并[a]蒽(4)、屈、苯并[b]荧蒽(4) 、苯并[k]荧蒽(4) 、苯并[a]芘(5) 、二苯并[a,h]蒽(5)、苯并[ghi]]苝(6)、茚并(1,2,3-cd)芘(5),运用高压液相色普仪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土壤中8种PAHs总含量范围在32.3 ng·g-1~241 200 ng·g-1,平均含量80 447.4 ng·g-1.
作者:叶安珊作者单位: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新余,338000 刊名:江西科学ISTIC 英文刊名:JIANGXI SCIENCE 年,卷(期): 2009 27(5) 分类号: X784 关键词: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土壤污染对策建议。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土壤中的难降解性和持久性,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修复技术应用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影响以及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及影响多环芳烃是一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芳环组成的环烷烃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煤焦油、石油、烟草燃烧、木材干馏、烟熏食品及机动车尾气等多种方式。
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会导致土壤的持久性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对地下水的污染,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
二、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原理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氧化剂的引入,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较小的、无毒的无机物,从而实现土壤的污染修复。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修复时间短等优势,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过氧化氢氧化修复技术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氧化剂,能够与多环芳烃发生氧化反应,将其氧化为低分子量的无毒有机物。
研究表明,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并配合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可以有效地将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氧化降解,从而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
通过控制氧化剂的浓度和添加量,以及调节土壤中的温度和pH值,可以实现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有效修复。
尽管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氧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以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氧化剂的浓度、温度和pH值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保证修复效果。
氧化修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等方面。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城市化的进程,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逐渐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机制及其微生物降解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环境污染领域的热点。
多环芳烃是一类由两个或以上苯环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具有稳定性、难降解和毒性大的特点。
传统的多环芳烃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方法,如土壤挖掘、氧化还原等。
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比之下,微生物降解是一种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治理。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重要的多环芳烃降解能力来源。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具有多环芳烃降解能力被发现和应用。
常见的多环芳烃降解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芳香类微生物门(Actinobacteria、Firmicutes等),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
脱氧核糖核酸(DNA)技术的应用使得一些深海细菌和土壤细菌被发现具有降解多环芳烃的潜力。
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机理主要包括吸附、生物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
多环芳烃分子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通过细胞表面的吸附作用,实现与微生物细胞的接触。
然后,微生物通过内外源酶的作用,将多环芳烃分解为低分子量物质(如酚、酸、醛等),以供细胞能量代谢。
多环芳烃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等氧化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与多环芳烃分子发生反应,最终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1.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加速了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增强这些菌株的降解效能,提高了降解率和速度。
2. 降解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多环芳烃降解菌基因组和代谢产物的研究,揭示了多环芳烃降解的分子机制,为优化微生物降解技术和降解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以某污染场地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原料,考 察 了 热 解 吸 修 复 温 度、时 间、土 壤 粒 径 等 对 污 染 土 壤 中 超 标 多 环 芳烃热解吸效率的影响,并对各粒径土壤热解吸 数 据 进 行 了 一 级 动 力 学 拟 合,得 到 了 反 应 速 率 常 数犽。 实 验 结 果 表 明:处 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热解吸效果越好;土壤粒径越小,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热解吸速率越快。上述结果 对 热 解 吸 系 统 的 设 计 具 有 实 际 意 义 ,有 利 于 节 能 降 耗 和 工 艺 优 化 。
环境保护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PETROCHEMICALS
2018年 4月 第49卷 第4期
ÇÈÉÊ>wËÌ ÍÁÂlÎ7GH
Hale Waihona Puke 李 磊,李 怿,王龙延,王 乾,白正伟
(中石化炼化工程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3)
在 热 解 吸 技 术 的 众 多 影 响 因 素 中,加 热 温 度 是决定 土 壤 热 解 吸 技 术 有 效 性 的 最 关 键 因 素。 Falciglia等 报 [13] 道 100~300 ℃ 加 热 条 件 下,土 壤 中汽油的热脱附动力学过程,污染物在150 ℃条件 下,去 除 率 接 近 100%。Araruna 等[14]研 究 100~
关 键 词 :多 环 芳 烃 污 染 场 地 土 壤 修 复 热 解 吸
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苯系物、 多环芳烃(PAHs)、正 构 烷 烃 和 含 硫 化 合 物 等。 多 环 芳烃是指分子结构中包含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 物,包括 萘、蒽、菲、芘 等 150 余 种 化 合 物,环 境 中 的 PAHs主要 来 源 于 化 石 燃 料 和 有 机 质 的 不 完 全 燃 烧[12]。PAHs为石油和化工污染场地中常见的有机 污染物,对人类及动物有很强的毒性,可通过呼吸、皮 肤接触、饮食摄入等方式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影响肝、 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美国环境保护 署筛选出了16种 PAHs作为优先控制对象。随着国 内“土十条”的颁布和实施,污染土壤中 PAHs的危害 问题也已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置 PAHs 污染土壤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37]。
11 污 染 土 壤 的 准 备 污染土壤样品采自某焦化污染场地。将土壤
收 稿 日 期 :20171019;修 改 稿 收 到 日 期 :20171201。 作 者 简 介 :李 磊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为 环 境 催 化 和 土 壤 修 复 。 通 讯 联 系 人 :李 磊 ,Email:lilei1905273@126.com。 基金项 目:中 石 化 炼 化 工 程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资 助 项 目
热 解 吸 是 一 项 新 型 的 非 燃 烧 技 术 ,是 指 采 用 直 接 或 间 接 热 交 换 方 式 ,将 有 机 污 染 物 加 热 到 足 够 高 的 温 度 ,使 其 蒸 发 并 从 受 污 染 介 质 中 分 离 的 过 程 。 [89] 它 主 要 针 对 挥 发 和 半 挥 发 性 的 污 染 物 ,被广 泛 应 用 于 污 染 场 地 修 复。 热 解 吸 技 术 对 挥发和半 挥 发 性 污 染 物 处 理 效 果 好,操 作 设 备 简 单 且 易 操 作 。 自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多 个 国 家 的 研究者对含挥发性 污 染 物(二 甲 苯、三 氯 乙 烯 等)、 多氯联 苯 (PCBs)、PAHs、二 英、石 油 以 及 十 六 烷和 C10~C22等 多 种 有 机 物 污 染 对 象 进 行 热 解 吸 研 究 。 [1012]
(15118S180)。
90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18年 第49卷
中的树叶、树枝和石 子 等 异 物 除 去,放 置 阴 凉 通 风 处风干(2天左右),放置于磨塞玻璃瓶中 于 4 ℃ 冰 箱保存。不同粒径的污染土壤通过筛分得到。污 染 土 壤 分 别 通 过10,18,35,60,80,200 目 的 不 锈 钢 网筛进行筛分。
500 ℃加热条件 下,土 壤 中 油 脂 的 脱 附 效 果,发 现 450 ℃以上的温 度 基 本 能 够 确 保 所 有 的 污 染 物 得 到去除。Qi等 考 [15] 察 热 解 吸 温 度 和 土 壤 粒 径 对 土壤中 PCBs的解吸效率的影响,实 验结果表明 在 600 ℃的温 度 下 加 热 1h,土 壤 中 PCBs的 去 除 率 可达98%,温度升高 PCBs的 去 除 率 提 高,但 分 解 率并不提高;PCBs的 脱 氯 反 应 发 生 在 表 面 脱 附之 前 ,土 壤 粒 径 越 小 ,PCBs的 去 除 率 和 分 解 率 都 越 高 。 被污染土壤的土质类型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都会对 有机 污 染 物 的 热 解 吸 过 程 产 生 影 响。Falciglia 等 对 [16] 比5种不同土质的柴 油 污 染 土 壤 的 热 解 吸 温 度 ,结 果 表 明 柴 油 在 土 壤 表 面 的 吸 附 作 用 和 脱 附 效 率 受 土 质 影 响 较 大 ,在 其 它 条 件 一 致 的 情 况 下 ,对 于砂土和粉质土,柴油热解吸温度只需175 ℃;而对 于黏土,热解吸温度较高为250 ℃。已有研究表明, 热 解吸 技术 是 有 机 污 染 场 地 修 复 的 有 效 手 段,但 土 壤粒径对重质多环芳烃热解吸过程影响的研究还存 在不足。本课题针对某污染土壤中重质多环芳烃, 考 察土 壤粒 径、处 理 温 度 和 时 间 等 因 素 对 热 解 吸 效 果 的 影 响 ,并 进 行 热 解 吸 动 力 学 的 拟 合 ,分 析 各 因 素 对热解吸过程的影响。 1 实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