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高二选修6 5.1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人教版选修65.1认识环境管理精品课件

《中华人民公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等。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经济手段:指行政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 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税收、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 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 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
——环境管理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
“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个人利益
矛盾
整体利益
从计算的结果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 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解决办法:协调各个利益 集团之间的关系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 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或重要保证)。
我国将加大“三河三湖”等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污染防治力度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进展状况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 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 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 法的基本依据。 《环境资源单行法》,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 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等。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立法和行政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 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经济手段:指行政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 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税收、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 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 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
——环境管理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
“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个人利益
矛盾
整体利益
从计算的结果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 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解决办法:协调各个利益 集团之间的关系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 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或重要保证)。
我国将加大“三河三湖”等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污染防治力度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进展状况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 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 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 法的基本依据。 《环境资源单行法》,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 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等。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立法和行政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 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ppt课件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目的,简单表述为: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协调这两个目 的的方法就是环境管理,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 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 准 学习目 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说出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 环境法知识。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 育手段。 2.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 二是不懂法律。
课前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3)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提示: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环境执行的主体是国 家和政府。 (4)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 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其中法律和行政手段是主要手段。 (5)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提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 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有效地遏制环境的大 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第1节认识环境管理(共24张PPT)

牧民甲:10头x 970升/头=9700升 牧民乙:20头x 970升/头=19400升 牧民丙:11头x 970升/头=10670升 总计:39 770升。
探究问题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 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2)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
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3)环境管理的核心: 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 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的管理对象—该管什么?
(1)、个人 (2)、企业 (3)、政府
2、执行主体——谁来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原则
途径
依靠群根众据,我大国《家环动境手保,护保法护》环第2境6条,规造定福:人民。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
目的
③我国现工行程的同八时项设计环、境同管时理施制工度、中同时已投经产纳使入用法律体系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
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 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
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1)什么叫公产 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的关系
探究问题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 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2)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
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3)环境管理的核心: 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 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的管理对象—该管什么?
(1)、个人 (2)、企业 (3)、政府
2、执行主体——谁来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原则
途径
依靠群根众据,我大国《家环动境手保,护保法护》环第2境6条,规造定福:人民。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
目的
③我国现工行程的同八时项设计环、境同管时理施制工度、中同时已投经产纳使入用法律体系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
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 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
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1)什么叫公产 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的关系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链链 接接
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解析:法律手段(shǒuduàn)和行政手段(shǒuduàn)具 有强制性,在环境管理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C
第十四页,共35页。
对点 演练
3.环境(huánjìng)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
A.个人和团体
B.国家和政府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单位
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huó dòng)的________。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管理手段
第六页,共35页。
课堂 探究
1.实行(shíxíng)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在
性
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公产与资源 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 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 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
环境管理的 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因
目的和概念 此,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
的活动施加影响
第七页,共35页。
课堂 探 究 2.环境管理(guǎnlǐ)的对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 和不良环境行为
(3)利用_法__律__武__器_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第十六页,共35页。
课堂 探 究 环境管理(guǎnlǐ)的手段。
手段 定义
具体内容
行政 手段
通过行政程 序直接管理 环境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 定等,对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财、物等实施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
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环境管理的核心 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
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 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金。”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三峡库区
南水北调治污
【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环境?
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建议控制源头污 染,减少污染排放;完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理顺部门间工作关系;加
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试点组建乡镇环保监察中队;设立生态保护基金,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出台区域性措施,开展政策支持。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支持技术创新, 完善配套政策,切实走清洁生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完善生态补偿 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 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 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怎样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环境?
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建议控制源头污 染,减少污染排放;完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理顺部门间工作关系;加
【小组讨论】
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试点组建乡镇环保监察中队;设立生态保护基金,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出台区域性措施,开展政策支持。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支持技术创新, 完善配套政策,切实走清洁生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完善生态补偿 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学以致用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提高技术 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 D.控制人口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B.自然原因引起的 C.环境的客观属性产生的 D.人类的合理活动导致的
5.1认识环境管理
选修六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小组讨论】针对森林破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 采育结合、退耕还林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合作探究还牧、还湖
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走廊、生态示范区 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 法: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法规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造纸厂的黑水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排放废气
排放污水要罚款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 了解环保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保护环境。
不法者将受到法律 的制裁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生态问题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 字逐渐扩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用 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小组讨论】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什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 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从总体上看,全国环境质 量严重恶化趋势开始减缓,但是,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很多的地区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在人类即 将跨入21世纪之时,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前进道路上 的经验,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 完成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任务,把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 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2: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 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 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 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 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
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 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 需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