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湾》观后感想体会优秀点评
2020年春晚杂技绽放观后感作文素材

2020年春晚杂技绽放观后感作文素材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春晚杂技绽放观后感作文素材篇120xx年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努力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在真情、感人、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传递社会正能量。
春晚聚焦年度大事,贯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主线,在歌曲、情景剧、舞蹈、小品、杂技等各类艺术作品中,都充分地融入体现,可谓精彩纷呈。
歌曲《多想对你说》旋律优美、大气,歌颂党的领导,表达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作品衔接了歌曲《铁血忠诚》,表达崇尚英雄和英雄主义的传承。
杂技《直挂云帆》展现在“十三五”发展蓝图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人民面对挑战,扬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气。
舞蹈《茉莉花》由亚特兰大晨星舞蹈学校华侨华人子女精彩演绎,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从而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
小品《放心吧》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主题,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乐的效果。
其中,杨洋和歌唱家佟铁鑫带来一首感人的合唱歌曲《父子》,杨洋演唱现场更一度落泪。
美声大叔佟铁鑫和鲜肉杨洋化身“父子”,在春晚舞台上给大家唱出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情感,“长大后,我便成了你!”父子之间微妙的感情被细细地道出来。
杨洋在演唱这首歌时还落下了眼泪。
网友点评:“这个节目是今晚一个泪点,人好帅声音好暖,两代人的配合挺感动。
”这一年的春晚努力满足各种层次人群的玩乐与浅谈的主题,很有特色,我耐心地看了四个小时,觉得西安、广州、泉州、呼伦贝尔蒙古包等的节目非常有新意,广州个机器人的舞蹈举世罕闻,西安的美女歌者长眉毛、长脸蛋、高鼻梁,很有汉唐气韵,蒙古包里的淳朴真情,除此之外,只领略到李谷一《难忘今宵》的优美旋律与温情。
其实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核心就在于“联欢”,节目异彩纷呈,没有大的漏洞,让观众感到轻松自然就好。
山西稀有剧种展演观后感

山西稀有剧种展演观后感篇一山西稀有剧种展演观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到我看完山西稀有剧种展演后的那种震撼和感动吗?也许你们不能,但是我得跟你们好好唠唠!一走进那个展演的场地,我心里就嘀咕着:“这能有啥特别的?”可当那大幕拉开,音乐响起,演员们粉墨登场的时候,我瞬间就被打脸了!那场景,那唱腔,就像一把大锤子,一下子把我给砸晕乎了。
你看那演员的身段,哎呀妈呀,简直比柳枝还柔软,一扭一转,我都觉得自己的骨头都要酥了。
那眼神,那表情,仿佛能直接钻进你的心窝子里,让你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我就在想,这到底是咋练出来的呢?可能是天天对着镜子练,也可能是被师傅拿着鞭子抽出来的?哈哈,开个玩笑啦。
再听听那唱腔,我的天呐!那高音能直冲云霄,低音又能沉到地底。
这声音,就像一只小手,在你心里头挠啊挠的,让你浑身不自在,却又舒服得要命。
我就问自己,这难道不是天籁之音吗?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但对我来说,绝对是!其中有一个剧种,讲的是一对小夫妻的故事,那情节,真是让我又哭又笑的。
我觉得吧,这剧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咱们不也经常这样,一会儿开心得像中了大奖,一会儿又难过得像丢了魂儿?看完这场展演,我心里就琢磨着,这么好的东西,咋就成了稀有剧种呢?难道现在的人都不懂得欣赏了?还是说大家都忙着刷手机,把这些宝贝给忘到脑后了?这可不行啊!我决定,以后我得多拉着身边的人来看看,说不定能让这些稀有剧种重新火起来呢!你们说,我能做到吗?篇二山西稀有剧种展演观后感哇塞!这次的山西稀有剧种展演,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其实没抱多大期望,毕竟咱平时接触的都是那些热门的东西,这稀有剧种,能有多精彩?我心里犯着嘀咕。
可当我真正坐下来,灯光暗下,舞台亮起,我才发现,我之前的想法简直太幼稚了!演员们一亮相,那装扮,那气质,就跟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
我不禁想,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时光隧道里走了一遭,才把这古老的韵味带了回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长长的故事。
《汾河湾》观后感

《汾河湾》观后感前段时间,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汾河湾》,直到现在,那生动的场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让我回味无穷。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剧院,怀着满心的期待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刚坐下,就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格外热烈,大家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场的演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随着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舞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汾河湾》正式开演了。
故事发生在唐朝,薛仁贵投军多年,终于衣锦还乡。
可他在归途中误射死了儿子薛丁山正在射雁的一只大雁,薛丁山追雁到汾河湾,恰遇在此打雁的薛仁贵。
薛仁贵见薛丁山年少英俊,欲收为义子,却不知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演员们一登场,那扮相就惊艳到了我。
薛仁贵身着华丽的铠甲,威风凛凛;薛丁山则是一身英气的少年装扮,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
他们的妆容精致,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唐朝。
演员们的表演更是精彩万分。
饰演薛仁贵的演员,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力量和气势。
他在讲述自己多年征战的经历时,那声情并茂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了战场上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场景。
而饰演薛丁山的演员,把少年的那种活泼、好奇和倔强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得知薛仁贵要收他为义子时,那一脸不情愿又带着些许敬畏的表情,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就是薛仁贵和薛丁山在汾河湾相遇的那一幕。
薛丁山一心想要找回自己射中的大雁,而薛仁贵则是被薛丁山的勇敢和直率所吸引。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试探,那种微妙的气氛被演员们演绎得恰到好处。
薛仁贵的眼神中既有对少年的欣赏,又有身为长辈的威严;薛丁山则是充满了警惕和好奇。
他们的对话幽默风趣,时不时地引发台下观众的阵阵笑声。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受到了演员们的用心。
在薛仁贵讲述自己的战争故事时,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悲怆,让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而且他的手势、步伐都配合得恰到好处,仿佛真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般。
梅兰芳的《汾河湾》

梅兰芳的《汾河湾》《汾河湾》这出戏,在大陆平、津一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出热门戏,剧情是人人知道的。
这戏的来源是根据薛仁贵征东的故事。
叙述他东征十八年归来,与他的妻子柳迎春相会的一段情节。
无论徽剧、秦腔汉剧、川剧都有这一出戏。
名称也各有不同,如《打雁进窑》《仁贵回窑》《汾河湾》,一直到梅老板在美演出命名为“一只鞋的故事”(The Problem of a Slipper直译为“一只拖鞋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汾河湾》这出戏。
听说以前演这出戏出类拔萃的是老生王连奎和青衣时小福,搭配演出盛极一时。
以后的最佳搭配要算谭叫天和通天教主王瑶卿的一份儿。
后来这戏演出的多半是属于谭、王合作的一派,无论余叔岩、程砚秋、尚小云、谭富英、王少楼均不能超脱这一派的典型。
唯独梅兰芳虽然也是走王瑶卿的路子,但他有独特的风格,无论唱腔、白口、表情、水袖都有他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是水袖之美,绝非程、尚之所能及。
笔者也可能有偏见,但这句话要在看完本篇之后再说,那时也许笔者是认而无怨了。
【音频】梅兰芳谈《汾河湾》(1)精致小品功力深厚这出戏里的柳迎春可以分成两段,前半出是着重于唱工,后半出是着重于白口和做、表上。
至于身段和水袖则可谓自始至终无不重要,稍有差池就会使全剧减色。
要演好柳迎春这个角色,必须了解她的出身与王宝钏不同,虽非贫家出身但总非丞相之女,在学识上也不如王宝钏,所以不能以王宝钏为典型。
要端庄而不呆板,要流利而不轻佻。
第一,我们先谈柳迎春的打扮和身上应注意之点。
先说“打头”,就是柳氏头上扎的那块蓝绸子,两端卷成尖形在头前结成两个角。
这缠头布必须是深蓝色的,而不能用淡青色的。
有的坤角,如以前平、津颇为著名的金友琴、马艳云等,她们常用淡青色或水绿色的,看着很不顺眼。
对于青衣而论,此种颜色不够大方且亦与柳迎春的性格不合,比不了《玉堂春》里的苏三用浅色淡青的还说得过去。
第二,柳氏所穿的青衣(黑褶子)必须由不发亮光的料子做成。
有的演员竞穿黑色发光的软缎,就失去了典雅大方,且与剧情身份均不相称,须知柳迎春的穿装并不是到夜总会需要穿晚礼服,而是居家过日子的荆钗布裙,怎能浑身发光曲线毕露呢!头上戴的也必须是白色银泡,不能用点翠头面,这是同一道理。
山西角儿情观后感

山西角儿情观后感《山西角儿情观后感》哇塞!前几天我看了一场超棒的演出——山西角儿情!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潮澎湃呀!一开场,那舞台上的灯光一亮,音乐一响,我的心就被紧紧地抓住了。
那些演员们,一个个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漂亮极了!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的,闪得我眼睛都快花了。
就说那个唱花旦的姐姐吧,她一出场,那小碎步迈得,就跟一阵风似的,轻盈又灵活。
她的眼睛就像会说话一样,一眨一眨的,仿佛在跟我们每个人交流。
她唱的声音又尖又细,就像小鸟在唱歌,可好听啦!我忍不住在心里想,这姐姐难道是仙女下凡不成?还有那个演老生的伯伯,脸上画着浓浓的妆,胡子长长的。
他一开口,声音那叫一个洪亮,就像打雷一样,震得我的耳朵都嗡嗡响。
他的动作也特别有气势,一甩袖子,一跺脚,感觉整个舞台都在跟着他晃动。
我不禁问自己,这伯伯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呀?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互动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有一段,花旦姐姐和老生伯伯在台上争论起来,花旦姐姐双手叉腰,嘴巴撅得高高的,一脸的不服气;老生伯伯则是瞪大眼睛,手指着花旦姐姐,大声地呵斥。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就像两只斗鸡似的,谁也不让谁。
我在台下看得哈哈大笑,心想,这可比我和小伙伴吵架有趣多啦!旁边的小伙伴也看得入了迷,他不停地扯着我的袖子说:“快看快看,太精彩啦!”我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一边回答他:“别吵别吵,我正看着呢!”这场演出,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宴会,让我这个小小的观众吃得饱饱的,心满意足。
它让我看到了山西角儿们的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就在想啊,我们平时总是喜欢看那些动画片、电视剧,却很少关注这些传统的艺术。
可这些传统艺术,才是真正的宝贝呀!它们就像埋在地下的金子,一旦被挖出来,就会闪闪发光,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可不能把这些宝贝给弄丢了,得好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的美,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不然,以后的小朋友们可就看不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啦,那该多可惜呀!这就是我看完山西角儿情的感受,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汾河湾》观后感

《汾河湾》观后感前几天,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汾河湾》。
这出戏啊,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起这《汾河湾》,那故事可真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
故事讲的是薛仁贵投军多年后归来,在汾河湾遇到了自己的儿子薛丁山,却因为误会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又让人揪心的事儿。
这出戏一开场,那舞台的布置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背景是一片美丽的汾河湾景色,波光粼粼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让人真的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地方。
演员们一亮相,那精美的服装和妆容,就让我感觉到了这出戏的用心。
饰演薛仁贵的演员一开口,那醇厚的嗓音就把人物的性格特点给展现了出来。
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当他讲述自己在军中的经历时,那种自豪和沧桑交织的情感,真的是让我感同身受。
而饰演柳迎春的演员也毫不逊色。
她把一个苦守寒窑多年,盼望丈夫归来的女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她得知丈夫归来时的惊喜,以及面对丈夫误会时的委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薛仁贵回到家中,看到一个年轻后生在射雁,他误以为这是个轻薄之徒,想要教训一番。
而这个后生正是他多年未见的儿子薛丁山。
两人在言语之间产生了冲突,薛仁贵甚至动起了手。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柳迎春出现了,她赶忙解释这是他们的儿子。
薛仁贵那一脸的惊讶和懊悔,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又有些心疼。
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把这一场误会展现得十分生动,让台下的观众们都跟着捏了一把汗。
还有一处,就是柳迎春向薛仁贵诉说这些年的艰辛。
她回忆起独自抚养孩子的日子,那眼中闪烁的泪花,微微颤抖的声音,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坚强又脆弱的女子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支撑。
而薛仁贵听着妻子的讲述,那愧疚和心疼的表情,也让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波澜。
这场戏的音乐和唱腔也特别出彩。
那悠扬的旋律,时而欢快,时而悲伤,配合着演员的表演,把整个故事的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
特别是在一些情感爆发的时刻,那激昂的唱腔仿佛能够穿透人心,让人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
戏剧《汾河湾》观后感

戏剧《汾河湾》观后感最近看了一出经典的戏剧《汾河湾》,内心深受触动。
这出戏就像是一杯陈酿老酒,越品越有滋味。
《汾河湾》的剧情并不复杂,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物关系却十分丰富。
故事讲述了薛仁贵离家多年,归来时在汾河湾误射其子薛丁山,而后与妻子柳迎春相遇,通过种种细节才相认的过程。
从舞台呈现来看,演员们的表演可谓精彩绝伦。
他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饰演柳迎春的演员,将一位久别丈夫、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长大的妇女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她的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丈夫归来的期盼。
而饰演薛仁贵的演员,则把一位征战沙场多年的将军的威武与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误射儿子后的懊悔、面对妻子时的欲言又止,都被演绎得十分到位。
这出戏中的唱词也是一大亮点。
那些优美的词句,不仅押韵工整,而且富有意境,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柳迎春的唱段中,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和对丈夫的思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而薛仁贵的唱词,则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与对家人的愧疚,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剧情的推进上,《汾河湾》处理得十分巧妙。
通过一系列的误会和巧合,使得故事充满了戏剧性。
比如薛仁贵回到家乡,看到妻子在寒窑前的种种表现,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相认;而柳迎春也因为多年未见,对眼前的丈夫半信半疑。
这种相互试探的过程,让观众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们何时才能相认。
这出戏也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夫妻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夫妻分离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始终坚如磐石。
柳迎春坚守着寒窑,等待丈夫归来,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令人敬佩。
而薛仁贵虽然在外征战多年,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人。
这种相互牵挂、相互支持的夫妻情感,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汾河湾》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薛仁贵的征战生涯,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人民的流离失所。
而柳迎春在寒窑中的艰苦生活,也是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梅兰芳》电影观后感4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五篇

《梅兰芳》电影观后感4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五篇电影《梅兰芳》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传奇的一生。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电影观后感4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梅兰芳电影观后感4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五篇(一)记着,唱戏的再红还是让人瞧不起大伯不想让你挨了打还得跟人家说打得好大伯不想让你再带上那纸枷锁……僻静的深院,苍茫的树梢点点光亮,透过深邃的枝头望向飘渺的远方,迷途的路铺开,一切如旧。
沉睡的宫廷,昏睡的蝉群沉沉低吟,弥漫苦痛的枷锁锁紧滴血的残心,恍惚的树摇晃,不尽凄凉。
那纸枷锁,那份沉重,在漆黑的夜,异常寂静。
年少的梅兰芳,或许还不知道什么压迫,但他从此记住一句话:唱戏的,终究就是个唱戏的。
但这是他的命,梅家几代戏子,这重担总会落到他身上。
《牡丹亭》的那天,座无虚席,蔡元培、胡适、袁世凯,说得上新的旧的少的老的都来了。
十三燕对着梅兰芳说了这么句话: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
这场戏,征服了邱如白,这个矛盾的官人。
他潇洒地,带着被家人鄙视的目光,说他傍戏子去了。
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直到白发爬上了头。
他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从此不再一帆风顺,只在曲折中闪烁迷茫。
和很多人一样,当看到黎明的面孔出现时,我崩溃了,欲哭无泪。
但随着剧情的推移,渐渐地理解了黎明的眼神,或者说梅兰芳的眼神。
之后的梅兰芳,是成熟的、深沉的、稳重的、抑或是个台下的男人。
他越来越明白了之前他为此不得解的事,越来越放弃了之前他不沦落的志,他知道了人生苦难全,他知道了唱戏的终究是个唱戏的。
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戏子,对于他的坚贞,他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使命感,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宁死不给日本侵略者唱戏,不惜为此损害自己的身体。
也许他知道,这世界上超越肉体的东西很多,也很伟大,所谓的升华,便是让精神超脱,让生命不朽。
田中说:无论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是不朽的。
但田中不知道,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真正让梅兰芳不朽的,不是他的戏,是他的灵魂,是他的那份操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汾河湾》观后感想体会优秀点评
《汾河湾》观后感想体会优秀点评
人的记忆存储空间有限,当担心记不住所有的时候,就只好先记住第一次,而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汾河湾》是我第一次在剧场看瑜老板演出,虽然是一个小白,有些担心自己写得不准确,但还是想写一写,因为感受没有对错。
我首先想说一下,艺术的雅俗共赏性,一个好的艺术就是能够满足不同欣赏群体的趣味。
在这一点上,瑜老板表现的很好,戏前的导赏动画是一个极具时代色彩的方式,流行又搞笑,很符合新进剧场的年轻粉丝,当然也不排斥老戏迷。
按说老戏的演出过程应该让懂戏的人更加尽兴一些,但其幽默性让每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小孩子。
当然,如果是《沙桥饯别》这样的戏,新粉可能还领略不充分其魅力。
冲突是一个戏剧必不可少的东西,对于中国古典戏曲也是一样。
《汾河湾》这出戏,从戏剧冲突上看,开场上台的是柳迎春和薛丁山,薛丁山以凶梦为由推脱出门打雁,这是一个巧妙的伏笔。
而后薛丁山在母亲的劝说下不得不背上弓箭和鱼鳔出门,在汾河湾,我们的男主角薛仁贵出现。
帐内一声“马来~”,高亢有力,满座皆报以碰头彩。
薛仁贵眼见薛丁山小小年纪便能一箭射双雁,未曾想山上突然出一猛
虎,惊慌之中射死了薛丁山,原是好意却害了性命,但到底是一介武夫,转身就跑了啊。
如果是熟读圣贤书的文人,总不至于这样吧。
跑到了柳家村,路遇一像其妻的妇人,便向其问路,认出妇人正是柳迎春,玩心顿起,想着出门在外这么多年,不知道她对我是何心意,不如试探一下,大概早就忘了被自己射死的孩子了。
试探这一段的说辞与《武家坡》有些相似,都是假意说带来了家书,又说女主丈夫欠银未还将其卖与自己,但不同的是,《武家坡》有二人大段的唱,比如脍炙人口的“八月十五月光明”,在动作上试探程度也已经到了骚扰的阶段,是真正的调戏,显得薛平贵有些浪荡;《汾河湾》则是以不多的念白为主,二人也没有肢体上的接触。
我以为,《武家坡》一戏的戏剧冲突就在于坡前的调戏行为,而对于《汾河湾》来说,这一段试探只算餐前小菜,其冲突线很多,尤其是发现男鞋,又明晓鞋的来历之后,开始与前面的伏笔接上。
从情感上来看,《武家坡》虽然结局是大团圆,但是总有一种浅浅的悲伤贯穿其中,王宝钏是相府之女,出身高贵,饱读诗书,薛平贵是贫苦书生,两人不顾层层阻碍走到一起本就很悲壮,但新婚不久薛平贵又随军而去,十八年来王宝钏一人苦守寒窑,无以为依,同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但柳迎春就相对好了很多,丈夫虽离去,但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相伴,母子也算勉强度日。
王宝钏十八年的孤苦,不仅仅是肉体,更是精神上的折磨,于是一直环绕着难以隐去的悲伤也说得通,记得有一次,我看到王宝钏念到那两句“后面若是
有路,你也就不回来了”的时候,竟没忍住流眼泪了,再加上我看的是一直是程派的王宝钏,程派唱腔低回婉转,我又觉得其很适合唱苦情戏。
《汾河湾》虽然有薛仁贵失手射死自己亲生儿子的桥段,按理说是一出悲剧,但是看全剧的时候,这种“悲”的色彩被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喜”,那这“喜”从何来呢?就是从薛仁贵进寒窑开始算起。
薛仁贵在一看柳迎春慌张的跑回窑,立马追上去,在窑前表明身份,唱了一段此戏最精彩的“家住在绛州县龙门”,窑内的柳迎春坐在抵着门的凳子上,听着这些,心中是喜的。
于是开了窑门,薛仁贵正欲进门,没想到头碰在了低破的门上,内心一阵嫌弃,低了头进去先掸掸灰。
然后就是戏曲中男人犯错的常用伎俩,左瞧瞧西看看求原谅,未果,就使出必杀技——下跪,让人立马就想到了王有道,但王有道是真跪了,柳迎春美舍得薛仁贵挨地,立马搀起他。
久别重逢的两人对坐相视,看着彼此容颜已老,二人发出“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的感慨,但多是打趣的意味,并没有青春易逝容颜不再的悲哀。
在《武家坡》中,也有这样一句“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心中话应该很多,比如这十八年对对方的思念,比如你走以后我如何度日,但这些悲情的话柳迎春都没说,只问薛郎在外十八年,觅得了什么官职。
二人互相开逗,生气了开对方父母的玩笑(关于“龙头山”“马头山”、“凤凰山”和“穷苦山”的争执),但男的始终争不过女的,毕竟女性在无理取闹这一点上始终走在前列。
薛仁贵和许多男的一样,讨好似的从怀中拿出一个稀奇玩意儿给柳迎春看,柳迎春坦言,“你有什么好玩意儿,无非是马刷子马嚼子
马鞭子......”
在这一段非常夺人眼球的是二人的动作神态和表情,窑内的这一段表演就是放在现代也很贴近日常生活。
而且看这出戏,一定要买前排票才看得仔细。
薛仁贵一路风尘回到家中,自是饥渴(字面意思),柳迎春拿来茶,嫌污浊,拿来鲜鱼羹,嫌腥臭。
然后就有些困,柳迎春面带春色说了句“我好做一做夫人~嗯~~”就去打扫内窑,话说饱暖思淫欲,薛仁贵腹内还是饥饿的,没顾得上夫妻情趣,哪来的什么淫欲?一看柳迎春这副样子,他心内一惊,莫非她有人了?就像很多多疑的男子一样,开始找她出轨的证据,出门左右观望一下,又进来东翻西翻,果然找了一只男鞋,大喊“柳氏,柳氏,你与我滚了出来”,这时候,瑜老板把那种发现自己老婆奸情时的既怒又惊的神态展现的入木三分。
柳氏手里还拿着打扫的工具,着装与前面有些不同,门道我还不清楚。
薛仁贵二话不说就拔剑就砍,再次证明他就是一介武夫,薛仁贵三连”你就是与我死”,柳氏不明所以一脸无辜,死也要死个明白吧?薛仁贵气嘟嘟地不想多说,“你就与我糊糊涂涂的死”!既然柳迎春不见棺材不落泪,薛仁贵一把扔出男鞋,柳迎春一看就乐了,“你就是为这个穿鞋子的生气?”“我不为穿鞋子,难道还为穿靴子的不成?”说着伸出自己的靴子指着。
柳迎春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守了寒窑十八年的单亲妈妈,她更像一个顽皮的年轻女性,又开始逗他,说什么靠这个穿鞋的吃饭度日,还和他一起睡觉.....这时候的薛仁
贵已经气得快要说不出话了,仔细看的话,瑜老板不仅将一个气急败坏的男性在语气动作上演得出色,我相信她是走进了角色的,她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演绎,更是成为角色,如果说,动作表情可以演,台词可以模仿,那有一点一定不单单是靠演的,那就是人在特别生气的时候,胸口会起伏。
我看到的薛仁贵就是坐在那儿气得一抖一抖的。
柳迎春一看逗得差不多了,便说出二人还有一个儿子的实言,外出打雁还未归来,薛仁贵这时想起在汾河湾被自己不小心射死的少年,便赶忙问儿子去哪儿打雁,听柳迎春说“汾河湾”,薛仁贵心存侥幸小心翼翼地问还有孩子能一箭射双雁吗?柳迎春骄傲地说只有咱家儿子有这本事,这时薛仁贵双眼一抹黑就吓晕过去了,柳迎春还傻傻地以为是乐晕了。
在窑内的这一大段表演中,细节拿捏精准到位是两位演员最出色的地方,演技过人,抑扬顿挫的念白也很有趣味,俩人在对视时,眼神中有嗔怒也有爱意。
在细节表演上,记得之前有人跟我说,瑜老板演戏全程是一个表情,我真想把他喊过来看看这出《汾河湾》。
在人物形象上,王宝钏是内敛的,是含蓄的,而柳迎春是活泼俏皮具有市井气息的,二位男主,关于谁更渣的问题,在我看来是薛平贵。
同是在外十八年未回,薛仁贵起码是惦念着妻子的,薛平贵就不一样了,王宝钏丢下优渥的生活环境跟着一穷二白的他,他将其留在寒窑,留几担老米就杳无音讯,在西凉有美人在怀,若不是收到血
书,怕是在温柔乡里早就忘却结发妻子王宝钏。
在窑前调戏的那一段更是渣的不想说什么。
回到家中,王宝钏说自己过的苦,他就说我不是留了几担老米吗,再说你可以找你爹啊,原谅我真的想打他。
薛仁贵虽然句句与柳迎春斗嘴气她,发现男鞋之后还要拔剑砍她,但这些很合理,也正能体现出来他的真情,因为在乎,所以怒不可遏。
最后说到我自己的观戏感受上,《汾河湾》在演出之前,就看了瑜音社的小灶,对剧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加上瑜老板的导赏直播,对于戏中精彩的点更是有了一些认识。
在去上海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西塘的一间民宿里,想着要不要看一下其他版本的《汾河湾》再熟悉一下,于是打开b站,看了同时余派的凌柯的版本,但看了一半就睡着了。
于是作罢。
旦角儿的美是体现在举手投足之中的,一个碎步,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为之倾心。
田慧姐姐和瑜老板虽是首演《汾河湾》,田慧姐姐虽然说自己很紧张,但在台上,在幕布拉开的那一刹那,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是柳迎春和薛仁贵。
其余在唱腔和念白上的好或不好,作为一个小白,我自是不敢妄言,只能说,京剧果然是剧场的艺术,是角儿的艺术,只有在剧场里,才能充分领略到其魅力之所在,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实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看无数的文字理论,在网络上说千百次的“喜欢”都不如到剧场里的一声“好”。
起初喜欢瑜老板不是因为她的艺术,但多多少少是因为她的艺术家气质,所以,不管她有多少种身份,有多少次跨界尝试,我最最喜欢的,还是她扮着戏站在台上的样子。
从上海回来以后,朋友跟我说,怎么
样,花了你半年的积蓄,可算是圆了一个心愿。
买了三张戏票,加上三场来来回回的车费住宿费,大概花去的不止我半年的积蓄,讲真,粉了瑜老板以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变节约了。
心里就想,这哪是一个心愿呢,《汾河湾》这只是一个起点,而我显然意欲未尽,以后的每一次演出都不愿意错过,要是她能唱到八十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