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
美丽乡村标语

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2、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和谐乡村!3、全市动员,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建设洁净、文明、优美、和谐的美好乡村!4、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5、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6、评议完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努力构建美好和谐乡村!7、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8、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10、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11、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1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4、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15、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民心工程!16、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二)1、要想心情好,卫生先搞好!2、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3、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4、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5、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6、清扫清洁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7、草儿绿、花儿香,环境美,人健康!8、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垃圾袋装投放入箱!9、太阳起山垃圾入箱,太阳落山垃圾清光!10、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11、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12、大力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扎实实施农村清洁工程!13、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三)1、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2、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3、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4、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6、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7、人人学雷锋,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8、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9、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10、爱岗敬业劳动致富,精打细算聚财致富,遵纪守法诚信致富,家庭和睦同心致富,邻里互动共同致富!。
美丽乡村标语(精选50句)

美丽乡村标语(精选50句)美丽乡村标语(精选50句)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标语吧,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什么样的标语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乡村标语(精选5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2、全县动员,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建设洁净、文明、优美、和谐的美好乡村!3、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4、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5、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7、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8、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9、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0、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作用!11、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12、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13、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14、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15、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16、清扫清洁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17、草儿绿、花儿香,环境美,人健康!18、太阳起山垃圾入箱,太阳落山垃圾清光!19、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20、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21、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22、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23、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24、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乡村!25、人人学雷锋,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26、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院要绿化,村要美化!27、清洁家园人人参与,美化环境家家受益。
村委乡村振兴宣传标语

村委乡村振兴宣传标语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更美,生活更富。
2.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乡村振兴,共谋发展,全面推进,共享繁荣。
4.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共创美好未来。
5.乡村振兴,全民参与,共筑辉煌未来!6.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7.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国家富强有保障!8.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农村!9.绿色兴农,富民强国,乡村振兴不停步!10.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共建美好家园!11.乡村振兴,全民参与,共创辉煌!12.乡村振兴,携手共进!13.打造美丽乡村,共建幸福家园!14.乡村发展,百姓幸福,国家繁荣!15.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16.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17.以农为本,共筑美丽乡村!18.乡村发展,共建和谐家园!19.心系乡村,共谋发展大计!20.乡村振兴,繁荣发展,造福一方人民!21.乡村发展,美化家园,生活更美好!22.乡村崛起,繁荣可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3.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24.创新引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5.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新乡村!26.乡村振新,助力全面小康!27.乡村振兴,富民强国!28.乡村文明,和谐共处,共享美好生活!29.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提升农村经济!30.乡村,我们的根,振兴是我们的责任!31.与时俱进,共筑乡村美好明天!32.乡村振兴,共创辉煌未来!33.乡村和谐,凝聚民族力量!34.绿色乡村,振兴经济,共建美好家园!35.乡村发展,携手共建幸福家园!36.乡村富裕,提升民生福祉!37.发展农村,振兴经济,共筑美好生活!38.农村发展,助力国家繁荣!39.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打造美丽乡村!40.绿水青山,乡村振兴!41.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42.支持乡村振兴,共筑中国梦!43.乡村发展,繁荣昌盛!44.振兴乡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45.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共筑美丽乡村!46.农村振兴,绘就美好新生活!47.点亮乡村,照亮生活,共创辉煌!48.回归自然,感受乡村,共同振兴家园!49.乡村振兴,让农民更有尊严!50.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家乡的宣传语

美丽乡村宣传标语【1】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2、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和谐乡村!3、全市动员,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建设洁净、文明、优美、和谐的美好乡村!4、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5、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6、评议完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努力构建美好和谐乡村!7、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8、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10、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11、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1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4、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15、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民心工程!16、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景区,把庭院建成景点!美丽乡村宣传标语【2】1、要想心情好,卫生先搞好!2、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3、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4、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5、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6、清扫清洁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7、草儿绿、花儿香,环境美,人健康!8、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垃圾袋装投放入箱!9、太阳起山垃圾入箱,太阳落山垃圾清光!10、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11、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12、大力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扎实实施农村清洁工程!13、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美丽乡村宣传标语【3】1、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2、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3、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4、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6、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7、人人学雷锋,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8、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9、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10、爱岗敬业劳动致富,精打细算聚财致富,遵纪守法诚信致富,家庭和睦同心致富,邻里互动共同致富!美丽乡村宣传标语【4】1、还白塘湖—片洁净,让人类永远幸福。
2020精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标语

1.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3.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4.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5.携手改变旧环境,共建人居新农村6.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人人受益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8.公共设施要爱护,农村环境要保护9.要想心情好,环境先搞好10.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11.清洁清扫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12.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13.治理环境齐动手,村容整洁共分享14.环境卫生人人搞,农村更比城市好15.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16.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17.改水改厕改习惯,治荒治脏治杂乱18.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共建文明幸福家园19.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20.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21.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22.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23.你我多一份自觉,村庄多一份整洁24.环境好,病原少,青山绿水好养老25.垃圾分类成资源,利国利家又利民26.人居环境人人护,护好环境为人人27.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山清水秀家园28.干群齐动手,村庄焕新颜29.人人关爱生态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治理30.和美乡村让人人如沐春晖,幸福家园让你我一生无悔31.农村环境保干净,水清岸绿好心情32.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33.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营造整洁优美人居环境34.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35.垃圾不分类,你我都受累;垃圾一分类,再生资源汇36.人居环境美丽,人文精神正气37.一草一木凝聚美景,一心一意改善环境38.杜绝“脏乱差”,要靠“你我他”39.垃圾分类做的好,幸福生活实现早40.垃圾要分类,生活要品味41.要使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42.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43.环境整治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44.用文明净化你我心灵,用行动美化乡村环境45.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共享乡村品质生活46.村洁路畅凭自觉,文明幸福有感觉47.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河塘沟渠水清岸绿48.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同心共建美丽家园49.爱护水环境,污水不乱排50.环境保护在心中,垃圾分类在手中51.卫生改厕好处多,利国利民利你我52.优美环境靠大家,最佳人居惠万家53.一点一滴汇集你我之力,一言一行成就美丽乡村54.每人每天几分钱,干干净净一整年55.环境关系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56.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秀美乡村57.游宜居农村,寻美丽乡愁58.最美风景驻乡村,宜居村庄惠农民59.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60.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园是家园61.全民动员,干群动手,共创卫生清洁村62.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创建文明新村63.垃圾杂物不乱抛,群众生活质量高64.秸秆要进堆放点,垃圾要入保洁桶65.大家小家是一家,爱护环境靠大家66.环境咱珍爱,美景春常在67.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68.生活环境大变化,再也不能脏乱差69.治理脏乱差,家乡美如画70.千家万户搞卫生,千村百乡更美丽71.一点一滴改善人居环境,一言一行成就美丽乡村72.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垃圾装袋投放入箱73.鲜花还需绿叶扶,村庄更需村民护74.家家户户绿化,乡村处处美景75.整治村容村貌,共建美丽家园76.清脏除旧美庭院,家家户户齐参与77.植树栽花种草,清污治乱除脏78.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79.青山绿水好,农村要环保80.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81.环境污染易诱病、脏乱不是真小康82.环境治理人人抓,宜居乡村处处花83.哪儿都不脏,一定更健康84.农村美如画,必须靠大家85.垃圾污水治不好,蚊虫滋生病来找86.要想环境好,厕所先修好87.美丽宜居文明,厕所革命先行88.改善环境任务重,农厕改造要先动89.建个好厕所,疾病不找我90.垃圾分类,成本不贵91.厨卫入户新生活,人畜分离环境美92.厕所要用好,管护要抓牢93.扫除垃圾,靓丽风景,净化心灵94.垃圾少,花儿香,环境美,人健康95.有花有草,不摘花草,无花无草,勤种花草96.春天从绿色开始,文明从如厕起步97.房前屋后勤打扫,齐心打造新风貌98.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99.瓜果菜皮入果园,瓶瓶罐罐变成钱100.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22年乡村科技振兴标语

2022年乡村科技振兴标语
1、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建设美丽乡村,共享美好家园。
3、加强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4、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富美山河。
5、建设美好乡村,造福一方百姓。
6、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
7、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8、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9、启航新征程,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10、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2、坚持走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3、稳步推进三大产业同步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4、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农村农业发展新蓝图。
建设美丽乡村标语

这些标语旨在强调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共同创造 绿色、宜居、富裕的农村生活环境。同时,这些标语也可以用于宣传和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的 理念和目标,激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建设美丽乡村标语
建设美丽乡村的标语可以激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农村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设美丽乡村的 标语示例:
1. 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2.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 美丽乡村,幸福农民 5. 美丽乡村,创造美好未来 6. 建设宜居乡村,共享美好
数字乡村名言

数字乡村名言
1、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
2、建设美丽乡村,分享美丽家园
3.加强基层组织,帮助乡村振兴。
4.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富美山河。
5、建设美丽的乡村,使一方人民受益。
6、统一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7、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8.整顿人居环境,帮助乡村振兴。
9、启航新旅程,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10、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丽,农民富裕。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2、坚持走乡村振兴之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3、稳步推进三大产业同步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4、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农村农业发展新蓝图。
15、发掘乡村潜力,改善乡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帮助建设美丽的乡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安吉县近年来全力以赴开展“中国美丽乡村”纪实安吉美丽乡村创建四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08年创建以来,已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重点村14、特色村4个,创建覆盖面已达到89.8%。
构建了一个县域大景区的基本雏形,开通了“黄埔江源”、“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初步形成了“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次的美丽乡村大格局,一个全域景区化打造、立体式经营的“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现代型美丽乡村正在逐步成型。
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国家级新名片,以“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得到一大批领导、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家质监总局把安吉县作为“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县;省委常委会把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省战略全面推广实施,使“中国美丽乡村”成为继“中国竹乡”、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后的第三张名片。
四年来,安吉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8年,被授予省发展外向型农业先进单位;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荣誉;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荣誉;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示范县荣誉;2011年度,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荣誉。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考核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一等奖,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胜单位,2011年在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国“三农”专家将安吉县新农村建设经验明确为“安吉模式”。
尽心谋划,成功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模式创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
2008年初,安吉县农办在深入研究上级精神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四大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工作原则和领导机制,为“中国美丽乡村”搭建了最初的框架体系。
二是制定规划编制。
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的基础上,邀请浙江大学高标准编制《“中国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大乡村”理念,形成了“一体两翼两环四带”的美丽乡村总体格局,为美丽乡村的科学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是落实启动实施。
出台《2008年“中国美丽乡村”实施意见》、《2008年“中国美丽乡村”考核办法》等工作文件,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考核标准、相关政策等工作体系,牵头搭建了各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属地管理、行政村主体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组织体系,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构建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
根据美丽乡村阶段工作特点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县农办出台每一年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课题,相继出台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中国美丽乡村”考核验收办法》、《安吉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安吉县经营乡村行动计划(2010-2012)》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构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使“中国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美可持久,形成了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把美丽乡村建设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规程,并提炼成为安吉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成果。
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品牌形象。
认真总结宣传安吉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编印《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系列丛书1-3册,举办“中国美丽乡村节”和各类推介会,扩大美丽乡村影响力。
从2008年创建以来,先后引起《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新浪网专门开设专栏,深度报道安吉美丽乡村建设。
2009年,安吉县被国家农业部、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民革中央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基地。
2010年,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被评为2010年全省十大创新案例,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县。
2011年1月,省委、省政府以安吉经验为样板,出台《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纲要》,美丽乡村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美丽乡村”在全省、全国的品牌,使之成为继“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成为安吉县第三张国家级名片。
扎实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美丽乡村整体格局强化督查指导,超计划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开展对美丽乡村创建主体工作的全程管理,精心安排各年度创建工作,起草年度工作意见,明确工作重点,拟定工作方案,分批、分层、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具体包括:做好年度申报工作,确定年度创建名单。
四年来,全县共有168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建成精品村150个、重点村14个、特色村4个,建设的覆盖面达到89.8%以上,12个乡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
开展美丽乡村业务培训,四年培训村级两委干部800余人次。
开展环境提升专项设计和评审工作,对各创建村环境提升专项设计进行严格评审把关,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高标准、高品位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全县“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的总体形象已经初步形成。
开展部门与乡镇、村的结对帮扶工作。
每年安排15个重要经济职能部门与乡镇、85个部门与创建村、近百家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共建。
采取个性化考核和政策倾斜等办法支持平原土斗区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做好两个集中,做活五大要素”的要求,明确创建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平原斗区偏远山区创建比例达到82%。
认真落实项目对接,全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县农办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五+X”的办法整合各类涉农项目,集中力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根本改变了全县农村的环境面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四年来,共实施了各类重点建设项目1957个,完成项目投资17.88亿元,12个乡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农村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安吉县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奖”。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面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农村乡土文化全面得到挖掘和繁荣。
共建成郎村、上张、迂迢、尚书圩村等一批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展示方式的村落文化生态展示馆31个。
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区建设,“一环四带六区”美丽形成格局加快形成。
牵头主抓美丽乡村精品区建设,2009年,集中三个月左右时间,投入1.2亿,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水平整体推进,完成了“黄浦江源”精品观光带、中国大竹海”精品观光带、“昌硕故里”精品观光带、“白茶飘香”精品观光带集中整治提升工程,基本实现了四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全线贯通,使其亮点更集聚、特色更鲜明、内涵更丰富,在全国“乡村旅游节”举办期间很好地展示了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的创建成果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2010年,全力开展“一环四带六区”建设经营工作,以县域交通环线为脉胳,做精四条精品带,串起六大核心区,基本形成了“一环四带六区”的整体格局,并通过实行建设经营区块责任联系制度,重抓22个重点项目,全县休闲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
2011年,启动“风情小镇”建设,狠抓精品提升工程,倒计时推进精品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的全域化、立体式的县域大景区,力求实现环灵峰山核心区基本成型,其余六个精品区显著提升。
持续加强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全县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公共卫生保洁好、园林绿化养护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的总体要求,强化经费保障和监督考核,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的基本工作机制。
成立村庄长效管理考核督察办公室,采取月检查、月通报、月轮换和年考核的形式,对全县187个行政村进行全面专项督察考核。
引入城市物业管理模式,建立“乡镇物业中心”,健全管理队伍,成立288支义务保洁队;聘请县、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以及乡镇退休干部,成立41人的长效管理社会监督员队伍;制定长效管理办法和细则,动真碰硬,通过媒体曝光和点名通报等方式对脏、乱、差现象进行督察整改,会同乡镇探索先进物业经验进农村,试行社会化、公司化运作模式,实现了全县所有村庄长效管理的规范化、日常化管理,长效管理制度得到健全巩固。
三年累计发放长效管理资金3600余万元。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经营提速”工程,乡村经营蔚然成风。
深入调研美丽乡村经营课题,结合安吉实际,制定《安吉县经营乡村行动计划(2010-2012)》,确立县为主导、镇(乡)为主体、村为基础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补、功能互补、资源互补,迈出了全面经营美丽乡村的实质性一步。
县农办与县旅委联合举办美丽乡村经营与休闲旅游发展专题研讨班,带队学习考察苏州吴中区旺山村的整村经营模式,为安吉县乡村经营提供鲜活样本。
一批以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现代竹业、三产服务、老年养生、休闲体验等不同定位的村应运而生。
积极支持报福镇、郎村村、尚书圩村等镇村尝试探索市场化接待路子,2011年,乡镇、村两级通过有偿服务方式接待的各类考察团队达到300多批次,实现盈利100余万元。
务实创新,为未来“三农”工作增添后劲活力深化系列农村改革,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金融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林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毛竹股份制改革全国首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
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
一产“接二连三”进程加快,产业发展融合度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经过四年来的发展,2011年,安吉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152元,比上年增加1312元,增幅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明显低于全国3.23:1和全省2.42:1,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拓宽美丽乡村融资渠道,促进各类社会资本向美丽乡村建设聚集。
四年来,公共财政投向“三农”资金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引导大量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重点项目投向“三农”的资金总量累计达到50亿元以上,这四年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最快的四年。
成立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总公司,进行项目开发、论证和包装,通过项目申报、土地流转、融资统筹等办法,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营滚动式发展。
2010年单笔融资3亿元,2011年6月已全部到位,有力地支持了灵峰休闲度假区和梅溪镇美丽乡村的项目建设。
实施项目脱贫计划,扶持经济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壮大。
借鉴嘉兴、慈溪等地经验,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薄弱村项目增收计划,提出“两年实现9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