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2021--2021年)

专业建设规划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遵循教学规律。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将其专业五年规划介绍如下:

一、专业现状

土木工程学院于2021年5月成立,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工程建设领域急需的工程技术复合应用型施工、管理、设计人才。本专业自2021年招生以来,目前在校学生人数1910人。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达到10%以上。形成了一支由双师型土木工程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年轻后备力量组成的师资队伍。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注重基本理论培养,更注重其实际应用的专业。因此,本专业自成立以来建设了涉及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训室。主要有:绘图室、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电计算机机房(装有CAD、天正、广联达等软件)、钢筋框架实训室(建工实训中心)等校内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达200多万元。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性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遵循学校应用性发展的轨迹和我院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思路和“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向导,面向社会、适应社会、依靠社会、服务社会,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能达到全省同类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先进水平的工程应用型专业。

三、专业建设目标

到2021年,使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000人左右,专任教

师达到30人以上。其中自有专任教师2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达到2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达90%以上;中级职称达到40%以上。拥有4-6门校级精品课程,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2-3门。至2021年,预计新增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8个,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本专业校内设备总值达1000万元,使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满足教学和应用型人才需要。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保持在90%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就业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培养、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的平台。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一)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 1.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不断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拓宽实践教学途径。

2.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的规律,人才培养采用“5+1+2”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1+2”模式,即在教学计划中,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同时在校内教学基地上开展课程实习,用2个学期的时间开展工程实践与毕业实习。通过实施“5+1+2”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学时超过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通过毕业实践,加强工程应用,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实施“5+1+2”模式过程中,做到“三强化、三结合”。“三强化”即强化工程实践、强化课程设计、强化实验教学;“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与假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二)教学管理

1.完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在已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明确管理职责,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和加强规范管理,做到活动有规划和记载,加强“备、教、辅、改、考、析”的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质量。规范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监督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院长、教学秘书和教研室主任为主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形成学校督导组、院教学检查组、专业教师等多层次的相互听课制度以及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在这个体系的约束下,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4.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动态化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5.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科学化意识和服务意识。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树立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的全面服务意识。

(三)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到2021年建设成一支能够适用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称结构:到2021年,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到20%以上。

学历结构: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进修或攻读学位,到2021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增加到90%以上。

学缘结构:到2021年教师团队由至少分别来自于10所以上不同院校学习经历的教师组成。

年龄结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保持在40岁以下。30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数的50%。高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稳定在45岁—50岁之间。“双师”素质结构:到2021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

兼职教师结构:到2021年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含实践指导教师)的比例达65%,其中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兼职教师的45%以上。

2.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一是注重本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理论和实际技能的掌握;二是优先安排他们到兄弟院校访问、研修,培养其学术交流能力和专业开发能力;三是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科研和技术服务,培育其创新能力。

(2)通过培养和从企业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教学业务比武和实践技能练兵,使青年教师迅速成为教学业务骨干,并通过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