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论文
简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 商务英语 翻译 的过程 中 , 如果 商标之 中包含 有动物 的名 称, 就需要译者熟 知 中西方关 于动物的特殊含义 , 因为中西方 的 文化差 异 , 中国喜 闻乐 见 的动 物不一定 就会受 到西方 国家 的欣 赏 。例如 : 在 中国的文化 中 , 孔雀( p e a c o c k ) 作 为一种吉祥 的动物 , 国人将看 见孔雀开屏 当作 一件非常幸运 的事 。但是在西 方 国家
t o i f d e o n e ’ s h i g h h o r s e 可 以采用 意译 法 , 翻译 为趾高气扬 ; 对 于有 定典故 的谚语 , 需要熟悉 典故 的出处 , 例如A c h i l l e s ’ S h e e l 这个 谚语 , 直译过来 就是“ 阿基里斯 的脚踵 ” , 然而这样 的翻译没有太 大 的意义 , 首先我们要 了解 阿基 里斯 的出处。在希 腊神话 里面阿 基里斯是一位勇士 , 从 没有被打败过 , 但是敌人找到 了他的弱点 , 就是 他 的脚 踵 , 然后 通过攻 击他 的脚 踵打 败 了阿基里斯 。所 以 A c h i l l e s ’ S h e e l 在 中国文化里面 , 翻译 为“ 致命弱点” 。
候, 需要注意文化的转 换。 2 关于颜色的文化差异
o n e ’ s b o a t s 这一类 的谚 语可 以采用套译法 , 翻译为 : 如履薄冰 和破 釜沉 舟 ; t ot u n r a b l i n d e y e t o 可 以采用直译 法 , 都带有一定的小典故 , 其 中蕴含着浓厚 的民族气 息, 也可能是历史 文化或者人物传 记演变而来 , 所 以在 商务英语 的翻译过程中 , 关 于谚语 的翻译一定要注意文化差异 。关于谚语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商务英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与一般英语有很大不同。
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商务英语特点,将东西方文化差异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商务英语的特征及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因素,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无论是词汇、俗语还是语法都离不开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要重视对文化背景的把握,形成一种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并运用这门语言。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从文化视角出发,翻译很有可能会有失准确,甚至会造成误会,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商务英语翻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商务英语的特征商务英语属于英语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商务活动中,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任何一门语言可以脱离文化背景独立存在,我国与英美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礼貌实用特性,一方面,礼貌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前提,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的文化也是被尊重的;另一方面,翻译中要直观表达诉求,保障经济利益;最后是专业性,商务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经济学术语,无论是在词汇上还是在语法上都要求能够准确表达,同时还要便于理解,将双方观点传到到位[1]。
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因素首先是思维方式因素,语言是思想的体现,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_0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商务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提出在翻译时注重翻译策略的运用,从而达到准确沟通和传达信息的目的。
标签: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
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达到各自的目的。
文化差异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的不同主要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在汉语中,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取词汇手段来达到商务目的的,而英语中除了拥有大量的商务词汇外,还可以使用时态、语态、语气和句型等手段,与汉语相比,商务英语更为细化。
委婉表达是商务英语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利于创建良好的商务环境,达到交易双方各自的预期目的。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而商务英语的翻译同样会受到这些差异的影响。
1.商标的翻译商标词作为一类特殊的名词,在产品推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商标词既要体现出产品的特点,还要易于传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强烈的购买欲。
如“Coca-Cola”饮料,音译成“可口可乐”,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饮料可口,喝完会心情愉快。
再如法国某公司在向中国推销男士香水时,将其香水命名为“鸦片”,本意想用“鸦片”一词突出其产品的魅力。
然而,产品上市后,遭到中国消费者的猛烈抨击,这是因为该公司不了解中国人对“鸦片”的憎恨心理,无意中挫伤了我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
德国著名汽车公司Benz进入中国的时候,最早将品牌名称译为“本茨”,显然不如现在的“奔驰” 能够展现Benz汽车的尊贵,另一方面又会使人联想到飞驰的骏马,从而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理想的宣传效应,有力地吸引了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力。
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
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
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
为此,分析其理论原理,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全球化翻译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
“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
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
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
“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
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翻译工作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下,英语翻译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1.文字和语法差异的影响中西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不同,会导致文字和语法差异,造成翻译的难度。
例如,英语采用主谓宾语语序,而汉语采用主谓宾定状语语序,这样的句子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难的。
2.语言意义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意义的差异也是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中文的“礼尚往来”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但“礼尚往来”包含的文化含义在英语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
例如,中文中经常使用成语、歇后语等,而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进行英语翻译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含义,避免语义和文化的误解,有效的解决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问题。
2.灵活运用英语翻译的技巧针对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翻译问题。
需要改变语序、交替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添加注释等,能使翻译更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效果。
3.合理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传达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翻译更准确的表达语义信息。
4.对比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英语翻译要正确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例如,在使用词汇时,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有效的传达中西方文化差异。
结论:中西文化在语言方式、文化背景、语言意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为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商务英语翻译是跨文化共同语言,而由于国际商务内容的丰富导致了商务英语翻译变得尤为复杂。
商务英语与东西文化转化息息相关,因而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交流期间必须要着重突出文化信息的传递,且要在注重东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完成翻译。
以下就是关于东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现代商务英语翻译的创新与完善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一)宗教信仰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差异上。
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宗教信仰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且成为了西方人的风俗习惯。
而在宗教信仰的主宰下,西方的英语格言等的翻译也由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如典故scrape goat等。
该典故来源于宗教信仰中的圣经,因而东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必然会存在着一定差异。
例如,美国雷诺企业在进行产品海外销售的过程中,就将其广告语打造成“为了一支骆驼,我愿意走二里路”,但是由于其触犯了泰国的宗教信仰,因而遭到了泰国人的群起斥责。
在中国文化发展中,道教和佛教为主要信仰的宗教类型,而在宗教信仰环境的熏陶下,促使中国语言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就是在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的。
中西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对各国的宗教信仰进行深入了解,进而将其商务英语翻译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促使商务活动能达到最佳的效果[1]。
(二)风俗习惯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风俗习惯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由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其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必然会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风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效果,例如,由于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拥有着不同含义,因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也由此表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
(三)文化表达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文档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专家尼克?布雷格曾在他的“商务英语范畴”理论中提到:商务英语包含语言知识、专业知识、交际技能以及文化背景等核心内容,商务英语翻译除了涉及商务语言和商务知识外,还需要有跨文化的意识。
对于翻译本身来说,标准不应该苟求全方位的统一,而是要视具体的文化圈而定。
一、词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汉语本身具有词义精确的特点,每一个词语都具体表达了某一种特定的含义,词义相对比较固定严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不过使用的灵活度也相对较小。
而英语则不同,英语中的词汇含义表达非常丰富,一词多意,使用灵活度非常高,没有那么强的独立性,但是对于上下文的依赖性很大。
1.文化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的思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注重主体意识的思维以及悟性的启发,是一种具体的综合性思维。
而西方人的思维注重客体意识和理性思想,是抽象、个体、分析性的思维。
举2个例子说明,在中文里,汽车站只有这一个说法,找不到别的可以代替的词,但是英文里却有很多种,如“bus stop”、“bus shelter”、“bus station”等,这说明西方人比较注重不同车站的不同功能,在中国则没有那么多区别。
还有中国的茶叶,中文中所说的红茶和绿茶是源于茶叶泡过之后的颜色,而英文却把红茶翻译成“black tea”,原因就是英语直接以茶叶颜色本身直接翻译。
2.文化导致的联想方式不同由于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物体所产生的联想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英汉词汇中都有很多文化属性意义的词,人们对于这些文化属性词汇的联想,就会因文化传统不同产生很大的分歧。
如中国的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权力的代表,许多吉利的成语都与龙有关。
例如,“龙马精神”,西方把龙翻译成“dragon”。
在西方的神话里,龙是一种凶恶的怪物,代表着凶残,所以很多汉语里的龙,在英文中并没有直接被翻译成“dragon”;“亚洲四小龙”就被翻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赵亮 南阳理工学院摘要:商务英语作为重要的交流方式,其本身不单单是一种语言方式,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文章主要提出商务英语翻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基于中西方文化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策略,切实有效地解决商务英语翻译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对策翻译本身的意义就是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是文化的交流与传递。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阐述,在前人的经验上我们可以总结出,翻译的精髓不是要多完全的掌握不同的语言词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文化间的差异,只有在不同的文化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来翻译才能显示出翻译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一、商务英语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商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家语言及文化内涵和民族风俗,在商业交流时,应该重视他国的文化背景,交流过程中互相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阻碍,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汉语交流中,要想达到商务交流的目的,往往通过一些词汇来修饰语言就能达到。
而在英语交流中,不仅仅要引入一些词汇,更多的是通过句型、语态、时态和语气等来实现交流目的,英语相对于汉语而言更为具体和详细。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对语言的委婉表述,委婉表述可以让交流者之间更好的沟通,营造了很好的商务环境,更加有利于双方的合作。
[1]二、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1.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作为西方国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西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中去了。
宗教是西方人们的精神支柱,宗教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和典故都出自宗教中记录的一些民间故事和传闻,例如很多派生词、格言、习语都出自《圣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
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
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
为此,分析其理论原理,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全球化翻译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
“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
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
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
“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
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
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
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
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 aterloo (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
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 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的说法。
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
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
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
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 threeboys are no boy. 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
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
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 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
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 等。
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 。
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 ”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 称谓的翻译。
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
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
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
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
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 ××,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
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的说法。
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
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 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
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
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
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
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 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 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
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
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