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观察
朱颖治疗月经失调不孕症经验

朱颖治疗月经失调不孕症经验刘桑君 朱 颖关键词:朱颖;不孕症;调经助孕;补肾调周法;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1-0005-03作者简介:刘桑君,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000) ;朱颖,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朱颖,E-mail:朱颖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认为不孕症当从肾论,兼调肝脾,自拟补肾调周系列方,提倡以调经为本,调经与助孕同时进行,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并且取得满意疗效。
笔者有幸跟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1 审证求因吾师认为肾精不足则易导致卵泡生长发育不佳,致精卵结合率低;或造成子宫内膜容受性低而难以着床;亦可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卵泡黄素化,排卵功能障碍而影响受孕。
可见,肾对生殖起主导作用,其功能失调可致多方面异常而引起不孕。
其次,肝、脾不调也可影响受孕。
《济阴纲目·求子门》 云:“女性多气多郁……经脉不行,诸病交作,生育之道遂阻矣。
”肝主藏血,肝郁则疏泄失常,气滞则血行不畅。
吾师指出现代女性在工作、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压力影响下,情志尤易焦虑,若肝气郁结,冲任不通,则易致精卵相遇受阻;或致胞宫瘀滞,着床率低,难以成孕。
此外,部分患者饮食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表现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
《丹溪心法》 载:“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
”首次提出了痰湿不孕及燥湿祛痰法。
吾师认为此类患者以脾肾阳虚型多见,阳虚无以化水,水湿内聚成痰,痰湿壅塞,易阻碍精卵相遇,或阻碍胚胎着床。
可见,肝、脾、肾三脏功能正常,对受孕尤为重要。
2 补肾调周助孕朱颖教授认为对于临床表现月经失调伴发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当以调经为先,经调则子嗣。
故首辨其有无正常排卵,基础体温 (BBT) 及卵泡监测可作为判断依据;其次辨其经水量、色、质是否正常。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的月经先期,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给予辩证治疗。
结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無效1例,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28d,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HAMA、HAMD、SAS、SDS(13.4±1.9、12.4±2.2、42.9±5.8、43.4±8.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辨证;负面情绪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其病机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时也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1]。
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符合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断,年龄35~47岁,平均(41.7±6.2)岁。
收住院后给予辩证治疗。
1.2辨证及治疗方法1.2.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脾虚不摄证:表现为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归脾丸治疗;②肾气不固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给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③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给予加味逍遥丸治疗;1.2.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推迟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阳虚寒凝证:表现为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给予少腹逐瘀丸或艾附暖宫丸治疗;②气血亏虚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给予八珍益母丸或十全大补丸治疗;③气滞血瘀证:表现为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56例临床观察

( 山东 省莱 芜市 中医医 院 , 7 1 0 2 10 ) 痛 经是 妇科 常见 病 , 腔 内无 明显 病变 者 谓 之 盆 原 发性 痛 经 , 主要 是 与 月 经 虚加 女 贞 子 、 兼 旱连 草 各 3 O克 , 鳖
甲 ( 煎) 0 。 先 1 克 上方 除 三七 粉 、 阿胶 吞 服外 , 药 用 余
水 煎 服 , 日二 次 , 服 二 周 , 月经 来 潮前 一 周 服 每 连 于 上 方 , 个月 经周 期 为一疗 程 。 三
3 疗 效 标 准
前 列腺 素增 多有关 , 次是 子 宫发育 不 良, 其 子宫 颈 管 狭窄 及精 神 、 神经 因素有 关 , 主要 表 现为行 经前 后或
例 , 4 . .月 经 净 后 5天 内 放 环 3 占 57 l例 , 占
5.%; 4 3 放置 T 型节 育环 1 例 , 型环 4 6 宫 0例 。临 床
多表 现为 经前 小腹 疼 痛 , 期 或先 或 后 , 经量 多 , 经 月
色 紫暗 , 小腹 痛 , 膝酸 软 , 昏耳呜 等 肾虚不 固 , 腰 头 瘀 血 内阻症候 。治疗 时 以益气 活 血 , 肾调 冲任 为主 , 补 方 中党参 、 芪扶助 正气 , 黄 以固其 本 , 气足瘀 白化 ; 当
5 1 放置 宫 内节育器 可使 子 宫 内膜发 生损 伤 , 活 . 激 放 置宫 内节育 环是 一种 简便 , 济 、 经 长效 的稳 定 性 避孕 措施 。 在临 床工 作 中 , 者发现 由于个 体差 但 作 异, 有些 妇女 在放 环后 , 出现 月经 失调 , 量增 多 , 经 经 期或 先 或 后 。 经色 紫 暗或 伴有 血 块 , 期小 腹疼 痛 , 经
或月 经淋 漓不 尽等 症状 。 者 自 1 9 作 9 5年 3月 ~1 9 97 年 6月运 用 中西 医结合 方 法治疗 本病 5 6例 , 收到满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在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患有月经不调的患者进行分析,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辩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患者不良情绪,达到理想疗效,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间期、经量的病变。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提前或推后,经期过短或过长,经量过多或过少[1],经间期出血等。
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必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黄体酮或雌激素是西药治疗的主要药物,但长期用药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治疗后复发率高,用药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中医辨证治疗首先将患者分为不同证型,然后深入患者的脏腑,以达到理想的疗效[2]。
因此,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比较了我院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140例(入院时间范围: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70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年龄区间:20-50岁,平均为:36.2±2.5岁;观察组的70例患者中,年龄区间:20-50岁,平均为:37.6±2.6岁。
将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带入处理P>0.05。
本次研究均通过院内委员会审核、批准;140例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且已经签署相关文件。
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均为月经不调的患者,其中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无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时需要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以及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女性内分泌失调是常见的妇科问题,导致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过多、不孕等症状。
中医辨证治疗注重通过辨别患者的脏腑病变,结合脉象、舌苔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观察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调理内分泌平衡方面有显著效果。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发现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疗效机制分析发现,中医药能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等治疗原理。
中医辨证治疗具有个性化、综合性的优势,对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 辨证治疗, 女性内分泌失调,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疗效机制, 优势, 应用前景.1. 引言1.1 疾病背景女性内分泌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如何有效地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中医学认为,女性内分泌失调是由于气血失调、肝肾功能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引起的。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强调因人而异,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症状特点进行调理,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恢复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并深入分析其治疗原理和机制。
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旨在验证中医辨证治疗在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方面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进展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吴英1,李东红2,刘静2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云南昆明 650224)摘要: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异常,可伴随月经前期、经期腹痛及全身症状,该病近年来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月经不调;效果分析;进展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生与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有关。
肾为人之根本,为先天性因素;如果女性冲任亏虚、肾气不足,会引起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气滞血瘀,导致月经失调。
后天性月经不调则会受到邪气、疲劳、七情影响,导致患者脏腑之气受损。
脾统血,主运化。
如果患者脾失健运,会对运化水谷精微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气血生化乏源。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历史悠久。
1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以及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1.1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中医将月经称之为“月信、月水、月事、天癸”等。
《景岳全书》中记载:“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经水不调,病多在肾”,“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在脾肾中,以肾为重要。
唐代药王孙思邈于《千金方》提出:“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利,腰酸痛,名曰肝虚寒也。
”《黄帝内经》中针对月经以及和月经有关的疾病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医书《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古代圣贤理论见仁见智,对月经的总结十分到位。
1.2 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为体质因素、过分疲劳、饮食不当、房事所伤、情志因素、寒热湿邪侵袭等。
血气不和、脏腑功能异常为病理病机。
在此影响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胞宫。
另外,也会导致患者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衡。
归脾丸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归脾丸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月经不调治疗中使用归脾丸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0 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归脾丸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月经周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为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周期明显正常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月经不调治疗中联合使用归脾丸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具有显著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月经不调;归脾丸【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uipi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irregularitie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Guipi pill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d-dimer level, menstrualcycl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00 % and control group was 80.00 %, P<0.05; The level of D-dim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nstrual cycle wassignificantly norma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2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Guipi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irregular menstru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of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cycle recover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can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 】 irregular menstruation; Spleen-invigorating pill月经不调是常见妇科疾病,导致该病的原因较多,西医认为最主要因素为患者卵巢功能失调所致,当女性伴有内分泌腺体疾病或生活规律失常时,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月经失调[1],月经失调的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和(或)行经时间异常以及身体出现显著不适,甚至引起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52例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周期不规则、不孕,西医治疗主要用雌孕激素来调节月经周期及排卵,在医院监测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用一些促排卵西药安全性差,而单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成功率高,但受孕率低。本文用温经汤加用西药,经济、方便、安全,疗效显著。按照传统的祖国医学观点“血瘀症”是由于“血瘀滞不行”、“,血凝而不流,血气不至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多由瘀血阻滞、冲任虚寒所致。因此祖国医学多以活血化瘀法为基本治则,使不通的血脉重新流通,从而达到化瘀除病之目的。中医则通常注重调节患者气血,养血调经,用中药处方进行调理,比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等。本院通常使用方药为:白芍、熟地黄、柴胡以及当归各10g,山药以及菟丝子各20g。
关键词:中西医;月经不调;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青壮年时期的妇科的疾病,出现该类症状的患者大多由于肾气严重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药物刺激、房劳多产、睡眠不适等原因,导致机体的血运出现不畅,正常内分泌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最终成病,病因病机非常复杂,目前仍没有全面掌握[1]。西药治疗[2]主要是用雌激素、孕激素来调整月经周期,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疗效不一。中医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不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有效、显效以及治愈的患者一共49例,占94.3%,而单独的西医治疗,有效率仅为78.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大力推广使用。
1.2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月经
失调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
取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P<0.05。
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积分分别为(1.23±0.28)分、(1.48±0.29)分、(1.31±0.32)分、(1.27±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为妇科常见疾病,指患者月经前期、月经后期、淋漓不尽,月经量增多、减少等[1],长期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生殖健康,对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西医治疗副
作用较多,同时长期效果不够理想。
在近年来中医治疗月经失调取得了显著效果,该病属中
医“月经无定期”“崩漏”等范畴。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月经失调60例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月经失调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患者症状主要有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小腹疼痛、腰酸乏力、
脉无力等症状,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其他因素导致阴道出血患者、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1~48岁,平均(37.2±3.8)岁;病程
3个月~3年,平均(8.2±1.6)个月;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36.4±3.5)岁;病程4个
月~3年,平均(8.1±1.3)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取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具体如下:月经后第一天给予患者补肾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当
归15g、熟地15g、淫羊藿12g、菟丝子12g、党参10g、丹参10g、肉苁蓉12g、紫河车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在经期后12d,给予患者理气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当归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0g、香附10g、桃仁6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经期后22d,
给予患者活血促经汤治疗,药物组成为牛膝9g、泽兰9g、香附9g、茯苓10g、白术10g、川
芎10、党参10g、肉桂5g、赤芍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为2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治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症状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恢复正常;显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月经
周期、经量显著恢复;有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有改善,月经周期、
经量有转好。
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证候积
分:月经失调中医证候主症有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对各项症状进行
计分,0分为正常,1分轻度异常,2分中度异常,3分重度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4例(46.67%)、显效11例(36.67%)、有效3例(1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20%)、显效7例(23.33%)、有效10例(33.33%)、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差异显著,P<0.05。
2.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积分分别为(1.23±0.28)分、(1.48±0.29)分、(1.31±0.32)分、(1.27±0.25)分;对照组分别为(1.74±0.41)分、
(1.93±0.46)分、(1.82±0.57)分、(1.76±0.50)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月经失调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多为经期异常、月经量增多或减少,腹部疼痛,部分患
者伴有全身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月经失调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
和不良生活习惯,负面心理等因素有关,该病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加,其
发病率仍有升高的趋势,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提前闭经,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严重时引起不孕
症等[3]。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多采取雌激素、孕激素等来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治疗效果不够
理想,同时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月经失调取得了一定
进展,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外感寒、湿、热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3],调理患者脏腑各
功能,更能达到治本的效果。
同时中医相对不良反应少,更易患者所接受。
补肾养血汤具有
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之功效,理气活血汤具有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之功效,活血促经汤则主
治月经过期不行,腰腹作痛,达到全身养血补肾之功效。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体现出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丽波.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3):203-204.
[2] 周悦静.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5):178-179.
[3] 赵彬,孙情.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