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东城中学8月月考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2014-2015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6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 物体只在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3.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 A. 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 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 C. B的重力D. A和B的重力 4.某物体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 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 在8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5.下列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6.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的加速度小于第5s的加速度 C. 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7.旺苍东城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s末的速度为9.5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8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9.5 m/sB. 9.8 m/sC. 10.m/sD. 8.0m/s 8.一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t秒初的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t,则t秒内质点的位移为( ) A. x=v0t+at2B. x=vttat2C. x=v0tD. x=at2 9.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汽车以2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前面有障碍,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从刹车开始在5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 A. 37.5 mB. 40mC. 162.5 mD. 97.5m 10.如图所示,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穿过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紧靠的木块,子弹穿过最后一个木块时的速度为零,子弹在木块中的运动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子弹的大小远远小于木块长度,则子弹依次穿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 A. 1:(1):(:)B. ():(1):1C. 1:2:3D. 3:2:1 二.填空题(10分) 1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问: (1)图中OA、AB、BC、CD各表示的运动状态 . (2)其中 过程运动最快,其第4s内的位移为 m. (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m和 m.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30分) 13.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速度达到10m/s,然后以这个速度匀速运动了20s,之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经过6s停在了乙地.求: (1)第3s时的速度. (2)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3)在图中画出vt图象. 14.甲、乙同学在平直跑道上玩追逐游戏.开始时甲静止在乙的前方,某时刻,乙以6m/s的速度从甲的身边跑过,从乙在甲身边经过时算起,经过0.5s的反应时间甲开始追赶乙.若乙作匀速运动,甲先以4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8m/s后作匀速运动.求: (1)甲追上乙前两人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甲一共要追逐多长时间才能追上乙? (3)若甲的最大速度不变,要求甲在起跑后4.5s内追上乙,则甲应先以多大的加速度加速? 201-2015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6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 物体只在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考点:重力. 分析: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解答:解:ABD、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其G=mg,所以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错误,D正确; C、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其它物体的重心不在其几何中心,故C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是一道基础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A、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故A正确; B、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才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 C、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C正确; D、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比如原子体积和质量均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3.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 A. 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 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 C. B的重力D. A和B的重力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弹力是接触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 解答:解:弹力是接触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故B物体对地面有压力,或者说AB整体对地面有压力,A物体对地面没有压力; 故选B. 点评:本题涉及弹力有无的判断,关键是明确弹力的产生条件:有形变,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相互接触. 4.某物体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 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 在8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xt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图象中点线面的含义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即物体在做往复运动,故A错误; B、xt图象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的8s.故B正确; C、物体在做往复运动,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体在做往复运动,在8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象,掌握图象的点线面的意义即可顺利求解. 5.下列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故A正确.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B错误. C、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C错误.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6.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的加速度小于第5s的加速度 C. 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斜率求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第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第5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两段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D错误. B、第1s内的加速度,第5s内的加速度.第1s的加速度小于第5s的加速度.故B正确. C、第I段和第III段初末速度相等,根据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两段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7.旺苍东城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s末的速度为9.5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8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9.5 m/sB. 9.8 m/sC. 10.m/sD. 8.0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张明明所经过的位移和时间,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运动员所经过的位移为100m,所用时间为12.5s; 故平均速度; 故选:D 点评:本题干扰项较多,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物理规律,知道平均速度即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要被干扰项所迷惑 8.一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t秒初的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t,则t秒内质点的位移为( ) A. x=v0t+at2B. x=vttat2C. x=v0tD. x=at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ts内质点的位移. 解答:解:质点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时间为t,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故A正确; 根据逆向思维,可知x=vttat2,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知道公式的矢量性. 9.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汽车以2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前面有障碍,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从刹车开始在5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 A. 37.5 mB. 40mC. 162.5 mD. 97.5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求出刹车时间,判断5末汽车的状态,再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求解速度. 解答:解:汽车匀减速运动到静止的时间为: 因为5s>4s 所以4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则从刹车开始在5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等于4s内位移,则 x=故选:B 点评:刹车问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典型题型.要注意刹车的时间,有些题目中要求t时间内的位移,但是刹车时间小于t,这时就不能直接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了,因为给你的时间当中有一段时间是静止的.该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0.如图所示,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穿过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紧靠的木块,子弹穿过最后一个木块时的速度为零,子弹在木块中的运动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子弹的大小远远小于木块长度,则子弹依次穿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 A. 1:(1):(:)B. ():(1):1C. 1:2:3D. 3:2:1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子弹在木板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相同,故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本题采用逆向思维,子弹速度减小至0,可视为反方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直接可得结果. 解答:解:本题采用逆向思维,把子弹在木板中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成反方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 t1:t2:t3=, 可得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利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采用逆向思维求解本题即可. 二.填空题(10分) 1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问: (1)图中OA、AB、BC、CD各表示的运动状态 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静止,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 (2)其中 AB 过程运动最快,其第4s内的位移为 10 m. (3)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0 m和 60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通过图线斜率的正负确定运动的方向.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解答:解:(1)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静止,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2)AB段斜率最大,则速度最大,运动最快,第4s内的位移x=3020=10m; (3)这5s内物体的位移x′=00=0m,路程s=30+30=60m. 故答案为:(1)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静止,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2)AB,10; (3)0,6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0.86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0.64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A==0.86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a==0.64m/s2; 故答案为:0.86;0.64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计算题(30分) 13.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速度达到10m/s,然后以这个速度匀速运动了20s,之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经过6s停在了乙地.求: (1)第3s时的速度. (2)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3)在图中画出vt图象.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出汽车的位移,即两地间的距离. (3)根据汽车的运动情况作出vt图象. 解答:解:(1)加速度过程的加速度:a===2m/s2, 3s时汽车的速度:v=at=2×3=6m/s; (2)两地间的距离,即汽车的位移: x=x1+x2+x3=t1+vt2+t3=×5+10×20+×6=255m; (3)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答:(1)第3s时的速度为6m/s. (2)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55m. (3)vt图象如图所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4.甲、乙同学在平直跑道上玩追逐游戏.开始时甲静止在乙的前方,某时刻,乙以6m/s的速度从甲的身边跑过,从乙在甲身边经过时算起,经过0.5s的反应时间甲开始追赶乙.若乙作匀速运动,甲先以4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8m/s后作匀速运动.求: (1)甲追上乙前两人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甲一共要追逐多长时间才能追上乙? (3)若甲的最大速度不变,要求甲在起跑后4.5s内追上乙,则甲应先以多大的加速度加速?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当两人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由速度公式求时间,再由位移公式求解最大距离. (2)甲追上乙时两者的位移相等,由位移关系和位移公式结合解答. (3)与上题相似,由位移关系和位移公式结合求解. 解答:解(1)当两人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甲经过时间t时两者距离最大,由 v乙=at得: t===1.5s 最大距离是 S=v乙(t+0.5)=6×2×4×1.52=7.5m (2)当甲的速度到达最大时通过的位移 x甲==m=8m 所用时间 t1==s=2s 此过程中乙的位移 x乙=v乙(t1+0.5)=6×2.5m=15m 可知甲的速度刚达最大时还没有追上乙,设再经过时间t2,甲追上乙 则有 x乙x甲=v甲t2v乙t2,得 t2=3.5s 共用时 t总=t1+t2=5.5s (3)设甲应先以加速度a′加速,才能满足要求. 则 v乙(t3+0.5)=+v甲(t3) 解得 a′=m/s2. 答: (1)甲追上乙前两人的最大距离是7.5m. (2)甲一共要追逐5.5s时间才能追上乙. (3)若甲的最大速度不变,要求甲在起跑后4.5s内追上乙,则甲应先以大小为m/s2的加速度加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分析两个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如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再运用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东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二)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东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汽车的真空胎,胎内充入一定质量的理想空气,夜间由于气温降低,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
假设此过程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且不漏气,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 )A .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B .单位时间碰撞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不变C .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D .速率大的分子占比变少,分子平均速率变小2.如图甲所示是某发电机的示意图。
使线圈a 沿轴线做简谐运动,线圈a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线圈a 连接了一个电阻R 和理想电压表。
线圈a 及导线的电阻均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为0.5VB .线圈a 输出电流的频率为10HzC .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大线圈a 简谐运动的频率,电压的最大值不变D .其他条件不变,仅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示数不变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源的输出电压()V u t π=,定值电阻120R =Ω,3 2.5R =Ω,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5Ω,a 、b 为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置于b 端,则( )AB .电压表示数为10VC .滑片P 由b 向a 缓慢滑动,3R 消耗的功率减小D .滑片P 由b 向a 缓慢滑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4.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和b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O 点,它们进入空气后的光合成一束光c 。
根据这一现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B .用a 、b 光分别做双缝干涉时它们的干涉条纹宽度都是不均匀的C .两束光在水中的传播过程中,a 光的速度较小D .若两束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的过程中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 光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再回到状态a 的过程,a →b 是温度为T 1的等温过程,c →d 是温度为T 2的等温过程,b →c 和d →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第Ⅰ卷(阅读题 73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2021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成——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A、B用跨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接,物块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如用f和N分别表示水平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那么若将物块B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块B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f和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 f、N都增大B. f、N都减小C. f增大,N减小D. f减小,N增大参考答案:答案:B2. 避雷针能起到避雷作用,其原理是()A.尖端放电B.静电屏蔽C.摩擦起电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参考答案:A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解: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由于越尖的地方的,电场强度越强,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其原理为尖端放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 如图3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图3 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增大α角,增大船速vC.减小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参考答案:B4. (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的挡板C上,另一端自然伸长到A点.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并最终停在斜面上某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最终停在斜面上某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物块第一次滑到A点时速度最大C.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与摩擦力做功之和D.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参考答案:考点:功能关系;功的计算.分析:根据弹簧的做正功,导致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做正功,导致重力势能减小;而摩擦力做负功却导致系统的机械能减小.同时由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来确定物体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物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最终滑块要静止,滑块静止时受到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弹簧被压缩,故A正确;B、物块下滑过程中,当所受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物块第一次下滑合力为零的位置在A点下方,速度最大的位置在A点下方,故B错误;C、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最终弹簧是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故C正确;D、在物块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系统内能,故D错误.m的一位中学生手握扶杆始终相对于汽车静止地站在车箱底板上.学生鞋底与公共汽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公共汽车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竖直向上B.,斜向左上方C.,水平向右 D.,斜向右上方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A.B.C.D.参考答案:A【考点】安培力.【分析】线框所受的安培力越大,天平越容易失去平衡;由于磁场强度B和电流大小I相等,即根据线框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其受力大小关系.【解答】解:天平原本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线框所受安培力越大,天平越容易失去平衡,由于线框平面与磁场强度垂直,且线框不全在磁场区域内,所以线框与磁场区域的交点的长度等于线框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由图可知,A图的有效长度最长,磁场强度B和电流大小I相等,所以A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则A图最容易使天平失去平衡.故选:A.7. (填空)(2013?杭州模拟)为完成“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器材中,找出这两种打点计时器,并完成以下填空: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图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V .参考答案:丙,4~6V,乙,220.解: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变电流使铁芯产生磁性,吸引带打点针的铁条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出点,丙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4~6V;电火花打点记时器是利用家用电打出的火花吸引铅盘而打出点,乙图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故答案为:丙,4~6V,乙,220.8.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时,甲、乙两组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小车,位移传感器(B)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固定在轨道一端.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图像。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可表示为3X+Y2ZB.从反应开始到0.4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1·s-1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参考答案:B2.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 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C.PCl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O D.Mg3N2水解生成NH3和Mg(OH)2参考答案:C略3. 为了证明甲酸溶液里含有少量甲醛,正确的实验操作是()A.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B.加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C.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蒸馏,对馏出物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D.先蒸馏,然后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
参考答案:C略4. 下列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③⑤B.①③⑤C.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B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参考答案:D略6.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 B.一定含K+,可能含Na+C.一定含Na+,可能含K+ D.既含K+,又含Na+参考答案:D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遮盖了钾的浅紫色火焰颜色7.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 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C. 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D. 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参考答案:A略8. 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羟基的是:A.HNO3 B.H2O C.NaOH D.CH3CH2OH参考答案:C略9. 在某无色透明的且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SO42﹣、HCO3﹣B.K+、SO42﹣、NO3﹣C.Fe2+、Cl﹣、NO3﹣D.Fe3+、ClO﹣、Cl﹣参考答案:B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B.K+、SO4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C.亚铁离子为有色离子,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D.铁离子为有色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解答: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HCO3﹣与溶液中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K+、SO42﹣、NO3﹣之间不反应,且都为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Fe2+为有色离子,Fe2+、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Fe3+为有色离子,ClO﹣与溶液中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一定条件下,在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S2Cl2(浅黄色)+Cl2(g)2SCl2(鲜红色)ΔH=-51.1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抽出少量氯气,反应混合液颜色变深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S2Cl2,同时生成2n mol SCl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平衡时,降低温度,混合液的颜色将变浅D.单位时间内有n mol Cl2被还原,同时氧化生成n mol Cl2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B抽出Cl2,平衡不移动,混合液颜色不变,A项错误;B项正确;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液颜色变深,C项错误;n mol Cl2被还原,同时氧化生成n mol Cl2即v正=v逆,平衡不移动,故D项错误。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月阶段测试试题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月阶段测试试题(全卷150分,120分钟完成)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绥(suí)靖阻遏(è) 寒噤 (jīng) 仄(zé)歪B、鞠(jū)躬瓦砾(lì) 箱箧(qiè) 纳粹(cuì)C、憧(zhuàng)憬血(xué)腥沉寂(jì) 珐(fā)琅D、洗劫(qiè0 惊骇(hài) 地窖(jiào) 提(dī)防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B、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消声匿迹懊丧C、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3、结合所学课文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风驰电掣....半奔着东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D、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4、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缕缕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军属们的伟岸与执著。
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⑴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语句。
广元市旺苍县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元市旺苍县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5分)1. (2分)(2020·黄浦模拟) 一位同学用3N的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箱,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A . 一定小于3NB . 可能小于3NC . 一定等于3ND . 可能大于3N2. (2分)(2020·朝阳模拟)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铅球被推出离开手后,仍然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 .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C . 网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它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D . 重返大气层的神舟飞船,运动得越来越快,是由于飞船具有惯性3. (2分)(2019·靖江模拟) 如图所示,我市许多地方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出行方式。
下列关于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 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B . 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 .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 自行车静止在地面上,是因为自行车的重力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平衡4. (2分)(2020·邵阳) 同学们对体育课上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50米跑步,同学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B . 抛出去的标枪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C . 投掷出去的实心球仍然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并对实心球做功D . 用更大的力去打羽毛球,是为了增大羽毛球的惯性5. (2分) (2019八下·济宁期中) 丽水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如图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B . 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 .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D . 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6. (2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 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 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 . 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7. (3分) (2019八下·北京期中) 下列物品属于连通器的是()A . 船闸B . 活塞式抽水机C . 茶壶D . 锅炉水位计二、填空题 (共12题;共35分)8. (2分) (2017八下·永登期末)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9. (3分) (2020八下·庆云期中) 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它以2m/s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 (4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参考答案:A2. 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理论上推测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参考答案:B3. 某人由于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导致成年后虽智力正常但身材矮小,该病称为A. 巨人症B. 呆小症C. 侏儒症D.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参考答案:C4.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参考答案:C【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2.0左右。
【详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错误。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可采用碘液检测,应该选用斐林试剂来检测还原糖的产生,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
1.下列现象中说明光是有波动性的是()
A.光的干涉.B.光的衍射.
C.光的反射.D.光电效应.
2.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B.增大绿光的强度.
C.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D.改用紫光照射.
3.某人身高1.8m,欲买一镜子竖直挂在墙上能照见全身,镜子的最短长度和正确的悬挂方法是()
A.1.8m,镜子的顶边与头顶平齐.
B.1.8m,镜子的顶边与双眼平齐.
C.0.9m,镜子的顶边与双眼平齐.
D.0.9m,镜子的顶边在头顶与双眼之间.
4.如图所示,画出了光在A、B、C三种介质中传播时
发生全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已知M、N两界面平行,光在这
三种介质中的速度分别是v A、v B、v C,则有( )
A.v A>v B>v C B.v A<v C<v B
C.v A>v C>v B D.v C>v A>v B
5.如图所示,为发生日食现象时太阳、月球位置示意图,A、B、C、D为四个影区,则()
A.当A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
日环食
B.当B和C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
的人将看到日偏食
C.当D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环食
D.当D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全食
6.认为光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的理由有以下几方面,不正确的理由是( )
A .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B .都能发生反射、衍射、折射等现象.
C .传播都不依靠别的介质.
D .都是由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7.放射性同位素Na 24
11的样品经过6h 还剩下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 ) A .2h .
B .1.5h .
C .1.17h .
D .0.75h .
8.某激光器的功率是P ,辐射光的波长λ,频率为v ,则激光器每1s 内辐射的光子数为 ( )
9.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光阴极K 与滑动变阻器的中心抽头c 相连.当滑动头P 从a 移到c 的过程中,光电流始终为零.为了产生光电流,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
C .把P 向a 移动
D .把P 从c 向b 移动
10. 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它们可能发出的谱线 ( C ) A .只有1条. B .只有3条. C .可以有6条.
D .可以有无数条.
11. 放射性同位素钍234经αβ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βαy x Rn Th ++→2208623290
,其中 ( )
A .31==y x ,
B .32==y x ,
C .13==y x ,
D .23==y x ,
12. 为了使得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 .用波长λ1=600nm 的光子照射 B .用波长λ2=102.8nm 的光子照射 C .用波长λ3=80nm 的光子照射 D .用能量为11.0eV 的电子照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3.一颗地面附近的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其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__,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____.
(地球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 r , 电子的质量为e m )
14. 已知金的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离金原子核的最接近距离设为10
-13
m .则α粒子离金核最近时受到的库仑斥力多大?对α粒子产生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已知α粒子的电量q α=2e ,质量m α=6.64×10-27
kg )
15. 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圆板后面的屏上圆板阴影中心将出现______,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16.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mm d 1.0=,双缝到屏的距离m L 0.6=,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是cm 8.3,氦氖
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___________,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在折射率是34
的水
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___________.
17. 光从空气中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块玻璃砖上,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互成90°,则这块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18. 如图所示,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大玻璃板的下表面,紧贴着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上方贴一块纸片,这块纸片的最小面积为______.
19. 6.当每个具有5.0eV 的光子束射入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初动能是1.5eV ,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是______,为了使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的最大初动能加倍,入射光子的能量是______.
旺苍东城中学8月月考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
15、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
封线内答题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