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覆钢材料技术要求
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11466

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11466
电力工程接地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接地用铜覆钢技术则是一种常用的接地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技术条件。
首先,接地用铜覆钢技术需要使用的铜层厚度应该符合国家标准,一般来说,铜层厚度应该在0.1mm以上。
同时,铜层的质量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不能出现气孔、夹杂等缺陷。
其次,接地用铜覆钢技术需要使用的钢材应该符合国家标准,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都需要符合要求。
此外,钢材的表面应该光洁平整,不能出现明显的划痕、凹陷等缺陷。
接下来,接地用铜覆钢技术需要使用的铜层和钢材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结合力,这样才能保证铜层不会脱落。
因此,在铜层和钢材之间需要使用一定的结合剂,一般来说,结合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接地用铜覆钢技术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铜层和钢材之间的结合效果。
一般来说,温度和压力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结构进行确定。
总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接地方式,它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要保证接地用铜覆钢技术的质量,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条件,包括铜层厚度、铜层质量、钢材质量、结合剂种类和使用量、温度和压力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保证下,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地效果。
一种柔性扁带型铜覆钢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柔性扁带型铜覆钢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48df0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1.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81805.7(22)申请日 2020.08.27(71)申请人 北京市金合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8号院2号楼4层408(72)发明人 王伟 孙永春 (51)Int.Cl.H01B 13/00(2006.01)H01R 43/1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柔性扁带型铜覆钢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扁带型铜覆钢的生产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接地领域,包括S1.钢材表面处理及校直。
S2.椭圆成形,通过轧制模具,将钢材形状由圆形轧制成椭圆形,并进行抛光。
S3.熔铸成形,将椭圆型异性钢材通过装有熔融铜的连铸炉中包裹上一层铜并冷却形成椭圆形铜覆钢。
S4.轧制成型,将半成品通过连续轧制加工成扁带形状。
S5.热处理,将加工后的扁带铜覆钢体在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钢芯的硬度和强度大幅降低,得到足够的柔软度,可以很便捷地调直和弯折。
S6.定型,通过成形模拉拔,使尺寸和光洁度符合标准。
所得到的柔性扁带型铜覆钢可以优化现有铜覆钢材质接地体易腐蚀、易脱层、弯折性能差等不足之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2133491 A 2020.12.25C N 112133491A1.一种柔性扁带型铜覆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钢材表面处理及校直,通过除锈,逐步去除圆形钢棒或钢线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通过车削、抛光等得到要求的表面精度。
S2.椭圆成形,通过轧制模具,将钢材形状由圆形轧制成椭圆形,并进行抛光;S3.熔铸成形,将椭圆型异性钢材在气体保护下向下引入装有液态铜的连铸炉中,并使铜覆盖在椭圆形异型钢材表面,结晶后的椭圆形铜覆钢通过水冷模具导出。
S4轧制成型,将半成品通过连续轧制加工成扁带形状,加工过程会使得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度增加,铜覆钢体硬度和强度增强,完成此步骤后得到硬态产品。
金属镀覆要求及镀层厚度的规定

纯铜、黄铜
锡青铜 Cu / Ep•Ag
(D•Ag) Ag :3~5 先预镀银,再镀光亮银
5 镀覆要求
5.1 有底层镀铜的导磁零件,其镀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
为了规范各镀种镀覆要求及镀层厚度,便于生产组织和工艺准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制定出本标准。
1 主题内容
本标金属镀覆要求及镀层厚度。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可参照使用。
3 引用标准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7 工艺应按Q/FVF 2003.32《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质量技术要求》和本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中镀覆标记要求编制电镀工艺操作指导卡。
8 镀层厚度测量方法按SJ 20129-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
(D•L1Ni) Ni :2~4 Ni :1~3 先镀暗镍,后镀亮镍。
电工纯铁 Fe / Ep•Cu
(D•Cu) Cu :7~10
电工纯铁
碳素结构钢 Fe / Ep•Cu Ni
纯铜、锡青铜 Cu / Ep•Sn
(D•Sn) Sn :3~7
黄铜 Cu / Ep• Ni Sn
(D• Ni / Sn) Ni :1~3 Sn :3~7
电工纯铁
碳素结构钢 Fe / Ep•Cu Sn
(D•Cu / Sn) Cu: 1~3 Sn :3~7
电工纯铁
碳素结构钢 Fe / Ep•Ni m
(D•Ni) Ni :3~7
电工纯铁
碳素结构钢 Fe / Ep•Ni s
5.2 有焊接要求的零件,可不镀亮镍或亮锡层。
5.3 黄铜镀锡,必须加底层镀Ni,厚度1μm~3μm。
铜覆钢接地线标准

铜覆钢接地线标准
铜覆钢接地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阻率:在20℃时,铜覆钢的电阻率应不大于×10^-8Ω•m。
2. 导电率:相对导电率应不小于25%。
3. 长度:为了减少铺设时的连接点,单根供货长度应不小于1000米。
4. 铜层厚度:铜覆钢贯通接地线的任一点铜层厚度应满足DL/T《电力工程
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铜层含铜量应≥%。
5. 表面质量:铜层表面应结晶细密、颜色均匀、光滑洁净,无明显的孔隙、凹坑、麻点、起泡、剥皮、结疤、裂纹、烧灼等缺陷。
6. 制造材料:铜覆钢圆线用钢材应符合GB/T 699、DL/T 1312、国网标准
Q/GDW1466的规定,连铸用铜应符合GB/T 5246的规定。
7. 性能检测:铜覆钢圆线应拥有相关权威机构出具各项主要性能的检测报告。
承包人应提供包含铜覆钢圆线各项主要性能参数检验值的检测报告。
此外,为保证铜覆钢接地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施工时还应注意尽量减少弯曲和拐角,并按照规定进行连接和埋设。
如需更多关于“铜覆钢接地线标准”的信息,建议咨询电气专家或查阅电气工程相关书籍文献。
覆铜板简介知识

覆铜板简介知识
字数达标
热镀覆铜板简介
热镀覆铜板是一种由一层铜层覆盖在形状多样的基材上的一种金属复
合材料,厚度可以做到0.04毫米以下,是一种用来代替普通铜箔层的新
型复合薄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热镀覆铜板由钢板或
不锈钢板等金属基材,以及由铜、银、镍层或其它质量要求高的金属薄层
构成的复合板,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流程不同,可用于电子学、电子元
件和其它一些电气和汽车用途,并可以用作反射材料。
热镀覆铜板经过超薄多层铜膜和聚合物覆铜技术,可以制作出厚度为0.04毫米以下,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力,抗蚀力,耐热性,高导热系数,
电影耐热电阻等性能优异的板材,并可以适应特殊高温环境的使用。
另外,热镀覆铜板还有良好的膨胀性,可减少内部接触应力,减少裂缝产生,使
得工作条件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铜包钢接地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浅谈铜包钢接地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摘要】随着我国对雷电灾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防雷接地材料的防腐蚀性和安全可靠性日益受到重视,对防雷设施的防雷接地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铜包钢接地材料等新型接地产品应运而生,已逐步替代普通镀锌接地产品。
铜包钢接地材料的以其优良的防腐性能、良好的导电性能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被广泛应用到石油化工、储油库、发电厂、变电站、通讯基站、机场、网络机房等场所的防雷接地工程。
【关键词】铜包钢接地技术注意事项电镀铜包钢接地圆线、扁线、单线、绞线是将含量99.99%的电解铜分子均匀的电镀到优质低碳钢芯上加工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铜包钢既有钢的强度和韧度,既有铜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铜包钢接地导体材料相比铜线就有密度小、强度高、造价低等优点,相对于镀锌钢就有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是传统镀锌钢和纯铜线的更新换代产品。
1 铜包钢接地材料的优越性铜包钢接地材料相比传统上的防雷接地材料所采用的镀锌钢或纯铜,铜包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就导电性能使用寿命来说,镀锌钢不如纯铜导体,但纯铜导体则价格昂贵,不如镀锌钢经济。
(1)由于采用先进电镀法工艺,弯曲180度不会出现脱节、翘皮、开裂现象。
(2)防腐性能优越,表面铜层较厚(平均厚度大于0.25mm),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大于30年),减轻检修成本。
(3)电气性能更佳,表层紫铜材料优良的导电性,使其自身电阻值远低于常规材料。
(4)广泛实用性,适用于不同的土壤湿度、温度、ph值极电阻率变化条件下的接地建造。
(5)连接安全可靠,使用专用连接管或采用放热焊接,接头牢固,稳定性好。
(6)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电源,配件齐全,可有效地提高施工速度。
(7)建造成本低,对比传统纯铜接地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2 铜包钢放热焊接工艺原理放热焊接是通过铝和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产生液态高温铜液和氧化铝的残渣,并利用放热反应所产生的高温来实现高性能电气熔接,放热焊接适用于铜和铜、钢和铜的电气连接,它无需任何外加的能源和动力。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目录1 范围 (2)2 标准性引用文件 (2)3 技术要求 (2)3.1 使用条件 (2)3.2 选择原则 (2)3.3 锌电镀层 (3)3.4 铜电镀层 (3)3.5 镍镀层 (3)3.6 铬镀层 (4)3.7 锡镀层 (4)3.8 银镀层 (4)4 覆盖层厚度标识方法 (4)4.1 覆盖层组成部分 (4)4.2 紧固件镀层厚度 (7)5 外表质量及镀层检验 (7)5.1 外表质量 (7)5.2 湿热试验 (8)5.3 盐雾试验 (8)5.4 覆层 (8)6 运输及贮存 (8)6.1 运输 (8)6.2 贮存 (8)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零〔部〕件金属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以下简称覆盖层〕的使用条件分类、选用原则、厚度及标识方法、外表质量和镀层检验、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零〔部〕件〔金属和非金属制件〕的电镀和化学处理。
本标准在图样、技术文件中引用时,其标注方法为:电镀层和化学处理按Q/JC J129。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标准〔GPS〕技术产品文件中外表结构的表示法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 9798—2005 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GB/T 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GB/T 12600—2005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GB/T 13346—2012 金属及其它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镉电镀GB/T 13911—2008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标识方法GB/T 17461—1998 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ISO 4521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3 技术要求3.1 使用条件覆盖层使用条件,按气候环境变化的程度分为三类。
新GB150材料要求

新版GB150中关于压力容器用材料的问题压力容器用材料1. 总则1.1 通用要求(1)压力容器选材时应考虑容器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和操作特点等)、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经济合理性,并尽可能选用国产牌号的材料。
(2)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规格与标志,应当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3)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用单位提供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盖有材料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
(5)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
(6)对于采购的第Ⅲ类压力容器用Ⅳ级锻件,以及不能确定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进行复验,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方可投料使用。
1.2 熔炼方法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应当是氧气转炉或者电炉冶炼的镇静钢。
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钢板和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钢板,以及使用温度低于-20℃的低温钢板和低温钢锻件,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
1.3 化学成分1.3.1 用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C≤0.25%、P≤0.035%、S≤0.035%。
1.3.2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其硫、磷含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基本要求,P≤0.030%、S≤0.020%。
(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P≤0.025%、S≤0.015%。
(3)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钢材,P≤0.025%,S<0.012%。
(4)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P≤0.020%、S≤0.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州110kV南城变电站新建工程铜覆钢材料技术要求
泸州北辰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目录
一、供货范围
二、技术要求
(一)总则
(二)技术要求
(1)产品选用原则
(2)产品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三、技术服务
四、验收
五、施工
六、供货方应向买方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供货范围
二、技术要求
(一)总则
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各变电站、输变电线路等接地网工程,提出对该产品的试验、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本技术要求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供货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本技术要求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应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4、如果供货方有任何异议,都应有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要求书
的意见和同技术要求书的差异”为标题的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5、本技术要求书经甲(需方)、乙(供货方)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随合同一起生效。
本技术要求书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确定。
(二)技术要求
(1)产品选用原则:
1、供货企业需提供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选用的接地材料宜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
3、企业相关产品需有在电力系统运行使用的经验;
4、满足国网公司Q/GDW465-2010《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的要求;
5、满足国网公司Q/GDW467-2010《接地装置放热焊接技术导则》的要求。
(2)产品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铜层厚度≥1mm。
2、抗拉强度≥ 600Nmm。
3、平直度误差≤ 1mm。
4、铜层结合度:经附着力试验,除虎口钳钳口咬合处出现部分的铜层剥落,其余部分铜钢结合良好,未出现任何剥离现象。
5、铜层可塑性:接地棒(线)弯曲30度时,折角内外缘无裂缝现象。
6、耐腐蚀性:
将产品放入浓度10%的硝酸液中浸泡90小时以上,腐蚀失重不大于15%。
7、铜覆钢电气性能:
需进行热稳定性试验,试验前后单位长度直流电阻≤0.418Ω/km。
需通过大电流测试,经过20kA/1S的热稳定性试验后,试品应无损伤和可察觉的变形,铜层无脱落。
三、技术服务
应甲方的要求供货方要随时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
供货方负责运输至甲方指定的场所。
四、验收
验收内容一般包括:
1、出厂合格证及本批产品的抽样试验报告;
2、铜覆钢材料必须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型式试验报告(通过“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报告,报告能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查询);
3、装箱单与附件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
5、合同规定的内容。
五、施工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由供货方指导进行。
六、供货方应向买方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产品合格证;
2、业绩表;
3、产品主要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