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人文素质渗透

合集下载

高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意义

高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意义
高 职语文教育中的 人文素质教育渗 透意义
教 育 探 索
高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意义
滕 海 涛 王慧娟 ( 郑 州职业技 术 学院 河 南郑 州
4 5 0 1 2 1 )
【 摘
要 】 高职 院校 的大学语 文教 育应着眼 于加强 学生的综合人 文素养, 塑造健康的品格。教 学中渗透人 文素质中渗透 人文素质 教育 的途 径
丰 富的 古今 中外 的 知识 , 做好 其 工具性 功 能之外 , 还 应该 让 学生 在 其 学习过 程中 , 领 略 自然风貌 、 体 察悠 久灿烂 的历 史, 感受 中外文 化 的 雄奇 和美 妙 , 并在 其 中潜移 默 化地 提升 自身 的思 维 能力和 水 平 , 提 高他们对 于各个 时代 、 名族 、 国家 的文化认 知能力和 审美意识 。 大 学 语文 不 同于 专业 课 , 本 身 不具 备立 竿见 影 的效 果 , 但不 可 因为其 工 具性 不强 就忽 略它 的 效用 , 这种 课程 看似 无法 学 以致 用 , 不 符合 高职 院 校的 办学 宗 旨, 但却 能 增长 学识 的人 文 情怀 , 培养 学 识 的品 味, 提高 学生 的人文 修养 , 对于大 学语 文的重视 和 学习 , 认 真 体 悟其 中的文 化养分 , 那 么其中蕴 含的 真善美 等人文 精神 的熏陶 便 会对 学生 的一生产 生不可估 量的影响 。
选篇 目要能够具有 民族感情 、 思想认 识和历 史文化 ; 二是 引导 学生 自我挖掘 语文的人文价值 , 感受 民族人 文精神 中的特 点 ; 三是以健全学生 人格为 目标, 以学生的 自我 实现为要求 , 在 大学语 文学习过程 中实现 自我成长。
【 关键词 】 高职 ; 语 文教 育; 人 文素质 ; 渗透 ; 意义 ; 途径

湖湘文化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研究

湖湘文化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研究

湖湘文化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研究摘要:湖湘文化是指湖南和湖北地区的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湖湘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湖湘文化的特点出发,探讨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为相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二、湖湘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湖湘文化是湖南和湖北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湖湘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厚重的历史底蕴。

湖湘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湖湘地区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2.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湖湘地区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各种传统节日、庙会、民间艺术等形式丰富多彩。

湖南的湘剧、湖北的楚剧等传统戏曲艺术享誉中华,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3. 丰富的文学艺术成就。

湖湘地区涌现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巨匠,如屈原、杜甫、岳飞、朱自清等,他们的作品传承了湖湘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湖湘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职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和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湖湘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1. 文学作品的选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体现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湖湘文化的兴趣。

比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登岳阳楼》等经典作品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湖湘文化的精髓,增加对湖湘文化的认知。

浅谈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务, 在 教学过 程 中 , 教 师 不 仅仅 要 让 学 生 完成 语 文 课 程 的 教学 目
让 学生 更好 的就 业 。

教 师在 阅读教 学 中应 该谨 记 自身 的教 学 目标 , 以学 生职 业 素
标 和任 务 , 更 重要 的还 是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培养 学 生 职业 素养 能 力 , 养 的提 高作 为教学 的主要 内容 , 在 教导 学 生语 文 知识 的同 时要 适 时引入 职业 素养教 育 , 让 学 生 逐 步 了解 和 认 识 职 业 素养 , 感 受 职

生, 这些 学生 群体 的文 化 知 识 体 系 还不 够 健 全 , 文 化 基础 较 为 薄 知 识的 同时 , 通 过 对整 篇 文 章词 句 的分 析 揣 摩 , 让 学生 了解 文 章 弱, 自身 的学 习 能力 和 问题解 决能 力 也较 低 下 。一些 中职 学 生 的 中人物 的奉献 忠诚 的精 神 , 偶 尔 询 问学 生 是 否 喜 欢这 样 的 品质 , 家 长本 身对 职业 教 育 存 在 着 严 重 的偏 见 , 对 职 业 教育 并不 看 好 , 是 否愿 意成 为这样 的人 , 再让 学生 寻找 当下 的企 业家 的 创业 就 业
学通 过 自身 的名 人名 言对 学生进 行 激励 引 导 , 自身 的人 文 特 点能 更 好地 面对挫 折和难 关 。
语 文学 科在 职业 素养 教育 中 的独特优 势 业 素养 的重要 性 , 使 其 能 够更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例 如在 阅读 《 邓 稼 现 在 的中职 学 生 , 一 般 是 高 中学 校筛 选 过 的初 中 毕 业 的学 先 》 、 《 都江堰 》 这种 类型 的文章 时 , 教师应 该在 引导 学生 掌握 必 要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来谈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尤其是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悟人生,提高语感和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例如课堂朗读、小组读书会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二、培养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种写作形式,如日记、作文、读后感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创意写作,锻炼他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评比优秀作文等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写作积极性和水平。

三、发展思辨能力思维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讨论、辩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维碰撞,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启发性问题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辨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弘扬文化素养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中职语文教学绽放人文素质教育的光芒

让中职语文教学绽放人文素质教育的光芒


充 分 发 挥 语 文 教 育 的人 文 教 化 功 能 ,给 予 学 生 以生 命
个 民族 ,没有 人文精神 ,就会异化 ,不 打 自垮 ”, “ 科 的教 育 。

学 是 立 世 之 基 , 人 文 是 为 人 之 本 。 ”可 见 ,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在 现 代 化 教 育 体 系 中 的重 要 性 。 但 在 中职 学 校 ,一 方 面 ,
7 3 4 1 O 0 )
2 01 3 .1 O
仓 载茅辊
贴切 的 比喻 告 诉了学生 坚持 的重 要性 。 《 飞 向 太 空 的航 拍 岸 ,卷 起 千 堆 雪 ” 的磅 礴 与 “ 谈 笑 问 , 樯 橹 灰 飞烟 灭 ” 程 》 通 过 一 部 中 国人 奋 斗 不 息 的航 天 史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了祖 的 豪 迈 。 还 有 《 人 生 的 境 界 》 , 我 们 的 学 生 若 能 略 懂 三
挖 掘 语 文 课 程 中 的文 化 资 源 ,提 升 语 文 课 程 的 文 化 品位 ,
东西 , 我 们 学 生在 文 本 的 学 习过 程 中 ,也 总 会 有 意 或 者 无
拓 宽 学 生 的 知 识 面 。 可 以 说 文 化 语 文 为 语 文 教 学 打 开 了 意 地 用 自 己本 民族 特 有 的 文 化 心 理 来 审 视 作 家 的 文 章 。接 另 一 个 天 地 ,是 学 生 认 识 世 界 , 认 识 自己 的 民 族 的一 扇 窗 受美 学 所 谓 的期 待 视 野 ,其 中就有 一种 文 化 审美 的 期待 。

充 分 利 用教 材 ,提 升 中职 学 生 思 想道 德 素 质
“文 以 载 道 ” 是 文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社 会 作 用 。 这 个 “ 道 ”可 以 理 解 为 道 德 、 道 义 、 正 义 、伦 理 。现 行 语 文 教

浅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浅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语 文 教 学是 承 担教 育 学 生 传 承 民 族 文化 、 展新 时代 民族 文化 的重要 载 拓 体 。通过语 文学 习 , 生能够 了解源远 学
另外 ,在语 文 教 学 中 采用 研 究性 学 习 方 式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质 。通过 研 究性 学 习 可 以使 学生 学 会
学习
( ) 一 中职语文的现状呼唤人 文教 育 我国职业 教育开设语文课本 来就有 加强人文教育的 目的,但随着 中职教育 职前培训功能 的提升 和职业技 能教育的 强化 ,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 上存 在着重 科技 专 业知 识 的传 授 与 专业 技 能 的训 练 , 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的现象 , 轻 使得本应该在语 文课 堂中得以升华 的人 文教育并 未达到预期 目的。
在教 育中的渗透 和体现 。 当代人文主 义 教 育从传统 人文 主义 教育 的立足个 人 ,
逐渐 转变 为既关心个 人 ,又关心他 人 、 集 体乃 至整个 人类 , 强调 的核 心 内容 所 主要 有 : 的尊严 、 人 理解与 宽容 、 自由与 责任 、 对人 类 和 自然都 怀有 关 怀 、 爱 慈 之心 。 文教育的人文 性包含下 面两层 语族精 神 , 高 感 提 自身的素 质修养 。 另外 , 通过语 文教学 ,
学生能 通过理解 和尊 重其他 文化 , 习 学
分享 、 作与 沟通 。它不 仅能 提高 学生 合
的 创造 能力 和 实践 能 力 ,而 且使 学 生 理解 人 的 意义 与价 值 ,学会 关 心 国家 和 社会 进 步 , 学会 思考 , 成 积极 的人 形
学 生具有 “ 师性 ” 点 , 向 特 中职 语 文 老 师
【 关键词 】 中职语文

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职高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本文通过分析职高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高语文人文素质职高教育一、职高生人文素质现状1.人文知识缺乏。

毋庸讳言,职高学生在生源上比起其他同类学校要差得多,入校前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长强迫来的,学校动员来的,自己迫不得己来的,不在少数。

加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进职业学校就是学点技术,这样的社会期望使得不少职高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很不重视,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许多学生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对中外文学名著、文化传统反应冷淡,而对拿等级证书比较感兴趣,在他们看来,拿到了有关专业的等级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不掌握人文知识关系不大。

2.非专业知识薄弱。

在职业学校,过去曾经一味地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事实上,实用技术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内容,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如果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可能会把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职校生来说,虽然不会直接增长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可以改变其作为普通技术人才的形象,使其超越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成为内涵更加丰富、各方面潜能得到更加充分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

3.人文精神较缺乏。

职高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辩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

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

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中职教育的德育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符合国家需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代化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尊重、和谐、爱心为核心,注重人的社会性、人类性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统称,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职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通过班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使中职生在班级中学会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在文化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修养,在学习中注重创新、思考与分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与品格。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目的,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我肯定感。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开设非遗文化、书法、诗词等课程,让中职生在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中体验到美好的人生感受,增强价值感和生命意义。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现代化公民,中职生应该切实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义务。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中职生爱岗敬业、尊重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实践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弱势群体、提高公共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对社会的忠诚和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中职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中职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人文素质渗透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突出了职业特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这一最终目标。

中等职业语文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中等职业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因其自身的人文性特点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

我们只能在语言和存在相遇。

语言是照亮的方式呈现世界”。

语文的这种内在人文属性,使语文教学本身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

从根本上说,语言文字本身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生命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语文课本精选的文章,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

对提高职业中专学生母语水平和人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跨入21世纪,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职业中专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母语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才能学好专业、发挥专业潜能;才能获得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没有文化艺术教育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和重视语文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渗透,这是关乎于学生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认同情感的培养。

二、职业中专课语文现状思考
1.注重技能教育,缩减语文教育。

职业中专院校突出职教特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忽略人文教育。

片面强调学生的一技之长、就业率,忽略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这种教育思想表现在语文学科上,就是对语文学科压缩学制,缩减课时量,甚至有些专业不开语文课。

语文教育被挤到了名存实亡的境地。

2.学生素质普遍较低。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从近几年生源情况看目前职业中专生源大多来自于中、高考落榜生,更有一部分是多年待业人员。

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他们过早地被置于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进行训练,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大部分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不能联系,对作者所处年代和社会背景更是一无所知,至于文学鉴赏审美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他们尤其惧怕文言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不强。

与基本能力低相比,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认为学了十几年语文,已经没有再学语文的必要了,从思想上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

3.师资建设亟待提高。

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成果,相系相通,相互衔接。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学多知”,对与授课内容相通的知识都要知其一二。

同时,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突显教学人文性,把教学着眼于学
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熏陶和培养。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院校由于生源不稳定、事业单位招收制度的改革等原因,造成老教师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新型人才补充不进来的尴尬局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提高语文教师素养变得刻不容缓。

三、加强职业中等专科学校人文素质渗透的对策
1.树立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如何把学生培育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产品”,也就是说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从这一点上说,无可厚非,但相反,这和社会办学的短期培训有何差别?职业院校优于其他短期培训的特别之处在于人文精神的强大支撑。

学生通过职业教育,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的技能,掌握了如何做事的本领,更懂得要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懂得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克服了短期培训造成的“高技能、低情商”的“劳动工具”。

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专门技能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语文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涵,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素质教育,把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同时,让学生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抬高学生综合素质。

2.优化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基础教育阶段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素质等角度给学生传输知识,激发学生情感,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层面,把人文素质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课程应根据专业性质,针对学生实际,结合市场,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3.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学校语文课能否开得好,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等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授课,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各有所得,进而慢慢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宋凤龄.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宜春学院学报.2010(2).
[2]邝春明.高职院校应实施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