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3第4讲生态工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9讲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考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 经典真题•高考预测 教师备用习题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 本原理
基础自主梳理 素养全面提升
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 (1)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 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 止 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展。 (2)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少消耗 、多效 益、 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系统整体性原理
内容 实例
社会、经济、自然三 强调整体大于各部分
方面协调统一
之和,即“1+1>2”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 藻类和珊瑚虫、大豆
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 和根瘤菌、地衣中藻类
考虑经济收入与粮食、 和真菌等
燃料等问题
[2021·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运用生态工程 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是指应用 生态学 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 系统的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进行修复重建,对 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 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析] (3)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农业中有机 肥料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 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2021·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运用生态工程 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4)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 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协调与平衡 原理 和 物种多样性 原理。
生态工程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具备生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生态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生态工程基本理论(1)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2)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3)生态工程的基本类型和适用范围2. 生态工程实践技术(1)生态调查与评价(2)生态规划与设计(3)生态修复与重建(4)生态监测与评估3.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1)国内外典型生态工程项目案例分析(2)生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4. 生态工程实践操作(1)生态调查与评价实践(2)生态规划与设计实践(3)生态修复与重建实践(4)生态监测与评估实践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2.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生态工程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 校外实习组织学生到生态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习,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发言、作业等。
(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实习报告: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师版)

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结合材料,掌握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3.结合材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空间资源的类型。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意义。
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知识点01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开发背景______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2.早期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1)早期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
滩涂是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可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阻碍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开发)(1)海面上活动要抵御多变的海洋___________和海水的运动(2)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___________、低温、___________的环境(3)海水的___________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及条件(1)意义:缓解沿海地区___________,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___________(2)条件:海洋工程技术逐步提高,___________不断改善目标导航知识精讲5.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___________延伸,服务于___________等多个领域。
限时思考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
3.3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目标1、查阅长江流域地形图和气候图等基本资料,说明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材料,举例说明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协作开发方式。
3、说出长江流域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案例从多角度提出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1、分析长江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内容和方式。
2、正确认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的方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案例合作探究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面向的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对长江流域概况虽已在初中学过,但早已遗忘,需要复习拾遗;学生对各河段的区位优势,发展方向和突出问题并不明确,同时对于如何进行流域内部的协作开发,如何进行环境保护,都需要通过学习过程理解。
而在学习过程中,从流域的整体性和各河段的差异性出发,要逐渐形成流域优势互补、协作开发的思想;协作开发中注意环境保护,并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导入2022年国庆节特别节目《江河奔腾看中国》长江篇。
课前活动课前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并梳理长江流域基本知识。
【学生说出长江流域基本知识】1.长江概况(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3)经济发达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生态环境功能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
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备教案】4.3 生态工程-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

4.3 生态工程教案课题 4.3生态工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归纳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概述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四个基本原理。
3.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4.通过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建立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概述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四个基本原理;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并尝试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3.社会责任——评析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重点学习掌握生态工程的原理,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运用。
难点学习掌握生态工程的原理,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展示问题探讨中的资料,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探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重要建设项目。
公园所在地原来主要是普通村落和农田。
2002年招标设计,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
公园建设坚持“绿色奥运”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了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生态技观看思考讨论创设情景,展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入课题业”物质循环再生示意图,讲解循环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物质的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环节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高。
(2)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第3讲 人与环境

(×)
(5)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
(6)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
2.教材拾遗 (1)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三个层次。虎有东北虎、华南虎等多种类型,这属于 哪一层次的生物多样性?鹿等多种动物又属于哪一层次的 生物多样性? 提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2)对于濒危物种来说,就地保护是否一定是最有效的保护 措施?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若其生存地未被破坏,则应就地保护;若 其生存地遭到破坏,则应进行易地保护。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人类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是生物 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①人类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 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②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 到威胁的重要原因。 (2)环境污染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 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物种消失。 (4)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 性丧失。
()
A.很多具有价值的野生动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
掠夺式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滥捕乱猎以及人类活动
所导致的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必须持有狩猎证,并实行
年度猎捕量限额管理,一般是在种群数量超过 K 值或对
人和社会存在危害隐患时才会允许猎捕
C.国家禁止私自引入外来物种原因是外来物种可能会引起
C.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
殖,导致夜间呼吸作用增强,消耗了大量溶氧
D.水华发生时,水体生物大量死亡,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第一单元_第1讲_走近细胞第一单元_第2讲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单元_第3讲_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一单元_第4讲_核酸、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_第1讲_细胞膜和细胞核第二单元_第2讲_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第二单元_第3讲_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单元_微专题三_细胞代谢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不同角度分析第三单元_第1讲_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三单元_第2讲_atp与细胞呼吸第三单元_第3讲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单元_第4讲_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四单元_第1讲_细胞的增殖第四单元_第2讲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四单元_第3讲_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五单元_微专题五_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第五单元_第1讲_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五单元_第2讲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五单元_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第五单元_第4讲_人类遗传病第六单元_第1讲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单元_第2讲_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第六单元_第3讲_基因的表达第七单元_第1讲_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七单元_第2讲_染色体变异第七单元_第3讲_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单元_第4讲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_微专题八_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第八单元_第1讲_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第八单元_第2讲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八单元_第3讲_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八单元_第4讲_免疫调节第八单元_第5讲_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_微专题九_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第九单元_第1讲_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第九单元_第2讲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九单元_第3讲_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第九单元_第4讲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第九单元_第5讲_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十单元_实验原则与实验设计第十一单元_第1讲_基因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2讲_细胞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3讲_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第十一单元_第4讲_生态工程第十二单元_第1讲_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2讲_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3讲_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然后依次为组织、器官、系统;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个体水平以上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生物试题

第4讲生态工程一、选择题1.(2015年某某普通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2015年海淀区期中考试)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 A.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B.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C.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D.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A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所以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C正确;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遵循整体性原理,D正确。
3.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②该生态工程运用了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③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④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①正确;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该生态工程没有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错误;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③正确;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对应学生用书第262页)[识记—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1)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生态经济(1)原那么:循环经济。
(2)结果: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4)重要手段:生态工程。
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如〝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环境承载力问题。
如过度放牧等。
(4)整体性原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教材边角知识]选修3P109根据〝‘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分析:把牲畜粪便、人粪尿和作物残留施用到农田中,有什么好处?【提示】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遗址将在彻底清理后建设海港生态公园,这再次将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推上舆论的焦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请回答以下问题:(1)山西省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实施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两点)。
(2)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表达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__________原理。
(3)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解析](1)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具体实施的措施有人工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
(2)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表达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
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3)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4)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答案](1)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人工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任选两点)(2)物质循环再生环境容纳量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3)物种多样性(4)已破坏的生态系统(5)协调与平衡[知识归纳]几种典型生态工程原理归纳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交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物种多样性原理。
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协调与平衡原理。
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与平衡原理。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人类的生活问题——整体性原理。
[备选习题]北京郊区的窦店村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农村综合发展性生态工程。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沼气池的建立在有效地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林木、保护植被、减轻____________。
同时,沼渣用作畜禽饲料和农作物肥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绿萍属于____________。
除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____________。
鱼等消费者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3)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态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__________,假设超过相应的限度,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与破坏。
(4)与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常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机制。
[解析](1)沼气池的建立在有效地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林木、保护植被、减轻环境污染。
同时,沼渣用作畜禽饲料和农作物肥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蓝绿萍是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除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鱼等消费者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态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假设超过相应的限度,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与破坏。
(4)与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常较高,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1)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2)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3)环境承载力(4)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负反馈调节考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及发展前景(对应学生用书第263页)[识记—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的实例(连线)类型实例①农村综合发展A、〝三北〞防护林,退型生态工程耕还林还草②小流域综合治B、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理生态工程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③大区域生态系C、甘肃陇南〝九子登科〞统恢复工程治理模式④湿地生态D、张家港、大连等国家恢复工程环境保护模范城市⑤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E、鄱阳湖综合治理⑥城市环境f.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工程生态恢复工程【提示】①-b②-c③-a④-e⑤-f⑥-d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生态工程实例的分析在我国,生物氧化塘是实施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是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生态工程技术。
该技术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对进入氧化塘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同时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既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有效地处理,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请分析回答:【导学号:67110100】(1)该技术的应用属于____________生态工程的实例。
(2)流入氧化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鸭、鹅等能形成多条食物链,表达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在氧化塘的建设中,每种生物的种植或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_____ ______,各种生物间还要有适当的____________关系,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理。
(4)流出氧化塘的水与流入污水相比,明显减少的元素主要有______ ______;氧化塘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_是有限的。
(5)氧化塘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能使人们获取经济效益,原因是_ ___________;该技术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它表达了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意义。
[解析](1)据题干信息〝生物氧化塘是实施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可知,该技术的应用属于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实例。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能量和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鸭、鹅等能形成多条食物链,表达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每种生物的种植或投放量都会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即遵循了整体性原理。
(4)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化学分解和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
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N、P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生物氧化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物氧化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生物氧化塘具有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答案](1)城市环境(2)植物同化的太阳能总量及有机物中的能量物种多样性(3)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比例协调与平衡整体性(4)N、P等自我调节能力(5)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废物资源化)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技法总结]明确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那么1.应当能够表达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